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缓解贫困局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1、国家的大力支持,让脱贫攻坚不再是一句空话;
2、多样化的致富方式,让脱贫变得简单有效;
3、人们的心理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贫困人口占比达到98%。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7.7亿的贫困人口让中国几乎遍地都是穷人。直到40多年后的2019年,我国的贫困人口锐减到了551万,贫困发生率仅有0.7%。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结底要归功于党的正确引领和一系列好的方针政策的落实。
1986年,我国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也就是国务院扶贫办的前身正式成立。进行开发性的经济建设,提高经济的活力。这一根本指令的下达,使中国从此走向了扶贫攻坚的道路。但是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于西北地区,这里旅游资源贫乏,土地开垦难度大,同时,三农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根据这一现象,我国彻底取消了农村的大部分税负。再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贫困地区的人口纳入最低保障范围。有了国家这一兜底政策,我国贫困人口开始大幅度下降。
在国家的大力领导和宣扬下,许多驻村干部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的整合和流转,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脱贫方式取得了巨大而有效的成果。许多贫困路户的山村解决了交通问题时,当地的旅游资源与手工业等文化能够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许多农村的贫困人口开始学习,并且利用高科技来致富。比如利用许多网络直播平台对家乡的特产进行宣传和售卖,利用覆盖全国各个地区的快递系统,将本来相对较为闭塞的产品销路彻底打开,让消费者在感受手工艺品独有魅力的同时,自己也能发家致富,是一种双赢。
从1978年到现在短短的四五十年时间,我国已经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彻底摘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堪称典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