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妇产科学论文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的疗

2015-07-06 12: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的疗效观察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微量喂养;静脉营养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vlbwi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照组35例给予全静脉营养。对比观察两组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炎、吸入性肺炎、胆汁淤积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血糖与血脂等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1),观察组的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高血脂、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均无坏死性小肠炎发生,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可明显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尽早建立经口喂养,减少合并症的发生。wwW.133229.COm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微量喂养;静脉营养

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生存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措施,早产儿由于无法获得母体在孕后期宫内储备的营养,故营养支持是vlbwi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们对35例vlbwi实施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选择2005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室住院并符合vlbwi诊断标准[1]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胎龄为(31.2±2.7)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320±270)g;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胎龄为(31.3±2.8)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321±260)g。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患儿入新生儿室后均给予规范的早产儿管理,包括暖箱保暖、生命体征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早产儿脑损伤的防治、感染的防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生后第1天能量摄入30 kcal/(kg·d),以后每天增加10 kcal/(kg·d),直至100~120 kcal/(kg·d)。

  (1)观察组 生后24小时内开始实施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采用经口胃管间歇喂养,选用早产儿配方乳或母乳,根据病儿具体情况,奶量从0.5~2 ml/(2 h·次)开始,应用过程中如出现喂养不耐受[2],则减少奶量或改间歇喂养为持续喂养,将胃管外端与输液器相连,每日奶量于24小时匀速滴入。随着胃肠功能改善,增加奶量每日每次0.5~3 ml,喂养期间给予不定时的非营养性吸吮。同时以静脉营养补充肠内营养的不足,葡萄糖10~20 g/(kg·d),输注浓度不超过12.5%,氨基酸和脂肪乳生后第1天1 g(/kg·d),每日增加0.5~1 g/kg,直至3 g/(kg·d),按生理需要量补充钾、钠、氯和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各种营养素配制成“全合一”营养液,于24小时内匀速泵入。生后1周内营养供给主要靠肠道外营养,以后随肠内营养量的增加静脉营养量逐渐减量,直至达足量肠内营养量(即经口完成120 ml·kg-1·d-1的奶量)时,停止静脉营养。

  (2)对照组 生后禁食,应用全静脉营养,3~5天后视其吸吮能力、排便、腹部情况(主要为腹胀情况及肠鸣音),给予经口胃管或经口喂养逐渐建立胃肠营养。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时间,发生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炎、吸入性肺炎、胆汁淤积性肝炎、血清胆红素、血糖与血脂等情况。

  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喂养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每日体重增长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喂养相关指标的比较

  2.两组各种合并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高血脂、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均无坏死性小肠炎发生,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表2 两组合并症发生率的比较

  讨 论

  如何解决vlbwi不成熟的胃肠道功能与高代谢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使他们顺利渡过喂养关,保证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不落后于足月儿,是新生儿医护工作者正在探讨的问题。本研究表明,生后早期给予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与采用全静脉营养比较,不仅可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尽早建立经口喂养和缩短住院时间,又能减少其合并症的发生。两种营养方式在生后短时间内均可满足vlbwi的营养需求,但全静脉营养不利于其胃肠动力的成熟,且较长时间的静脉营养易出现较多的合并症,如高胆红素血症、高脂血症、血糖不稳定和胆汁淤积等代谢异常,以及感染等。如果喂养在48~72小时后才启动,胃肠道无负荷处于“休眠状态”,肠道很快就会发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包括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萎缩、绒毛高度减低、肠道通透性增加及肠道一些关键酶丢失。因此,延迟喂养可能会导致日后喂养的风险增大,后续喂养的安全性降低[3]。早期微量喂养可刺激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血浆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浓度升高,促进胃肠道动力成熟[4]。本研究结果证实,在早期微量喂养的基础上,联合静脉营养,既可保证vlbwi生后有足够的热卡供应,又有助于较快速过渡到经口喂养,缩短静脉营养的时间,从而明显减少其合并症的发生,而早期微量喂养也不会增加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这与有关研究结果相一致[5]。

  总之,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虽然微量喂养的营养作用甚微,但其生物学作用显著,在vlbwi中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可提高其成活率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

  [2]薛辛东,芦 惠.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j].小儿急救医学,2002,9(1):51-52.

  [3]丁国芳.早产儿的营养支持[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1):5.

  [4]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9.

  [5]江 煜.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4):368.

作者:佘远凤,梁高莲,田 岚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湖南怀化 4184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