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是否应预防性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

2015-07-28 18: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 试图通过分析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方式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关系,为预防性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成为拔牙适应证提供资料。方法 选取存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患者2325名,对其病历资料和曲面断层片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不同阻生角度、阻生高度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结果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0°-30°组为4.15%,,31°-60°组为13.80%,61°-90°为14.52%,三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高位)组为14.08%,B(中位)组为13.03%,C(低位)组为5.33%,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度为31°-90°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及中位和高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应当进行预防性拔除,以预防相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

关键词: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预防性牙拔除术

 基金项目: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医疗新技术项目支持(编号2011025)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 , M3M)是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折、牙源性角化囊肿和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 M2M)远中龋的病因之一。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也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常见手术。拔牙适应证指出:常发生冠周炎、或引起邻牙牙根吸收或破坏时应拔除[1]。然而,临床上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引起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病的病例并不少见[2],而且有部分病例当发现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坏时已经无法保留。因此,预防性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观点被学者们所关注,但什么样的阻生下颌第三磨牙需要预防性拔除是学者们近来争议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方式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发病率的关系,为预防性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成为拔牙适应证提供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的存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患者2325名,其中患有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病的252名患者,对其病历资料和曲面断层片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依据Shiller提出的分类方法[3],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咬合面与下颌第三磨牙咬合面之间的夹角,并将其分为0°-30°,31°-60°,61°-90°三组。按照下颌第三磨牙垂直向阻生的程度,依据Pell-Gregory的分类方法[4],将其分为A(高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牙冠高于下颌第二磨牙咬合平面)、B(中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牙冠位于下颌第二磨牙咬合平面和秞牙骨质界)和C(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牙冠低于下颌第二磨牙秞牙骨质界)三组。全部数据的采集由一位高年资医生完成。
  计算各组的患龋率。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不同夹角的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患龋率
   在阻生角度为0°-30°的772名患者中,有32名(4.15%)患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 在阻生角度为31°-60°的761名患者中有105名(13.80%)罹患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在阻生角度为61°-90°的792名患者中有115名(14.52%)罹患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三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的阻生角度组中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不同。(见表1)
表2 不同阻生高度的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患龋率
  

  在252名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并伴有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病例中,A组(高位阻生)的患者有110名(患龋率14.08%),B组(中位阻生)的患者有101名(患龋率13.03%),C组(低位阻生)的患者有41名(患龋率5.33%)。三组间的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的阻生高度组中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不同。(见表2)
3 讨论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发病率为0.5-20%[5-8]。虽然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引起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已被学者们认同,但对于是否应该预防性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还有争议[8]。有学者认为应当比较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引起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潜在风险和阻生牙拔除术的风险,才能为预防性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提供依据。那么,哪种类型的阻生第三磨牙需要预防性拔除呢?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种类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引起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之间的关系,为预防性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提供资料。
  在研究中,按照Shiller提出的分类方法,以下颌第三磨牙咬合平面和相邻下颌第二磨牙咬合平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进行分组,在阻生角度为0°-30°(垂直或轻度近中阻生)的772名患者中,有32名(4.15%)患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在阻生角度为31°-60°(中度近中阻生)的761名患者中有105名(13.80%)罹患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在阻生角度为61°-90°(重度近中阻生或完全水平阻生)的792名患者中有115名(14.52%)罹患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三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的阻生角度组的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不同。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垂直阻生和轻度近中阻生引起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风险较小,而中度和重度近中阻生以及水平阻生引起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风险较高。提示我们从预防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角度出发,应当对中度、重度近中阻生和水平阻生的相邻下颌第三磨牙进行预防性拔除。
  按照Pell-Gregory提出的分类法,以下颌第三磨牙与相邻下颌第二磨牙咬合平面及秞牙骨质界的高低关系进行分组,A组(高位阻生)的患者有110名(患龋率14.08%),B组(中位阻生)的患者有101名(患龋率13.03%),C组(低位阻生)的患者有41名(患龋率5.33%)。三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的阻生高度组的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不同。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低位阻生引起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风险较小,而中位和高位阻生引起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风险较高。提示我们从预防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角度出发,应当对中位和高位阻生的相邻下颌第三磨牙进行预防性拔除。
  综上所述,通过对2325名存在不同类型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病例中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的分析,角度为31°-90°的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及中位和高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应当进行预防性拔除,以预防相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Ahmad N, Gelesko S, Shugars D, White RP Jr, Blakey G, Haug RH, et al. Caries experience and periodontal pathology in erupting third m olars.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8; 66:948-53.
?ze?, ?., et al., Prevalence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second molar distal caries in a Turkish pop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2009. 38(12): p. 1279-1282
  


基金项目: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医疗新技术项目支持(编号2011025)
Supported by the New Medical Technology Projec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No. 2011025)
作者简介:赵亮(1977-),男(汉族),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口腔颌面外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