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现状的综述分

2015-07-24 09: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1]。针对这一疾病的护理,社区和家庭成为了主要平台,尤其是社区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
  社区护理又称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的目标就是维护和促进社区大众身心健康。社区护理针对疾病护理的同时还兼顾疾病的预防工作,一方面维护大众的健康,另一方面又督促他们学习疾病防治知识。
  针对高血压人群的社区护理干预就是指为社区居民中的高血压患者提供有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把危险几率降到最低,以促进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现状
  社区护理干预形式:当前社区护理干预形式主要分为身体干预和心理干预、专业管理和家庭防护两大类,另外还有些案例使用其他的一些干预模式,例如开展病友俱乐部等,都会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身体干预和心理干预: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情况,社区干预形式主要就是对其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干预。①身体干预指对高血压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从饮食、运动、个体行为等方面实施干预,以期促进患者身体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达到健康的状态。健康教育的途径包含了个体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个体和群体的传播是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指面对面交流情感,进行信息传递。如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放置高血压防治手册、健康教育处方;组织专家开办相关讲座,进行现场答疑;运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记录卡》和挂历等形式监督干预患者身体状况。另外一个重要的健康教育手段就是大众传播,指护理人员通过图像、影音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例如规划健康教育橱窗、制定社区报刊高血压专版、播放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专题VCD等。同时,饮食、运动、个体行为护理也是减少高血压风险的有效途径。患者为了身体恢复健康状态需谨遵医嘱合理膳食,要按指导多进行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并且还要严格控制体重,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等,养成健康行为习惯[2]。②心理干预是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调试、指导,缓解其心理压力,减少抑郁、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达到使患者健康的目的。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在心理干预中可以采用音乐疗法、心理疗法等创造安静、平和的治疗环境,控制患者的情绪,使其学会放松精神、调整心态,有效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的浓度,从而降低患者的血压。
  专业管理和家庭防护:为了有效防治高血压疾病,社区干预还包括专业管理和家庭防护形式。①专业管理即由专业人员建立网络管理系统和健康档案,进行计算机存档、分析、处理,实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定期对患者进行逐级检查指导工作。系统全面的健康管理网络和档案有助于与患者建立固定联系,进行随访和个性化指导,提高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改变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依从性,进而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降低医疗费用,控制发病率。②家庭防护主要是家庭访视和家庭护理干预两方面。社区护士通过电话或家访掌握病患及其家属的相关情况,评估其各项健康指标,有针对性地提供治疗性的家庭护理服务。同时,在家庭访视的过程中,指导纠正家属的行为,使其能够正确使用血压计并做记录,能够良好安排病患的作息及饮食,强化家庭防护的效果[3]。此外,还可以利用支持网络的作用,如患者的亲戚、邻居、朋友等对患者的支持和鼓励,充分体现家庭防护功能。
  社区护理干预产生的效果:经过统计分析研究多项调查结果表明,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3个维度来讲,社区护理干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①从躯体功能维度来看,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优于干预前,饮食更具规律性,注重科学营养;量力而行合理运动,并能持之以恒;定时就寝,注重环境卫生,衣着宽松且保暖性好。通过干预,有效防止了临界高血压转为持续高血压的可能行,提高了患者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水平,明显改善了睡眠不良、四肢乏力、肠胃不适、腰膝酸软等症状,加强了患者自理能力,提高了其生活质量。②从心理功能维度来看,首要的便是通过干预调适了患者的心态,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其次缓解了患者精神紧张、感情受挫、负面情绪频发的问题。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病患的心理健康同样产生积极的作用。根据患者个体特征、病情程度、年龄及文化水平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提高了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进而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③从社会功能维度来看,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患者得到了社会支持,周围人的帮助,家属及朋友的关爱,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使患者高血压得到控制和改善,婚姻、家庭也更和谐美满。
  社区护理干预形式发展方向
  社区护理干预是转变医学护理模式,实施整体护理的护理形式。医护人员由被动变为主动,从医院走进社区,深入到患者身边,积极开展社区对于疾病的干预活动。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贯彻,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医护的重点。针对高血压这类反复性、持续性的慢性疾病,尤其需要社区护理干预手段。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社区高血压防治应该进一步完善各种检测机制,建立高血压防治教育网络,使社区居民了解高血压的病症,掌握基本常识,以便明确高血压早期的信号,实施有效干预。同时,健康管理体系需发展扩大,覆盖整个系统,细化到护理服务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社区、与环境保健相关的研究等。相对应的手段应由一般的经验介绍、调查、描述性研究扩大到前瞻性研究、纵向研究和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同时要加强现场参与研究,充分体现社区护理的独特性,促进社区护理实践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卫琴,文晓丽,徐丽.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校医,2013,(3):232-23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