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好发于青壮年,以20~40岁患病率最高。我们自2009年4月—2012年4月共收治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39例,均采取单纯针刺手法治疗,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39例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18~32岁,平均25.6岁。均符合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诊断标准1。其中颞颌关节咀嚼肌群功能紊乱30例,关节结构紊乱9例,所有病例颞颌关节薛氏位和髁状突经咽侧位X线片均未发现关节器质性改变。单侧发病34例,双侧发病5例。病程3天~2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颞颌关节局部酸胀或疼痛,张口运动时症状明显加重,少数病例伴有弹响和张口障碍;查体可见患侧颞颌关节区周围压痛。
1.2 治疗方法 取穴:以患侧下关穴,健侧合谷穴为主穴。其中,刺下关穴前嘱病人口咬4~6cm脱脂消毒纱布,以便张口取穴固定,采用天津产汉医牌Ф0.35×40mm针灸针垂直皮肤进入30~35mm,得气后,用小幅提插补泻法补之,使局部酸胀并向颊车穴方向放射为宜;合谷穴以Ф0.35×25mm针灸针垂直皮肤进入20~25mm,得气后,针尖退至皮下,沿手阳明大肠经走向,向肘关节方向45°斜刺20~25mm,以捻转补泻法泻之,使局部酸胀并向曲池穴方向放射为宜。若为双侧发病,取双侧下关穴及合谷穴。两针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出针时,下关穴及时按闭针孔,合谷穴则摇针出穴,不闭针孔。隔天治疗一次,5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2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颞颌关节运动正常,张口度正常,弹响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关节无压痛;显效:主客观症状基本消失,开口度接近正常,仅余轻微弹响,张大口有不适感;无效:主客观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变或加重。
1.4 结果 经1疗程治疗后,痊愈28例,好转9例,无效2例。有效率94.9%。
2 讨论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与精神因素、咬肌因素、关节负荷过重、单侧咀嚼、损伤或其他如寒冷刺激、两侧下颌发育不对称等多种因素有关。针刺疗法是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常用方法,但笔者通过对近来的文献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本病选取穴位纷繁复杂,且配合治疗手段众多,秦瑞先3针刺3穴配合红外线电磁波照射,刘志强4针刺3穴加推拿,徐群飞5针刺6穴并加电针,包克义6针刺8穴加电针并加红外线电磁波照射。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针灸治疗选穴宜少而精,只要针刺手法到位,气感传导到位,并不需要选过多的穴位,仅以单纯针刺手法即可解除症状。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于“颊痛”“颌痛”“口噤不开”的范畴,多因外伤,劳损,经络空虚、风寒湿邪7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骨节失养,而出现颞颌部疼痛、酸胀、关节弹响、开口受限等一系列症状。下关穴出自《灵枢?本输》,属于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穴位,《针灸甲乙经》认为本穴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同时该穴位于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因此“关”即有机关之意,针刺该穴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之功。在此穴行补法,不仅可以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颞颌关节区及其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症状。针刺下关穴操作时最应注意张口取穴和气感放射,张口取穴可以保证进穴深度及刺激力度,针感放射可以交通阳明、少阳二经,使气血往来如注,化解寒湿之阻。《四总穴歌》对于合谷穴的功用有“面口合谷收”的记载,合谷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其气血特征为天部层次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其功能可以推动天部层次的气血运动,向天部层次输送调节水湿云气。针刺合谷穴时得气后应该倒针向病,使针感过肘为最佳。单纯针刺关穴、合谷穴配以适宜的针刺手法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远近结合,方简效实,易于掌握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307.
[2] 肖晓华,王俊.针刺阿是穴结合热敏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J].中国针灸杂志,2009,24(3):18.
[3] 程华军,王令,谢从江.超激光并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70-171.
[4] 刘志强.针刺加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80例[J].陕西中医,2006,27(10):1283.
[5] 徐群飞.远端取穴配合局部电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57.
[6] 包克义,黄进.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47例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06,46(11):83-101.
[7] 尹剑平.针药并用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18例[J].中国针灸,2005,25(5):322.
本文转自健康必读,版权归作者和原杂志所有,仅供参考,如需删除,请联系QQ712086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