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的评估回到正轨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让老师的这个教学评估回到正轨上就带来了更多的标准制定问题现在是以期刊和相应的现有标准作为评价老师,职称的选择体系是比较完善的,至于说他是不是完美那不考虑那么多。
如果说抛弃这个期刊崇拜老师,能不能升到更高的职称,取决于老师的生活效果好不好,这个大家都很理解吧,你都觉得这是正常的,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啊,老师的授课效果好不好,到底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定,是说他教的这个班级里面学生的成绩更好了,就是在教学授课效果好了,还是说看学生家长给出的这个反馈意见,老师能不能升职,或者说升到更高等级的支撑,取决于学生的评价或者家长的评价,这一就会大家新的问题。
老师要想评到更高的职称,在小学初中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但是到了大学基本都是有相应的杂志要求的,你发表了哪一几篇论文在哪个杂志上哪个期刊上发表了什么文章?你是第一作者,还是说署名的,这都有影响的,这些东西,这些资料会直接决定最终这个老师能否升职成功,这就是现有的体现,有很多老师因为这个本末倒置,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做这个东西之上,而不是说授课上。
改变的也是局部性的改变,不可能将这个期刊杂志发表的项目标准完全剔除,因为老师能不能升到更高的职称,也就是说他从普通的蒋氏道副教授到教授这样的一个历程不能说只取决于他讲课的这个态度好不好,还与他的学识有关系,因为他的副教授到了教授级别的基本就要带研究生了,你本身的学识都不够的情况下,你自己发论文都发不了呢,你怎么带学生?这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评职称一般来说教大学本科的一个有授课技巧的讲师就够了,副教授教授那基本上都是带研究生的,尤其是到了教授那个程度,能评上这个职称的,那老师在做学术,在教学这方面都应该是相当不错的,而且说实话教授他其实不应该教本科生。车上这点东西对于一个教授来说太简单的就像是1+1=2一样,副教授和教授主要的工作是教研究生,而不是本课程那个阶段就涉及到一些论文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