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演讲,一开始,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讲台,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讲话,而是从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左手按住鸡头并逼它吃米,鸡直叫不吃;他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陶行知先生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学习如同公鸡吃米一样,任何强加于学生之上的教育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陶先生几十年前的教诲提醒我们,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达尔文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一个班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老师必须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切忌“齐步走”,否则会使“掉队”的学生越来越多。
教学设计应有目的性
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首先要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创设情境,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
组织教学应有针对性
教学的基点应放在一个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原有水平上,把后进生尽力拉上来,把优等努力推上去。教师要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总的原则为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必须照顾到全体学生。组织课堂教学应遵循:
1.教学目标主导性原则。围绕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位置不可颠倒。
2.学生参与原则。采用有效手段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推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3.交往与民主原则。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交往,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
4.巩固强化原则。要求学生时刻不忘学习效果,而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及时克服困难,巩固知识。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急于探求结果而导入新课。抓住关键,精神引导,拓展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开发潜能,有条不紊,环环紧扣,还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练习设计应有层次性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他们已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向他们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让他们思考,以加深他们的理解,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而难度较高的题目,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还可通过课外活动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数学才能.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起点要放得低些,使之解题正确率高些,以此提高信心,克服畏难情绪,课堂练习必须多层次设计。
作业辅导应有灵活性
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课后作业是通过学习,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布置作业切忌一刀切,必须选做,对课本中基础题一般都要求学生做作业,对后进生可先进行揭示,以使进一步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对优等生要求做好提高题,实际上,教师可把基础题适当修改,使知识延伸。
课后辅导也须分两个层次,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且必须保持连续性,这也是课内辅导的灵活补充。对后进生的作业尽量面批,或尽量边批边讲边练,根据其遗漏的知识点,再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让其练习。其中有些学生的困难是由于以前知识没有学好,对于这些学生就要设法帮助他们弥补缺陷,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有些学生学习的困难是由于智力发展的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对于这些学生要适当放低要求,多进行灵活辅导,集中力量让他们把最基本的、最必要的知识弄懂,多练,逐步提高要求,当取得一定成效后及时在辅导中鼓励,循序渐进,使之跟上一般水平,最后达到基本要求.
阶段测试应有多样性
数学试题要难度适中,分量恰当。对单元测验或阶段性测验还要注意到试题覆盖面要大,并且把课标提出的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多方面在试题中要反映出来。合理选用试题类型。传统的试题,客观性测试题各有利弊,应根据考查的内容和考查的要求,合理使用,不可偏废。有时对某节内容的测试可抽部分小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