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诗刊‖新诗高地作品展新诗高地 本期作者 :罗占艳 王相华 李光镜 付丽萍田富春 樊建华 毛文文 问渠杨孝洪 晨叶 饕餮纹 罗占艳(天津) 起初,只是觉得它好看 无法与它的渊源,有任何关联,它被刻在 我常用来鉴赏的香炉 把它当做护法,怒目圆睁 竟然透出特有的灵性,在客厅里 从一炷香开始 与我的生活拉近距离 有一次,擦拭它的纹理,突然觉得 与我有相同的性情 方正之气,双眼皮和倔脾气 所不同的是,我们 生在两个时代,对于它的身世 保留悬念,和我的情绪 波动时,在它怪异的表情里惊醒或转身 作者简介 :罗占艳,笔名雨嫣,天津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诗林》《中国诗人》《天津文学》《作家天地》《辽河》《鸭绿江》《青海湖》等多家报刊杂志。 棱角 王相华(山东) 收起它,在中年后被生活磨平 藏在内心,只坚守着 正义和硬度,对应它善恶的两面,有时如箭 在黑暗,多次射向 可能障碍黎明出现的几块乌云 这并不是它 再次停止生长的原因 它有时是柔软的,弯曲,向内转身 刺痛自己,或警示 把一切不平等的事物看作正常 ——而这些年,多次反省 自悟,成为习惯 成为你对岸,蜕化成飞过沧海的翅膀 作者简介 :王相华,笔名清心如云,山东省作协会员。有诗发表《诗刊》《诗选刊》《星星》《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诗林》《绿风》《中国诗歌》等海内外三百余家刊物。获第七届中国诗歌春晚全国十佳新锐诗人奖,出版个人诗集两部。《新诗高地》诗社社长。 井边的人 李光镜(重庆) 九月的风宽得,像两道大开想象的门 几把居家的椅子 可靠的信号也是宽的 此刻,挂在日历上的中秋 正在试着让一个村名 坐落于整面墙包容的底色 而老家和我们的关系 我已舍不得再用,井边打水后 溅出一些养活井沿的青苔,比喻 我不是一个 有圆圆的井边可以坐着仰望天井的人 作者简介 :李光镜,笔名南木子,重庆人。《新诗高地》执行主编。有诗发表于《青年文学家》《鸭绿江》《校园文学》《青海湖》《中华文苑》《营口日报》《南湖晚报》等纸刊和网络媒体。 母亲的镜子 付丽萍(云南) 我一低头,就看到自己的长坠子耳环 和云朵挂在一起 变成细波纹 灵灵湖的水满了: 连续下了三场雨后,又清澈见底 像要贯穿万物。像青春 又回来 更主要的是:母亲竭力利用它,制造出 更多色彩 在周围的地里,种上西红柿,土豆,茄子 日夜跋涉。用它发出的光 照着生活下去 作者简介 :付丽萍,彝族,笔名云沐蝶。云南红河人。作品散见《诗刊》《诗选刊》《人民日报》《诗歌月刊》《辽河》《青海湖》《鸭绿江》《作家天地》等。《新诗高地》杂志主编。 午后的阳光 田富春(河北) 午后的阳光 燃起掀翻城市的热浪 风也有了温度 蟋蟀躲进了墙角鸣叫 流浪的狗把舌头吐得老长 写字楼里,人们正争论着 空调的温度不能低于26度 绿荫下,裙子不能再短 蒲扇不能再长 悠闲的人们正等风来 七嘴八舌地诅咒着气候变暖 一栋大楼即将竣工 高高的吊篮在蒸腾的热气里摇摇晃晃 农民工瞥一眼亲手植下的绿荫 舔舔干裂的嘴唇 抹下一把汗水 开始涂抹高楼的绿色幕墙 作者简介 :田富春,笔名永远的心,河北省迁西县人。河北省散文学会、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新诗高地》执行主编。有散文、诗歌、小说等散发于《当代人》《散文风》《花溪》《诗选刊》《辽河》《青海湖》《鸭绿江》等数十家报刊。有诗歌入选《野火诗刊》《白孔雀诗刊》等年选诗刊。 旧色光景 樊建华(安徽) 走到这里,思绪在风中凝结 一声悠远呼唤,从岁月的深处喊出来 足步刚刚好,落在青石板的印迹里 往日的温度,还没有散尽 马头墙一再张望 从泛黄故事中出走又折返的人 归来的忆念,被一些旧物定格 犁铧、风车、蓑笠,母亲的灯盏 斜倚一段旧时光中 泊岸许久的话题 投进池水,浮上来又沉下去 一束夕晖,越过年代越过沧海桑田 正襟危坐在一堆陈年往事上 作者简介 :樊建华,安徽黄山人。作品散见《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探索》《中国诗人》《鸭绿江》《辽河》《青海湖》《奔流》等刊物和诗歌选本。现任《新诗高地》副社长。 长江大堤 毛文文(江苏) 村庄婉转蝉鸣还在 大堤树林和麦地交织的泥土里 一条路拓宽修建不再颠簸 而江水颠簸初夏的快意 洗亮轮渡的嗓音。村庄离得不远 只一段相爱的路程 逝水孤迥,饮一枚太阳播撒在 堤下急着长高的庄稼之地 村头的古渡口递过一个眼神 某种心跳,被水光照耀 大堤无需对峙一段氤氲别离 时光的拂尘,美了隐忍 在小轿车奔跑和船舶拍岸时 北方南方流经的古道西风 将远山的马蹄踏响 大堤葱茏,村庄和江上过往人 喧荡的心田梦想华年 以自豪的名义,追堤千里 作者简介 :毛文文,男,汉族。中年后爱诗,习作散见《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诗林》《山东文学》等报刊。 孤村里的老人 问渠(江苏) 天没亮 就忙活在田间了 水稻已经抽穗 他依然小心翼翼地 拔除争养分的稗子 刚过年,村东头的小学 被并到镇上 村庄突如半道上熄火的高铁 所有的呼啸、激情和速度 都停在了轨道上 黑夜来临,三两处的灯火 在黑暗中瑟瑟发抖 每当看到孤鹜般的炊烟 从村东飘到村西,他就抱一抱 小时候亲手栽种的 那棵白杨 点上一根烟,然后跑去田间 与那些长满荒草的土丘 说出满腹的光阴 作者简介 :问渠,原名渠慎涛,江苏丰县人。华中文学书法美术主编,词赋界书法美术主编,中诗报云南分社副社长。有诗文发表于《今日作家》《当代作家》《今古传奇》《渤海风》《齐鲁文学》《华中文学》《彭城晚报》《诗歌报》等。诗观:写诗是一种流泪的幸福。 孤岛 杨孝洪(江苏) 被水包围,簇拥 在天水之间立一道竖梁 撑起天空的半径。也为 柔情植下骨骼里的坚强 每一天看一遍太阳,星星和月亮 期待疲惫的小舟和受伤的鸟儿 栖进我的绿地,树林,港湾 来吧,其实你只需一个深呼吸的勇气 我们之间,只不过是 一滴水的,距离 作者简介 :杨孝洪,南京市溧水区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星星》《扬子江诗刊》《青春》《青海湖》《辽河》《散文诗世界》《金山》《作家天地》《扬子晚报》等报刊杂志。著有诗集《被风吻过的季节》小说、诗歌多次获奖。 一双旧鞋 晨叶(四川) 一双旧鞋放在墙脚,头朝上 它以为终于找到了一条最平坦的路 但鞋带却拴住了自己 这双鞋像两条船 失去了帆和桨 显得空空荡荡,寸步难行 母亲说,鞋太旧了,该扔了 父亲说,下地做农活穿它 让它也啃啃粮食的味道 再看这双旧鞋,越来越像 两滴干瘪的眼泪 作者简介 :晨叶,原名陈业,系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成都作家协会会员。其创作的诗歌、散文、散文诗散见于《散文选刊》《诗刊》《星星》《中华辞赋》《青年作家》《解放军报》《神剑》《中国乡村》《四川日报》《长江诗歌》等报刊,多次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出有诗集《折叠的情思》等。作者现供职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