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社会迅速变革,农村城市文化步伐加快和外来文化移入,花鼓灯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所辖的怀远县、禹会区,淮南市所辖的凤台县等,真正保持花鼓灯原生形态的花鼓灯班子仅存4、5个,已临近消亡!为了振兴花鼓灯文化,传承经典,2014年由赵锡诚先生、金明先生共同导演的花鼓灯歌舞剧《珠城的传说》正式与观众见面,也受到的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关注。据了解,花鼓灯歌舞剧《珠城的传说》是蚌埠市近三十年继《摸花轿》和《玩灯人的婚礼》后又创作的一部大型花鼓灯歌舞剧,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在资金紧张、人才缺乏和设备稀少的情况下,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排练出来的,该剧凝聚了老一辈艺术家和全体演职员的辛勤汗水和努力。群众基础花鼓灯艺术在淮河流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兰花舞”是广大群众进行集体健身的主要项目,花鼓灯表演已成为喜庆节日文艺表演的重要部分。蚌埠市几十家花鼓灯班子,特别是禹会冯嘴子村在近2800人口中,有80%的人会表演花鼓灯。著名花鼓灯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有着花鼓灯的梅兰芳之称的民间艺术大师,花鼓灯“冯派”艺术创始人冯国佩先生,就在这里出生成长。冯国佩先生的表演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1952年应邀赴北京中央歌舞团传授花鼓灯,传艺期间,中央歌舞团的艺术家共同努力,将冯派花鼓灯舞蹈动作和技巧记录、整理,编撰成花鼓灯艺术资料。他十次进京参加重大庆典演出和全国调演,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1952年在北京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表演花鼓灯,演出结束后,中央领导情切地接见了演员。冯国佩的《新游春》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艺术片发向海内外。他先后多次到有关省市担任艺术指导和教学工作,传播花鼓灯艺术,他作为中国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家的代表,参加了1982年联合国举办的亚洲地区保护与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研讨会,发表了《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的论文并即席表演,受到各国舞蹈家的赞誉和钦佩,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代表玛琳娜·葛贝伊女士称为“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作为花鼓灯传播的核心区域,蚌埠市历来十分重视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成立了花鼓灯保护组和花鼓灯保护专业委员会。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蚌埠市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的规定》,建立了中国花鼓灯艺术博物馆。2004年,花鼓灯被国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也是汉民族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舞种,蚌埠市被确定为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基地。该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花鼓灯最大的播布区——禹会区冯嘴子村建立了第一个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并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们对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考察,他们认为,冯嘴子村不仅具有花鼓灯艺术最富盛名的艺术大师,而且至今保持着良好的传承态势,具有群众基础,在花鼓灯艺术的传播领域中占主导地位。蚌埠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知名专家的指导下,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对花鼓灯艺术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建设,初步构成了中国花鼓灯文化保护的有效机制和内涵准确的保护理念,具备了继续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二期保护、建设任务,为2006年中国作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候选项目奠定基础。2005年冯嘴子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协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4月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庆善,原中国舞协主席、中国舞蹈大师贾作光莅临冯嘴子村授牌,花鼓灯艺术保护工程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演出角色花鼓灯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演员有“腊花”(亦称、“兰花”)和“鼓架子”。女角色一般统称“腊花”,是演出的核心成员;男角色一般统称“鼓架子”。 花鼓灯班子的艺术人员构成一般有锣鼓队、演员、灯头、灯混子。花鼓灯的演出分布“开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对唱、后场小戏等几个部分。“腊花”上身穿大襟村姑服,下身穿笼裤或裙子,梳独头辫,载一绸球两边缀以约2尺长的飘带至脸侧部,额前系“勒子”。“腊花”使用的道具为扇和巾,表演时左手拿方巾,右手虎口执扇,以各种各样的扇花和步伐表达感情,长于舞蹈表演。“鼓架子”上身着对襟中装,头扎帕巾,腰系彩带,脚穿布鞋。按分工不同,又分:“大鼓架子”主要表演“上盘鼓”中的叠罗汉,俗称“底座”。“小鼓架子”专演“大花场”和“小花场”,长于舞蹈表演、跟头、技巧,有的还能兼唱,为男角中的主要演员。“丑鼓”长于唱工,即兴演唱本领强,兼跳舞蹈,演出时身背花鼓,表演滑稽诙谐。“伞把子”又称“领伞的”。专工“大花场”中领唱,兼跳舞蹈,表演时手持岔伞,负责全场演出的指挥和调度,分为:“文伞把子”长于唱工,主要担负领唱和对唱。每当花鼓灯队伍沿街行进时,均由“文伞把子”领头,称为“涮街伞”。“武伞把子”以舞蹈为主,擅长跟头,在“大花场”的演出中以伞为指挥,调度全场演员队形的变化和掌握节奏。
花鼓灯 花鼓灯,又名红灯,在凤台城乡广为流传。据老艺人口碑所传,凤台花鼓灯在清光绪之前就已形 成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有了较为丰富的舞蹈和锣鼓。清光绪年间,县玩灯闹元宵的风俗很盛,规模 庞大。劳苦大众在新春佳节,通过玩灯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统治的抨击。 另外,花鼓灯演出还与求雨、还愿等活动密切相连。 民国21年(1932年)至民国26年,是凤台花鼓灯兴盛时期之一。几乎在庄有锣鼓,村村有灯 班。每年春节、庙会时,茅仙洞、四顶山、赵家孤堆等地便是花鼓灯灯班聚会、竞演(抵灯)的好地方。 各灯班敲着锣鼓,举着岔伞、彩旗,鼓架子顶着腊花,边走边唱,涌向会场,以精湛的演技,华丽的服 饰吸引观众。 为提高知名度,各灯班纷纷聘请著名艺人精心培育新秀,或刻苦钻研,练出绝招。民国22年在 尚塘集一次“抵灯”中,40多个灯班连续演出四天四夜,400多名花鼓灯艺人参加了演出。在这五年 间,凤台花鼓表演艺术有了较大发展,传统节目《小场》的舞蹈语汇逐渐丰富,表现力更强了。腊花去 掉了“村子”(绑在脚上的道具),步法由过去碎小的“咯噎步”、“软步”发展了“上山步”、“脚跟梗步”、 “大起步”等大幅度的动作。服装由原来宽边大袖清代装束改为时装。花鼓歌〔绣荷花」、〔绣兜兜」、 〔败调」等已很完整。出现了抢手绢、抢扇子、抢板凳等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小舞蹈。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县城,民不聊生,花鼓灯演出跃人低谷。少数艺人组班到六安、 霍邱一带以演出花鼓灯谋生,并以花鼓灯的艺术形式宣传抗日,参加扩军拥军活动。民国28年秋, 陈敬之、宋廷香等艺人把花鼓灯“后场”及有关戏文加以民间弦管伴奏,使群众更加喜爱,称其为“弦 子灯”。其他灯班争相效仿。民国29年至民国38年,花鼓灯歌舞逐渐被“弦子灯”所替代。 解放后,花鼓灯艺人业余编演歌舞庆贺翻身解放,歌颂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治淮和 抗美援朝运动。1952年,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凤台花鼓灯进行考察、挖掘。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得到 了政府的重视。1953年3月,凤台选派田振起、李兆叶、李学洪等10位花鼓灯艺人参加全国第一届 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传统节目《小场》和《大场》被拍成电影,成为影片《民间歌舞》中精彩的节目之 一。此后,县又培养出纪美英、郭廷英等第一代花鼓灯女演员。改变了过去腊花由男子扮演的习惯。 1955年元月,在安徽省工农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上,凤台县花鼓灯节目《拾棉花》、《抢板凳》 获节目奖和演出奖,詹乐廷、纪美英获表演奖。1957年3月,花鼓歌对唱《小圆房》参加全国第二届 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观众赞誉这个节目“百看不厌,百听不烦”。 1958年,凤台县推剧团演出了花鼓灯歌舞——《收棉舞》。洁白的扇子、手绢象征棉花,载歌载 舞,打破了以前的花鼓灯舞时不歌、歌时不舞的传统表演手法,塑造了新时代劳动妇女的形象。1960 年冬,董必武副主席在阜阳观看了这个节目。1964年,在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展览演出会上,《收棉舞》 获专家及同行的一致好评。此后,在《田头乐》及《新媳妇抢场》两个节目中,花鼓灯女主角从塑造 人物实际出发,丢掉手绢、扇子,艺术地再现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妇女的精神风貌。这种手法被陆续 运用在《送粮路上》、《争锹》等节目中,推动了花鼓灯表现现代生活的改革进程。 “文化大革命”中,花鼓灯歌舞中的扭、晃、颤、颠、抖、三调弯等舞姿,被斥为“黄色下流”,演员与 艺术均遭批判,花鼓灯艺术活动销声匿迹。 1978年后,花鼓灯艺术逐渐恢复生机。1982年12月,陈敬之、陈永舜运用独特的颤、颠、抖动作 创编独舞《野花谣》,由吴国兰在安徽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中表演,获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在华 东地区第二届舞蹈调演中获三等奖。N84年初,中共凤台县委发出抢救花鼓灯歌舞的号召,由县文 化局牵头。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花鼓灯艺术培训班。艺训班得到省内外各届人士的关注,有关单位 派员摄影录相、撰文宣传,兄弟地区及有关单位派人前来学习技艺、排练节目,推动了花鼓灯事业的 发展,凤台形成解放以来新的花鼓灯热。1985年,由艺训班学生演出的《踏青》、《夏令营》、《姐弟 乐》、《小花场》、《永幸河畔稻花香几个节目,在淮南市首届花鼓灯艺术节上获优秀创作奖、优秀表 演奖。安徽省电视台曾以此摄制专题片,于1986年元旦向全省播放,博得各届人士好评。 凤台县花鼓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能表现多种题材、塑造各种人物的舞台艺术,它的音乐和舞蹈 被戏曲和其他艺术广泛吸收,凤台花鼓灯表演艺术已传播到日本等13个亚洲国家和法国等欧洲一 些国家和地区,对世界各国文化艺术产生着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表演艺术 舞蹈 女角舞蹈:女角称腊花,也称包头的、兰花。解放前由男性青少年扮演,根据担负任务的多寡分 为大腊花、二腊花、三腊花等。清光绪年间,腊花表演者身着宽边大袖红褂裤,顶球花,戴遮脸羞,挂 垫子(足下绑跷板)。为使身体平衡,须挺上身,收腹,臀部稍突出,如小脚女子走路的姿态。民国初, 提倡女子放足,腊花不“挂垫子”,由于传统表演的习惯,腊花表演时重心仍在前脚掌,形成“上山步” (另一说系暗花对登山时人们脚下动作的模仿)。为表现女子见到男子时害羞的神情,腊花在拐弯时 多用手绢招嘴,足下用“瓦步”(模拟小脚行走)。解放后,梧嘴和瓦步均不再使用,多运用大起步、小 起步、俏步、蹦跳、跨跳等步法姿态表现生产劳动的场面。腊花表演时,姿态、扇花、手绢花均有发展。 现在腊花表演时,右手持扇,草法有:二指夹、两指捏、三指捏、捏扇轴、握扇、扣扇、虎口拿扇等。 扇花有;摇扇、揉扇(分前后)、别扇、贴扇、反扇、甩扇、扛扇、推扇、抽扇、颠扇、夹扇、飘扇、编扇、 卷扇、拢扇、钦扇、砍扇、托扇、舀扇、科扇、云扇、扫地扇、遮阳扇、挡人扇、遮羞扇、反阳扇、避雨扇、挡 风扇、单扑蝶、双扑蝶、割麦花、盘扇、贴胯翻扇、合开扇、双分扇、风吹荷花、翻腕合开扇、旋转反阳 扇、里外八字扇、单背巾侧翻扇、盘荷花、前后花、双绕花、单绕花、蝴蝶盘花、小二姐绕玉容等40余 种。 腊花在手持手绢,手绢花有:放帕、收帕、转帕、绕帕、里外八字花等。 步法有;小起步、大起步、波浪步、平足步、双环步、踏车步、原颠步、后别步、筛子步、十字步、后 跟步、颤颠步、颤抖步、花梆步、足尖步、云颤步、喀蹬步、拔泥步、上山步(分软、硬、小、十字、吸胯5 种)云步、消步、互步、绣步、挫步(分单地、双挂)、怕步(分前、后、左、右)、波步、空步、脚跟梗步、 后勾小跳步等30多种。 转身有脚尖转身、扫堂转身、撤步转身(分抱头与缠头2种)、上步转身(亦分抱头、缠头2种)、 政扇转身、套云转身、双绕巾转身、单双跳转身等变化。翻身有反扫堂翻身、双合扇翻身、跳三步翻 身、右前点步翻身等多种。 拐弯有抒身留情、回头亮翅、回头望郎、单拐弯、双拐弯、小拐弯、三拐弯、剪子股拐弯、龙摆尾拐 弯、腰旁抽扇式拐弯。 姿态有三调弯、怀中饱月、搭荫棚、端针匾、避雨式、水中望月、单背巾、单挎篮、水中留影、打式、 追式、凤凰单展翅、风摆柳、闪腰、闪身、晃腰、耸肩、凤凰三点头(分软、硬2种)、小二姐梳头、燕子驶 风等20多种。 男角舞蹈;男角称鼓架子,亦称扎头的、挎鼓的。因分工不同,有领伞的(分文伞、武伞)、小鼓架 子、大鼓架子、丑鼓之分。 领伞的是演出时的指挥,率领全场玩友“跑阵伍”(变化图形)。文伞擅长唱工,有即兴编词的才 能,武伞擅长舞蹈,能翻跟斗。领伞的岔伞舞蹈有转伞、抛伞、磕伞、绕伞、跳伞、蹿伞、编伞、滚伞、前 后掏伞等。 小鼓架子能歌善舞;大鼓架子(又称“底座”)力气大,能顶多人,主要表演“上盘鼓”里的各种造 型;丑鼓多表演插科打诨,风趣诙谐。鼓架子步法有:鸭子步(大快步)、风摆柳、跨跳步、簸箕步、上山 步(有大、小、十字3种)、乐步、投泥步、大场步(快步)、拧胯步、前趋步、双环步、后别步、踩三锣、横 挫步、绕绕步、钟摆步10多种。 架势分“大架子”与“小架子”两种。“大架子”有扁担式、打虎式、拧身吸腿跳、单出拳、弓箭步、浪 子跳球、金鸡独立、二郎担山、霸王举鼎、推车式、狮子大甩衣、骑马蹲裆式、拔刀式等。“小架子”有前 后拳、冲拳式、败式、跳望式、迎式、望月式、怀中抱月、砍转蹲式、拧身吸腿、拜式、抽袖式、插剑式等。 拐弯有赶步、跳吸腿转身、拐时转身、偷步、转身小踢腿、吸腿拐弯、跺脚拐弯、转身抓空、踏步转 身、抱头转身等。 打腿动作有小五腿、五响抓空、二起腿抓空、十八响、三拍腿、绕绕腿、二起腿、打里拐、打外拐、 外摆莲、里摆莲、双摆莲等。挽腿分左挽腿、右挽腿、迎掌挽腿、单侧身挽腿、双推掌挽腿、双握拳挽 腿、推抓挽腿等。拍腿有:双拍腿、跳步拍腿等。 鼓架子技巧有蛤煌跳、矮子步、蛇行、一盆花、劈岔、精镇毛、纺棉翅、前簸后簸、大后簸、兔子扒 窝、趴虎、跳蹦虫子、罗磨床子等。 2人及2人以上配合的动作和造型有:喜鹊登技、白鹤亮翅、鸭子岛水、燕子探海、前过山、后过 山、兔子蹬鹰、懒老婆裹脚、迎面猴摘桃、黑狗钻裆、蹿毛(高低毛)、坐肩(一节半)、站肩(二节杠)、编 马大扫堂腿、连环扫堂腿、陈传睡觉、懒老婆睡觉、老鹰叨小鸡、童子拜观音、双牌坊、鸳鸯鸟、两节半 (坐肩项人)、三节杠(1人顶2人)、拉骆驼等。 花鼓灯音乐分歌唱、伴奏2个部分。歌唱含花鼓歌与后场小戏中的小调,演唱形式有独唱、对 唱、齐唱等。解放前,艺人根据自己的嗓音随口演唱,音调的高低,旋律与节奏的变化,脚色互相接唱 的“茬口”,都在长期的实践中互相配合默契,在协调中得到发展。 传统的花鼓灯没有明确区分男女专用唱腔,从旋律的特点、节奏的变化等方面可以分为2种类 型: (1)挎鼓调(男唱腔)。旋律朴素,节奏明快,曲调与凤台方言结合得非常和谐,垛句近似吟诵。 (2)腊花调(女唱腔)。旋律优美抒情,徐缓舒展,表达情感细腻,节奏较自由。 凤台花鼓歌演唱调式,属于“宫”调式与“徽”调式的占总数的80%以上,这类花鼓歌节奏自由 明快,旋律优美,多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及广大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属于“角”调式及 “羽”调式的仅占少数,主要表达角色哀怨、悲愤的情绪。流行的花鼓歌,大都只在“宫、商、角、微、 羽’下个音级中活动。 传统凤台花鼓歌的结构形式,多为5个乐句组成单乐段,前3句后接锣鼓间奏,再接唱4、5两 句,构成一个完整乐段。末句总结全段词意,起到归纳强调的作用,少数由4个乐句构成一个乐段, 也有突破5句、4句为一乐段格式的。 凤台花鼓灯的旋律及节奏受当地民歌小调影响很深,经历代艺人丰富发展,已经形成20余种 曲调,大都遵循第三乐句及结束句的落音重复第二乐句落音的规律,旋律中6度、7度大跳经常出 现,充分体现凤台人民租扩、豪放的性格特征。 花鼓灯锣鼓是传统的伴奏乐器,是花鼓灯歌舞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歌舞者的动作和情绪。艺人 中流传着“锣鼓一响,脚底板就痒”的说法,反映了花鼓灯锣鼓对艺人们巨大的吸引力。凤台花鼓灯 锣鼓分为“下场锣鼓”与“曲牌锣鼓”2种:“下场锣鼓”演奏,密切配合舞蹈进行,依大锣领奏,演奏时 的起与收,转换与衔接,均由大锣向从属乐器作出明确交待,从属乐器皆依大锣的节奏变化而变。有 经验的锣鼓演奏艺人十分熟悉舞蹈者的表演,锣鼓的节奏与舞者的舞姿、步法、姿态配合得十分协 调,恰到好处。有的锣鼓演奏行家还在演奏过程中边奏边舞,有的高高抛起锣褪或鼓条,使灯场气氛 更加热烈、活跃。“曲牌锣鼓”又称“番子锣鼓”,适于行进中演奏,多用于招徐观众,或狮子灯串门演 出时演奏。 民国28年(1939年)花鼓灯独舞及后场小戏中开始用弦管伴奏,但花鼓歌仍使用锣鼓伴奏。解 放以后,花鼓歌的演唱用民族弦管配合锣鼓进行托腔伴奏,在弦管乐的衬托下,花鼓歌的演唱更加 动听。 演出形式 解放前,花鼓灯演出均在稻场上、河滩空地上、庙堂当院里进行。观者或站或坐,把场地围成一 圆圈。场内并排放几条长凳,后面站打锣鼓的(称锣门)。腊花由鼓架子顶着入场,端坐在长凳上,怀 抱扇子低头不语,也不许男子靠近,因为他现在已是“姑娘”了。鼓架子在长凳两端或蹲或立。 演出的程序无统一规定,一般领伞的先上,“踩四门斗子”,表示向行家请教,向观众致意。接着 “小三引场”,即领伞的与每个腊花分别对演几个动作后,腊花仍次归原坐。随即,领伞的分别把鼓架 子及腊花都引上场,这叫“大三引场”。玩友上场后,开始玩《大场》,跑“阵伍”。其间领伞的适时安排 一些唱段或数板,以松驰节奏,让其他演员恢复一下体力。完毕,锣鼓重起,继续跑“阵伍”。《大场》 演完,演员由领伞的指挥下场。接着小鼓架子请腊花上场玩灯,先唱《请楼歌》,实质上这是两人即兴 的对歌,对唱者凭识多见广尽情施展才能。有问有答,有唱有和,贴船下篙,见风采柳。如答不上,腊 花则不下“楼”。一鼓架子败去也可另请别人继续对歌,直到唱和圆满,腊花才“白纸扇子飘满怀,扭 扭捏捏下楼来”。接着是双人舞,称《小场》。每次演出能玩几个《小场》,每对艺人互相配合,尽情发 挥,表演各不相同。饲。场》后,根据观众要求,或演《上盘鼓》,即上三路,集体表演项人造型。或演 《中盘鼓》,即中三路,表演盘桌、盘板凳等单人或多人造型。或演《地盘鼓》,即下三路,鼓架子与腊花 在地上跌、翻、腾、跃,或互相配合的舞蹈动作。其间,还灵活安排一些歌唱,如《想郎》 、《送郎》、 《大实话》、《大白话》、《穷人歌》等。压轴节目是《后场》,因节目多,每次只演一至几出。最后, 由一人唱《收场歌》,演出结束。 解放后,花鼓灯演出逐渐从广场改为舞台,从自由结合演出,变为有固定的程序安排,节目也以 新创的为主,传统节目、即兴歌舞逐渐减少。 代表艺人 田振启( 1897—1964),艺名“田小银子”,双湖乡园艺村人。他从小看花鼓灯就爱模仿,少年时 在老艺人的影响、指点下,表演艺术进步很快。为了演好女角“兰花”,一有空就细心观察模仿妇女的表 情和动作,久而久之,他扮演的妇女形象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25岁起改演“鼓架子”,因他熟悉“腊 花”的表演,能和“腊花”配合默契,深得玩友好评和观众喜爱。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曾组织一班花鼓 灯到县城进行庆祝演出。解放后,他虽已年过半百,但仍致力于花鼓灯艺术的探求。1953年,他作为 安徽花鼓灯代表队的成员参加了华东地区和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被文化部长周扬赞誉为花鼓灯表演艺术家。1958年,被吸收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后又被收入 《中国艺术家辞典》。田振启是花鼓灯凤台流派的奠基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1964年病故。 陈孝恭( 1919-),号敬之,艺名“一条线”,王集乡陈巷村人。他自幼就是个花鼓灯迷,12岁开 始,在田间地头割草放牛时,就学着扭花鼓灯,14岁开始组班演出。在演出中,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前 辈艺人的艺术营养,技艺不断提高。他身段极其灵活,在扮演少女时,一个妹水动作,一个扑蝶式,无 不形神兼备。舞蹈时,肩部、腰部、腿部可做波浪形抖动。他创造的“颤颤抖”动作风格独特,他敏捷 的步法,轻盈的动作,腰的晃扭,体形上的“三调弯”具有销魂落魄之魁力。群众赞叹:“一条线一走, 栽倒一片,回头一看,起来一半。”陈敬之不仅擅长舞蹈,还善于歌唱,他嗓音质朴纯正,加之爱学习 和吸收各地山歌小调,形成了独特的花鼓歌唱腔,被称为“一条线调”。解放后,陈敬之被安排在凤台 县文化馆工作,成了专业艺术工作者。1962年,他参加了省文化局举办的花鼓灯舞蹈研究班,使其 花鼓灯歌舞艺术得到进一步升华,正式形成个人表演风格。1964年,他在上海演出时受到周恩来和 陈毅的接见。1978年,他的代表作《游春》、《抢板凳》及新创作的《争锹》在省、市、县会演中获好评, 并被拍成电视片。1982年,他编排的《野花谣》获安徽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 奖。1983年,应邀在北京舞蹈学院讲学。1984年后,一直在凤台花鼓灯艺校和凤台推剧团艺术表演 人才培训班从事教学,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演出比赛中获奖。陈敬之已近古稀之 年,仍致力于花鼓灯事业。 宋廷香(1905一)白塘乡人,别名来瞎子。13岁玩灯,嗓音好,善表演,能即兴编词,随口演唱,借 言通俗风趣,引人捧腹。他扮演“领伞的”指挥表演《大场》,调度合理,图形变化逼真好看,转换队形 时打招呼(呼喊或口哨)恰到好处。他与陈敬之合作时间最长,表演《小场》默契,“推小车”独具特色, 小车上坡、下坡、过桥、陷泥窝都表演得逼真,并富有艺术夸张。把花鼓灯歌舞发展成“弦子灯”、“四 句推子”他是先行者。 万方启(1912一)刘集乡人,别号“万陋子”。扮演“小鼓架子”注重与腊花的配合,善于逗趣,面部 表情丰富,“五响抓空”、“二起腿抓空”动作灵巧敏捷,耸肩、抱头转身、鸭子步等姿态步法风趣,有戏 曲丑角表演特点,传人有张立根等。 刘传昌( 1905-)艺名“盖三江”,兰花表演动作干净利索,有“溜”劲,擅长踩“衬子”。表演吸收了 怀远派的风格特点。对同时期有名气的兰花刘佩德(别号:“端公”)、潘金德(艺名“潘金莲”)、崔占 富、李小友、李金珠(艺名“金边小油壶”)等在艺术表演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武佩选(1917-1955),架河人,艺名“气死猴”。注重技巧表演,筋头翻得好。曾参加 1953年全 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及影片《民间歌舞》的摄制工作。与同期的鼓架子王考千、朱冠香、詹乐亭、威武 等在表演技艺方面,互相吸收,很有名气。 邓虹(1944-),女,怀远县人,系解放后凤台县培养出来的优秀腊花之一。她聪颖灵巧,厂学 博记,从师多门。花鼓灯动作轻盈妩媚,舞姿优美。1964年至1985年多次参加省、市级会演。表演 的《花鼓之乡》获优秀演出奖,《田间卫士》获表演三等奖,《小花场》获表演一等奖。 张土根(1943一),凤台县城关人。从师万方启、朱冠香等。动作敏捷有力,活泼自如,擅长翻各 种筋头。表演时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凤台流派鼓架子表演的传人。与邓虹编排演出的《小花场》是花 鼓灯场中的精品,深得观众喜爱。作品有《夏令营》、《放牛娃》等。 主要节目 花鼓灯传统节目有《大场》、《小场》、《游场》、《双花场》、《抢板凳》、《后场》等。 大场:群舞,演出人数4至24人皆可,男女角色人数相等,由领伞的率领组合成各种图形。表演 时既有统一调度,又有个人发挥,伴以热烈的锣鼓,响亮的口哨,舞蹈场面热烈奔放。 小场:双人舞,有文武之分。武场以舞为主,男女角色相互配合,以内涵丰富的舞姿抒发感情,刻 划性格,演泄情爱。文场以唱为主,舞蹈次之。唱词与舞蹈不一定有联系,前后段也可不连贯。内容 大都是情歌,唱一段舞一段,交替进行。《小场》是花鼓灯艺人创造的抒情诗,是花鼓灯歌舞的精华部 分。 游场:独舞,表现天真烂漫的少女,在花红柳绿的春光里尽情游戏,触景生情,对未来充满着美 好的还想。其中的“颤、颠、抖”动作及丰富多彩的扇花、手绢花使这种单人舞独具特色。 双花场:3人舞,由2女角、工男角3人表演,内容吸取了戏曲《二女争夫》的情节,上演场次不 多。民国时期凤台县即不多见。 抢板凳:3人舞,表现3个天真活泼的儿童,挤坐一条板凳,玩耍逗趣,人物形象鲜明,场面十分 欢乐。 后场:是2、3人表演,有情节、有人物生活小戏的总称。较流行的有《黑眼疯》、《表姐表妹》、 《秃闹房》、《恨小秃》、《小货郎》、《王小楼卖线》、《游春》、《拾棉花》、《四老爷观花》、 《四老爷坐独杆轿》、《卖饺子皮》、《麻丫头怄婆家》等。 解放后,县境内的专业及业余文艺工作者在传统节目基础上,又创作出一批有新意、有特色的 花鼓灯节目,其中主要有《小圆房》、《拾棉花》、《永幸河畔稻花香》、《抗洪夺丰收》、《送红灯》 《新媳妇抢场》《棉海新曲》、《争锹》、《采种》、《田头乐》《送粮路上》、《田间卫士》、《花鼓之乡》 《野花谣》等。 花鼓灯歌词选 1:花鼓一打头对头,玩灯的都是光蛋猴,一元银钱买灯草,二没有银钱去打油,玩灯就趁月亮 头。 2:送郎送到清水河,照(朝)着清水跺三脚,红缤子绣鞋跺断了线,跺断了三尺白裹脚,舍不得亲 郎于哥哥。 3:东家门口一棵枣,弯弯扭扭长得好,今年开花结枣子,明年开花结元宝,大的大,小的小,三间 屋子装不了。 4:提起农民真可怜,披星戴月去种田,好花景致倒不看看,娱乐场中倒不着玩,民间疾苦对谁 言? 5:上了场子懒怠玩,奉告同胞听根源:为的是我国土地失去了一大半,大家都不奋自战,能情愿 落一个国破家亡身不全?同胞们,你本是男儿汉,怎不抱热血去抗战?可知道中国开化已够四千多 年,古老文化光辉灿烂。如今日本小鬼侵略咱,硬吞俺澎湖列岛和台湾,东三省现已被他占,还要继 续打中原,日本鬼子侵略手段毒辣狠——毒瓦斯、细菌战,坦克车、重机关,连珠大炮和轰炸机,好杀 焚掠样样全。汪精卫、倪嗣冲,受人利用当汉奸,这些龟孙眼皮浅,卖国求荣不要脸。中国被闹得这 么可怜,哪还有闲心把花鼓灯来玩。 6:张口合口讲你赌招高,俺的家产哪里去了?二亩水田全赔净,小驴驹子偷卖掉,大桌子抬去还 了帐,小板凳劈掉当柴烧,寒冬腊月睡芦席,没有被子盖夹扶,…·、·要想做人先戒赌,想过好日子靠 勤劳。 7:不提吃大烟俺不讲,提起来这事恼俺心肠。你看你吸得骨瘦如柴没人样,躬腰曲背眼落膛。画 匠都难画你这模样,俺怎么能嫁你吸大烟的郎。 8:革命党人孙中山,一心想把大清翻。推倒清朝撵宣统,人剃辫子马打鬃,眼看革命要成功。占 汉口、夺武昌,扒庙宇、盖学堂,洋学生组成国民党。东三省死了张作霖,出了个少帅张学良,眼看中 国变了样...... 9:锣鼓一打仓才才,毛泽东的命令传下来,一定要把淮河来修好,沿淮两岸不生灾,天下农民得 安泰。 10:我奴家今年一十九,又想留即又嫌丑,虫吃沙梨子心里啃(肯),风刮杨柳乱点头,满心的愿 意等郎求。 11:振子开花月月青,叫声玩友你是听:会演大会任务完成的好,把我们留下参加“五·一”大游 行。游行走过天安门,抬头看到朱德总司令。大家举手齐欢呼,“毛主席万岁”大喊几声。 12:车水车到汗珠淌,水奔稻田翻白浪。同心协力搞生产,共为丰收出力量,劳动的号子遍地响。 13:凤凰台上好风光,棉海一片白茫茫。摘棉姑娘心欢畅,手挎着篮子出了庄,姐妹们抬棉去到 那田旁。 14:永幸河水乐呵呵,杂交水稻把户落。年年配鸳鸯,代代育娇娥。大名远扬普天下,真是个独 占鳌头稻一棵。 东方芭蕾——花鼓灯简介 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发展“南戏(黄梅戏)北舞(花鼓灯)”的文化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更是从实践“三个代表”的战略高度,突出强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花鼓灯的重要意义,并要求从以下八个方面开展工作: 1、把握重点,重点培养花鼓灯活体继承人,保持和继承花鼓灯原始生态,提供一种与先辈们相连续的感觉,认定若干个文化空间(集中举行文化活动的场所或时间),让花鼓灯这一中国汉族优秀舞蹈艺术传承下去。 花鼓灯艺术是我国民族民间优秀艺术,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中国汉民族舞蹈的杰出代表和中国九亿农民艺术代表,在世界舞蹈艺术中有独特地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被誉为“东方芭蕾”。 一、花鼓灯艺术简介 “花鼓灯”的历史。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在淮河岸边的涂山氏国,禹的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和女娇,在涂山上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赶禹王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据说从此就有了花鼓灯。但花鼓灯真正有史可考应源于宋代。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 事实上,宋代以来,用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简单的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 已成为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花鼓灯把情节性的双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的出现应该符合宋代汉族民间歌舞的发展潮流。说花鼓灯源于宋代应当比较符合实际。 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花鼓灯流行区域逐步扩展,逐渐形成了以蚌埠怀远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二十多个市、县。特别是1932年,淮河流域人民为了庆祝大灾后的丰收,大闹花鼓灯,这一时期,花鼓灯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发展,舞蹈动作更丰富,出现了《盘板凳》等节目
追溯花鼓灯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宋代。如果把可考的文字记载(成为于清代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源于宋代)、传说与直观所能观测到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花鼓灯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花鼓灯所具有的宋代舞蹈文化印迹。仔细观察50年代花鼓灯的原始风貌,能较明显地体察出花鼓灯所反映出的宋代历史文化基因。比起许多原始功能遗存十分明显的舞种,花鼓灯更具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职业化的特点;而比起某些更具市井文化气息的民间歌舞,它又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兴盛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 花鼓灯·凤台花鼓灯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凤台县凤台花鼓灯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凤台花鼓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环境。凤台古称州来,又名下蔡,位于淮河中游,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凤台花鼓灯历史悠久,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萌芽到成熟阶段。凤台花鼓灯起源于宋、元时期,至清代中叶已初具规模,趋于成熟,深受人民喜爱,成为流传甚广的民间艺术;二是清末民初阶段。花鼓灯在凤台基本形成自己的流派特色,为解放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花鼓灯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被誉为汉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四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阶段,花鼓灯艺术受到重视,重获新生。 花鼓灯·颍上花鼓灯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颍上县颍上是花鼓灯的故乡。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向往。颍上花鼓灯除在题材、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与淮南、蚌埠两地区的花鼓灯有相似之处外,亦有自身的特点。它舞蹈动感特强,节奏紧促有力,动作韵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演员情绪欢快激昂,唱腔粗犷高亢,整个演出气氛堂皇富丽,地方特色浓郁。颍上花鼓灯表演者由数名鼓橛子、腊花对偶组成,通常由领首的第一个鼓橛子(叫杈伞把)领舞出场,主要有大花场(跑大场)和小花场(跑小场)等段落。颍上花鼓灯大多即兴演唱,多用锣鼓敲击(常用鼓、锣、镲、小锣等四件),锣鼓经无谱,常用凤凰三点头、长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大刹点、小刹点等,大多即兴变奏,随舞蹈变化而变化。音乐多采用民族五声音阶,常用宫和羽、徵混合调式。颍上花鼓灯有《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一批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和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 花鼓灯·蚌埠花鼓灯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蚌埠市蚌埠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这些构成了花鼓灯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使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蚌埠地区出现了冯国佩、常春利、郑九如、石经礼、杨再先等一批花鼓灯名家,还产生了《游春》、《抢扇子》等一批有影响的节目,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的鼎盛局面。
232 浏览 4 回答
204 浏览 4 回答
351 浏览 3 回答
251 浏览 2 回答
238 浏览 2 回答
158 浏览 5 回答
173 浏览 7 回答
340 浏览 2 回答
241 浏览 4 回答
299 浏览 4 回答
176 浏览 3 回答
177 浏览 6 回答
340 浏览 2 回答
120 浏览 2 回答
114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