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

2015-10-04 15: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A组)30例,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组(B组)30例。A、B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B组加用布地奈德空泵雾化吸入1mg/次,每天2次。结果:两组经药物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73.4%,B组为9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明显缓解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咳嗽,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关键词:阿奇霉素;布地奈德;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体,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数咳嗽症状较重。我科采用阿奇霉素序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96±2.36)岁,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病程较长(>l周),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阳性。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组(A组)30例,阿奇霉素序贯联合布地奈德吸入组(B组)30例。两组患儿既往均无哮喘、先天性或慢性肺部疾病。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均具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加入5%葡萄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d,停药3d,改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1次/d,连服4d,停药3d为1个疗程,重复2~3疗程。同时予止咳、 化痰、退热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空泵雾化吸入1mg/次,每天2次。记录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同时对其治疗效果作出评价。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3d内咳嗽、喘息症状缓解,肺部喘息体征消失;有效:治疗3~5d,咳嗽、喘息缓解,肺部喘息体征好转或消失;无效:治疗5d后咳嗽、喘息无缓解,肺部体征无好转。总有效率以显效加有效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A组总有效率73.4%,B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 P<0.05)。两组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A组显著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主要特征性症状是咳嗽时间持续较长。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首发症状常为咳嗽,多伴有喘息、气促,呼吸道症状明显,湿啰音、喘鸣等肺部体征多,病情重。而年长儿起病相对缓慢,以刺激性干咳或痉挛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少,缺氧及呼吸困难不明显。现已证实肺炎支原体可通过产生过氧化物直接作用上皮细胞而产生趋化因子,导致嗜酸细胞在气道内聚集;同时诱导特异性IgE的产生,引起I型变态反应,触发多种炎症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引起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反应;其次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还可激活B淋巴细胞,增加气道炎性介质的释放和趋化作用,产生气道高反应性[2]。支原体肺炎机制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反应和细胞因子在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3]。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而治疗支原体感染仅能选择影响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因此大环内酯类药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非常有效的的药物。阿奇霉素作为第三代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由红霉素衍生而来的,对常见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肺炎支原体则更能发挥其抑制蛋白合成的独特效应,且不良反应少,易渗入组织,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拥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唯一可供雾化治疗的吸入性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即可到达全肺,可使小血管收缩,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阻止过敏介质释放和降低多种过敏介质的活性,从而抑制肺炎支原体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减少腺体分泌,修复气道,以利于局部炎症修复,最终缓解咳嗽和气喘。
   本研究结果显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缓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显著缩短患儿咳嗽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1.
[2] Richard S. Madison M. The Persistently troublesome cough. AmJ Res Crit Care Med,2002,165(11):1469-1474.
[3] 王俊,韩晓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ll: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