摘 要: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5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和治疗疗效。结果:对15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后,优63例,良79例,差14例,优良率为91.03%;治疗前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临床治疗
在临床上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经过简单的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后,其血压一般就可以被控制在比较满意范围,而有部分高血压患者即使接受了较大剂量的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治疗后,其舒张压仍然会出现持续性的增高,会维持在115 mm Hg(1 mm Hg=0.1333 kPa)以上,临床上一般称这种高血压为顽固性的高血压[1]。文章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5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和治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5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标准,在改善生活不良方式及使用至少三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持续3个月后,依旧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2]。男96例,女60例;年龄42~81岁,平均(59.25±3.23)岁;病程1~6年,平均(4.25±1.23)年;2级高血压86例,3级高血压70例。已排除继发性的高血压患者。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血压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给予药物进行治疗,但无论采取什么药物进行治疗,都遵守以下原则[3]:治疗开始时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一定从小剂量开始;通过合适高血压药物联用来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注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治疗期间,如果使用第1种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果不明显时或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直接改用第2种抗高血压药物,而不要单纯的增加第一种药物的使用剂量或者直接联合使用第2种抗高血压药;尽量应用作用时间长的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用药方案,不要忽视患者的个体化。例如:对本组的36例患者给予每天早上非洛地平5 mg,替米沙坦40 mg进行联合抗高血压治疗[4]。
1.2.2 非药物治疗:在给予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非药物治疗:对肥胖患者进行体重控制,制定个性化方案帮助患者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合理的进行膳食控制,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每人的食盐量不要超过6 g。同时减少膳食中的脂肪摄入,注意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和钾、钙等微量元素,平时多吃蔬莱水果[5];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更加了解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促使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限制饮酒;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精神上的压力,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减少一定的应激性刺激。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6]:优:治疗后,患者舒张压下降大于20 mm Hg(1 mm Hg=0.1333 kPa);良:患者舒张压下降超过10 mm Hg并已控制到正常水平,或者舒张压下降10~20 mm Hg,收缩压下降大于30 mm Hg;差:患者血压控制不好,未达到优和良的程度。疗效优良率:(疗效优病例数+疗效良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15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后,优63例,良79例,差14例,优良率为91.03%。
2.2 血压变化: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情况比较(mm Hg)
时间 | 例数 | 舒张压 | 收缩压 |
治疗前 | 156 | 117.25±10.25 | 168.25±10.26 |
治疗后 | 156 | 89.23±5.36 | 136.25±8.56 |
t值 |
| 10.5963 | 11.5286 |
P值 |
| <0.05 | <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