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习惯用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其来源尚不可考,1800年,初见于印刷品,所载为伦敦罪犯们的行话。俚语多出自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表示敌意或轻蔑;也可出自对本集团内成员的讪笑。但俚语的流行,则是一种社会力量的推动而非个人所能为力。文明社会多趋向于主文化群与各种亚文化群的区分,后者出于社会的或语言的偏见,为保持其团结,往往使用俚语,如职业集团和各种其他类型的亚文化群,包括性行为越轨者、吸毒者、贫民集团、各种会社成员、农村的小型结社、政治组织、部队、吉普赛人、运动员等等,而俚语最主要的来源是职业罪犯。 大多数亚文化群喜欢从其常接触的语言吸取词汇,赋予新义,有些则借自外语,很少自行构词的。因之俚语的形成,一如其他词汇的变形、换义,采用隐喻、明喻、民间词源、语音改变、语义扩大、缩小语义、截短法、缩略词、褒义化、贬义化、转喻、提喻、夸张、外来语及为防禁忌而使用委婉说法等。每一种俚语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流行的原因,时过境迁,或改变其义,或转为标准语,或继续用于某些飞地。某些俚语去掉其富于刺激性的色彩之后,亦为人们所接受。俚语的流通率无疑因新闻宣传而不胫而走。有些俚语引进新概念,有些则提供新的表达方式,新颖、辛辣甚至耸人听闻。扭转语音、颠倒字母顺序而成黑话,或以音、形并用组成韵语。但大多数俚语以形象的谬误为其基础,常以新词用于现成的概念。最有效的俚语往往一语概括所指之物、用物之人及其社会背景。俚语已成为幽默大师及新闻记者所必需的工具,运用得当,可使语言别开生面,推陈出新。语言学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家因俚语可以反映文化概况而详加研究。 网上已有不少讨论: 说白了就是流传在民间的通俗而幽默的俗语。 北京人管散步 叫"溜弯儿",天津人管对面叫"对过儿",单单是对中老年妇女的称呼,各地俚语中就各有各的说法。 什么是俚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我相信,多数朋友会认为俚语是粗鲁和无礼的,或是脏词。其实俚语才是真正的日常表达法,应该说,俚语是通俗的讲法,是"白话",并不都是粗鲁和无礼的。留意一下,当你看一部美国电影时,你就会发现,通常你听不懂的单词往往就是俚语。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