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类社会要前进,科学技术要发展,离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是不可想像的。古人云:"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很有道理的。请以"怀疑与批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写作提示:"怀疑"就是提出疑问,"批判"则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的分析,从而加以否定。两个概念的内涵不尽相同,一篇文章很难将它们完全包容在一起。因此,行文时最好侧重某一方面来写,使笔力集中,能酣畅尽意。"怀疑与批判"亦可当作一种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可通过工作体现出来。这一点往往是为同学们所思考的。至于用什么体载,同学应用自己最擅长的体裁。例文一学贵质疑黄 菊人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用之于我们的事业。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际的,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就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也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得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种精神。如今,历史的年轮已转过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要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评点:写议论文要善于辩证说明,这样不仅思路清晰,更重要的还是容易说服人。本文即是一例,谈"学贵质疑"先强调"疑"的重要性,然后讲"疑"什么,如何"疑",最后还提一下"不疑"会如何。这样下来,道理说得明明白白,不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本文的不足是谈"如何疑"不够详细,没有指出具体可行的方法。例文二上海人还缺什么赵 赞在不少外乡人看来,上海人似乎从来都是优越的和优秀的,而一声"阿拉是上海人"毫无疑问地充满了上海人的自豪与骄傲。是啊,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东方的曼哈顿。而上海人,理所当然地拥有了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曾有人满足地说:"上海人还缺啥?啥也不缺。"的确,衣食住行,上海人样样都跑在前头。吃,广式菜肴、四川火锅、上海小吃、美国风味……直吃得上海人天天翻花样恐怕也吃不过来;穿,紧跟国际潮流,穿出自己特色,复古风、现代派、海洋色系、休闲系列,在上海街头演绎动人风景;住,曾一度是上海人的老大难问题,可随着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矛盾迎刃而解;说到行,你瞧那南浦、杨浦两桥"双龙戏珠",地下铁龙呼啸而过,内环高架凌空而立,还有那国际航班天天直达……看起来上海人是不缺什么。可再转念一想,上海人,似乎还缺点儿什么--上海人还缺了点儿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自身修养。上海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不低,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七不"宣传也进行得轰轰烈烈。可就在最最起码的"七不"一再强调下,景色怡人的人民广场每天仍有小山似的垃圾,街头的磁卡电话一个月坏了80%,拥挤的车厢内仍然会听到不堪入耳的叫骂声,这些都不免让人有些失望。一次与日本友人同行,见一群上海人围观斗殴,却无人上前劝阻,只顾"看白戏"、起哄,日本友人鄙视地说:"上海人?!"我欲辩解却又无言,心痛中更多的是无奈。上海人有时候还有些小家子气和莫名的自负,对于"乡巴子"不屑一顾甚至稍不顺意便出言不逊。"海派文化"的精髓在于广博的胸怀和容纳百川的气度,上海人为何不能同样有一颗宽容的心?怎样成为令世人尊敬的繁华大都市的文明公民?上海人真该好好想一想。上海人还缺了点儿能屈能伸、应百变、勇创新的精神。上海货曾以物美价廉享誉全国,可在市场经济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在被南方产品以及"海外兵团"打得落花流水之时,上海人怨天怨地,就是不找找自身原因,不想想如何改进,如何创新,才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我看来,上海货早已不是"皇帝的女儿",而上海人也不该再以"天之骄子"自居,而应该做敢闯敢干、大有作为的时代弄潮儿。吃惯了大锅饭、捧着铁饭碗的上海人这几年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下岗"问题。市场体制,企业改革,多余人员下岗再就业,本是很普通的问题,可"铁饭碗"一下砸了,上海人脆弱得接受不了;哭的闹的有之,争吵耍赖有之。若说再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宁愿待岗不肯屈就。我真的很欣赏那些做推销、搞清洁、做保姆、做钟点工的人们,他们中不乏工程师、经理、劳模,他们也是优越感强烈的上海人,可他们勇敢地跨出了一步,闯出一片天空,体现了上海人更高的品质。但这只是少数。我真希望上海人缺少的那股勇气、干劲、冲劲和能屈能伸的精神,能在经历改革后重新出现,那才是完整的上海人。 我也是上海人。我爱上海,更为身为上海人而自豪。我由衷地希望上海人弥补缺陷,体现更多的闪光点,创造更新的辉煌。让世人明白,上海人什么也不缺。他们,是最优秀的!评点:这篇文章的优点是:首先,用设问句作题目,引起读者思考。题目同时也暗示上海与国际大都市之间的差距。其次,论述上海人有两大欠缺时,层层推进,颇有气势:一是上海人缺少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自身修养,二是上海人缺乏能屈能伸、应百变、勇创新的精神。论述时针对性强,论据确凿,不容置辩,让人信服上海人在人格修养和精神气质上存在着欠缺。此外,读完全文,让人感到行文若高山流水,语言洒脱,极有气势,充分表明作者有着很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 教育最大的功能就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尤其对这些贫寒人家的孩子来说,教育对他们来说,作用是最大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现在教育给他们留出来的路已经越来越窄了,那么现在我们还要把他们仅有的这一个能够公平竞争,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奶酪给抢走,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不公的现象。这是粗暴的践踏了公民的受教育权,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报道:只要任何一项公权在被“关进笼子里”之前,都有可能制造出类似的“狸猫换太子”。2004年发生的湖南邵东考生王佳俊冒用同学罗彩霞身份上贵州师范大学案,性质十分恶劣。教育部获知此事后,立即要求有关单位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认真调查,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一经查明真相,对教育系统违纪违规单位和人员将严肃处理,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如果不是今年3月的一次偶然,罗彩霞也许永远不会知道5年前的真相:2004年高考后,她没被任何高校录取,而冒名顶替她的同学王佳俊却被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命运由此发生转折,罗彩霞被迫复读一年后考取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王佳俊顺利毕业。而本应今年毕业的罗彩霞却不得不面临因身份证被盗用而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等一系列问题。“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他们选中了我?”罗彩霞对记者说,难道就是因为我们家没有什么社会背景,王佳俊的爸爸王峥嵘是邵阳市隆回县公安局政委?围绕这起轰动全国的“冒名上学案”,媒体不辞辛苦地捅着“黑幕”,也不遗余力地播种着“阳光”——“湖南公安厅介入公安局政委女儿顶替上大学事件”、“湖南省公安厅和邵阳市联合调查组在邵东展开调查”、“涉案班主任被‘双规’,王峥嵘夫妇已被警方控制,调查组:涉案人员均被控制”。而前一天刚有“公安部长批示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上学事件”,接着又有这“教育部谈冒名上学案:严查违纪违规单位和人员”,显然,事件越来越透明,正义一方的博弈力量越来越强势,结果已在预料之中,罗彩霞的正义正在到来。事情本身并不复杂,但真相却是在5年之后才姗姗来迟。尤为让人愤慨的是,谎言虽然已被戳穿,但正义却没有随着真相的大白而得以回归。冒名者已顺利毕业,而被冒名者不仅失去了一年的宝贵青春,还将面对一系列已知和未知的麻烦和困扰。接下来的路对罗彩霞而言,很可能不太好走。我国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以来,招生秩序明显好转,违纪违规案件明显减少,此言不虚。高考招生“阳光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高校对已录考生档案及电子报名表应该予以核查。面对一个从副校长到学院院长以及许多工作人员都公然进行群体性撒谎的学校,我本想本能地辩白说“并非每一所高校都是贵州师大”,但我知道它实质上与说“并非每一所高校都不是贵州师大”并无二致。罗彩霞的遭遇未尝不已事实胜于雄辩地表明:“阳光工程”里还有“高校蛀虫”。罗彩霞是否就是唯一的一个而且是最后一个被冒名顶替者呢?恐怕无人敢打包票。由于两个家庭乃至两个阶层的对比悬殊。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是县公安局的政委,而罗彩霞的父亲则是一介平民。现实语境下,官大一级尚且“压死人”,更何况为官者与普通百姓之间?以手握特权的“政委大人”对“没有什么社会背景”的平头百姓,这实在是意味着太多的可能。从操作难度上说,将自己的数学成绩只有19分的女儿“送”进大学校门,并且能在5年时间内安然无恙直到顺利毕业,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打通太多的关节,需要“摆平”层层的阻力,但王峥嵘凭借一己之力做到了。权力,在此显示出强大的渗透力和幅射性。审视我们的“阳光工程”还有哪些未必阳光的死角,还有多少罗彩霞等待需要被体制救赎,总不能一直都依赖媒体曝光、公众质疑等外部监督吧?从层层剥开的权力腐败着实令人揪心不已。在我国,恃强凌弱的权力之手还能伸多长,它固然是一桩“教界丑闻”,但归根结底,更是一幕公共权力被何其疯狂地滥用的“权场现形记”。“我认识你,是你的荣幸!”:这是王峥嵘最初见于媒体的宣言。猖狂归猖狂,尔后他的这句话却被“幽默”地证明为实。我们很难想象一名镇长有如此大的能耐:在权钱通关炮制案件的同年,还荣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仆”并顺利晋升?一次又一次被极致地发挥着。尽管我们都知道,县公安局政委并不是一个多大的官,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能真实地反衬出权力所具有的“万能效应”,以及我们这个社会的公信力何以轻易地沦陷:罗彩霞没填报贵州师大为何王佳俊却被贵州师大录取?本来应该给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为何被截留?贵州师范大学又是怎样审查王佳俊入学资格的?问题所指向的,决非一个县公安局政委所能承受之重。必须问的是,在这场拙劣的中,究竟有多少人在鞍前马后地为权力“服务”着?如果不予以更牢固监管笼子的话,权力——纵使一丁点的权力逃窜出来,究竟能产生、带动裹挟多大的“邪恶能量”?这才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须知,易被权力穿透的教育领域自是不绝“张彩霞”、“李彩霞”,恐怕我们的公民社会也将继续盛产“王帅”、“吴保全”等。好在罗彩霞事件核心人物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以涉嫌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被刑事拘留,王佳俊、罗彩霞两人当年的高三班主任张文迪被邵东县纪委实施“双规”。面对自身权益被蛮横侵占的事实,受害者罗彩霞首先想到的不是抗议和斥责,而是谨小慎微地表达自己的困惑和不幸,“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他们选中了我?”言语之中透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倒霉”的心态。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们没有资格去指责罗彩霞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对她和她的家人而言,现在最无法接受的恐怕还不是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而是真相被揭露之后的惶恐和无措。“政委大人”的道歉“让人很不舒服,他是道歉的语言,而不是道歉的口吻”,“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家人受到伤害……爸爸吃饭的时候手都在哆嗦”……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公安局政委的能量有多大,权力的威力有多猛,可能永远出乎我们局外人的想像。据《广州日报》报道,王佳俊在贵州师范大学的学位证、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已被注销,已经不会影响罗彩霞的毕业和将来从事教师工作,但银行方面表示,目前罗彩霞还是不能办理任何银行业务。罗彩霞在自己的博客里表示:“我很感恩,对这一切,虽然一路走来那么不容易。未来等待我的也是漫长之路,我会继续通过法律途径讨一个公道,等事情水落石出后,继续过自己的平静生活。经历这件事后,忽然感觉到自己好狭隘好渺小,忘了人的一生,还有一种东西叫做社会价值。”从这件事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反思,高考成绩被冒用,严格的高考招生制度,为何任一个“假”字一路绿灯到底?罗彩霞的名字为什么会被冒用?严密设计的制度在权力面前为什么如此的脆弱?罗彩霞的这种遭遇,她不仅是一个高考作弊的牺牲品,而且是完全对她命运的漠视和挑战,是对她命运的一种改变。如果王佳俊没有去银行开户,她们俩不是同时上的师范大学,这件事情,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我们所以程序都是有的,还非常严密,制度也是健全的,也非常规范,但是有一些人是有特权的,王爸爸其实已经被免职了,但被免职之后,他仍然能够参与到权钱交换的关系网里去,在这个背后还潜藏着多少内幕交易?到最后,他们的信仰变成了:“我很牛,我当官,就可以不遵守规则。规则是约束你们这些没有权力的”。贪婪的欲望有多大,权力之手就能伸多远。缺乏监督制约的权力一路前行,昭示着“一切皆有可能”的现实。所以,还罗彩霞一个公道,首先应从约束权力开始,还社会一个正义,首先从拯救公信力开始。我们关注罗彩霞事件,主要考虑社会公平问题。高考这样的一个制度,之所以现在我们承认它的合理性,就是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公平。但是现在又出了很多其他的一些附加条件,比如说华侨可以加分,有人就变成假华侨,体育特长生可以加分,很多人变成了二运动员,三好学生可以加分,很多人变成了三好学生。我们看到了罗彩霞的悲哀,也看到很多更悲哀的人,他们不知道上学的机会被谁取消掉了,被谁替代了,他们自己的人生被别人过了。只有我们在制度上,在阳光透明这一点上,做得更好一些,制度设置更完善一些,尽量避免这样的悲哀再次发生。这种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害者都是那些弱势群体,这种反思是很让人揪心的。因为教育最大的功能就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尤其对这些贫寒人家的孩子来说,教育对他们来说,作用是最大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现在教育给他们留出来的路已经越来越窄了,那么现在我们还要把他们仅有的这一个能够公平竞争,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奶酪给抢走,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不公的现象。这是粗暴的践踏了公民的受教育权,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知道高考的制度是比较公平的,但是如果说有权力的介入,通过改变身份信息,去冒用他人(名额),这样的一种做法,实际上是让大家感觉到,我们的脆弱的公平也难以去保障。这也会让我们对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的环境,产生强烈的质疑。而且也会对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尤其是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也会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冒名顶替”事件绝不止于影响两位女孩的境遇,其所揭示的“暗箱操作”充分暴露出权力作假的肆意妄为,折射出权力策划下的欺侮隐蔽,也隐含着权利受权力压制后的忍辱负重。要超越个案意义上的审视,除了彻查并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更重要的还在于检讨一些地方的权力运作机制,反思权力难受制约与监督的现实原因,寻找公权腐化谋私的曝光出口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化救济通道。
范文1: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范文2: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范文3: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 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 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 农乐溶液 情况记录 对照 50mg/100ml 花盛开,1周后凋谢 花6天后谢 100mg/100ml 花刚开,2周后谢,花盛开时比对照组略大 花6天后谢 15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20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300mg/l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三、分析和讨论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选自《中学科技》1994年第4期)二 整篇作文自选题目,利用最近一段课余时间(半个月或—个月),尝试写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题目的选择很重要,可结合自己特别有兴趣的某门学科的学习、钻研,或者结合学科课外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或者根据自己平时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适合自己水平、条件的题目。然后参照课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去认真搜集并分析材料,提炼出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安排好合适的结构,快速起草并细心修改,最后认真誊清。课文后所附例文可供参考;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参读一些报刊上新近发表的科学小论文。下列题目供参考:1.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2.××江的污染小议3.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4.也谈敬畏生命5.析生物链
我们忘却的艰辛 (全国卷1)时代是一棵树,过去是汲取营养的根,现在是地表上那一片丰茂与硕果累累。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在有鱼吃的年代还捉老鼠;在小康社会的今天还捡饭桌上的一粒米;在粮食充裕的时候还舍不得倒掉一碗馊了的菜。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含泪。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在花甲的年纪都不懂得休憩;在烈日的炙烤下不懂得乘荫纳凉;在儿女已长大的年纪还释不开心怀。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傻笑。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穿着老土的衣服显朴素;在城里的餐桌上依然吃得一粒不剩;在买菜时拿着皱巴巴的钱讨2毛钱的价。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执着着。当有一天,我们捉襟见肘了,他一声不吭地拿出那些曾被我们鄙视的节俭替我们解了围。他们傻笑着,我们哭了。我们忆起了那些我们忘却的艰辛,那些在田野中抚着枯死的幼苗叹息的时光。我们也终于懂得了父辈们放心不下的原因。他们都曾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只是用自己的辛酸晓谕我们那不能忘却的艰辛。他们用辛劳铸就了我们勤劳民族的智慧,用智慧浇灌了一方硕果累累的沃土。在崛起的东方大地上,我们是太阳,让这智慧之花常开不败的太阳。//用心筑起巢的父辈在用心教会我们成长。我们需要继承与发扬那一轮光辉。//沧海桑田,无法预知的事情,父辈是用勤劳赢取了幸福。//时光流转,幸福连绵,父辈是用甘甜苦涩延续了幸福。//锦江春色,幸福蔓延,父辈在用俭朴唤起那忘却的艰辛。朴实的父辈平实的话只告诉我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民族,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了艰辛,就意味着衰落。在有鱼吃的年代,我们不忘我们曾是一群捕鼠的人。在繁茂的树荫里,我们会成为汲取营养的根。 向不合理的规则说不今年3月,在国人的一片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将从圆明园盗取的兔首、鼠首铜像进行拍卖。华人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有人称他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他恶意破坏规则,而我认为,他只是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向不合理的规则说了一声震惊全球的“不”。众所周知,兔首、鼠首以及早先的其他生肖铜像,均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非法所得。如今,这昔日的强盗不仅没有原物璧还,还不顾中国人强烈反对进行拍卖,何异于公然销赃?蔡铭超作为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是出于对祖国的热忱,不愿祖国的瑰宝流入他人之手。而事后拒绝付款,则是对不合理的拍卖规则的抗争。试想,你会花重金从强盗手中赎回自家的宝贝吗?于个人,这令人义愤填膺;于国家,这辱国辱民族。倘若蔡铭超真的按照所谓的规则向佳士得拍卖行支付相应的款项,那在别人眼中,中国人岂不成了被打了左脸还把右脸凑上前去的任人欺凌的懦夫?所以,在蔡铭超看似无理的行为后面,其实蕴涵着成熟的思考与对不合理规则的奋力抗争。中国自古便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训条,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王朝更是以此礼数、规则作为约束人的条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规则都值得不分青红皂白去遵守,否则,人就成了规则的奴隶。昔有爱国志士为抗争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殒身不恤,今有蔡铭超高价拍得铜像后拒绝付款,这些行为,究其本质都是对不合理的规则说“不”,都是对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人类社会基本公理的呼唤。看似无理的闹剧,破坏的是某些人心中所谓的规则,目的却是建立起真正符合真理的规则,如果说蔡铭超此举是向佳士得拍卖行及其无理规则的示威,那么我呼唤更多个蔡铭超照亮那些被不合理规则笼罩的黑暗肮脏的角落!古往今来,任何一次对不合理规则的抗争都不是一时的冲动与头脑发热,那些看似肆意妄为的不羁后(面)都有理性的思考。李白咏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向浑浊的官场说“不”;苏轼泛舟赤壁,竹杖芒鞋,硬是以洒脱不羁向坎坷的仕途说“不”;沉郁的杜子美以“三吏”“三别”辛辣地对“猛于虎”的苛政说“不”……蔡铭超秉承这些力争,这些不羁,这种精神与豪情,向不合理的规则玩世不恭地大喊一声“不”!无关伟大的民族气节,无关恶意炒作,蔡铭超只是向不合理的规则说了一声“不”,向真理与公平(发出了)深情的呼唤!佳作点评:原作文材料中说,有人认为蔡铭超拒不支付拍卖款是“恶意破坏规则”,而本文则是反弹琵琶,针锋相对,说蔡的行为是向不合理的规则说了一个“不”字。这就使得本文在众多人云亦云的文章中独树一帜,特别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作者说,蔡的行为并非“恶意炒作”,而是出于对祖国的一腔热忱,出于对不合理规则的抗争,而这个抗争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秉承着古代仁人志士的“这些力争,这些不羁,这种精神与豪情”。文章采用破立结合的笔法,高度评价了蔡的行为的意义。这样写,就使得本文具有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广度,不是仅仅对蔡的行为表个态的平庸之作所能媲美的。结尾处,作者用十分精练的语言收束全文,呼应标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虽然个别措辞还欠斟酌,但本文还是被评为一类卷,获得56分高考作文=3=2篇 ~可以当参考
静电的原理人可以在灯光的照耀下,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那小纸屑又能不能在乐曲的伴奏下,在塑料板上跳起舞来呢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首先,我们准备一些小纸屑和一根塑料棒,把小纸屑放在桌子上,再把塑料棒在身上来回摩擦多次,然后马上用摩擦过的塑料棒去吸小纸屑.这时候,奇迹出现了,小纸屑穿着美丽的衣裳,开始翩翩起舞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静电产生了作用,静电是怎么来的,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A原子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热能,化学能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这就是所谓摩擦起电了. 日常生活中,干燥和多风的秋天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 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有些还对人体造成危害. 了解了静电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想方设法避免它对人们的伤害,还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制造机器设备来服务人们.
102 浏览 10 回答
128 浏览 3 回答
126 浏览 9 回答
285 浏览 2 回答
236 浏览 3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
144 浏览 5 回答
127 浏览 3 回答
98 浏览 5 回答
157 浏览 4 回答
222 浏览 5 回答
327 浏览 5 回答
339 浏览 4 回答
120 浏览 3 回答
242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