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治疗晚期肠癌,北医副院长暨血液肿瘤科主任李冠德强调,前线药物是增加存活率,后线药物则在于提升生活品质。随健保给付更多新药,癌友能活更久、更有尊严,千万别放弃。
「医生!我大肠癌晚期还可以活多久?」是许多癌友迫切疑问,因癌症之首大肠癌平均每天夺去16条人命。针对治疗晚期肠癌,北医副院长暨血液肿瘤科主任李冠德强调,前线药物是增加存活率,后线药物则在于提升生活品质。随健保给付更多新药,癌友能活更久、更有尊严,千万别放弃。
肠癌每34 分增1 人4 成确诊已晚期
台湾肠癌病友协会理事长、高雄长庚医院大肠直肠外科教授陈鸿华表示,虽然随着肠癌筛检普及率提高,近年国人肠癌整体发生率略为下降。但根据癌症登记资料,大肠直肠癌仍连续11年是台湾最多癌症,每年新增患者超过1万5千名,平均每34分钟就有1人确诊,约每90分钟就有1人死于肠癌。
在台湾,由于补助粪便潜血检查,越来越多肠癌患者早期确诊并治疗,但仍有4成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临床也发现,许多大肠直肠癌患者一听到「晚期」两个字后,心理焦虑又徬徨无助,追着医师猛问「还能活多久?」、「有没有药可用?」、「有机会保持正常的生活吗?」。
晚期肠癌治疗武器多莫因副作用放弃
医学文献显示,晚期肠癌患者如果前线治疗效果不佳,若接续后线治疗,可较仅接受前线治疗者拥有较长存活时间。陈鸿华指出,现在治疗晚期肠癌武器多,多有健保给付,即使患者因前线治疗,发生心血管、血液、皮肤或消化道相关副作用,可能会体力虚弱、皮疹和手足症候群等,也不要轻言放弃。
医师可在综合评估过去症状及生活需求等项目之后,于后线给予口服标靶药物、针剂标靶或新型口服化学药物治疗,帮助癌友在不影响生活品质下,尽可能活得更久。
「对于晚期肠癌患者的治疗,前线药物的目标是增加存活率,后线药物则在于提升生活品质。」李冠德补充,门诊经验发现,以往晚期肠癌患者在完成前线的针剂化疗后,约3成患者有感于副作用太大,拒绝后线再化疗。但随着新型口服化疗药问世,经医师评估和建议后,晚期患者愿意尝试后线治疗的比例高达8至9成。
后线治疗顾尊严追求生活品质为主
李冠德进一步说明,新型口服化疗药已纳入健保给付项目,主要由1种有效成分和1种保护成分所组成,有效成分能直接嵌入癌细胞的DNA,造成DNA损伤,进而抑制癌细胞生长;保护成分则可以保护有效成分不被体内酵素分解,强化其抑制肿瘤的能力。
研究发现,此种药理作用较少影响日常体能表现、活动度,患者也因不用住院打针,缓解肿瘤长大而出现疼痛、呼吸喘或肠阻塞等不适症。虽然偶尔有白血球过低情况,但可让整体生活品质获得改善,进而延长生命。陈鸿华和李冠德两位医师呼吁,民众应定期筛检肠癌,即使罹癌也不要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