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编辑出版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择校原因
由于我个人的本科社团活动和校外实习经历,我对出版专业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当我决定考研出版专硕后,我首先将目光放在了985高校,如四川大学、南大等。由于我开始时间较晚,南大有很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古文常识知识,我最终选择了没有客观题的四川大学,当然还有四川大学在天津这个地理因素。
二、四川大学出版考研情况
出版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学界也一直探讨出版、编辑、编辑出版的关系,对其进行溯源。四川大学将其放置在文学院下。而其他高校的出版专业有的在新闻传播学院如陕西师范大学,有的在信息管理学院如南京大学。
坦白来说,四川大学的题目不是很难,但它非常灵活,思维也很发散,极其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四川大学没有官方的参考书目,坊间流传的有以下几本:崇文书局出版的《出版专业基础(初级)》《出版专业基础(中级)》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数字出版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肖东发、于文主编的《中外出版史》,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贺圣遂、姜华主编的《出版的品质》(这本书今年好像改版了)等。
四川大学2021年统考招生人数是17人,2021年分数线即为国家线355分,但据我所知实际招生人数不足17人,好像是因为达到国家线355分的复试生不足17人。2022年由于推免占据统考5个名额,官网统考招生人数为12人,后来补录两位,复试人数16人,实际录取14人,2022年分数线为370分。
虽然这两年四川大学复试线看起来低于其他985高校,但前几年四川大学的复试线是有高达过390的情况。我觉得这主要是看老师改卷子严不严格,愿不愿意多给分。如果严格,那都是一视同仁的,不用过于担心,所以也并不是分数线低看起来就比较好考,别的985分数高可能只是老师改卷子比较松,这并不代表考卷的难易程度。此外,今年出版专业如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都扩招了10个名额,四川大学也是第一次有扩招的情况,明年是否扩招还是要看情况。
我知道有很多同学关心跨考问题,我也是三跨上岸的。听往届学姐调侃,四川大学出版专业之前一直很青睐跨专业考生,这也坚定了我跨考的信心。而在复试阶段,我发现今年四川大学出版考研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本科编辑出版学生的占比不断上升。由于本科学习过编辑出版的知识,她们往往在初试阶段也会取得较高的分数。但从复试录取结果来,四川大学对是否跨考并不是很介意,也不歧视本科学历,很大度地展现了它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一面。并且,我个人感觉,四川大学出版不存在高分刷人的现象,所以如果你初试分数足够高,虽然初复试分数占比是五比五,但依然会占据一定的优势。
三、初试经验
研究方向:
01编辑出版理论
02出版经营管理
03数字出版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1.政治
第一次考研报了个启航的班,第二次报了的。可能第一次对政治体会比较深,第二次的视频没怎么看,看不下去,觉得讲得太慢。对于政治我觉得买本肖秀荣1000题好像,自己看一节书做一节题目,用铅笔做,做一遍擦掉重新做。特别是考前一个月的时候要再把所有题目过一遍。再就是把考研大纲撕成几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背诵。但是最后还是得回归大纲,背大纲的每一章的标题,要把每个章节的体系背下来。这个体系也许报班时老师会提点一下,可以参考下。最后在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做真题。
不要自欺欺人,要完全明白每个选项怎么来的,每个大题的答案是从哪个角度想的。这个肖秀荣讲真题比较细致。个人觉得任汝芬的书不如肖秀荣的经典,特别是预测卷,肖秀荣的比较切合实事。
最后我的政治考了73分,我个人感觉主观题比客观题答得好,客观题的多选有几个选项不确定,但是主观题却明显比第一年要有话说。政治主观题一定要答得满满的,那么就一定要多背诵!
2.英语:
1、单词:
老生常谈,背单词到最后一刻,想必同学们都深知单词的重要性,我背单词真的就是背到了考试当天,编者在网上找到过一种21天7遍法和40天7遍法,开始确实很痛苦,不过经过这个周期,再背单词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在暑假之前,我就把凯程那本乱序版的单词背了7遍以上了。暑假之前我已经把所有的英语真题做过一遍,所以暑假的单词任务就是把近10年的所有的单词(包括不认识的、熟词生意的、出现频率高的)都抄在了本上,9月10月两个月又把单词背了几遍。11月以后,背的单词都是真理的真题里面的单词。事实证明背单词确实很有用。
2、阅读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我一战就吃亏在这个上面,做题速度太慢,导致在最后的10分里我要做新题型和完形填空那部分,再加上紧张,可想而之,我新题型全错,就是这10分,让我和中传失之交臂。准备二战时,再拿出这篇新题型来看,结果10分钟做完,一题未错。所以,阅读的重要性在于不仅要保证正确率,而且还要追求速度。一战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在手抄专业课笔记,后来证明这个活真是又耽误时间,又没有多少成效。
所以,阅读要从开始准备考研就要准备,可以一天一篇,但暑假加大量,一天3篇到4篇,穿插练习新题型、翻译和完型。阅读不能停,直到最后一个月也要保证每天或者两天能做上几篇。一战时暑假我把所有的翻译文章全部翻译了一遍,写在本子上了。
我在二战时,只把真题的阅读做了两遍,因为,一战时,已经把真题看了5遍,题目真的就是全记住了,这两遍只是在研究文章了。
其余的时间我都在大量的做英语阅读。我买了一本《张锦芯考研阅读200篇》和《张剑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下》,两本都做完了,在8月份之前,因为要准备毕业的一些事情,压根就没有集中的时间来学习,所以我就把这段时间只安排了背单词和每天两篇阅读上。
到了8月份,我回学校租了房子,开始正式学习。一天3篇长阅读和一篇其他题型【穿插练习新题型、翻译和完型】。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10月份底,到11月份开始背政治和专业课的时候,时间就不那么多了,我就缩减成一天两篇了,安排在中午睡觉醒来做。到12月份,就缩减到一天一篇阅读,一篇其他题型了。
事实证明这个工作做的很值,二战的英语考了72,虽然我的专业二的分数比一战时少了很多,但是总分还是高了13分。
主题写作
这一块是我比较头疼的地方,我是跟着新祥旭直系的学姐学习的,老师将常考点、重难点知识都讲解的比较透彻。主题写作的考纲明确要求行文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主题、要有问题意识、围绕主题展开论证。所以基本步骤就是确定主题、提出问题、进行论证,得出结论。不同的主题可以选择不同的理论和案例来写,最好能准备不同的理论来回答文章提出的问题。
基础书目:
(1)刘军强:《写作是门手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2)费孝通:《乡土中国》,作家出版社,2019.
(3)钱穆:《湖上闲思录》,九州出版社,2016.
(4)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年.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
(6)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4.人文社科基础
结合背诵笔记,把第一遍看书和第一轮背书结合在一起,在11月中旬之前过完了4本参考书目,完成了第一遍背诵。
背诵是按不同科目的不同线索进行。
文学史
除了按朝代演进背,还梳理了各类文体的演进、重点作家和作品的词条、流派特征等等。
文明史
除了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其扩张,还按照初高中学历史的思路,分中国文明、西方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史进行了梳理。
哲学
依照张世英《哲学导论》这本书,仔细看了好几遍,提炼每个主题下可以考的题目。哲学史也很重要,所以后来也梳理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基本脉络。
《媒介·社会》主要关注美国媒介产业。
四、复试
四川大学的复试非常灵活,主要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来随机提问,任何老师感兴趣的点都有可能被追问。这就要求你对自己写下的自我介绍极其熟悉,并自己延伸,反复思考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提问。并且,在复试期间,你可以找一起进复试的小伙伴互相对练,互相提问,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接下来说说心理调整和压力调整的事:
这个问题尤其在二战同学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我们会想万一这一次还考不上怎么办,就浪费了一年,而且还要再找工作或者是考公务员、事业编,而且都毕业了,又要向家里要钱,感觉不好意思。
这时候就需要身边有认识的朋友一起鼓劲,这时最忌讳的就是单枪匹马闯敌阵,二战时不需要把神经绷得太紧,适当放松,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下功夫,周末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顿好吃的,或者是看个电影,女生逛个街,男生打个球。考研的生活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
这时候,一旦感觉自己心情不好,想钻牛角尖,就赶紧和朋友,亲戚,老师说,听听他们的劝导,总比自己闷在心里的好。
六、乘风破浪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论开始的早与晚,只有坚持到最后,写完最后一张试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有资格取得胜利的。考研过程中的心酸与崩溃,是每一位考研学子都会经历的。你可以难过,可以流泪,可以崩溃,但唯独不能放弃!走着走着,你会发现,身边好多人已经掉队,但要想做最后胜利的那个,就要咬咬牙,一直走下去。最后,相信各位学弟学妹们都能坚持到最后,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