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青光眼疾病中的护理干预措施
青光眼是目前正式确定的全球排名第二位致盲性眼病,仅次于白内障。在全球约有7000万青光眼患者,其中670万致盲。在我国视力残疾中,青光眼所致以一级盲和二级盲为主,约占73.84%。据美国青光眼研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青光眼目前在美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估计全美超过400万,而我国是世界上青光眼人数最多的国家,占全球。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首选的治疗方法仍是降眼压药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因此,正确掌握滴眼药方法对于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据LaceyJ等研究结果显示青光眼患者中普遍存在不会正确滴眼药的情况。我科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各类青光眼住院患者90例,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正确滴眼药方法的掌握程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90例,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6~88岁,平均65.0±13.7岁,平均住院日8.0±3.6天。其中,手术79例,未手术11例,二次入院手术5例。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1)您是否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眼病。(2)每次滴眼药前您是否仔细查看药名和说明。(3)您是否根据医生的交代按时滴眼药。(4)当需要滴两种以上的眼药时您是否会操作。(5)您是否使用过别人的眼药水。(6)您的眼药水用完后是自己去购买还是找医生。(7)您是否会正确滴眼药。采用Likert5级评分合并的3级评分151,共计7~21分,7~11分为差,12~16分为一般,17~21分为较好。对于问题⑦回答“会”的患者要求其演示过程,按照滴眼药的正确步骤161进行2级评分,每做到一个步骤计1分,未做到计0分,共计12分,0~4分为差,5~8分为一般,9~12分为较好。
1.2.2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选择从事专科护理工作5年以上,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经1周眼部解剖、青光眼疾病及护理、滴眼药方法等知识的强化学习,并考核后负责本项调查的资料收集工作和护理干预的落实。问卷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由调查护士不加任何暗示地逐条提问并记录患者选择结果,问卷当场收回。本调查发放问卷90份,回收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100%。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第1天完成调查,对问题⑦回答“会”的患者要求其演示过程,单独记录得分。住院在1周内的患者出院日由同一护理人员再次进行相同问卷调查,住院超过1周的患者在入院第8天进行相同问卷调查,同时对问题⑦回答“会”的患者再次要求演示过程,分别记录得分。
1.2.3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自入院第2天起安排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士对患者(其中8例高龄和1例幼儿患者选择一位亲属参加)进行青光眼疾病相关知识及滴眼药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然后按照正确滴眼药的方法进行操作培训。第一步以自眼给患者演示正确操作过程每人不少于2次。第二步指导患者操作不少于3次,第三步按步骤语言提示患者操作不少于三次,第四步患者正确独立操作不少于4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滴眼药相关知识的影响
本组护理干预前相关知识问卷结果,1例为差,7例为一般,82例为较好,平均得分18.43分;护理干预后1例为一般,89例为较好,平均得分20.19分,干预前后得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
2.2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正确滴眼药方法掌握程度的影响
护理干预前回答“会”正确滴眼药的87例患者评分结果只有27例为较好;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肯定回答“会”正确滴眼药,要求演示过程并评分,88例为较好,干预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K0.01)。
3讨论
3.1普遍存在不会正确滴眼药的情况
本调查结果显示,91.1%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较好,与陈丽华等171调查结果相似,但在表示能够正确掌握滴眼药方法的调查者中,当要求其示范时只有30%的患者为较好,在表示能正确掌握滴眼药方法的患者中多数患者并未掌握这一基本技能,与吴沛霞等181对13例青光眼患者的访谈结果一致。由此可见,不会正确滴眼药是青光眼患者普遍存在的情况,应引起专科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3.2以自眼进行演示,配合讲解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采用给患者滴眼药同时配合讲解的方法,由于患者只能听加上部分感受而不能观看,当其在重复操作时就会造成部分动作丢失,让患者观看护士自滴眼药的过程,加上讲解,患者对每个步骤有了直观的理解纠正了语言理解的偏差。进一步让患者独立操作,护士语言指导对患者建立正确稳定的操作模式起到了有效的巩固作用。
3.3关键步骤应重点解释,让患者理解其重要性
本调查结果显示,约40%的患者未严格按医嘱滴眼药,存在经常擅自减量、加量或者停药的现象。长期使用抗青光眼眼药会导致结膜上皮血管通透性増大,炎症细胞渗出,继而出现泪膜不稳定、结膜炎症,后期有结膜下纤维化、结膜上皮细胞凋亡、角膜损伤甚至存在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的潜在危险性。因此,应让患者了解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滴眼药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其医嘱的依从性。本调查结果显示,约30%的患者在滴眼药后未压迫泪囊。研究表明滴眼药后有多于4/5的眼液经鼻泪管吸收入血13引起全身的中毒反应,因此,应向患者强调压迫泪囊的重要性。
3.4避免使用单纯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指导
滴眼药操作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基本技能,而大多表示会操作的患者并未能正确掌握这一简单技能,这与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普遍认为这一简单操作使用语言指导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对患者手把手的指导。虽然护理人员使用的语言科学、准确、详细,患者的理解程度不一,容易误解甚至造成完全相反的结果。
3.5建立获取准确信息的渠道
作为一种终身疾病,青光眼的治疗和预防己经成为患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患者会通过各种渠道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然而大多数患者不能辨别信息的正确性,因此应教育患者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有效信息,并咨询专家所获信息是否适合自己病情。避免盲目听信广告等宣传,擅自使用眼药等方法造成不良后果。
3.6如何扩大受益人群其途径值得研究
本研究仅涉及住院患者,然而大部分的青光眼患者是接受院外治疗,除了在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外,通过积极推行社区服务及宣传,开展家庭访视等途径,让更多的患者掌握正确滴眼药的方法。青光眼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中老年患者占较大比例,因此适时的强化指导、训练和知识扩展也十分必要。
作者:梅俏
第2篇: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现代医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护理体制转向整体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相结合的对病人实施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全身心护理。心理护理是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促使病人尽快康复。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我们认为心理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是极其复杂、细致、可塑性大,难于操作的一项工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护理学知识,根据患者在疾病的有效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应注意尊重患者,语言要有针对性,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教育性,还要有礼貌,讲究语言的安慰性和艺术性。不同时期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用行为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下面就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展开阐述。
1心理护理的目的
心理护理不同于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一种经常性行为方式,需要耐心和技巧,具有针对性和知识性,争取取得良好效果。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环境的改变都会使病人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怀、态度和行为,来影响病人的状态和行为。
心理护理的对象是病人,主体则是医护人员和亲属,是通过他人对病人进行心理支持和帮助,解决病人心身症结,提高病人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心理障碍,更好的战胜疾病。基于这一认识,在针对心身疾病开展心理护理时,首先要求医护人员及亲属能够尊重和关心病人,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家庭关系,形成良好氛围,从而使病人身心恢复或保持健康的状态。
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重,视力急剧下降,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很大痛苦,其发病率占1~2.5%。这类病人的心理因素对病情影响很大,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病情的好转非常重要。现将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观察的心理护理介绍如下。
2.1临床资料9例青光眼病人中男4例,女5例;年龄45~75岁,平均60.6岁;单眼发病6例,双眼发病3例。
9例病人均眼痛难忍。5例伴有同侧偏头痛及恶心、呕吐。入院时视力在0.3以下,均有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房角狭窄或关闭,瞳孔散大,眼压6.61kpa~10.6kpa。
2.2患者的心理特征①紧张和恐惧。这是病人最常见的心理状态,由于发病突然,症状重,视力急剧下降,患者害怕失明,对疼痛难于忍受,从而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② 忧虑和担心。由于对病情不了解,患者对能否恢复视力十分担心,对以后的生活忧虑重重,心理负担重。
③ 急躁和冲动。有些病人性格急躁,情绪容易激动,常与人争吵,大发脾气后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发病后更加急躁,情绪言难于控制。
④ 孤独和寂寞。大部分患者发病后会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特别是那些与家人不和或亲人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患者,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⑤ 悲观和抑郁。一些已经失明的患者,以及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往往会对治疗丧失信心,产生悲观抑郁的心理。
2.3不良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临床上发现病人如过度兴奋与悲伤,情绪激动,大发脾气,紧张,思想顾虑等不佳心理因素,可引起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失调,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睫状体水肿,向前移位而堵塞房角;还可使房水生成过多,后房压力升高,周边虹膜向前膨隆而促使房角关闭,这两方在的因素导致眼压急剧升高而加重病情。
2.4 心理观察方法①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患者的表情、语言、行为等,并依此作出心理评定。②了解患者心理异常的相关因素。③对患难的性格、职业、爱好、文化修养、家庭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
2.5心理护理措施
2.5.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成功的前提。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心理特点,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很高。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到举止文雅,态度和蔼,多接近病人,尊重病人,认真倾听病人的意见和要求。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善于解答患者的提问,并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品德,使病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及亲切感。
2.5.2认真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我们要根据患者的社会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一,对青光眼认识程度不等,以及社会经历、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的差异等因素,从具体情况出发,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说服、解释,做好思想工作,想方设法解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及忧虑心理,让患者了解青光眼病一旦确诊就需不间断的观察治疗和终生护理。
2.5.3协助、鼓励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我们要让病人了解到不良心理因素对病情极其有害,使病人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始终处在心情舒畅、生活无忧无虑、心胸开阔以及性格开朗的最佳状态。青光眼往往有家族史,也应鼓励病人家属参加有效的预防青光眼的发病。
2.5.4关心、体贴病人要理解病人的痛苦,视病人为亲人,为他们排忧解难。举典型病例说明,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恢复较好的病人现身说法,以增强其治病信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工作,使医、护、患及家属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
2.5.5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对双眼失明,处于悲观、消极对抗甚至拒绝治疗的病人,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和特点,讲述一些盲人的杰出事迹以及顽强战胜病魔的事例,加强疏导,使其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
2.6祖国医学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以情胜情”的治疗原则根据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并且通过大量的心理护理措施,使病人克服了不良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的体现了心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3总结
总之,心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和治疗同等重要。护理人员对病人应给予同情,注意病人的思想和心态,并主动关心和体贴病人,从而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消除心理负担,争取早日康复。因此可见,心理护理对治疗起着促进和加强作用。只有我们以良好的心态作好两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更好。
作者:李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