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完《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给我很深的感触,尤其是程蝶衣这个角色,这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我对于他,永远都没有愤怒,永远都只有怜悯和同情。这是一个无奈的角色,无奈的接受扮演女性戏子的角色,无奈的拒绝接受改变自己的戏剧艺术信仰的角色。
其实剧情里面的程蝶衣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从一个旧社会妓女儿子的身份中开始萌芽的,这是一个黑暗的社会,妓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极其低贱。作为妓女的儿子,他的地位更是卑微,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他,被动得像旗子一样受封建残余的玩弄,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他既无力也无从反抗,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要求他去奋斗?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在那个年代,他不仅身单力薄,就连披在身上的外衣都是脆弱的。在妓院,他从小被当成女孩抚养,多少年生活如戏,使他无法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出现了角色不清,甚至无法分清真实还是扮演,性别角色对他来讲是个无法抚平的创伤。他从小就习惯于作为女孩子的行为标准,男孩子的生理和女孩子的角色冲突,使他分辨不清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任务。程蝶衣进入戏班,一个男人的世界后,他终于可以证明自己的男性角色了,他终于可以摆脱女孩子的身份,远离妓院的生活,重新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了。然而,社会连这点机会都不给他,戏班的孩子因为他是妓女的儿子而瞧不起他,欺负他,尤其是师傅逼他扮演女性的角色,他连唯一的一次变为正常人的机会也被剥夺流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程蝶衣彻底抗拒他的新角色,抗拒作为戏子,抗拒戏子的整个环境,抗拒戏班孩子们都梦想的未来,尤其是抗拒女性的角色。虽然师傅逼着他唱坤角,可他每次都会说“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体现出他对女性角色的抗拒
程蝶衣作为一个戏子,他做到了他的角色的要求,符合了人们对“虞姬”这个角色的期望。袁四爷对他也极为欣赏,对蝶衣的角色的扮演给与了极高的评价,连日本人都说,“他真正懂戏”。可见,他很巧妙的把他的角色距离缩到最小。在一轮又一轮的社会化大变革的浪潮中,程蝶衣如第一次在戏班中一样,抗拒身边新社会的一切改变,那个附着于戏剧的文化传统,深深刻在他心中,“从一而终”的观念深深的烙在他的心里,他甚至一生为之战斗。即使在文革的批斗会上,他依然由衷的透出心底的那种旧有的文化环境刻在他心中的观念,他在心中抗拒新的社会,抗拒思想的“改造”。程蝶衣的自杀,我想,他也许认为文革就像大烟和前面所有的苦难一样,忍一忍就过去了,当忍过之后世界会回到他们一边,生活可以回到过去。但是,当他发现文革过后,他心中的文化观念生长的旧有的文化环境依然没有回来,而且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他观念中最深刻的,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也随着永远无法归来的文化环境永远无法归来了。他终于感觉到了绝望,对自己人生的绝望,对这个社会的绝望。他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蝶衣的一生面对好几次角色的选择,经历了好几次角色的转变。但为什么蝶衣能够接受心理上男性向女性的转变,却丝毫不能接受他的京剧信仰角色上的任何转变。我认为,他的女性角色是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或者说与生俱来的,他生来是妓女的儿子,他注定无法脱离戏班的,他虽然开始时进行了抵抗,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其实,除了接受他别无选择。当时他的力量是那么弱小,他无力也无法抗争,他只能接受。而对于京剧的信仰,是他自己的选择,是他一生的追求,是他奋斗一生的目标,他要把这个角色坚持到他的生命的终点。他的一生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力量束缚,而戏剧是他唯一能做的选择,因而就显得弥足珍贵,在接受改变和放弃自己的生命之间,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所以,我觉得社会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代表了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在角色的背后,如何借着这个角色来实现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