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龙血竭片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机理进行分析。方法:收集50例斑秃患者,按照治疗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用中药剂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用龙血竭片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斑秃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1例、2例、1例和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8例、10例、2例子和5例,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龙血竭片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满意,简便易行。
关键词:疗效;龙血竭片;斑秃
斑秃目前的发病机理不是非常的明了,其医药治疗的效果也并不是非常的明朗,所以斑秃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比较热点的一个研究。由于斑秃在多项研究中普遍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免疫异常因素等有关,所以一般我国医学认为要治疗斑秃,首先是对血虚不荣、毛发失养进行治疗。而龙血竭片中具有抗炎、抗敏、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对斑秃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进行提升[1]。目前,斑秃虽有较多的药物治疗方法,但都不甚理想。我科采用龙血竭片对该组进行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疗的50例斑秃患者,都是我院皮肤科的患者,所有患者中有3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在34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74.4±6.1岁;所有患者都具有典型的脱发斑临床症状,病程在30天到一年左右不等,平均为123天的病程,这些患者所有人均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症状,都符合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会制定的斑秃治疗标准,改过诊断后入组进行治疗研究。将这5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斑秃分期及面积大小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医处方:龙胆草6g,黄芩10g,栀子10g,车前草10g,泽泻1g,木通6g,柴胡6g,生地6g,当归6g,甘草5g。禁忌膏粱厚味。服药10剂后,黄腻苔消退,继予龙胆泻肝丸,口服3次,每次3g。30天随访。
观察组25例用龙血竭片进行治疗;口含,一次4-6片,一日三次;30天随访。
三十天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如下所示:痊愈:脱发斑均有新发生长,轻拉试验显示为(一);显效:脱发斑有50%以上新发生长,轻拉试验(一);有效:脱发斑生长新发在10% ~50%之间;无效:新发生长<10%或继续脱发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1例、2例、1例和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8例、10例、2例子和5例,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斑秃的真正病因尚不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免疫异常因素等有关。祖国医学认为含制何首乌、淫羊藿、黄精、枸杞子、黄芪、丹参等,具有益气补血、滋养肝。肾作用,不仅能促进生发,还能促进毛发由白变黑。本病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历代文献论述颇多,如《内经》中有“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白而脱落”的论述。《诸病源候论》说:“血盛则荣于头发,故须发美;若气血衰弱,经络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脱落。”《医林改错》说:“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医宗金鉴》说:“由毛孔开张,邪风乘虚而入,以致风盛燥血,不能荣养毛发。” 现代 医家根据历代中医文献的有关理论,结合临床中自身的体会,将本病主要病因病机归纳为很多种,也正是因为如此,无法用一种中药治疗好所有的斑秃,所以在治疗上带有部分的局限性,观察组采用的龙血竭片为以热带雨林中珍贵的龙血树为原料,采用现代先进工艺提炼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内容物为红棕色至黑棕色粉末。其成分是一种树脂酯及血竭树脂鞣醇的混合物,约含57%~82%,另含无定形的血竭白素约2.5%,黄色血竭树脂烃约14%[2、3]。其药理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奈氏球菌等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本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观察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1例、2例、1例和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8例、10例、2例子和5例,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采用0.5%甲硝唑加庆大霉素湿敷,经观察发现甲硝唑有抗厌氧菌作用,庆大霉素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但纱布湿敷易干燥,纱布与疮面粘连,再次换药时会产生牵扯痛,而且不利于斑秃的治愈。
参考文献
[1]陈维英. 基础护理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6.
[2]王翠凤,张桂,徐文利,等.1例老年植物人双侧臀部巨大褥疮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60.
[3]马清钧,王淑玲.临床实用中药学[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47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