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导论》(与卢康华合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译著),漓江出版社,1987年;《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简明比较文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文贝-中国比较文学学刊》(英文版)六种,漓江出版社,1984-1991年;《西方服饰大全》(原名:西方服饰史,译著),漓江出版社,1992年;《比较文学》(与陈惇、谢天振共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中国百科大辞典》(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和文论部分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认识“自我”和“他者”的沟通之道:简明比较文学(重写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年8月出版;《比较文学经典要著研读》(双语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 “对比较文学始于19世纪的质疑”,《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2期;“比较的比较”,《中国比较文学》,1984年1期;“比较研究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对应词”【美】《比较文学与一般文学年鉴》1985年;“中西文学关系的‘T’型研究”,【德】《比较文学的当代趋势》论文集,1987年;“弹词的艺术魅力所在及其美学意义”,《评弹艺术》11集,1989年;“首部《中国文学史》的比较研究”,《复旦学报》,1990年6期;“为‘中国学派’一辩”,《文学评论》,1991年2期;“对中美比较文学发展现状的比较诌议”,《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2期;“美国的‘说书’和‘说书人’”,《评弹艺术》17集,1995年;“打破欧洲中心,改换比较文学视角”,《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1期;“全球主义、本土主义和民族主义”,《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3期;“中美‘说书’及其理论的比较初探”,《评弹艺术》20集,1999年;“‘扶南’:中西文化早期媒介复义形象特点探”,《东方丛刊》1期,2000年;“中西文学关系研究的‘有效化’-兼论‘影响研究’和‘世界性因素’”,《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3期;“跨文化研究的有效性”,《季羡林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文化与环境:从奥斯汀到哈代”。《新文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生态批评,文学理论与生态学的真实性”,同上;“美国口头表演文学理论与评弹传统论述的比较初识”,《人文研究与探索》,学林出版社,2002年4月;“不该忘记的诤友”,《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7/6;“近三年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与问题”,《第7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2002年8月;《成在此,败在此:解读唐代景教文献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比较文学的新一轮身份“漩涡”-兼谈“反民族主义”与“反欧洲中心主义”》,郑州大学学报, 2003年4期;《比较研究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3期;《比较文学的研究之道-可比性》,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4期;“文学与副文学研究探”,《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11期;“文化热中的思考与探究”,《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3年6期;“论伊安的口头文学表演实质和柏拉图的误断”《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7-2000年;“中国百科大辞典·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和文论部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八五重点书目研究项目,已于1996年完成;“苏州评弹同美国说书的比较研究”,江苏省教委项目,1994-1996年,已完成;“中美口头表演文学比较研究”,江苏省社科项目,1995-1997年,已完成。市教委项目:“比较文学概论课程”,2001-2003年,已完成;市学位办的市属博士学科点建设基金项目:“现代化的国际都市和传统文艺的现代化”,(GB0111)2001-2004年;市学位办的上海市研究生教学用书建设项目:“比较文学批评史”,2001-2003,(CE01003);市社科项目:“国人认识入华基督教史论”(CW0329);《比较文学》(主编2),1997年获“国家级重点教材”,1999年获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简明比较文学》,获第三届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百科大辞典》,2000年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的荣誉奖等;《比较文学导论》,获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85年;《当今大学生宗教信仰善的调研报告》,2003年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