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策略

2015-07-28 18: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资料与方法
  筛选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2组,每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岁左右,病程1个月~5年,要求两组病人在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新标准,每组筛选患者之前均未受过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
  方法:将两组患者分别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电话、体重、血糖监测记录、病程、用药、并发症等,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宣教。健康教育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一对一宣教,集体讲课,可采用彩图、幻灯片、发放宣传资料、设有奖问答、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等形式。在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进行一次观察总评,主要观察记录患者血糖情况、遵医行为、病情进展情况。
  系统健康教育内容:⑴认知教育:目的是提高防病、治病意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发生的原因、预防、治疗、预后等知识,让患者明白糖尿病虽然是一种终生携带性疾病,但只要坚持遵医行为,认真对待,保持血糖水平平稳,就不会出现并发症,对生活和工作就不会有影响。已经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情况,严格遵医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做好自我管理,就会使原有的病情逐渐减轻,使生活质量提高。⑵自护知识指导:①用药指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但应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剂量和方法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如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患者,要知道胰岛素应存放在2~4℃冰箱内,注射部位要经常轮换,注射时要严格酒精消毒,不能用碘伏消毒,注射手法要正确,不能注射入肌肉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胰岛素的药效,使进食和胰岛素应用的量,能起到准确的降糖作用。同时还要教育患者应用胰岛素时,要定时定量进餐,防止低血糖发生。应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知道是饭前还是饭后服,防止因服药方法不当而影响血糖的变化。再就是避免有病乱投医行为,偏听偏信广告,乱买药、乱服药行为,耽误治疗时机,或造成不良后果。②饮食指导:详细讲解糖尿病饮食的计算方法,三餐总热量分配方法,患者应按计算的饮食量选择食谱,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饮食量的分配要与胰岛素的治疗相配合。最好饮食按六餐分配,早、中、晚为主餐,早餐与午餐、午餐与晚餐之间和睡前加3次小餐,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膳食调配宜常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降低血糖和增加饱腹感,限盐禁甜品,多吃新鲜蔬菜等。③运动指导:向患者讲解运动能促进糖代谢及提高胰岛素在周围组织中的敏感性,可根据不同情况,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宜在餐后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运动能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和降低血脂。运动方式可结合患者的爱好,如体操、打拳、慢跑、散步等,运动后以不感疲劳为度,不要过度锻炼心理教育:对患者的焦虑和消极情绪,给予理解和关心,将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预后告知。④使患者和家属明白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只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坚持锻炼和饮食控制,病情就不会进展,并发症就不会出现,就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长寿。⑤预防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可使患者各个系统受到损害,诱发心、脑、肾、眼、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严重者可截肢,给患者的精神和生活造成极大的痛苦,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要保持口腔、皮肤、会阴清洁,做好足部保健,注意用眼卫生,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就医。
  结 果
  按照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评估。观察组在遵医行为、知识掌握、血糖控制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知识掌握及格率,观察组96.7%;对照组80.2%。两组血糖监测情况,见表1。
  讨 论
  由此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防病、治病意识明显强于对照组,对知识的掌握、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水平及病情的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说明,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可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自主地管理自己,对达到长期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