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和按需哺乳,均早接触和早吸吮及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干预组着重实施以下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抚触和游泳、排便护理、蓝光照射的护理。 比较两组患儿首次排胎便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干预组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 <0.05)。 结论 在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综合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3-0096-02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积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后遗症[1]。在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胎龄37周以上,母亲无妊娠合并症,新生儿出生时无窒息及感染,并排除ABO或Rh溶血等疾病,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上。出生孕周37~41周,出生体重2550~3700 g。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x±s)
1.2护理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和按需哺乳,均早接触和早吸吮及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干预组着重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首先了解母婴血型、体质量、胎龄、分娩方式、喂养及保暖情况;经常测量患儿体温,观察大便、尿液颜色的变化,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变化,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则是早期胆红素脑病的表现,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②抚触和游泳:新生儿生后2 h内予全身抚触,以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沿肚脐周围按摩,沿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顺序抚摸,动作柔和。每日2次,每次5~10 min。游泳可借助水的压力大面积地接触并运动新生儿身体各部位。保证游泳室内和水的温度,游泳时水温37~38℃。每天1次,每次10 min[3]。③排便护理 观察新生儿初次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如发现异常,即行肛门部位轻柔按摩或使用合适尺寸橡胶管涂抹润滑液置入肛门1~2 cm[4],或将开塞露纳肛治疗。④蓝光照射的护理 采用蓝光照射,持续1~4 h。患儿用黑色眼罩保护眼睛。同时注意将患儿会阴、肛门避光保护。每小时给患儿翻身1次,观察和记录患儿黄疸减轻程度。注意补充足够的能量、水分和微量元素,注意保暖。
1.3 观察指标
显效:治疗6 d后,患儿黄疸全部消退,吃奶睡觉恢复正常,血清胆红素<119.7 mmol/L。有效:治疗6 d后,患儿大部分黄疸消退,症状明显缓解,血清胆红素范围在(119.7~171.0) μmol/L。无效:治疗6 d后,患儿黄疸无好转或者病情加重[5]。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患儿首次排胎便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比较
干预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干预组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首次排胎便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39,t=2.863,▲P <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3。干预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 ,▲P <0.05 )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6]。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及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严重者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因而必须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和护理[7]。本研究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实施抚触按摩、游泳、光疗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如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详细记录患儿的大小便、尿液颜色及皮肤黄疸消退情况。新生儿肠腔内胎粪含有80~100 mg胆红素, 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的5~10倍[8],如胎便排出延迟,可加重胆红素重吸收,使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抚触能够增强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加速婴儿排便,有利于减轻黄疸的症状。且我们的经验是,抚触的重点在腹部,其次是背部,抚触时用双手四指指腹,从肩部分别于脊柱两侧向下、向外滑动至骶部,从而促进肠道循环,增加出生后24 h内排出胎粪的次数和数量。近年来,新生儿游泳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中,一般为食后0.5~1.0 h,游泳每天1次,每次10~20 min。游泳的水压与水波对新生儿皮肤的拍击引起按摩作用,可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新生儿胃肠道激素及胰岛素的分泌,消耗能量以增加新生儿的食欲有利于胎粪的排泄,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9]。同时,给新生儿提供一个类似羊水的环境,使新生儿的安全感得到满足,对新生儿的身心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光疗护理能改变血清胆红素的性质和排泄途径,促进其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以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干预组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与王景等[11]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
综上,在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王小环.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240-241.
[2] 冯智慧. 新生儿黄疸126例的临床治疗和护理[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157-158.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13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