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护理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亲情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5-10-09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分析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亲情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积极的救治措施后进行分组护理,组员选择采用随机数字抽取法,亲情组患者19例,给予亲情化护理,一般组19例,给予一般护理操作。对比分析各组1周后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亲情组患者发生不适反应的比例低于一般组(P<O.05),患者满意度高于一般组(P<O.05),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亲情化护理可降低其发生不适反应的几率,护理效果令患者满意。

关键词:亲情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变结构为冠状动脉,是一种高发病率的心脏疾病,发病原因是病变结构发生闭塞导致急性心肌状态变化,供血不足,严重损伤甚至突发性坏死,病症表现主要为胸痛,监测心电图可观察到异常动态。发作后期短时间内(1周)要求患者绝对卧床,虽然这种方法能够起到保护性作用,但是长期制动容易引发多种不适反应。亲情化护理注重患者的情感需求,是护理科学中应用于临床的新方式,通过改变患者的情感状态调整其情绪和机体反应,提高有效配合度。文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积极的救治措施后进行分组护理,亲情组给予亲情化护理,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38例符合确诊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剧烈,男23例,女15例,年龄44~75岁,平均60.8岁。心功能级别:69.7%(27/38)Ⅰ级,18.4%(7/38)Ⅱ级,7.9%(3/38)Ⅲ级,4.0%(1/38)Ⅳ级。梗死发生位置:42.1%(16/38)前壁,7.9%(3/38)高侧壁,36.8%(14/38)下壁,13.2%(5/38)广泛前壁.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0):1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