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才真正完完整整地看完这部电影,多少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也许是徐克作品中罕有的爱情片吧,也没有丁点儿的打斗和武侠情节,所以当初无论是在露天电影还是在VCD上,都未曾看过这部电影。虽然没有了具体的楼台相会和十八相送等情节,也删除了马文才这个看起来必不可少的人物,但这个故事的凄美婉转丝毫未减价,尤其是祝夫人找梁山伯写信给祝英台那段对白,可以说就是故事悲剧性和原因的精辟总结:“你不写?你以为愤怒就会改变跟英台的命运吗,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面的汉人,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在我们这个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利,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祝夫人。“够了,你不是再说我们,你这是在自怨自艾”梁山伯。“县令大人(梁山伯此时已是县令,无奈依然是权职卑微),我能为英台跪下,你又能为英台做些什么呢?”祝夫人。徐克在本片充份发挥了"旧瓶装新酒"的能耐,将一个传诵多年的经典爱情故事成功地年轻化和现代趣味化,并适度加上了当时流行的同性恋话题,吸引住新一代观众,而结局的悲剧气氛亦能感动传统的观众,称得上是雅俗共赏的佳作。这个重拍版本与前不同的地方是鲜明地写出祝英台之父为了巩固朝中地位,藉女儿的婚姻攀附权贵的马家,祝英台女扮男装到崇绮学院读书,其实是继承祝夫人未竟之志,而她爱上男同学梁山伯的故事亦与其母当年的行径如出一辙。至于围绕在梁山伯身上发生的同性恋疑云,更是突破传统的新安排。吴奇隆与杨采妮的搭档擦出火花,两人成为新的金童玉女。"梁祝与小提琴协奏曲"经改编后作为本片的配乐基调,效果相当动人。相比前两天看过的濮存昕胡慧中版《梁祝新传》,那真算是一场闹剧了,但似乎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故事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了,怎么去演绎每个人自己的想法,三级的《梁祝》自然是对这样一个传诵多年的经典爱情故事的无耻糟蹋,但也有人会心怀好奇地去看,他看爽了可能会闭嘴偷乐,不爽了也可能会大骂一通,以显示自己维护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操。以下援引自网友的一篇评论,自己的笔触还是有限啊!现代唯美说《梁祝》: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至原发表讨论处》作者:远2003/11/05一对翩翩翻飞的蝴蝶,一曲优美的《梁祝》。从小就偏爱蝴蝶,就为了这《梁祝》。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桃花盛开,春光明媚,鹊儿吱吱喳喳,车子呀呀伊伊。英台,乘着春风,沐着阳光,来到注定和山泊缘聚之地。书库初识,饶有情趣,说笑打闹,同床共眠,不知你是男是女?一碗水,见证了光明磊落,无猜无忌。夜读,山伯那么认真,英台是不知所以。敲钟,有趣,挤眉弄眼,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糟了,要考试,怎么办?作弊!纸条伸手拿不到,山伯把它轻轻一踢,悄悄的到了英台手里。老师望过来了,山伯往他身前一站,快把视线挡住,“请问老师,诗经一共有多少篇,可以怎么解释?”“头悬梁,锥刺股”,山伯是因为我,英台长这么大,还是头一遭,没办法,豁出去了。课堂打瞌睡,山伯为英台顶罪,(嘻嘻!搞点小把戏糊弄老师,古时候就有好例子。)英台罚站心委屈,潸然泪下无奈时,一袭白衣映夕阳,暮色霭霭琴声丽。乐韵从手下涓涓淌出,吹皱一池春水,心泛涟漪。念念不忘,魂牵梦萦,少女春心,挥之不去,情愫初起。从此,或促膝长谈,或追逐嬉戏,化妆痴凝,春心已已。心心相印,形影不离。一幅幅美妙的生活图画,青嫩欲滴的爱情是如此真挚。英台要离去,山伯来相送,山坡上,依依不舍,深情相拥,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原来此山伯非彼山伯,吴氏山伯不是那个呆头鹅,早就知道英台是个女孩子。狂风暴雨,山洞躲避,一句“乱就乱吧!”冲破藩篱,男女之情,古今皆一。观音像下,山盟海誓。两情相悦,两心相许。我我我,你你你,两颗心誓要在一起。谈何容易,谈何容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有对称的门第。 一曲沈痛哀伤的楼台会,如泣如诉,互诉衷情,面对现实。怎么办?逃吧,绝不屈服,那怕只剩一线生机。漫天风雨催新梨,棒打鸳鸯两分离。这边厢,山伯伤重病塌上,杜鹃啼血溅信纸。心不甘啊心不甘,“我还没见到英台呢!”岂能就此别去?软软滑下的手,大大睁着的眼,盍然而逝终不闭。那边厢,英台倚窗盼信息,锵然一声琴弦断,血染信笺明心里。肝肠寸断呼苍天:“为什么,为什么,要先我而去!”眼里淌下的不再是晶莹的泪,白纱巾揩的是从心里流出的殷红殷红的血滴。鼓乐齐鸣,红色的衣服,红色的脸,红色的轿子,红色的嫁妆。红潮喧天,排山倒海铺天盖地。只是感觉不到喜庆,不像送亲,倒像是送殡,弥漫着说不尽的凄凄惨惨戚戚。“山伯,我来了!”扔掉鲜红的嫁衣,露出早已穿好的麻衣素服,任凭泪水雨水,洗掉一切矫饰。字字血,声声泪,“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不论冤或缘,莫说蝴蝶梦,还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至性至情,生死不渝,没能抵抗人间的封建势力,却能感天动地。乌云满天,狂风疾起,坟墓霍然裂开,英台挺身扑下去。风和日丽,晴空万里,一对蝴蝶,翩翩双飞;莫说莫论,前世今世,传诵千古,还有梁祝。多年前拍的《梁祝》,当时被誉为唯美经典代表之作,现在什么时候重看,都一样令人动容。素有不文之称的黄沾,碰到千古情爱,就成了圣手,香港无人能出其右。一阕《梁祝》,词填得那么旖旎动容。天籁般的音乐绕耳,徘徊不去。张叔平的美指,泼洒得漫天缤纷的色彩,人物的造型,服装的设计,恰到好处,今天看起来仍然不过时。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徐克,擅长旧瓶装新酒,对于古装故事,情有独钟,还特别善于利用和翻新以往的叙事模式:假托故事,放手虚构;只求精彩出众,不拘事理考据。并在电影语言与特技手段的运用上全面创新。徐克拍新武侠片是一代宗师,玩弄起爱情文艺片却也是如此拿手。前半部分梁祝相识相恋幽默轻松,明亮活泼;中间十八相送深情缱绻,依依不舍,并开始蒙上忧伤抑郁的色彩;后面抗婚哭坟愤慨激烈,哀伤惨痛。前面的喜更忖托出后面的悲,两厢对比,把悲剧气氛营造到了极至,达到了高潮。色彩背景的运用也很好的为剧情服务,大色块的运用非常有情调,白色明丽是相逢,蓝色浪漫深情是相恋,依依不舍山盟海誓变成了橙色,最后浓烈悲壮的鲜红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抗争,感情浓烈,情景交融,把整部影片渲染得极度华丽唯美。细节的处理也很考究,匠心独到,处处皆围绕着突出主题。英台脚上的绳子代表了封建社会的束缚,脸上浓浓的粉像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戴上假面具般的虚伪,更突出了梁祝真心相爱的可贵。画在纸上的蝴蝶,犹如禁锢在封建势力下的梁祝,为后来的冲破束缚振翅飞向自由天地,作好铺垫,埋下伏笔。山伯坐着竹轿去提亲,风吹过单薄的彩礼,和马家隆重的下聘队伍两厢映忖,预示了此去只能是千秋悲剧。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戏中对这个爱情传说思想内容上的翻新改造,使之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理想意念,却又以积聚久远的固执,保存着张扬自由爱情理想的中国古典戏曲风韵的核心。首先,是对梁山泊这个形象的颠覆改造,一个充满阳光的梁山伯。虽然仍然是憨厚单纯痴情,但不再迂腐呆板。他幽默开朗,聪明活泼,神采飞扬,有时还会使一点小小的坏。书库里,他会和英台打闹;敲钟时,会挤眉弄眼扮鬼脸;考试时,会机智的帮英台作弊;复习时,能想出头悬墚的巧主意;课堂上,讲义气的为英台背黑锅;球场上,龙腾虎跃充满青春活力;捡到文胸,结合以往种种,能猜出英台是个女孩子;给英台描眉化妆,会情愫萌动,春心初起。这样的男孩,很有一种现代感,才能让今天的女孩子喜欢,才能让今天的女孩子接受。他们之间的同窗共读,耳鬓厮磨的情景,心灵相通,活脱脱是一幅现代校园青春恋曲的画面,现在的青年会觉得很熟悉很亲切。同时,展现了他们的感情是慢慢的发展起来的,为他们刻骨铭心的爱打下了基础,后来的非君不嫁,非卿不娶就顺理成章。其次,十八相送一折,戏剧中的梁山泊只是个“牛皮灯笼——怎么点都不明”的如同白痴般的呆头鹅,两人的交流都局限于英台的一厢情愿。而电影中的相送是互动的,因梁一早就知道祝是女孩子,并已早有爱慕之心,所以祝一旦向他表白,一向掩饰着的感情就如决堤之水倾泻如出,一句“乱就乱吧!”让两人的感情捅破了彼此间的窗户纸,就有了观音像下的山盟海誓,以身相许。两人之间是互相选择,对等的心灵相通,不矫情,不虚伪,感情升华到一定的程度就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因此他们感情的表达非常的勇敢,非常人性化,人物个性有血有肉,很符合现代人诠释感情的方式,以后的抗婚,逃跑,以死相殉,也就更有说服力。再有,自古读书人要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是考试中举,登上龙门即能天下知。影片中把梁改成已中并有了一官半职,而梁祝也天真单纯的把希望寄托在山伯高中上。但即便考中又如何?这里一改书生高中必能共偕于飞的俗套,两个年青人的抗争势单力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低微敌不过当时士族门阀森严的政治联姻制度。曾经也有过美好的爱情憧憬,但屈服于现实,反过来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压迫下一代的英台母亲说:“你们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这一切。”残酷的现实注定了他们悲剧的宿命,突显了封建势力的顽固。最值得写上重重一笔的,是由梁山伯的无所作为的抑郁而终,变成梁祝抗婚双双出逃不遂,梁被毒打伤重而亡,形成了该剧的一个高潮。抑郁而终太窝囊,太消极。梁祝两人都变成了敢爱敢恨的人物,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忠贞执着,义无反顾,在悲切哀怨无奈的同时,也充满了悲壮激烈的情调。他们知道没办法改变英台父母的决定后,毫不犹豫马上出逃;山伯伤重之时,还挣扎着要去找英台,并痛斥祝母,最后才血溅信笺,不甘而逝;这两幕,不由得让人为他们的勇敢拍手叫好,为他们的不幸而扼腕叹息。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赚取了多少观众的热泪。“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他们对封建婚姻的不满,对封建门阀制度的不屈服,勇敢的不顾一切的争取自己所渴望拥有的东西,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双双出逃就有了很强的反抗意识,更好的突出了反抗的主题,极有现实意义。徐克这一系列情节的改动,真是神来之笔,对传统的《梁祝》很多陈腐观念进行了颠覆。由不得人不佩服。这些现代意识的注入,更能够为现代人所理解,所接受,所感动,更能和我们的现代观点,审美理念产生共鸣。吴奇隆拍该片时很年轻,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虽然演技青涩,但胜在松弛,自然流畅,质朴而不造作。和杨采妮一对金童玉女配合默契,很好的诠绎了这个外型俊秀,阳光儒雅,憨厚宽容,聪明单纯,可爱痴情,洋溢着青春活力,有着勇敢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爱情不懈追求,非常人性化,有血有肉的现代版梁山伯的形象。这个吴氏山伯,更为当今青年所爱,因而成为他的一个经典角色。这部电影风格前卫,大胆的重新诠释人物感情的方式比较贴近现代年轻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时代不同了,古老悠久的民间传说也要经过前卫的包装,注入新潮的意识形态和情感理念,才易于为今天的青年所接受,也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梁祝,早就超越了仅仅作为姓氏而存在,他代表了忠贞不渝,至死相随,宁为玉碎,不为瓦存的爱情悲剧,是展示爱情圣殿玉碎宫倾的人生长恨歌。可歌可泣,亘古流传。岁月悠悠,山河依旧。《梁祝》这旧瓶里装的新酒,酿得如此酒香醉人,醇厚绵长,使一个古老民间故事里的人物获得了灵魂的延续。“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一部好电影,一个好角色,真的是历久弥新,魅力长存,天长地久,“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他们的故事很伤感吗你可以从他们的伤感处写啊
音乐作品鉴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院 系: 商 学 院班 级: 08广告学本科班姓 名: 谭 巧 玉学 号: 081105045指导老师: 肖 春 晓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内容提要:《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在我国流传已久的爱情故事,与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名。故事女主角祝英台系祝家庄祝员外之女,在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的途中邂逅了同样赴杭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并在随后的共同求学生活中互相倾心。无奈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梁山伯抑郁成疾,不久身亡。祝英台悲恸不已,誓以身殉。最终与梁山伯化为双蝶,自由而去。这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正是以这个故事为蓝本,以音符诠释了作曲者对于这个美丽故事的理解。我的鉴赏主要从《梁祝》传说、作曲者的背景资料、以及在乐曲演奏过程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变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关键词:音乐鉴赏 梁祝正文:《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正是以其为创作背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于1959年。作者是何占豪和陈刚。何占豪熟悉小提琴和越剧音乐,陈刚则较全面地掌握各种作曲技法。在创作《梁祝》时,他们都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陈刚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为了探索我国交响乐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两位作者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破除迷信,勇于实践,选用了我国广大群众所熟悉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爱情故事为题材,以越剧唱腔为音乐素材,采用了协奏曲这种外来体裁,吸取了我国戏曲音乐中丰富的表现手法。迷人的旋律、生动的音乐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使这部作品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被广大群众深情地称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在音乐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三十年来,它飘洋过海,飞往世界各地,先后在苏、美、英、法等国演出,得到了世界乐坛的高度赞赏,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香港,它连续四次荣获金唱片奖与白金唱片奖;在国外,这首乐曲被称作“蝴蝶的爱情”而广泛传颂,受到不同肤色人民的欢迎。乐曲开始是引子。简短的引子音乐,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随后在轻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显得纯朴、甜蜜而深沉,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甜美的爱情。接着,大提琴奏出的旋律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这段音乐感情深挚婉转,为我们展现了梁祝草桥亭畔深情结拜的动人情景。对答以后,乐队的合奏再现了爱情主题,充分展示了梁祝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接下来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由主部到副部的过渡段音乐,末尾引出活泼、明快的小快板,这段欢跳、轻盈的小快板与温柔、深情的爱情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是独奏小提琴与乐队交替出现。这段音乐时而明朗欢快,时而温柔幸福,时而热情奔放,使我们自然联想到梁祝三载同窗、朝夕相处的各种生活画面:他们或是欢歌笑语,或是促膝长谈,或是追逐嬉戏,或是脉脉含情。这段音乐再一次从不同角度充分体现了梁祝之间纯真无间的学习生活和逐渐萌生的真挚爱情这两个生活侧面。音乐转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了由主部爱情主题变化而来的似断似续的音乐,它表现了祝英台羞怯、有口难言的内心感情。接着,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缠绵而深情的对答旋律,它将梁祝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难舍难分的情景惟妙惟肖、细腻亲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诗情画意,引人遐想。突然,低沉、阴森的锣鼓声,暗示了不祥的预兆。乐队奏出刻板、重复的音调,把我们带到了一场悲剧性的抗争中。接着,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了祝英台惊惶不安和悲痛欲绝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礼教誓死不从、挺身反抗的英勇精神。接下来,祝英台的抗婚音调与残暴的封建势力音调交替出现,形成了矛盾的焦点,最后推展为英台惨烈抗婚的悲愤场面。紧接着这激扬、卓烈的抗争旋律之后,全乐队奏出一个较明朗的音调,这个音调取材于前面结束部中十八相送的旋律,它代表了善良的人们幻想的希望之光,形成了全曲的第一个高潮。可幻想瞬间消失,刻板的音调再次出现,它预示封建统治重如磐石,善良人们的美好希望难以实现。音乐转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委婉的曲调如泣如诉,揪人心肺,与大提琴再次出现对答,描写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衷肠、沉痛哀怨的情景。板鼓突然闯入,声声的敲击声,造成了紧张气氛。音乐时而激昂,果断,时而低回,幽咽,把祝英台面向苍天对封建势力的罪恶进行愤怒控诉和泣不成声、悲痛欲绝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祝英台指天踏地发出最后一声呼喊时,锣鼓管弦齐鸣,英台纵身投入坟中,全曲达到了最高潮。音乐又重新出现安详、宁静的气氛,长笛再次奏出引子部分的乐句。这时,小提琴抒情而缓慢地再次奏出爱情主题,更增添了朦胧的仙境色彩。这里,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人民的善良理想,仿佛严冬已经过去,明媚的春天又来到了人间,一对彩蝶相依为伴,在万花丛中翩翩起舞,他们时而翻飞、时而憩息,十分逍遥自在。这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他们生前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比翼双飞。最后,全乐队齐奏爱情主题,它又似汪汪洪流倾泻而出,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梁祝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乐曲表现了梁祝这对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强烈反抗精神,歌颂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欣赏这首乐曲的同时,也达到了美的享受。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足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莉叶故事媲美。有人声称,它是中国古典悲剧的颠峰,最完美地表达了东方男女的纯洁忠贞的情感。这个立场就是数百年以来梁祝故事阐释的主流。 梁祝传奇始见于唐代的《十道志》和《宣室志》等,尽管文字比较简略,但五官眉目都已成型。而更为详尽地叙述其细枝末节的,当推清代俞樾《茶香室四钞》援引的《祝英台小传》,它这样告诉我们说,东晋时代有个女子祝英台,小名九娘,出身于浙江上虞富家,“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想要为她择偶,她却推辞说,女儿应当出外游学,去寻找真正的贤士。于是就改扮男妆,自称“九官”,云游江湖,路上遇到会稽(今绍兴)人氏梁山伯,惺惺相惜,于是一同到江苏宜兴善权山的碧藓岩下搭建书房,刻苦读书,同居同睡长达三年之久,而梁竟不知道祝是个女子。分手时,祝英台嘱咐梁山伯,要他务必在指定日子里来家里赴约,他会告知父母,把自己的妹妹“九娘”嫁他,这其实就是以身相许的秘密承诺。 但梁山伯却因家贫自卑,不敢前往,拖过了约定的日期。于是祝英台父母就跟富豪马家订下女儿的婚事。后来梁山伯当了鄞县的县长,赴任时途经祝家,查询“九官”这个人,家僮回答说,家里只有“九娘”,并没有“九官”这个人。梁山伯这才惊悟,便以同学友情为由,恳求相见。英台以罗扇遮面,出来作了一揖,仅此而已。梁山伯追悔莫及,思念成疾,竟然不久就病死在任上。 《小传》进而描述说,第二年英台出嫁马家,下令水手绕道前往梁山伯的墓地凭吊。抵达时风涛大作。英台在山伯墓前失声痛哭,大地忽然裂开,英台坠入墓穴,外面仅留下她的衣裙,却也化作蝴蝶飞散而去。宰相谢安听说了这个故事,上奏朝廷,皇帝感念英台的忠贞情爱,封她为“义妇”。如今山上杜鹃花盛开的时候,常有大碟双飞不去,相传是两人的灵魂所化,所以世人称这种大蝶为祝英台。明代陈仁锡的《潜确类书》称,南齐建元二年,当地人在当年读书的老宅上建了“碧藓庵”,刻有“祝英台读书处”字样,来纪念这个不同凡响的女性。至此,梁祝悲剧变得情节曲折,委婉动人,已大致完成了其叙事结构的发育过程。 同性恋语法下的梁祝传奇 然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感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并不是寻常的 “男欢女爱”。尽管祝英台爱上梁山伯,确乎是女人对男人的传统爱慕,无须大惊小怪,但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感情,却是大有蹊跷,很值得我们细加玩味。十五年前我就曾撰文,指认它是经过伪饰的同性恋范例,显示了中国同性恋文化和美学的基本特征,但这一长期流传于吴越乃至长江流域的悲剧,同时也是话语误读(或掩蔽)的一个范例。从被言说和传播起,直到在越剧中扩充与定型,“梁祝”一直遭到异性恋话语的阐释,以致它的真实语义被长期歪曲,并且以后还将被继续歪曲下去。 梁祝故事之所以遭到误读,乃是由于其主要角色是一对男女。消除这一语误的方式,就是运用同性恋语法对文本展开重读。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在“梁祝”文本的入口,伫立着梁山伯的英俊身影,他正形单影只地行走于访学的道路,这时,另一个出门访学的婀娜“男子”(由祝英台假扮)出现在他孤寂的视界里。这个陌路相逢的“男子”用“他”的秀丽、娇羞和温柔,点燃了梁山伯的情火,促使他以“友谊”的名义与之同行乃至结庐共居。他们同宿一室,朝夕相处,感情日益深厚,而梁则在等待一个感情出击的适当时机。 祝英台化妆成男子后究竟是怎样的形象,这点可以从越剧《梁祝》中获得启示。由女演员扮演的祝英台,尽管一身文士装束,却依旧是眉黛含春,从骨头里散发出女人的妩媚。但不同寻常迹象在于,这种“娘娘腔”不但没有触发梁山伯的反感,反而令他对前者产生了一段非凡的“友情”。 祝英台并未意识到梁的“友情”中所隐含的特殊意味。她私下爱慕着梁,以为只要她还原为女妆,梁一定会加倍欣喜和娶她为妻。在分别之际,她含蓄地向梁山伯发出了隆重邀请,希望他能准时到家里迎聘她的妹妹(她本人的一个代码) “九娘”。这是一个旧时代女子向男人所发出的暧昧而动人的呼吁。 然而,梁山伯并并未如期赴约。他事后对人辩解说,因为家境贫寒,无钱置办聘礼和婚仪。这显然是一种推脱之辞。而更符合逻辑的推断是:他对娶一个女人没有任何兴趣。他仅仅喜爱哥哥“九官”而已。为避免“娶亲”造成的“麻烦”,他压抑下了与祝英台重逢的强烈渴望。他的计划是先拖过下聘礼的约期,使婚姻成为不可能,然后再登门造访,以了却对祝英台的无限思念。但这一举动严重打击了祝英台。她的父母不容许女儿继续为一个贫穷弟子耗费青春,决定将其许配给富豪马家。祝英台找不到任何理由推诿,只能应允这种父母之命。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双双“觉醒” 此后的事件发展变得越来越富于戏剧性。当梁山伯在赴宁波当官途中专门前往探视祝英台时,家童声称府上只有“九娘”而没有“九官”,这使梁猛然意识到他犯了一生中最严重的错误——爱上了一个真正的女子。震惊之余,他要求亲眼见一下祝,以证实家僮的说法。祝英台用罗扇遮着脸腮,出来向他袅袅作了一揖。梁又惊又怒,以为受了莫大的欺——这个女人,竟然伪装成男子欺他,把他置为感情的掌上玩物!这再度证实了世上女人的险恶。然而,祝的妩媚形象却继续纠缠和折磨着梁,使之无法从往事的甜蜜追忆和残酷现实中摆脱出来。尽管担任县令符合他大济苍生的理想,但致命的精神楚痛,最终竟把他推向了病魔、伤痛和死亡。 惊悉梁山伯病逝的噩耗,祝英台最初的反应是难以言喻的悲伤和悔恨。她把梁见到她“真身”时又惊又怒的情形,当作梁热恋和追悔的证据。她后悔当初未能及时揭破自己的性别,以致对他心灵造成了无可挽救的致命打击。但这时一些有关梁山伯同性恋的风闻可能已经断续传来。她半信半疑,亦悲亦恼,心情复杂地踏上了出嫁的道路。 为证实民间的传言,她下令船夫专门绕道清道山,并以风浪太大为由停 顶顶 顶啊 顶顶 顶啊
amdkjasklfj
产生于东晋的“梁祝”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一千多年来,这个故事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影响极大,它的产生、流传和发展,首先是与人民群众的审美活动直接相联系的,有属于美学领域的原因。本文打算从这方面作些初步的探索。 探索“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原因,首先必须涉及的问题是:故事内容中引起接受者审美期待的是什么? 在“梁祝”故事的研究中,有一个一直为大家所默认的观点,即“梁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这个故事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性。 如果从今天的接受意识出发,对“梁祝”故事进行事后的、理性的分析,认为这个故事具有反封建的认识作用,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要说故事自产生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性,并说这是故事不断流传、发展的原因,就过于简单了。我认为,分析、评价民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探索作品流传、发展的原因,都不能不考虑其具有"流传变化"这一特点。我们应该从分析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形态入手,从分析作品的具体内容引起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入手。 “梁祝”故事的流传、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产生到晚唐张读《宣室志》对这个故事的记录。《宣室志》所记全文如下: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从《宣室志》看,这个故事为封建统治者所接受,祝英台是“义妇”的典范,因而故事的主旨并不是反封建,而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义"。 “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宋元以后、清代以前。宋以前“梁祝”故事的流传范围主要在浙江周围的南方地区,流传形式主要是叙事故事。到了宋元以后,流传范围就扩大到全国各地,远至日本、朝鲜等国,流传形式有传奇、民歌、鼓词、木鱼书、弹词以及各种地方戏等等。故事的内容,与《宣室志》所记的相比,增加了很多,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原来的情节相一致的,如“结义”“送祝英台”“化蝶”等。第二类是对原有情节的充实,如“女扮男装”的细节。第三类是与原有情节无关的,如马文才作恶,梁山伯仗义救英台;马文才阴府告状,梁祝还魂团聚;梁祝得到仙人帮助,还阳后重建功业,富贵荣耀,夫妻久经曲折,最后团圆等情节。情节的发展,反映了历史生活内容的变化,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观念的变化,这里的观念,既包括道德观,也包括审美观;情节的丰富,增强了故事的艺术魅力,也使故事的思想内容有了更丰富、更复杂的内涵,譬如说,增加了善恶观念,突出了善恶对比。但从总体上看,故事所表现的伦理思想,仍不外乎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忠孝节义”。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床三年而不失贞,是节;山伯送英台是义;英台有心相许却不直言,要山伯"明媒正娶",也是节;马家求聘,英台也认为不该违抗父母之命,这是孝;英台在出嫁途中为梁山伯殉情,既尽了孝(花轿一出祝氏门,她就算是按父母之命出嫁了),又尽了节和义--因为在祝英台看来,她已先许梁兄,且同床三年,虽无夫妻之实,但按当时的妇道,她实在早已是梁山伯的妻子(阎王后来也判梁山伯为她的旧夫),她必须从一而终。从实际情节来看,这个时期故事内容所表现的忠孝义思想,比第一阶段更明显、更具体。这无疑是宋元以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关。 “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清以后到现在这个阶段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通过对原有情节的综合筛选,重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情节结构。其主要要素是:(1)英台女扮男装求学;(2)梁祝途中相遇结义;(3)杭城就读--梁祝日同窗读书,夜同床而卧;(4)十八相送:(5)马家提亲;(6)山伯访祝家庄--山伯病死;(7)英台出嫁--祭坟、化蝶。与第二阶段比较,舍去了马氏阴府告状、梁祝还魂等情节,而祝英台去山伯坟,也由原来的无准备改为有准备的祭坟。这一阶段故事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新时代民主思想的影响,但无可否认,故事所表现的伦理观念,并没有改变“忠孝节义”的基调。这是因为“梁祝”故事主要内容的发展,到第二阶段已基本完成,因此,故事的基本思想,也必然保存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民群众在接受这个故事时,对故事的思想内容会有更新的理解。特别“五四”以后,有些层次的接受者开始把梁祝的行为看作是“坚决的反封建的斗争”,把梁祝看成是反封建的英雄。对接受者的这种理解,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这与作品的客观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意义,是两回事情。 “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清以后到现在这个阶段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通过对原有情节的综合筛选,重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情节结构。其主要要素是:(1)英台女扮男装求学;(2)梁祝途中相遇结义;(3)杭城就读--梁祝日同窗读书,夜同床而卧;(4)十八相送:(5)马家提亲;(6)山伯访祝家庄--山伯病死;(7)英台出嫁--祭坟、化蝶。与第二阶段比较,舍去了马氏阴府告状、梁祝还魂等情节,而祝英台去山伯坟,也由原来的无准备改为有准备的祭坟。这一阶段故事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新时代民主思想的影响,但无可否认,故事所表现的伦理观念,并没有改变“忠孝节义”的基调。这是因为“梁祝”故事主要内容的发展,到第二阶段已基本完成,因此,故事的基本思想,也必然保存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民群众在接受这个故事时,对故事的思想内容会有更新的理解。特别是“五四”以后,有些层次的接受者开始把梁祝的行为看作是“坚决的反封建的斗争”,把梁祝看成是反封建的英雄。对接受者的这种理解,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这与作品的客观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意义,是两回事情。 以上粗略地回顾了“梁祝”故事内容的发展变化。从中可见,故事内容引起审美期待的,即故事流传、发展的直接原因,并不是由于故事的思想意义“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性”,而是故事中奇特的情节和主人公不幸的命运--即故事内容中具体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形式美。这里,我们并不完全否定思想意义对流传、发展的影响,因为思想意义也属于审美对象的范畴。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两点:第一,故事的思想意义是受故事的具体内容制约的,是随着故事内容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把"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考虑进去,那么,它更是复杂的,因此我们不能够说某一思想意义就是某某民间故事长期流传、发展的原因;第二,从审美活动的过程看,当一个故事摆在一个接受者面前时,他首先产生的是美学上的好奇即审美期待,首先开始起作用的是发现功能,接受者总是先被故事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所吸引,然后才进行理解,并且,在不同的接受者之间,这种理解是有差异的。因此,思想意义对审美活动、对故事流传、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非直接性的作用。 这样分析,是否贬低了“梁祝”故事的社会价值?我以为这里并不存在贬低不贬低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作为其精神支柱的伦理观念,同样也支配着全社会的思想。因此,人民群众接受、创作民间故事时,虽然总是有自己的理解,总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理想,但他们的道德思想不可能与当时的规范有太大的距离(这里我们还没有把我国传统道德的复杂性问题考虑进去)。用丹纳的话来说就是:不能不受当时社会"精神气候"的制约。这是历史的现实。然而,“梁祝”故事的社会价值并不会因此而贬低了。因为一对道德上连当时的统治阶级也肯定的青年男女,却遭到如此不幸的命运,这本身已经反映了封建主义与人的正当要求之间的深刻矛盾。尽管这种反映是感性的,在当时仅仅表现为一种历史的困惑,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这能引起人们对封建道德合理性的怀疑;在今天,则为我们认识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份形象、生动的材料。就凭这两点,故事已有了它应有的社会价值。如果我们撇开历史,撇开故事的具体内容与审美活动的联系,那么,既不可能找到这个故事流传、发展的真正原因,也不可能对作品作出客观的评价。 其次,必须注意故事具体内容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故事的具体内容,指的是故事中的人物、事物以及构成情节的大小事件和细节。具体内容是故事思想意义的“物质承担者”,也是故事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质承担者”。“梁祝”故事具体内容的美学特点是什么,是否能引起审美期待,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或者说审美价值的大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它的命运。一千多年来,“梁祝”故事所以能得到不断流传,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故事的具体内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形态,都能比较集中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因而对于个别或部分接受者来说,故事所提供的审美视界,不仅能满足接受者原有的审美期待,而且能为接受者提供新的审美视界。“梁祝”故事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具体内容所表现的审美特点来体现的。以故事成熟阶段的基本情节要素为对象,其审美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对象的优美。对象的优美既表现为人物形象的优美,也表现于自然风物的优美。 梁山伯是一年轻书生,知书达理,勤奋好学,一表人才,且忠厚淳朴。他与祝英台同学三年,日同窗读书,夜同床而卧,却不知英台是女子,其质朴如此,对崇高忠厚老实、崇高温良恭、俭让的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美的形象。祝英台是一个美貌少女,她聪明活泼,但没有越轨的行为;她求知若渴,多情而贞节;她既孝又义,温柔而刚强。祝英台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古代人民心目中理想的青年女子的楷模。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所发出的美的光彩,无疑是故事内容引起审美期待的重要因素,也是故事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具体的审美客体,“梁祝”故事中的自然风物也是很美的。江南风光,杭城名胜,十里长谊,小河古庙,白鹅鸳鸯……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优美的展现,不能不说是给人以优美的享受。“风涛不能进,地陷坟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丑”,但“彩蝶双飞”--一瞬间,以神来之笔化“丑”为美了。自然风物的美烘托了人物的美,提高了故事的美学价值,也提高了故事的审美视界。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悲剧的“梁祝”故事,它所呈现的美的形态,不是以“恐惧”或“悲壮”为主,而是以优美为主。它没有《孟姜女》中的“大漠荒野、长城白骨”,没有《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刀光剑影”,同样,也没有《牛郎织女》中王母娘娘那种赤裸裸的暴力;它有的是春风杨柳,书生少女,缠绵悱侧,文质彬彬。这种美的形态;不仅反映了“梁祝”故事产生的地理环境特色,更主要的是反映了江南地区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特点。”梁祝”故事之所以在江南地区更容易被接受,更易于流传、发展,这实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对象的奇巧。“梁祝”故事具体内容的另一个美学特征是奇巧。祝英台女扮男装是奇,与山伯相处三年而未被识破就更奇;梁祝途中相遇,一见如亲、义结金兰是巧;十八相送时,英台“托物言志”,有心相许,而梁山伯竟“愚顽不化”,也是奇;山伯访祝家庄误期,而偏偏在这误期中英台被许马氏,这是不巧--而不巧也是巧;最后,英台在出嫁途中到梁坟所在地时“风涛不能进”,“地陷坟裂”,结果“梁祝化蝶”而去,这就更是又奇又巧了。现代心理学证明,奇巧的事物能给人以新鲜的刺激,特别能激发人的注意力。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奇巧,往往是引起审美主体美学上的好奇即审美期待的直接原因。俗话说"无奇不传","无巧不成书",讲的就是奇巧性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对民间故事来说,如果奇巧的内容本身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那么,它就会成为故事流传、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美的事物是越奇、越巧,越能流传;越流传,越奇、越巧、越美。 “梁祝”故事在流传、发展中,曾被许多艺术形式(如鼓词、传奇、木鱼书、民歌、各种地方戏、电影等)所接受。这些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也是故事流传、发展的一个原因。如果说内容的审美特点和审美价值是故事流传发展的内在原因,那么,各种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就是故事流传发展的“外在原因”。各种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丰富了故事的内容。“梁祝”故事在唐代《宣室志》的记录中,虽然已形成了核心情节,但还仅仅是个叙述性故事的骨骼,是比较粗略的。宋元以后,“梁祝”故事在各地广泛流传,并被许多艺术形式所接受,这就使故事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各种艺术形式接受“梁祝”故事,并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的转换,而是必然伴随着对内容的再创作。它接受的只是故事的基本内容,为了适应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特点,它必须对故事内容进行调整、加工,必定要增加许多细节、情节。这中间,也必然加进了再创作者的感情、理想、他的审美观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特点。有多少种艺术形式接受这个故事,就会有多少次这样的加工、再创作。故事内容的发展变化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我们不能无视艺术形式转换对内容的作用。应该说,故事内容在艺术形式转换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单一艺术形式流传中的逐步变异所不能相比的。对比研究一下同时代、同地域“梁祝”故事不同艺术形式的内容差异,是可以证明这一点的。宋元以后新出现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梁祝”故事,都有自己特有的情节结构、内容上都增加许多新的东西,从而形成了大量形式各异、内容差异很大的“异文”。而这些"异文"在流传中又进一步互相影响,互相补充。这样,就使“梁祝”故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从而也更适应各阶层、各地区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这必然会促进故事进一步流传和发展。 二、增加了故事的审美价值。“梁祝”故事的审美价值主要取决于故事的内容。但是,各种艺术形式本身又具有其特有的形式美,如民歌的语言和节奏、越剧的唱腔和演技、电影的综合艺术手段等等,因而,都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梁祝”故事在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相得益彰,因为人们在欣赏内容美的同时,也欣赏了艺术形式的美;而形式美又加强了人们对内容的审美注意力,这对故事来说,实际上是增加了审美价值。例如,“梁祝”故事现在在江浙地区继续得到流传,梁祝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无疑是与越剧成功地改编演出“梁祝”故事有关。 三、扩大了流传范围,加快了流传速度。各种艺术形式,特别是那些有影响的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如评话、地方戏等,往往是与当地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以至性格特征、语言习惯相一致的。因此,它们总是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梁祝”故事一旦为某种艺术形式所接受,就会改变作为叙述故事流传时的那种缓慢状况,就由个别人的口耳相传的“自然”流传形式,变为表演者主动向一批人传播的“人为”的流传形式,这就迅速地扩大了流传范围,也必然进一步影响故事的继续流传和发展。 上述各种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就其本身来说,也是“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结果,但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来看,它们又是影响故事流传、发展的原因。它虽然是一个“外在的原因”,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280 浏览 4 回答
164 浏览 3 回答
228 浏览 4 回答
218 浏览 2 回答
229 浏览 4 回答
299 浏览 4 回答
213 浏览 4 回答
114 浏览 3 回答
135 浏览 4 回答
268 浏览 5 回答
355 浏览 10 回答
170 浏览 6 回答
164 浏览 5 回答
248 浏览 1 回答
34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