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是与生俱来的,医学上的解释是一种由红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血液成分,是其表面抗原的一种类型。
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血型主要是指ABO血型系统,这也是大家熟知的。
我们的血型是从父母遗传而来,性格却是后天形成的。
所谓性格,是一个人对生活各方面固有的态度,以及他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形成受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影响。
一个由先天决定,后天不会改变,一个是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逐渐形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不断研究的主题,也心理学界从古至今先天后天争论主题之一。
如今科学发展,我们都知道血型决定不了一个人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大多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
然而在这之前,人们为了探寻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漫长的研究。
血型性格学说的开端
1927年,日本东京大学古川竹二在杂志上发表了《血型与性格学的研究》,这项研究对1245名对象进行调查,是血型性格学说的开端。
血型性格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不同血型对应着不同性格特征。
A血型理性、富有想象力,同时也冲动、过分,B血型积极、脚踏实地,同时也有自私、没有责任心的特点。
O血型擅长社交、乐观,但也傲慢、不拘小节,AB血型具有冷静、克制的优点,缺点则是犹豫不决。
后续研究
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发表了一篇名为《血液群体与性格性状》的论文,阐述了他们进行的实验。
他们对568名参试者进行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发现了温顺-坚强与ABO血型息息相关,B型血比其他血型更加温顺。
然而,这个结果与血型性格学说的观点大相径庭。
斯万等人对547名儿童进行了同样的心理测验,他们有另一项发现:放松-紧张与ABO血型相互关联,O型比A型、B型更容易紧张,其中,最容易紧张的是AB血型。
随后,他们对牛津周围乡村的534人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智商也与ABO血型相关,A2型的平均智商稍高于O型,后者则高于A1型。
在这之后,有相关人员证实这种明显的差异是统计差错导致。
《自然》上有学者发表了论文,他们研究了英国献血中心献血者的血型,并综合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得出结论:
依据英国政府将社会职业分成的五等,约15%的A型出现于第一、二等社会等级,从事开创性工作。
除了这几项研究,还有很多科学家研究了血型与人格、性格、智商、能力等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各不相同的结论。
在这之中,很多实验受到了后人的批判,这些实验在进行过程中没有控制好额外变量,导致这些额外变量影响了研究者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得他们产生性格差异是受实验变量影响这样错误的结论。
例如,许多实验中忽略了被试群体的选定以及他们自身就有的个性,使得实验效果没有参考性,这点与上个世纪政治和社会的混乱有关。
随着我们对血型、性格有越来越科学的认识,现代心理学普遍认同血型和性格互不影响,没有因果关系的观点。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可以证伪的。正是因为这点,许多实验结果才存在被推翻的可能,人们才能更加接近真理。
星座学说
很久以前,星座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关注于自己的星座。
星座无比美丽,宇宙中,星座充满了神秘的气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令人遐想到无限的可能性。
人们受到占星学和神话故事的启发,把性格和星座联系起来。
例如爱冲动、冒险,有想法的白羊,金牛座现实、爱财,冰雪聪明、三分热度的双子,感性、敏感、考虑得多的巨蟹,而狮子座是现实、霸气、爱控制的性格。
处女座喜欢追求完美,高要求,天秤座总是犹豫不决,带有优雅范……
有一种效应叫巴纳姆效应,指的是人们通常认为一种概括性的、笼统的人格描述,可以把自己的性格特点揭示得非常准确。
因而当他人用一般性的词语形容一个人时,对方通常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称呼,并相信自己符合这样的描述。
换言之,因为人们心中想要相信,他们便通过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这些说法的合理性,甚至还会记录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来证明说法的真实。
人们都会对自我进行一系列的概括,这是一种认识自我的心理倾向。
但是,仅仅通过他人毫无依据的几句话去认识自己是不理智的、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