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2015-08-03 09: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茵栀黄颗粒和蓝光联用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蓝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一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9%(29/34例),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57.50%(23/4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44.11%(15/34例),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与蓝光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作用快,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茵栀黄颗粒;蓝光;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新生婴幼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胆红素增高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及黏膜的黄染[1]。胆红素甚至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破坏脑组织细胞,严重时引起核黄疸,使细胞的代谢紊乱,损害神经系统。故应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尽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2]。本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黄疸患儿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22天,平均年龄(11.34±2.63)天,体重2.3-4.0kg,平均体重(3.14±0.42)kg,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21天,平均年龄(11.26±2.79)天,体重2.4-4.1kg,平均体重(3.48±0.56)kg,所有患者全身皮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染,并确诊为新生儿黄疸,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酶诱导剂、丙种球蛋白、白蛋白以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蓝光治疗,裸卧于光疗箱中,用黑布将双眼和会阴处遮蔽,蓝光照射8h/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茵栀黄颗粒,1g/次,3次/d,5d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儿均按以下标准进行疗效判定:(1)显效: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全身黄染明显消退,其他伴随症状均消失;(2)有效:胆红素有所下降,但未降低到正常水平,全身黄染大部分消退;(3)无效:胆红素下降不明显,全身黄染消退亦不明显。显效率和有效率计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进行x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一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9%(29/34例),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57.50%(23/4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44.11%(15/34例),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较为常见,是由于血中高胆红素升高引起,由于新生儿肠道内菌群,不能将体内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随粪便排出,而是通过肠道内活性较高的β-葡糖醛酸苷酶使结合胆红素分解成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再被吸收,新生儿刚出生时摄入食物不足,肠蠕动较慢,吸收胆红素较少,使胆红素较多参与肝肠循环,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升高,引起新生儿黄疸[3]。若不及时治疗,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破坏脑神经细胞,形成胆红素脑病,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较高,应及时治疗。 茵栀黄是由茵陈、栀子、大黄三味中药组成,均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能增加胆汁的分泌,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通过利尿方式共同减少血中胆红素的含量[4]。光疗也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法,胆红素能强吸收450-460nm波长的光线使不溶性胆红素光解为水溶性胆红素和光红素,随尿液排出体外,而蓝光的主峰波长为425-475nm,故采用蓝光进行治疗[5]。本研究对治疗组患儿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一个疗程后,其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仅采用蓝光治疗的对照组85.29%,治疗组显效率为57.50%,显著高于对照组44.11%。综上所述,采用茵栀黄颗粒与蓝光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作用快,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邹金,冷秋文,唐清萍等,妈咪爱散联合茵栀黄颗粒、思密达散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 ,27(8):1239-1240.
[2] 张赤,刘汉楚,吴宁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16):1482-1483.
[3] 李敏,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78 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483-1484.
[4] 缪海燕,陈铮铮,郑亚汉,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65-66.
[5] 颜才进,药物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 :152-15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