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

2015-09-02 08: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研究评价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介入在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为明确输卵管的阻塞部位以及治疗提供更安全可靠、有效率高的方法。方法:对30例患有输卵管阻塞不孕的患者按单侧阻塞和双侧阻塞分为两组,均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阻塞的介入治疗,术后18个月随访,统计受孕成功率。结果:11例单侧阻塞患者有7例妊娠,妊娠率为63.3%,19例双侧阻塞有13例妊娠,妊娠率为68.4%。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输卵管不孕诊断准确、并发症少,治疗后患者妊娠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方法。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输卵管造影;输卵管再通术;不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发妇女不孕不育的因素越来越多,主要包括输卵管阻塞、子宫肌瘤、免疫、宫腔黏膜等,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输卵管梗阻,其发病率在妇科疾病中可占35%左右。采取常规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时,由于输卵管痉挛、黏液栓阻塞等原因,常会出现30%~40%的假阳性。腹腔镜及剖腹探查术虽然在确定输卵管是否真正堵塞等方面有较好效果,但是创伤较大且技术复杂,不适宜广泛推广使用。文章选择输卵管造影及再通的介入方法对输卵管阻塞的患者进行诊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不孕患者30例,年龄25~37岁,平均30岁,其中原发性不孕9例,继发性不孕21例。妊娠次数1~4次,平均1.5次,不孕年限2~7年,婚后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超过1.5年。按输卵管阻塞情况分为两组,双侧组19例,单侧组11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选择性输卵管造影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碘敏感检测和查无手术前禁忌证后可进行该项检查,并充分了解病史。术前过于紧张的患者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或地西泮10 mg,以消除输卵管痉挛。所有患者均建立静脉通道,术前经静脉注入地塞米松10 mg[1]。
1.2.2 手术操作: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操作方式按常规宫腔检查进行,外阴及宫颈常规消毒,铺巾。在透视下将适合患者子宫和宫颈管插入子宫角部,注入造影剂,显示子宫位置,输卵管阻塞部位及程度,判断为单侧或双侧阻塞。发现输卵管有梗阻时,即将导管插至输卵管开口处,注入造影剂检查,当显示造影剂滞留于输卵管内且患者感到同侧下腹疼痛时,需行再通术治疗。若复通不行,需采用介入再通术,将铂金导丝送入导管内,在阻塞部位轻柔地来回推移,再将导丝送入输卵管间质部,再通后重复造影术,直到确认已复通。一侧术毕后再重复另一侧。
1.2.3 术后护理:术后抗感染治疗2周,再通术后,每侧输卵管用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5 mg溶于等渗盐水40 ml进行维持通液。通液治疗持续3个月经周期,2次/月[2]。
1.2.4 术后随访:手术后随访18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妊娠率。
1.3  统计学处理:单侧输卵管阻塞和双侧输卵管阻塞的妊娠率进行对比,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例单侧阻塞患者有7例妊娠,妊娠率为63.3%,19例双侧阻塞有13例妊娠,妊娠率为68.4%。,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对于单侧或双侧的输卵管阻塞不孕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3 讨论
  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有生殖器官的先天性发育不良,排卵管障碍等,其中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居于首位,还可致异位妊娠,危及母体生命。其主要的诊断手段有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是根据造影剂在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及宫腔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输卵管造影的损伤小、准确率高且具有一定的疗效,是目前用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及通畅的程度和具体堵塞部位的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许多方面是超声、CT、核磁、腹腔镜、输卵管镜等所无法替代的。
  与输卵管碘油造影相比,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直接增加了输卵管内流体的静压力,同时减少了子官腔过度扩张造成的疼痛和扩约肌痉挛,并且可立即对造影、通液无法再通的输卵管行介入再通术,效率高,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是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不能复通的情况下采用导线钻捻疏通梗阻的,两者的配合能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外,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也可以单独使用。在操作时手术的注意事项有[3]:①如为输卵管壶腹部远端、伞端阻塞的患者,不宜行再通术;②发热、月经期、急性炎性反应期、结核活动期不宜手术;③细导丝头端较锐利,容易造成输卵管内膜损伤和子宫输卵管穿孔,应尽量使用合适的超滑泥鳅导丝。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有疼痛性并发症和炎性反应并发症,但都属少数。
  通过本次研究,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介入对于输卵管阻塞造成的不孕症,无论是单侧阻塞还是双侧阻塞,均具有较高的疗效,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当然,它仍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尽管手术的放射剂量较少,极少造成远期危害,但还是应该发展成非放射性成像技术更好。总而言之,该手术要求术者全面了解患者输卵管阻塞的状况,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患者的健康幸福为出发点,不断探索,提高妊娠率。
4 参考文献
[1] 梁  君,杨士彬,孙  惠,等.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6):439.
[2] 李广琪,李敬邦,贺  洪,等.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阻塞的介入治疗不孕症290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2007,28(24):2272.
[3] 田维正,张洛丁,石变丽,等.70例输卵管阻塞的介入治疗[J].吉林医学,2012,33(11):2372.
[收稿日期:2012-03-21   编校:郑英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