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世界的尽头智利而来,向袁隆平院士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分享他的成就。非常荣幸能代表我的国家,向勇于超越传统、具有创新贡献的人士颁奖。”11月16日,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专程来到长沙,代表智利外交部国家形象委员会向袁隆平院士颁发“麦哲伦海峡奖”。
今年正值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500周年, 这一壮举代表了人类对探索的渴望,对科学的关注,代表了创新的力量和联络全球的使命。为了纪念此次重要历史事件,智利大使馆提名袁隆平院士,以表彰他在农业和杂交水稻发展领域的杰出贡献。
颁奖现场,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向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印有麦哲伦海峡标识的奖章,同时向他和夫人邓则赠送了智利红酒和纪念品。袁隆平院士表示,非常高兴获得这个奖项。他说,杂交水稻是中国的一项重大突破,希望向全世界发展推广杂交稻,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今年也是中国和智利建交50周年。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还向袁隆平颁发了“中智建交50周年纪念奖章”。
从1981年6月获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开始,袁隆平至今已经获得数十项国际国内大奖,在世界上享受很高声誉。
1979年4月,袁隆平首次走出国门,赴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所在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远郊的洛斯巴洛斯镇——参加一次重要的国际水稻科研会议。这次会议有2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科学家参加。同行的中国水稻专家共4人,袁隆平是应邀在会议上宣读了他用英文写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论文并即席答辩,与会者一致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1981年6月6日,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这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也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
袁隆平在国际水稻领域首次亮相后的第三年——1982年的秋天,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又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向主席台。同时,投影机在屏幕上打出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英文字幕。顿时会场为之欢声雷动,来自世界各国不同肤色的学者和专家一致起立,向袁隆平鼓掌致意。
曾担任过印度的农业部长的斯瓦米纳森也是著名的水稻专家,他在发言中说:“今天,我十分荣幸地在这里向你们郑重介绍我的伟大的朋友、杰出的中国科学家、我们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特邀客座研究员——袁隆平先生!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这次会议期间,菲律宾报纸头版刊登了袁隆平的照片和“杂交水稻之父”的大字标题。从此,袁隆平在国内和国际上赢得了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这也是袁隆平非常珍惜的一个荣誉。
1985年10月15日,袁隆平首次获国际大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
1986年10月,国际水稻研究所和湖南省科委、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在长沙举办了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专家共2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袁隆平作了题为《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现状》的学术报告,提出了今后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设想:通过“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再向“一系法”发展。这一新颖的设想,让与会的代表深受鼓舞。
后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还举办了多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印度、越南等国家培养了一批杂交水稻的专业人才。从1981年至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机构共举办了20多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技人员。袁隆平也先后应邀前往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埃及、澳大利亚等国家传授技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丰收的喜悦。
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和印度的杂交水稻发展很快,已应用于生产。2004年越南种植杂交水稻65万公顷,印度为56万公顷,并取得了比当地良种每公顷增产~吨的效果……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袁隆平带给他们的惠泽,很多人在告别饥饿的同时记住了袁隆平!1999年,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这颗小行星从此在浩瀚的宇宙中闪烁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