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黄冈市农村牙髓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5-09-23 09: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 探讨黄冈市城乡居民牙髓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4月对黄冈市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由两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进行质量控制,将收集到的资料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黄冈市牙髓病患病率为20.15%,而男性、无职业和牙齿修复差是城乡居民患牙髓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黄冈市城乡居民牙髓病发生率较高,该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减少牙髓病的发生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黄冈市;牙髓病;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牙髓病是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患病后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增加巨大的负担[1-2]。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3月~2012年4月对黄冈市城乡居民牙髓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4月对黄冈市符合以下条件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即按行政分区分层,以居民小区为群,每个小区抽6个家庭,共抽取225个家庭,共1350人。纳入标准:(1)调查对象在黄冈市长居住时间长于2年;(2)调查对象年龄均小于65岁;(2)调查对象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够与调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3)调查对象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调查对象存在语言沟通障碍;(2)调查对象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3)调查对象装有心脏起搏器;(4)调查对象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5)调查对象口腔内未经固定修复的天然余留牙少于6颗。其中,男性872例,女性47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38±14.86)岁。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1.2.1  调查方法  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制定自填式问卷对其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填写前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给予统一的指导语,讲明本研究调查意图,答题后回收问卷,筛除无效问卷。自编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自认为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经济压力、睡眠状况、营养状态、牙髓病家族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等。
1.2.2  检查内容  牙髓病的检查由两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包括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1)病史询问  调查对象有无自发疼痛、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和发作时间频率、有无激发痛或者缓解因素、病情发展变化情况、是否进行过治疗、治疗类型和治疗效果等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2)临床检查  调查对象牙齿有无龋坏、牙齿有无变色和变色程度、牙髓有无活力和活力情况,有无继发龋齿、牙折、探痛、叩痛,有无充填体、修复体情况,有无牙周袋、牙周袋深度、有无牙齿松动和松动的程度等。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牙髓病患病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黄冈市城市居民牙髓病患病率情况   在本研究调查的1350人中,经过两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进行质量控制发现有272人患有牙髓病,牙髓病患病率为20.15%;其中,男性154人患有牙髓病,牙髓病患病率为11.41%;女性118人患有牙髓病,牙髓病患病率为8.74%。
2.2   牙髓病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患有牙髓病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自认为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经济压力、睡眠状况、营养状态、牙髓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自发疼痛、疼痛程度、疼痛发作时间、激发痛、治疗类型、治疗效果、牙齿龋坏、牙齿变色程度、牙髓活力情况、牙折、探痛、叩痛,充填情况、修复体情况,牙周袋、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程度等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男性、无职业和牙齿修复差是发生牙髓病的危险因素,详见表1。

3  讨论
  迄今为止,关于牙髓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所见甚少,使得医疗决策部门难以制定针对性的牙髓病预防策略。本研究笔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4月对黄冈市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调查了解黄冈市人群牙髓病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进而提出预防与治疗牙髓病重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发现:黄冈市牙髓病患病率为20.15%,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3],可见,黄冈市牙髓病患病率较高,值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无职业和牙齿修复差是发生牙髓病的危险因素。可见,牙髓病的发生还与城市居民的性别、职业和牙齿修复情况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提示:在对牙髓病进行临床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本研究得出的结果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干预,高度重视男性、无业和牙齿修复差的人群,重点加强对该人群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对牙髓病的认识程度,做好日常口腔卫生工作,改善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丽骏,蒋伟文.口腔疾病患者的相关生活质量评估及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38(4):467-469.
[2] 林焕彩.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及其在国内的开展现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9):526-528.
[3] 戈林,凌均棨.广州市人群牙髓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09,3(1):71-7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