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安装CRTD患者45例,其中男39例,女6例,年龄33~75(61±7)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38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Ⅱ级4例,NYHA分级Ⅲ级26例,NYHA分级Ⅳ级15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35%(20±7),QRS波时限(162±21)ms,合并高血压病26例,合并糖尿病6例。
2随访方法
2.1成立随访中心,建立随访团队:根据医院的发展,我院从2003年开始成立起搏中心,培训专职随访人员,选派一位高年资、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随访中心日常工作;选派3位临床医生轮流负责起搏器程控工作,同时专职起搏器工程人员协助医生护士开展随访工作。护士负责书面、电子档案建立,随访日期的安排、患者资料收集,督促随访依从性不强患者来院随访;医生主要负责检查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及时进行起搏器参数优化,同时了解病人心功能情况,及时作出药物调整。
2.2规范随访流程:患者接受CRTD治疗后,起搏中心护士为患者建立电子、书面档案,收集术前资料,包括术前患者的心功能、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NP、QRS波时限、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患者的心理情况,包括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测评。术后签订随访同意书,取得患者同意,让患者清楚随访的重要性。出院前进行起搏器程控,对起搏器AV、VV等参数进行优化,同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反应。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收集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情况、心理情况及起搏器工作情况。以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安排血生化、心超、6分钟步行试验、BNP与心理量表测评等。同时告知患者一旦发生放电现象立即来院诊治。
2.3随访内容:
2.3.1护士随访工作:记录患者心衰症状控制情况,如每日尿量、体重、胸闷、气促情况;观察心衰体征,如颈静脉有无怒张、双下肢有无浮肿、口唇有无紫绀、肢端是否温暖;收集心超指标,记录心脏大小、LVEF值、LVEDD与室壁运动;调查有无发生电风暴;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了解伴随症状;收集血液指标,包括BNP、肾功能;询问服药情况,包括服药名称、剂量、副作用;详查心理情况,包括抑郁自评和焦虑自评;收集其他情况包括家庭支持系统情况、家庭主要照顾者情况。专职随访护士负责收集患者所有生理、心理、支持系统资料,并将资料输入电脑。
2.3.2医师随访工作:专职起搏器程控医师对护士收集的资料进行全面评价,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干预。
2.3.2.1药物干预: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利尿剂、β_受体阻滞剂、强心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应逐渐加大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量,以改善患者预后。本文中所有随访患者都给予药物调整,5例患者β受体阻滞剂加至最大剂量。17例患者及时调整利尿剂的药量。
2.3.2.2起搏器优化:起搏器医师及时对起搏器进行程控,了解有无房颤、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发生以及电风暴发作。根据患者心脏重构的变化以及病情及时进行起搏器优化,对AV及VV间期进行优化调整。本研究中随访医师对45例患者进行103次参数优化。
2.3.2.3心理干预:CRTD治疗费用昂贵,且使用年限不长,这给大多数家庭都带来很大负担。患者除了身体上的不适外,还有很重的心理负担。本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安装CRTD患者均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家庭主要照顾者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况。因此随访医生除了关注患者及家属的病情外,对患者的心理情况也要积极关注,必要时予药物治疗。
2.3.2.4对电风暴的重视:目前发生电风暴的原因尚不清楚,认为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及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有关,ICD电风暴不仅缩短ICD的寿命,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乃至心理问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一旦发生,立即通知患者来院治疗。本研究中4例患者均发生了电风暴,2例为低血钾引起,经住院补钾治疗后好转,1例反复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并放电,经胺碘酮治疗后室速控制,后给予室速射频消融治疗后好转;还有1例为误放电,经起搏器程控后好转。
3结果45例患者均建立随访档案,1例术后2个月死于肾衰;余患者目前均存活。每例患者平均电话随访10~24次,门诊随访4~10次,因心衰再次入院4例,发生电风暴4例,复查心脏超声、血液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2~3次/年/例;39例患者心功能均提升了1~2级;随访依从性达到100%。
4讨论
4.1固定的随访专职人员有利于保证CRTD患者随访的质量:固定的随访医生,对病情和专业比较熟悉,容易和患者沟通,是得到高随访质量的保证,我科选派3位专科医生轮流开展起搏随访,得到较好的效果。同时高素质的随访护士,能使随访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切实地帮助患者,同时能减轻医生的压力[2]。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虽然心脏同步化除颤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并不能根治疾病,只是对控制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有一定作用;大量临床资料证明CRTD的理想效果还有赖于随访医生护士严格规范的管理。
4.2通过规范随访,建立一种医患教育模式:对CRTD患者的规范随访能提高患者服药、活动、饮食的依从性,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定期规范随访,一方面能及时收集到患者真实的资料,及时了解患者对CRTD治疗的反应;另一方面,通过对患者的长期追踪、随访管理,建立一种医患双方长期合作的治疗、教育模式[3]。
参考文献
[1]王方正,张澍,黄德嘉,等.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10(2):90-99.
[2]杨淑玲,李梅.开展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随访的管理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5):373-374.
[3]陈雅娟,许际虹.糖尿病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与成效[J].护理与康复,2009,10(8):869-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