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的饮茶文化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隋唐以前,两国已有文化交往。以后,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茶文化也同时传到了日本。饮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风尚。 日本茶道即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一种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日本茶道有20多个流派,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现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积不大、清雅别致的茶室里进行。室内有珍贵古玩、名家书画。茶室中间放着供烧水的陶炭(风)炉、茶锅(釜)。炉前排列着专供茶道用的各种沏茶、品茶用具。日本茶道的规矩比较讲究,友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恭候。待宾客坐定,先奉上点心,供客人品尝。然后在炭炉上烧水,将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后,由主持人按规程沏水泡茶,依次递给宾客品饮。品茶时要吸气,并发出吱吱声音,表示对主人茶品的赞赏。当喝尽茶汤后,可用大拇指和洁净的纸擦干茶碗,仔细欣赏茶具,且边看边赞“好茶!”以表敬意。仪式结束,客人鞠躬告辞,让人跪坐门侧相送。整个过程,都洋溢着“敬、和、清、寂”的精神。(二)英国的饮茶文化 英国饮茶之风始于17世纪中期,先由皇室倡导,后普及到城乡,成为英国的社交风俗。英国人喜欢饮滋味浓郁的红茶,并在茶中添加牛奶和糖。上流社会设置家庭茶室,收集陈设名贵茶具,讲求传统身分和闲情逸致的饮茶风度,以显示英国绅士的气派。英国人有300年饮红茶历史,是红茶的爱好国家,加糖、牛奶,往往成为餐后的必备饮料,因此英国是红茶消费量最多的。可以说还没有一个国家对红茶的品尝水准,有英国的专业。 茶影响着英国的各个阶层,英国人在晨起之时,要饮早茶,他们早餐就以红茶为主要饮料。到了上午11点,无论你是空闲在家的贵族,还是繁忙的上班族,都要休息片刻,喝一杯,他们称之为早上11点左右的便餐。到了中午,吃了午餐之后,少不了配上一杯奶茶。而后在下午3点半至4点左右还要来一杯下午茶。英国人在喝茶时总要配上小圆饼、蛋糕和三明治等点心。一般的家庭主妇都很擅长做这类糕点,正式的晚餐中也少不了茶。世界上饮茶最多的应属英国人,喝茶在英国已成为全民的嗜好,更可说是英国文化精髓的一环。英国人每天大约喝4杯茶,且喝茶的时机多元,每年人均饮茶在十公斤以上。事实上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想找人聊天放松,或者一天刚要开始的时候,都适合来一杯好茶。他们饮茶、爱茶、文人以茶助思,友人以茶会友,可说茶的浪漫、茶花芳香无处不在。(三)美国的饮茶文化美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却有大约一半人喝茶,令人称奇。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美国虽然是个很年轻的国家,但是它的茶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从对美国历史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对茶的喜爱是不言自明的,茶叶彰显了美国的自由意志,在美国独立的过程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而且,它的茶叶贸易一直都比较发达,是个茶叶消费大国。美国茶文化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自由”二字,具体说来就是随意、实用和时尚。因此,美国的茶文化实际上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体现。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顾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因此,喜欢喝速溶茶,这与喝咖啡的原理几乎一样。所以,美国至今竟仍有不少的人对茶叶只知其味,不知其物。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不过不是中国式的,而是欧洲风味的。欧洲饮茶也有很开的历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国后,习惯也带了过来。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乌龙茶(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柠檬红茶)。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香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另外除了预装茶外,美国很多餐厅也以茶作为主要饮料,而美国人有在任何茶(包括中国茶叶)加上糖之习惯。(四)中国的饮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茶叶,为中国茶坛大放异彩。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