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心健康关系到世界的未来,熟悉儿童生 长发育规律,掌握儿童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各项 措施,对促进和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儿 科学是一门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身 心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生命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 必修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迅 速提高,儿科学在临床医学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 视。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 断调整,儿科的教学任务逐渐加大,生物教学资源的 馈乏日见突出,建立和完善儿科学资源库是一个缓 解矛盾的好方法。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但有利于教 学资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内 容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前者指的是教师和教 辅人员;后者指的是教材与辅助教材建设、多媒体教 学资源库建设、教学的设备等软硬件建设。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建立 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教学风气,是教师队 伍建设的基础。我院儿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建立 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了检查和提高中青年教师授 课水平和质量,建立专家督导制,常年聘请既有丰富 教学经验又有高水平医疗技术的老专家、教授们担 任教学质量督导团成员,不定期地随堂听课,课后进 行讲评,给年轻教师予以指导和帮助,以提高授课水 平;院内还规定,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 要考核条件;科内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申报 教学课题、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改革,定期评出先 进教师,为大家演示指导,并对优秀教师予嘉奖、优 先晋级等奖励,由此建立良好的教学风气,教学态度 端正认真,勇于革新教学方式。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学历、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的基本保证。目前我科共有博 士生导师7人,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所占比例高达 77.5%,能满足学校对长年制教育的发展定位;在职 教授均能为本科生和七年制医学班学生授课,授课 率达100%;教授承担的理论授课学时数占全体教 师承担的理论授课学时数的比例大于60.0%,其中 正教授的比例大于38.0%;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毕业前5年无理论课授课任务,主要是熟悉临床工 作,掌握操作技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5年后,采用 阶梯式培养方式,即先给成人教育学生授课,逐渐过 渡到给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医学班及七年制医学班 授课,而且授课前必须进行集体备课、试讲,有经验 的老教师提出意见,予以指导,以老带新,传、帮、带。
2 加强教材与辅助教材
建设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播者,是进行教学的基 本工具,能够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思想 和观念的更新。教材建设是深入教材改革、提高教 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实力的体现。近年来,我科专家主编或参加编写各类教 材20余部。其中主要教材有:参编第1〜3版《小儿 内科学》、第1〜6版《儿科学》,主编第1版统编七 年制和长年制教材《儿科学》等全国统编教材。还 主编《现代儿科学英语精要》等英文教材,作为双语 教学的教材使用,对临床医学生和年轻儿科医生熟 悉和积累儿科专业英语词汇,提高阅读医学专业英 语文章的水平,提高专业素质起到一定的作用。医 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配合医学教材的使 用,我们还将临床典型的病例予以总结和分析,编写 了一些辅助教材,如《临床病例诊治演习》、《症状 鉴别诊断学》等,近年来一些医学院校开展了以问 题为中心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 法的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重新编写PBL 教材的问题[1],这些辅助教材无疑在我们的PBL教 学中具有重要的教学参考价值。
3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库的主体是大量的教学资源。我校儿 科学系是建国后最早成立的4大儿科系之一,现有 6个病房,9个专业及2个急救中心(NICU和 PICU),240张病床,年收治病人约6 500人次,年门 诊量为20〜30万人次,是全国综合性医院中最大的 儿科之一,我院儿科规模大、病床多、病种全等丰富 的实践教学资源,均为儿科的教学建设奠定了雄厚 的基础。但是,由于近年来市场经济和医疗环境的 影响,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当 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如何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医学 教育,改革传统教学的手段,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和空 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目前教育技术面临 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教育技术从模拟向数字化、信 息化、网络化的一个转变[3]。
2005年,我们依托已经开发的中国医科大学盛 京医院网站,建立儿科网页,搭建儿科学精品课程管 理平台,初步完成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我们 收集上载大量的相关资源,主要有①文本库:收集儿 科学各专业的电子教案;各层次医学生的教学大纲 及实习指导;临床常见病的诊疗常规和常用的操作 常规;习题库等。采用Word文件格式,可以进行段 落和/或全篇拷贝。②多媒体课件库:根据教学大纲 分别制作中文和英文教学的授课课件。采用Pow¬erPoint 文件格式,可以在网上直接查看。③视频教 材库:录制部分章节的授课录像。采用流媒体技术, 可在网上即时点击播放。通过资源库的建立,教师、 学生、年轻医师和进修医师均可以通过院内局域网 或与Internet连接的计算机上获得资源库信息,实 现远距离传输,满足目前儿科学教学信息化、网络化 的需求,为教师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从事教学研 究提供丰富的医学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作为年轻 医师和进修医师临床培训的辅导站,为医学工作者 的学习和提高提供一个理想的医学信息网站,进而 也推动了我院儿科学教学信息化、网络化事业的发 展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4 教学设备等软硬件建设
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能大大提高教学质 量,为实现教学现代化提供必备的条件。院内拥有 全套网络设备,电子阅览室,师生可上网共享资源。 每病房至少配有6台电脑,儿科还自购多台台式电 脑和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数码相机和摄像 机、复印机等。儿科独立拥有1间实习教室,内配有 整套可供实习应用的电视录像转播系统,方便课间 实习、生产实习同学利用。另有多功能学术活动室 一个,内设投影系统并与医院影像诊断PAC系统相 连,为讲座、病历讨论及出科考试答辩等活动提供了 场地,同时活动室里还收藏大量儿科学及相关基础 医学图书,20多种中外文医学期刊,购买的视频教 材、录音带心脏杂音或心音的听诊),录制业务学 习小讲座的授课录像以及重要的临床操作过程的录 像等,可以充分满足实习和临床教学的需要。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建设, 我院儿科学 于2005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被推选参加国家 级精品课程的评选,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 段已显单调,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和培养跨世纪合 格的医学人才的需要,适时开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PBL”教学、“启发式”教学、整合式教学等教学方 法,收效甚佳,与此同时,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出 了许多新课题:教师需求量大,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 间投入,如何构建PBL教材和整合教材,制作PBL 病例和录像来弥补PBL网络图书资源缺乏的问题 等。教学评估等环节管理,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与实践, 形成了一支不仅具有过硬专业知识,而且懂教育理 论和教学方法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骨 干教师3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导师16 人。组成结构为:知识结构:博士 18人占47.4%), 硕士 19人占50.0%),本科1人占2.6%);年龄 结构:35岁以下教师5人,35〜50岁的24人,50岁 以上9人;职称结构:教授/主任医师14人,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人, 讲师/主治医师5人。在本科生教学中,高级职称 授课学时数所占比例达90%,高级职称人员实践 教学学时数所占比例达70%以上。
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在外科学课程的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是一支 不容忽视的力量。作为一个学术团队,对年轻教 师的培养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可持 续发展有赖于年轻人对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也 有赖于其自身学术修养的提升。年轻教师存在着教 学经验不够丰富的弱点,但是其具有较强的学术发 展潜力,为提升年轻教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除了前 面所提到的各种具体方法外,长期以来,医院制定了 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自 身培养与外来引进相结合的战略;拨出专项基金用 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 教学科研工作;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修 学习;请外籍教师为教师进行英语培训;请教育学专 家进行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等授课。通过上述工作, 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整体上得到极大的提高。
这样一来,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促进教师队伍 的培养,教师队伍的培养同时能够加强精品课程的 建设,二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精品课程建设有一个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结 合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借鉴本校内外的成功经验, 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 继续探索精品课程的建设问题,真正把精品课程建 设工作引向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