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生理应激

2015-07-28 18: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3-0093-03
  泌尿外科的常见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患者经受强烈应激源的刺激会产生应激反应,出现情绪焦虑、烦躁、失眠、心悸、血压突然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变化[1]。应激反应不仅对手术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胁,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2]。泌尿外科的护理工作一直关注于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应激症状。近几年来,个性化护理模式得到广泛提倡,为探讨其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效果,特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6例,手术类型包括肾囊肿开窗术、前列腺电切术、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排除长期患有心、肝、肾脏及其他慢性疾病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普通护理组与个性护理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3]
  普通护理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普通护理。个性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对其制定最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包括术前访视,每位患者均有指定的责任护士,从入院开始就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责任护士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尽快了解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职业及生活环境等相关信息。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要特别强调安全性,对那些不能全面理解的患者可以向其展示文字资料及举例说明成功患者的案例。术前严格戒烟,详细告知如何在床上排便及咯痰方法等。过度焦虑、紧张的患者要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让患者进行自我陈述,讲出自己的顾虑,责任护士再对其担心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对于失眠患者可适当予安眠药。术后干预:手术的环境要保证最佳温度、湿度及全程的心理支持,术后及时告知手术结果。术后可以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4]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心率、术后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相应时间点取患者的肘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以上激素的水平[5]。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满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6];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采用护理质量考察标准量表[7],包括护理工作具体的10个条目,满意度级别分为四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8]。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激素、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心率、各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个性护理组的心率、各激素水平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人数、满意度及疼痛评分比较
  个性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明显少于普通护理组,个性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个性护理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也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人数满意度及疼痛评分比较[n(%)]
  3 讨论
  多年来,我们发现98%以上入我科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均无医学相关工作经历,患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对泌尿外科手术的情况知之甚少,手术对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巨大的挑战。良好的情绪可以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的程度,对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临床实践证明,因为患者属于不同的个体,护理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以往的普通护理护士对患者的情绪疏导并不十分重视,告知患者病情与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时往往比较机械与程式化,并不太关心患者是否理解,也不太重视其心理变化[9]。针对以上问题,我科采用了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患者入院时要详细记录其职业、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等基本资料,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告知病情与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对其进行告知,要特别注意用温和的态度,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并对责任护士产生信任感。必须在术前术后反复强调卧床体位,以免患者因体位不适而出现并发症[10]。必要时可以给家属发放必要的文字资料及图片,让家属配合患者的康复治疗。帮患者把不利因素考虑进去,使其避免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必要后果[11]。
  本研究结果提示,虽然手术前三种激素水平仍较入院时升高,但个性化护理组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组。这提示经细致个性化护理的患者其情绪已得到有效舒缓。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不再是程序化完成任务,而是真正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方法。它使护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盲目性,不同文化层度、生活背景的患者对其病情相关医学知识也得到了较好的了解,增加了其对手术性质的正确认知,术后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
  [参考文献]
  [1] 杜坤俊. 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84-85.
  [2] 陈显玲,余瑞乐,陈连瑞. 个性化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1):3708-3709.
  [3] 黄秀艳. 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56-58.
  [4] 袁华平,王俭锋,林雷. 两种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相关激素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1,40(28):2875-2876.
  [5] 姜蕾,王卫庆,张军妮.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血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11(6):78-80.
  [6] 付莲英,段淑云,万水珍. 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08,56(9):45-49.
  [7] 常立阳,冯志仙,邵荣雅. 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12,25(5):78-82.
  [8] 许祥华. 循证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34(11):68-72.
  [9] 钟琳.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探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8-19.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13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