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元禧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有关“雪峰古陆”的构造性质和演化是我国地质学界长期瞩目和有争议的问题,我国老一辈地质学者们都要关注或涉足这里,发表了有关雪峰山构造性质和演化的文章,其中有黄汲清(1945、1960)、张文佰(1959)、钱祥麟(1964)、郭令智等,朱夏先生在70年代后期曾率领陈焕疆、张渝昌等人亲自考察了雪峰的地质构造,是提出雪峰是推覆体的第一人,他用拆离和推覆构造来解释华南变形样式和盆地的演化,并指出:江南古陆……很可能是以这一方式向北西推掩,但他认为这种活动是在硅铝层底的大陆岩石圈内部拆离的结果,而未涉及洋壳。
20世纪80年代初期许靖华先生运用大地构造比较学的方法对比了华南和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中南段的区域构造格局,认为两者极为相似,并认为华南是中生代阿尔卑斯式造山带,板溪群是混杂岩,华南有一个三叠纪的洋,江南-雪峰古陆是一个来自华夏古陆的阿尔卑斯式远程推覆体(许靖华,1980、1981),其中川东到黔北的褶皱带相当于谷脊区(valley and ridge province),雪峰山变形的前寒武纪末相当于蓝岭(Blue Ridge),华南与我国东南地区的变质岩和深成岩在构造上可与皮德蒙特(Piedment)带相对比。许先生这一见解如能成立,对华南的区域构造与第二轮石油普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中国地质学界特别是构造学界,石油地质学界在七五、八五期间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来检验许先生的见解。七五期间,在朱先生的亲自指导下,我们(张渝昌,丘元禧,马文璞等)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第54次下属子课题——江南-雪峰古陆推覆构造的研究,课题研究完成之后,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雪峰山地区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前后共7年。正当我们在实施基金课题的时候,90年朱先生与世长辞。但是,即使他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仍感到朱先生的学术思想始终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的科研与专著的写作。当然,应该指出,我个人由于对朱先生的学术思想学习不够,体会不深,在课题研究工作伊始,受许靖华的模式影响较深,曾经跟着许靖华的模式走了一段时间,只是在许靖华的模式在实践中被证明不符合江南-雪峰地区的地质实际以后,才抛弃了它而重新回到了朱先生所指引的正确轨道上,这也从反面说明朱先生学术思想对正确的认识雪峰山乃至整个华南区域构造的重要性。以下我从几个方面对雪峰山构造及其找油前景的认识来说明朱夏学术思想的指导意义。
1是准原地型逆冲推覆而不是异地远程推覆体
1.1深部岩石圈构造特征
深部岩石圈厚120~150km,具层状结构,上地幔由沉积层、基底层组成,下地壳由古老陆块组成,地壳类型为大陆稳定型地壳。大地电流测深(MT)揭示岩石圈垂侧向具非均一层状结构,软流圈顶界面相对上隆埋浅(约100km),地下100km以下存在两个高阻率的地幔块体。雪峰山出现明显的重力高,说明深部存在由老地块组成的基底隆起和推覆体,在新化与涟源之间水平距离只有21km,但其间的岩石圈顶界的落差竟达97km,说明深层次存在一个由东向西的俯冲带,但是上地壳则为一个自东向西的仰冲推覆带(图1),地球物理资料并未能提供出深部有任何大型远程位移的拆离体,而只是位移量不大的基底滑移(范小林,1994)。
图1雪峰山及其邻区(凤凰-茶陵)地质断面图
1.下地壳;2.花岗岩;3.刚性幔块;4.低密度异常地幔;5.莫霍面;6.韧性剪切带;7.构造弱化带;8.软流层;9.逆冲断层
1.2表层特征
在表层沿基底滑移和顺层滑脱使盖层强烈变形,在野外断坪、断坡构造随处可见,形成盖层中的梳状褶皱和逆冲叠瓦岩片,以及区域性滑脱变形层,属典型的薄皮构造。在前缘地带常见飞来峰构造窗、双冲构造、同斜褶皱。其推覆前缘发育前渊盆地,前渊盆地随逆冲推覆的向前推覆其沉积中心不断向北西方向迁移(如沅麻盆地),其后缘则发育反冲构造(图2);但不存在巨型掩卧褶皱岩席和远程推覆体,其推覆距离一般大于5km。如山黔东南黄平至凯里的地震剖面所揭示的推覆距离已达30km,但据江南-雪峰地区钻探资料最大的推覆距离最大者也不过60km(江西地矿局),推覆构造虽然使地层的沉积相带变窄,但并未破坏其原来的沉积古地理格局(由北西向南东依次为台地相、斜坡相和盆地相),逆冲推覆构造的上、下盘的异地系统和原地系统同属一个地层古生物区,甚至同一沉积相区,因而是一种准原地型的逆冲推覆构造而不是远程异地推覆体。
图2雪峰山及其邻区区域构造剖面
Ⅰ.川东南-湘西北燕山期弧形梳状褶冲带;Ⅱ.慈利-保庸-保靖燕山期弧形断褶带;Ⅲ.沅麻中生代前渊盆地;Ⅳ.雪峰山基底褶皱冲断带;Ⅴ.湘中印支期弧形褶皱带
许靖华曾提出“黔东南上的几块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地层区是板溪群混杂岩席中的构造窗”,“梵净山山腰的花岗岩是无根异地体”,是“飞来峰”,但经我们的实地考察,前者是向斜构造而不是构造窗,后者则业经1∶5万区测和钻探证实,花岗岩可一直向梵净山深部延伸。梵净山是一个下震旦-寒武系为两翼的背斜构造而不是飞来峰。这就是说板溪群并不是披盖式岩席,也不是构造混杂岩带。在古陆上,在板溪群之下并没有一大片下古生界海相地层被掩盖,“雪峰古陆”上的前寒武系只是在它的推覆前缘稍微地向北西向逆掩从而稍微地掩覆了一部分下古生界地层,并在其前缘地带形成了宽度不大的飞来峰群和构造窗群。因而可以说,许靖华的远程推覆的模式不能成立,其薄板状构造模型中的超迭地壳楔并不存在。
在完成国家基金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雪峰山地区发现了大型具低缓倾角的伸展剥离断层和重力滑覆构造,它们多形成于后造山期,但这仍然没有超出朱先生所指出的岩石圈内部折离的形式机制。事实上,朱先生早已指出黔北川东的梳状褶皱是重力滑覆的产物。
2是陆内造山带而不是阿尔卑斯式造山带
雪峰山推覆体之所以与阿巴拉契亚远程推覆体有如此大的不同,说到底是由它们各自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不同所决定的。经研究雪峰山脉至少自加里东期以来,是一个陆内造山带,它经历了自晋宁期以后的扬子东南陆缘的陆内裂陷,加里东造山幕的陆内俯冲、微陆块之间的软碰撞和褶皱反转后加里东期的陆壳隆升和伸展剥离,晚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海侵和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陆内俯冲和陆内挤榨。这和阿巴拉契亚山脉是由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陆陆碰撞是完全不同的。华南在三叠纪时并不存在一个大洋,华南并不存在一个由于三叠纪大洋的关闭而形成的阿尔卑斯式造山带。雪峰山乃至整个华南普遍发育的多期次多层次的层滑构造(逆冲推覆和伸展滑覆)所造成的山峦重叠的陆内迭覆山系是由多旋回造山幕所形成的,是在陆壳的背景上由深处地幔蠕动潜流所支配的陆内俯冲和基底折离和盖层滑脱的产物;阿尔卑斯造山带则是由于陆陆碰撞形成的。华南中新生代时是在原来晚古生代相对稳定的背景上由于东西两条锋线即特提斯-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古亚洲板块的相互挤压作用而产生的陆内挤榨和陆缘扩张所产生的一系列陆内变形。因而它并不是陆陆碰撞的阿尔卑斯式的造山带而是陆内造山带和板内叠加变形区,两者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动力学机制是完全不同的(图3)。
图3阿尔卑斯式造山带(a)与雪峰山式陆内造山带(b)对比图
(a)阿尔卑斯式造山带的薄板块构造模型(许靖华,1980):1.具沉积盖层的俯冲壳楔;2.冲挤混杂岩;3.超叠地壳楔
(b)陆内造山带:1.陆壳上地壳;2.陆壳下地壳
应该强调指出,我们这些认识得益于朱先生的T(环境)-S(作用)-M(响应)的程式,以及两个体制和多旋回活动论的构造演化的思想。我们用软碰撞来解释陆内微陆块之间的碰撞和陆内造山得益于朱先生对古生代槽台体制下微陆块之间的开合是一种软碰撞,和只有进入中生代有了板块体制才有了硬碰撞的提法的启发。朱氏程氏则帮助我们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深部构造和表层构造,周边构造环境和板内(陆内)构造变形之间的关系,多旋回活动论则帮助我们建立了雪峰山构造的四维历史发展模型。
3“雪峰古陆”本部研究提供着石油评价分析基础
第二轮石油普查的主要重点是要查明我国陆地古生代海相地层分布区的含油气远景,这也正是第54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许靖华的模式如能成立,江南-雪峰地区前寒武系变质岩下面将覆盖了一大片古生代含油气的海相地层,这将是第二轮石油普查意义重大的远景地区。对许靖华远程推覆模式的证伪也就否定了这一远景区。当然,由于江南-雪峰地区确实存在向北西的推覆,在它的前缘可能掩盖一部分古生代含油气盆地,因而仍需我们给予应有的注意。但是,从“雪峰古陆”西北缘麻江一带的古油藏烃类遗迹的发现证明沿着雪峰地区-扬子东南古大陆边缘,曾是油气聚集带。雪峰山地区及其邻区自四堡期以后历经雪峰期、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的海相沉积,长期处于大陆边缘乃至板内(晚古生代)的海洋环境,沉积了巨厚的海相沉积,达万米以上,其中不乏良好的生油相带,砂砾岩相则是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但是在这一本来是有油气远景的古生代大陆边缘盆地叠加上中生代的变形特别是雪峰山及其邻区的逆冲推覆变形,在它的前缘又叠加上中生代的前渊盆地,对于这些两个世代。两种体制的含油气盆地的远景评价当然应该分别对待。正如朱先生所曾经强调的这种两个世代、两种体制的盆地,它们可以彼此并列,也可以彼此叠加,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沉积与构造的关系。
从而建设性或破坏性影响到油气的分配与再分配。这里我们只谈谈在朱先生上述学术思想的指引下,如何对麻江古油气聚集带做出否定的远景评价的。
“雪峰古陆”的西缘是汞、金、锑属控矿床的分布区,它和麻江古油气聚集带在空间上具有重叠的关系,也是两个世代的盆地叠加复合区,汞矿的“原生”矿源层为与生油层类似的泥质沉积物或富含有机质铁硫化物的泥质沉积物(薄心纯,1983),而含矿热液的介质则为大气降水和废油田热卤水,在弱酸性至弱碱性的还原环境里,热卤水与封闭圈里的硫化氢或山下部携带上来的废弃油水发生反应而沉淀出铅锌等硫化物(刘宝珺等,1993),这些汞、金、铅锌矿床各沉淀于加里东期以来形成的各个张性断裂,脱顶构造和层间破碎带并成为其成矿的定位空间。这就清楚地表明这些汞、金、锑层控矿床的分布区的古油气藏,古油气聚集带已遭到破坏,因而原来的麻江古油气聚集带已是没有找油气前景的。
朱先生一直强调科学研究工作存在证实和证伪,我们在雪峰山的科学研究工作既证伪了许靖华的关于远程推覆体的模式,又证实了朱夏先生一系列光辉的学术思想。
4结语
以上所谈只是我个人在雪峰山构造研究中结合雪峰山的构造特征对朱先生学术思想的肤浅体会,朱先生是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大学者,不要说和他朝夕共处的石油地质工作者从他那里得到的教诲和启迪终生受用无穷,就是我这个只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才有机会聆听教益的人也受益匪浅。他给予我们的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潜移默化。例如朱先生对盆地分析的整体论的思想就对我们编写“雪峰山的构造性质与演化”这本书的编写大纲有指导意义,虽然这本专著并不是一本盆地分析的书,而是一本论述造山带的书,但是无论如何不只是从空间上(表层和深部),而且从时间上;不只是从雪峰山造山带内部而且从它与周边区域构造背景上去论述雪峰山造山带的构造特征与地球动力学过程,从整体上去更好认识雪峰山的构造,无疑是受到朱先生整体论的思想启迪的。
朱先生不仅在学术思想上给我们深刻的启迪,他的人格魅力也是迷人的。我与朱先生接触不多,但有两件事至今令我感动不已。
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朱先生的第一位博士生严跃进的论文工作区定在华南,他通过陈焕疆要我帮他在粤西和海南指导博士生的野外工作,我因此当上了博士生的顾问导师,并按照朱先生要博士生研究的内容去了粤西云开大山和海南石录等地,后来严跃进中途出国了,博士论文因而中断,朱先生对此感到很抱歉。在他的第二位博士生周祖翼论文答辩的时候,在经费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专门安排我去参加周祖翼的博士论文答辩,虽然我考虑到邀请人的经费情况婉言推辞了,但从这件事可看出,朱先生对晚辈劳动的尊重。
二是当七五课题结束时,我在汇报会上作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后,向朱先生征求意见时,朱先生沉默不语。现在回想起来,他对我跟着许靖华的模式走所作出的结论是有保留的,但是当他在无锡54项目总结作学术报告,也是他辞世前最后一次学术报告时,在讲话中仍然肯定了我在雪峰山地区发现了平卧褶皱(后来证实它并不是巨型掩卧褶皱岩席,而是中小型平卧褶皱)的事实,表现了一个大学者对他人劳动和事实的尊重。
正因为朱先生在为人和学术上所留给我们过多的精神财富,值此朱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缅怀朱先生伟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