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我们学了很多著名现当代作家的文章,有老舍、莫言、毕淑敏、史铁生等等。每一位作家的文章除了选材和主题不同之外,在语言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老舍的语言诙谐幽默,史铁生的语言深刻隽永,等等。我们把这种语言上的独特性叫做语言风格。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不相同——就算一对在同样环境下长大的双胞胎,他们的性格也有很多不同点。语言风格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都不相同。除了作家与作家的语言风格不同之外,不同体裁的文章所要求的语言风格也有所不同。 我国古代文人早就对语言风格有所研究,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
再比如陆机在《文赋》里也有所讨论: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表现的不相同,而且,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作家的笔下也有不同表现,比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人结伴同游秦淮河之后分别写出的。如果你找来读一读,会发现,朱自清的文字还是一样的典雅瑰丽,而俞平伯的文字则更加平易近人;朱自清的文章有一种诗歌的韵律,而俞平伯的文章更像是随笔随想。这便是语言风格的不同。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苦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宝刹何处?”——“荸荠庵。”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也许因为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他的家乡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远。有到杭州灵隐寺的、上海静安寺的、镇江金山寺的、扬州天宁寺的。一般的就在本县的寺庙。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舅给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几步,后走几步,又叫他喊了一声赶牛打场的号子:“格当XX——”,说是“明子准能当个好和尚,我包了!”要当和尚,得下点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认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幼学琼林》、《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天还写一张仿。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很黑。 舅舅按照约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带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领的短衫,叫明子娘改小一点,给明子穿上。明子穿了这件和尚短衫,下身还是在家穿的紫花裤子,赤脚穿了一双新布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个头,就随舅舅走了。 他上学时起了个学名,叫明海。舅舅说,不用改了。于是“明海”就从学名变成了法名。 过了一个湖。好大一个湖!穿过一个县城。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肉铺里挂着成边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劲地推他:“快走!快走!” 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舱里,船就开了。明子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是那个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 明子点点头。 “当和尚要烧戒疤呕!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 “明海。” “在家的时候?” “叫明子。”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荸荠庵。——给你!” 小英子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 大伯一桨一桨地划着,只听见船桨拨水的声音:“哗——许!哗——许!” …… …… ……
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 仁山吃水烟,连出门做法事也带着他的水烟袋。 他们经常打牌。这是个打牌的好地方。把大殿上吃饭的方桌往门口一搭,斜放着,就是牌桌。桌子一放好,仁山就从他的方丈里把筹码拿出来,哗啦一声倒在桌上。斗纸牌的时候多,搓麻将的时候少。牌客除了师兄弟三人,常来的是一个收鸭毛的,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都是正经人。收鸭毛的担一副竹筐,串乡串镇,拉长了沙哑的声音喊叫:“鸭毛卖钱——!” 偷鸡的有一件家什——铜蜻蜓。看准了一只老母鸡,把铜蜻蜓一丢,鸡婆子上去就是一口。这一啄,铜蜻蜓的硬簧绷开,鸡嘴撑住了,叫不出来了。正在这鸡十分纳闷的时候,上去一把薅住。 明子曾经跟这位正经人要过铜蜻蜓看看。他拿到小英子家门前试了一试,果然!小英的娘知道了,骂明子:“要死了!儿子!你怎么到我家来玩铜蜻蜓了!”小英子跑过来: “给我!给我!” 她也试了试,真灵,一个黑母鸡一下子就把嘴撑住,傻了眼了! 下雨阴天,这二位就光临荸荠庵,消磨一天。 有时没有外客,就把老师叔也拉出来,打牌的结局,大都是当家和尚气得鼓鼓的:“又输了!下回不来了!” 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开水、木桶、尖刀。捆猪的时候,猪也是没命地叫。跟在家人不同的,是多一道仪式,要给即将升天的猪念一道“往生咒”,并且总是老师叔念,神情很庄重:“……一切胎生、卵生、息生,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再世,皆当欢喜。南无阿弥陀佛!”
上面中间的三个省略号前后是《受戒》的两个选段。之所以选这两段是因为它能很好地体现作者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平白恬淡。当然,这种平白恬淡的语言风格也与作者选取的江南风物题材相关,他写的都是自然而然的景物,写的也都是平平凡凡的人们。 有人总结汪曾祺的语言是 “平淡中见奇崛” ,一点儿没错。全文很少有华丽的辞藻,却写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本来,对我们来说,出家当和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比如前几年有一个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舍弃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去了龙泉寺当和尚——这个事情可是被媒体沸沸扬扬报道了许久。而汪曾祺在《受戒》中怎么写呢:
当和尚仿佛就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家家户户都会有人去做。你能想象吗?
小明子第一次出了自己的家去当和尚,一路上看到的新奇事物千千万万,作者连一个“琳琅满目”这样的成语都没用,就是写:
像不像一个小学生在写?这种天真朴实的口吻正好符合了明海这样初出茅庐的小孩子身份。
至于寺庙,作者直接写:
这还了得!别以为你平平淡淡写出来,我们就不惊讶——哪有寺庙、和尚不守清规的?我们眼前出现了唐三藏的音容笑貌:善哉善哉,贫僧是出家人,不能喝酒……不能娶妻……不能杀生……不能这……不能那。可是这个荸荠庵里的和尚们却抽烟、打牌,甚至杀猪吃肉。但这些行为却并不令人讨厌,**因为语言平白朴实,所以文字描绘的和尚们不但不邪恶,反而有一种坦荡荡的光明磊落。
这便是平白恬淡的语言风格的魅力了。
如果你读了上面的选文感觉非常有兴趣,请去找来《受戒》的全文读一读吧,你会有更美妙的享受。
汪曾祺
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小时看京剧《豆汁记》(即《鸿鸾禧》,又名《金玉奴》,一名《棒打薄情郎》),不知“豆汁”为何物,以为即是豆腐浆。
到了北京,北京的老同学请我吃了烤鸭、烤肉、涮羊肉,问我:“你敢不敢喝豆汁儿?”我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喝豆汁儿,有什么不“敢”?他带我去到一家小吃店,要了两碗,警告我说:“喝不了,就别喝。有很多人喝了一口就吐了。”我端起碗来,几口就喝完了。我那同学问:“怎么样?”我说:“再来一碗。”
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招徕顾客的响器),也不吆唤。因为每天串到哪里,大都有准时候。到时候,就有女人提了一个什么容器出来买。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记》的金玉奴的父亲金松是“杆儿上的”(叫花头),所以家里有吃剩的豆汁儿,可以给莫稽盛一碗。
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铜锅,锅里一锅豆汁,用小火熬着。熬豆汁儿只能用小火,火大了,豆汁儿一翻大泡,就“澥”了。豆汁儿摊上备有辣咸菜丝——水疙瘩切细丝浇辣椒油、烧饼、焦圈——类似油条,但作成圆圈,焦脆。卖力气的,走到摊边坐下,要几套烧饼焦圈,来两碗豆汁儿,就一点辣咸菜,就是一顿饭。
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咸菜呢?”——“咸菜不要钱。”——“那给我来一碟咸菜。”
常喝豆汁儿,会上瘾。北京的穷人喝豆汁儿,有的阔人家也爱喝。梅兰芳家有一个时候,每天下午到外面端一锅豆汁儿,全家大小,一人喝一碗。豆汁儿是什么味儿?这可真没法说。这东西是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这就跟臭豆腐和启司一样,有人爱,有人不爱。
豆汁儿沉底,干糊糊的,是麻豆腐。羊尾巴油炒麻豆腐,加几个青豆嘴儿(刚出芽的青豆),极香。这家这天炒麻豆腐,煮饭时得多量一碗米,——每人的胃口都开了。
八月十六日 选自《人间草木》 这篇文章写了咱们北京常见却很少人敢吃的豆汁儿。你最喜欢哪一段?你喜欢的这一段里,哪儿能表现出来作者“平白恬淡”的语言风格?
我国古代对语言和文学风格的讨论,最经典的就是这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