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天空之城 动画相关评论 1、文明的困惑 ——浅析《天空之城》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有一个巨人,他是大地的儿子。大地母亲赐予他无穷的力量,没有谁能够战胜他。但有一次,他的对手将他诱到空中去决斗,双脚离开了大地的巨人无法再从母亲那里获得力量,最终战败被杀。离开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即便是神勇无比的巨人也会变得不堪一击。古希腊的先民们也许没有预想到他们那个时代里尚如婴儿般的人类文明会成长为今天巨人般的现代社会,但他们当年先知先觉般地试图通过神话留给后人的这个忠告,却在被人类遗忘了数千年之后,由一位东方人在这喧嚣的世界中用心灵聆听到,并用他那独特的、比神话故事更有震撼力的方式,向世人解读出来——这就是动画电影大师、日本著名导演宫崎骏和他的作品《天空之城》。 情节的设定 纵观宫崎骏的所有动画电影作品,不难发现“飞翔”是其永恒的主题。在本片中,他更是将舞台搬到了一座“空中楼阁”之上——天空之城拉普达。这是一座以反引力装置的飞行石为悬浮动力的空中城市。满怀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的宫崎骏试图通过对文明失落的根本原因的追问,影射出人类文明的现存弊端,并对文明如何才能生存、发展的哲学命题进行探讨。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拉普达这座虚构的天空之城的兴衰来表现出来的。 在影片中,拉普达城出现时已是一座空无一人的废城。人们只能通过巨大的飞行石、不计其数的机器人、堆积如山的财宝来遥想其当年的繁盛。宫崎骏显然无意于着重向观众介绍拉普达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他仅仅是以这种曾经极度繁盛的文明的最终毁灭来强烈地震撼和冲击每位观众的心灵,从而对现代社会中的芸芸众生提出质问,并最终来思考人类文明应向何处发展的现实问题。 当然,宫崎骏不会像某些所谓的科幻片那样浅薄地将天空之城拉普达的文明归功于外星文明的教化或神秘力量的恩赐。他在观众通常不太注意的片头中,以短暂的几十秒钟时间,用几组画面向观众简单而有序地展示了这个神秘文明的演化过程: 风之女神微笑着俯视大地,她轻缓地吹着一阵阵和风,吹散了云层,也吹散了拉普达人心头的蒙昧。于是,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拉普达人架起了第一架简陋的风车。继而风车进化了,它有了高耸的塔楼作躯干,无数的齿轮和杠杆作肢体。接着,拉普达人的采矿机不停地向地下深入挖掘。在地面上,绿色的草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庞大的工厂和不停地冒出滚滚浓烟的烟囱。同时,拉普达人也没有停止向天空进军的脚步。由单个的简单的飞艇到配有先进动力源的飞行舰队;由靠无数螺旋桨才能缓慢升空的形如航空母舰的“空中母艇”,到只需底部的一个大螺旋桨就能悬浮于云端的空中城市;直至配备有反引力装置飞行石的天空之城拉普达。而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风之女神的眼中,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接下来,伴随着乌云和闪电,一艘庞大的飞行器从天空之城飘降地面。从那里走出成群结队的人们,投入到大地的怀抱中。风之女神依旧含笑地关注着这一切,依旧用柔风轻抚着大地。最后一个画面中,在广袤的绿色草原上,又出现了一架简陋的风车,旁边站着一个提着竹篮的小女孩——希达。和风缓缓地拨动着风车,也轻轻地舞动着希达的衣裙。一切有如一幅静谧、祥和、自然的铜版画。翻开这恬美的扉页,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随即展开。片头中留给观众的那些悬念也随之被慢慢解开。 整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达和少年巴斯以及海盗、军队、穆斯卡等三股势力寻找天空之城拉普达的历险记。在情节上分别以现实的和历史上的拉普达文明为明暗两条线索,并利用两者的交错来推动情节的演进。下面让我们跳出影片情节的先后顺序,而按照时间的流程来重新审视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 很久以前,拉普达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之后,拥有了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他们从埋藏于大地深处的矿石中提炼出飞行石的结晶体,建造了天空之城拉普达。七百年前,拉普达人离开天空之城返回大地,并散居于大地上的各个角落里过着平静的生活。时光飞逝,希达作为现在的拉普达公主,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王室世代相传的飞行石,同时也铭记下了能唤醒飞行石魔力的咒语。虽然希达一族对远世的繁华早已淡漠,但拉普达王室另一族的后裔——穆斯卡却是野心勃勃,他一直企图重返天空之城,并利用其统治世界。而在这七百年间,大地上人类的文明也在飞速发展。随着飞行技术的成熟发展,人类不断地寻找着传说中的天空之城。有人还曾经亲眼目睹过这座神秘之城,巴鲁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某一天,从天而降的一个拉普达机器人,更是证实了天空之城的存在,坚定了人类寻觅它的信念。尤其是在机器人身上所体现出的尖端智能,更是地面上的人类所无法企及的。于是,政府出动了大批军队,还派遣了一个由穆斯卡领导的类似克格勃式的神秘组织一起来寻找天空之城拉普达。与此同时,一群垂涎于拉普达财宝的海盗也在行动。最终,为了不让穆斯卡的野心得逞,希达和巴斯一起念出了毁灭之咒,天空之城的科技、财富和武器等所有拉普达文明的痕迹统统化为灰烬,只剩下一棵大树载着拉普达城的残骸永远地消失于天际。 思考的轨迹 在对全片的时间脉络进行了梳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宫崎骏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点上。 第一个时间点即七百年前,宫崎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拉普达人为何要放弃已有的繁华和强盛而重返大地?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之城上的建筑只是由于年代久远而显得古旧,一点也看不出遭受人为侵略或被自然灾害破坏的败落。无尽的财宝完好地封存于仓库中,根本没有遭遇洗劫的迹象。成百上千威力惊人的机器人沉睡于类似蛋壳的装置中,毫无曾经战斗过的伤痕。由此可见,拉普达人离开天空之城的原因并非是遭到其他文明的攻击或者内部战争,也不是因为自然因素的侵袭,更不是由于自身财富或能源的耗尽和枯竭。也就是说,拉普达人根本不是被迫地背井离乡,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他们自觉自愿地选择了放弃一切而回归大地。由此我们会进一步思考:拉普达人为何会心甘情愿地舍弃天空之城,而脚踏实地地去过那种原始、简单却平静、恬适的生活呢? 显然是因为拉普达人察觉到了表面的繁盛下所潜伏着的危机。正如希达最后对穆斯卡所说的那样——无论拥有多么可怕的武器、拥有多少恐怖的机器人,离开了大地的泥土,拉普达文明的生命之树就不能够生存。 也许,当拉普达人终于使自己的城堡浮上天空,使大树之根游离于土壤的时候,他们还沾沾自喜于自己扭转乾坤的力量,还沉醉于飞翔于云端的快乐,还洋洋自得于对自然的控制和对大地的俯视。不过,当天空之城越飞越高,自身文明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他们终于通过不断的自省,悟到了自己的文明只有在代表着自然的大树的荫护下才能生存发展,正是大自然给了拉普达文明以生命力。于是,他们毅然放弃了那些现代人类梦寐以求的东西,褪去了拉普达文明浮华的外衣,让它如初生的婴儿一样,以最本真的状态重新投入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 这种回归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意味着一种文明的倒退或者说是消亡,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因为它表明拉普达文明在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而也证明拉普达文明自身在文明程度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进而我们可以说,拉普达文明正是在拉普达人于七百年前集体回归于大地、回归于自然的行为中得到了升华。 第二个时间点即希达和巴斯一起念出毁灭之咒的一瞬,拉普达人封存在天空之城里的,那些在现代社会中被普遍用来判断一种文明是否先进是否强大的东西,最终还是灰飞烟灭般地消失于天空。还有那个看似坚不可摧的黑色半球体也崩溃、瓦解得如此迅速。此时,宫崎骏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如此可怕呢? 表面上看起来当然是希达的一句咒语,但实际上却是无尽的贪婪、欲望和野心——这才是毁灭天空之城的真正元凶,也是导致一种文明归于消亡的根本原因。 如果将文明比作人体,那么贪欲并不是破坏其生理机能的病毒,而是直接操纵其精神和思想的恶魔。它会将文明的躯体——科技、财富和武器的效用向邪恶的方向发挥到极致并以之去破坏一切直至自我毁灭。 当天空之城已经处于野心家穆斯卡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当大地上的生命都在“天火”武器系统的炮口下战栗的时候,拉普达文明的毁灭已成定局。这样先进、发达的文明都无法摆脱被贪欲控制的命运,最终甚至不得不以自我毁灭来做最后的反抗,如此的结局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惜、可叹、可悲。 即使没有穆斯卡,随着飞行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最终也会寻找到天空之城拉普达,并会在贪欲的驱使下利用被封存于其中的东西来进一步“统治”自然,甚至自相残杀。到那时,拉普达的文明还是在劫难逃,而人类的文明也势必葬送在自己手中。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本片中,宫崎骏的思考是分为两个层次的:在第一个层次中,宫崎骏认为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就如同树木与泥土的关系一样。如果不植根于大地的泥土,即使是参天大树也无法存活。同样,妄图脱离自然、控制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文明也一样无法生存。只有“植根厚土,沐浴清风,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唱”,文明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在第二个层次中,宫崎骏认为如果说自然会赐予文明以生命力的话,那么贪欲则会夺取文明的生命力直至彻底毁灭文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两个层次的思考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而是交织于影片之中,并最终为人类文明的发展问题贡献了一条真知灼见、一剂苦口良药——只有融合于自然,并能抵御住贪欲侵蚀的文明才能不断进步以至永存。应该说,正是这种结合人类自身现实命运的人文思考,形成了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永恒的魅力。 未解的难题 如果沿着宫崎骏的思路对拉普达文明的得失与兴衰做更进一步的深层次分析,我们会发现影片中仍留下两点悬疑令所有的观众一起去思索: 其一,如前所述,拉普达人的回归行为是拉普达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但这是一种认知和精神层面上的进步,并且拉普达人获得的这种进步是以现实和物质层面上的牺牲为代价的。有没有可能找到一条可以实现精神层面与现实物质层面相并举的进步之路呢?追求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追求融合于自然的生存状态,一定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人为的科技能否完美地融合于原生的自然呢? 拉普达人回归大地后虽然过着安适恬淡的生活,但是同时也必然要忍受繁重、辛苦的劳动。我们不禁会想,以拉普达人的聪明才智,能否改造几个机器人让它们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自己悠哉游哉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其二,拉普达文明毁灭了,但“贪欲”这个罪魁祸首并没有随着天空之城的崩溃而消失。相反,它正以胜利者的姿态狞笑着,而它的魔爪下一个伸向的也许就是我们人类的文明。宫崎骏通过在影片中对现实世界林林总总的影射,来反映他内心对于人类文明前景的忧虑。天空之城拉普达的文明本身就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许多曾经辉煌但现已消亡的文明的缩影。看到那座浮于天际的城市,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已化为流星的“和平号”以及人类正在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细心的观众还不难发现,影片中出现的巨型空中战舰,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用以空袭英国的“齐柏林”式飞艇为原型的;军队中那个大腹便便的将军,胸前挂着的也正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纳粹铁十字勋章;拉普达在穆斯卡的控制下所发出的“天火”,与广岛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无甚区别;而被穆斯卡控制后高悬于大地上的已伸出武器的半球体,不是正好象征着从东西方冷战开始至今一直悬于人类头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吗? 拉普达文明在贪婪、欲望和野心面前所表现出的无力、无助和无奈已经为我们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而现实世界中的这一切,却似乎表明人类仍在执迷不悟地、一步步重蹈着拉普达文明的覆辙。那么人类究竟能不能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呢?人类凭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没有可能探寻出另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以避免悲剧的重演呢? 对于上述这些决定着人类自身文明的兴衰、存亡的问题,宫崎骏并没有在本片中给出答案。也许他也无法给出答案,因为这些问题必须汇聚全人类的智慧去思考。在本片中,宫崎骏通过清晰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悬念迭生、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经天纬地的虚构想像,将动画电影天然的娱乐性与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深深地感动了无数观众,同时也必然引发观众对人类文明的关注、反省和思考。而照亮人类文明前景的火炬,也许将由这些受到感动和启发的观众的脑海中划过的一簇簇星星之火所点燃。从这个角度来说,宫崎骏既是一名卓越的电影导演,更是一位人类思想的先行者。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天空之城》作为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之作,宫崎骏一人在其中兼任了原作、脚本、导演和角色设定四项重任,从而使得这部作品从头至尾注入了纯粹的宫崎骏理念,而成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因此,这部作品所获得的热烈好评和巨大成功,不仅为吉卜力工作室的事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开局,也对宫崎骏日后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中作为思考的主线,贯穿于宫崎骏此后创作生涯的,正是本片中所提出的两个斯芬克斯之谜般的未解难题。 2、作品中寓含神话结构 在导演宫崎骏的构想里,天空之城并不是围绕着空心的浮岛,虽然飞行石供给天空之城的能源,却不是唯一的核心所在,真正撑起天空之城的是“树”,是那根参天巨树,令人印象深刻!这棵树使我想到神话结构的问题。为什么是树?而不用其它的东西?天空之城究竟是靠什么样的系统在维持,这个问题必须回到古老的农耕文化与狩猎文化/畜牧文化诸民族的世界观来探讨。 不管是父系社会也好,母系社会也好,农耕文化的世界观,有一套公式可循,那就是“大地-肉体-灵魂-生与死”,由这些来形成世界的图像,进而内化到人们的心中,就好象中国以五行来看待万物消长,而人的身体五脏六腑也以五行来说明内部的运作与调和;灵魂离开了身体,必须入土为安。在这个秩序里,大地占了极重要的角色,就好象希腊神话里的大地之母盖娅是孕育万物的女神,而中国的女娲,也是以泥土造人,以泥土补天。万物皆植根于大地,就好象希达面对穆斯卡最后说的“如谷之歌,与风共舞,与种子过冬,与鸟共鸣,无论多么可怕的武器,无论拥有多么可怕的机械兵,人一旦离开泥土就活不下”。 然而狩猎文化/畜牧文化滋养的民族,他们基本的自然-世界观,又是如何呢?以本来的素材〈森林-海洋-天空以及星辰-动物-力量〉建构的公式,更扩大了农耕文化的视野。如果我们把世界观和神话摆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们的一致性,神话与其被创造出来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宫崎骏在动画影片中也展现他的神话观,从《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一路走来,不变的是以“树”撑起的神话结构。 像是《风之谷》因为人类的污染,造成“腐海”的蔓延,森林的功能在于净化,以确保地下水源不被污染;像是《龙猫》里孩子们和胖胖的龙猫,在夏天的夜晚,种橡树,只要心里想着会长高,树彷佛吹汽球一样膨胀,快速地发芽、茁长,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种子,树成为人格教育的隐喻,如同中国人所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像是《幽灵公主》扣紧毁灭性武器禁绝后,人类文明的再生与发展的母题,而森林里住着野猪(山神),麒麟(又名四不像,介于人与神之间的圣兽,其形体时有变化,神出鬼没,掌管万物的生命)当人们任意地开采自然资源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生存就要砍伐森林,而森林的消失令动物无栖身之处(像是亚马逊的热带雨林正面临相同的处境,为了生存,当地原住民必须烧林以辟田耕作)。影片到了最后,则是以麒麟之死来交换自然环境的恢复,着实令人感到悲哀;像是《千与千寻》最终前往沼底的电车,来到了犹如《龙猫》片中出现的乡间森林,也暗寓着日本必须重新回到过去的农业社会来思考资源过度浪费以及社会价值迷失的课题,无言的森林传达了“回归”的命题。还记得,千寻的爸爸也是开车在森林里迷路的,失去的东西,却等到拜访了住在森林里的钱婆婆才找回来。到了结尾,千寻和爸妈穿过车站的隧道,开车走出森林,故事始于森林也终于森林,这是善的循环,这也是轮回。 3、转生之章 ★照叶林文化论 如果看过宫崎骏早期的画风与题材,可以发现到他的画风与后来的动画电影有显著的不同。几部长篇动画片拍摄下来,走出了另一个崭新的视野。宫崎骏面临一个思考上的大转变,是1970年代后半的事,当时他接触了植物学者中尾佐助所主张的“照叶林文化论”。 远古的地球,从喜马拉雅山麓一直绵延至日本,常绿的照叶树林呈带状分布,生长得十分茂密,在这个范围内的,各地以森林为根据地发展出来的文化,食衣住行的传统有着许多共通点,可以视为相同的文化圈。另外,照叶树林只生长在温暖潮湿地带,再生力特别强,因此即使人为加以破坏,隔了几十年又能恢复原本的面貌,即使是属于先进国家的日本,照叶树林仍能宽容地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个理论的重心摆在不论是国家或是民族,原生植物的属性决定人类的文化。 这样的观点,为宫崎骏的思想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他发现原来自己对于暗郁的森林以及日本的绳文文化有着憧憬,好象找到了寻觅已久的水源。对于祖国的历史、与政治、经济体制,他的看法比较偏向左派,反而对于中亚、东欧、欧洲诸国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动画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当他确立了“把世界观和森林连系在一起的子民=日本人”这套逻辑之后。他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日本的风土以及照叶树林的特色。 面对被独裁者、军火商和资源大量消耗的世界,唯一的做法就是采取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态度,世界的秩序终会被大自然的力量平衡过来,新闻所见的天灾仅仅是大自然反扑的一种手段,目的在调整生态环境达致新的和谐状态。宫崎骏作品的主题在进入1980年代以后,踏进了复杂难解的思想领域。不再只是围绕着冒险故事打转,也希望在其中表达对人与自然互动的课题。这时候,宫崎骏作品是以“照叶林文化论”为核心,开始朝植物学、考古学、民俗学探索,只是他始终不愿被定位,仍持续寻找新的可能。 ★人与土地共生 《天空之城》的片尾,抱着必死的决心要拯救希达的巴斯,最后两人被天空之城仅存的大树树根所救,暗示着财宝与武器争夺战的外部,应该还有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世界——“人与土地共生”的主旨昭然若揭。虽然并没有详细说明,未来“人与土地共生”将会是什么样的形态?但是从天空之城美好的空中花园,我们彷佛看见宫崎骏心中对于美好的未来透视图,从《风之谷》的残破荒芜又倒退,回到他早期的作品《未来少年柯南》的时代,即使是高科技的帝国,还是被生命力强劲的大树所寄生,整个城堡中到处都是蔓生的植物,犹如原始森林一样。暗喻着文明破灭之后,人们依然可以找到新天新地,追寻自己的伊甸园,让后代子孙能延续下去。就好象身为公主的希达,虽然眼睁睁看着祖辈的基业在瞬间瓦解,但是她澄澈的瞳孔中依然闪耀着希望之光。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毁灭性武器如原子弹、核武的威胁,以及独裁者的嘴脸,甚至也预言了如果发动毁灭性武器,世界将藉由人类的手消灭,这部作品公开放映于1986年,当时各国仍在进行军备扩张的竞赛,也是冷战结构将要彻底崩坏的前三年,1989年柏林围墙倒了,东西德宣布合并,苏联共产体制瓦解,冷战时代正式结束,进入了后冷战时代。宫崎骏的先知先觉,开启了世纪末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确实有激励人心的作用,即使单纯地把它当作一个故事来看,也能够领会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人心所向往的桃花源。 4、冒险故事现代版 回到孩子们最喜欢的冒险故事,我们看到了巴斯和希达两人互相扶持,彼此搭救对方,彷佛受到命运的主使,但是他们两人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个命运,也没有逃避也没有放弃,当希达为阻止穆斯卡企图用飞行石及机器士兵来称霸全世界,而念出毁灭的亚语“巴鲁斯”!,整个“拉普达”旋即崩溃,好象解开了千年的咒缚似的,被王宫繁茂的大树保护的两人,即使没有了手中的飞行石也丝毫不以为意,纵身跳下原先停在天空之城的飞行器与海盗们会合,这时候男女主角的表情和从前的冒险故事有着极大的转变。现代版的冒险故事,并不是找到宝藏或是打倒坏人,故事就这样结束,一场追寻自我,最后肯定自我的冒险之旅才是宫崎骏作品中所传达的讯息。 天空之城不只有活在记忆里,只能在考古的素材中翻寻,看完这部片,我相信还有许许多多的天空之城,飘浮在未来的时空,向我们招手,也许下一个科幻版的天空之城,从你的手中浮现也说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自己想:不管是什么生物,都不能离开养育了他们的母亲:大地(地球)。
题目:我们也会老去,只是不该来得太早 <天空之城>的创作灵感来自格列佛游记的一个章节,都是成年人的谎言,唬得人一愣一愣,但今日的我看<天空之城>与年幼时看<格列佛游记>时的心情绝对是不一样的,也许也会被故事所打动,但过程中的那种情愫又绝不是对幻想世界的渴望,于是忽而又恨起<天空之城>,是他打破了童年时阅读的美好回忆吧,不禁想起了杨德昌的<一一>里,简洋洋最后对奶奶说的:我也老了。是的,“我也老了”,那是一种悲伤的令人落不下泪的喟叹,童真在成长中泯灭,对世界的认识越是深刻便越是苍白,我们相信所有人但怀疑世界的一切,这又是一种怎样矛盾的心绪....... 突然有一天,我们满天飞舞的都是“潜规则”,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华南虎”,就连风声雨声读书声都伴着“艳照门”,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究竟该去信仰什么? 我们总是会有悲伤,那是因为我们思考,可你若是思考就会把上帝逗笑,而你又打不过这老小子,只得忍气吞声,继续发着牢骚...... <天空之城>最让我柔软的,应该是那对少年(男女)纯美的笑容和澄澈的瞳仁,他们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经历了许多艰险和苦难,但是他们始终也没纳投名状,虽然是故事,但那分对彼此的保护中,略带冲动的热情始终哄得人鼻子发痒,惭愧得说,我一直以为这对未成年人会在动画里来个湿吻,哪怕一个轻吻也好嘛,然而这个龌龊的念头一直未遂,他们只是紧紧拥抱在一起望着彼此的眼睛,欢笑成一团,融为一体般的契合,像极了天涯歌女的歌词: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我想宫崎骏没让二人接吻,一定不是怕分级时分成R级,唉!真纯啊! 感谢宫崎骏先生带来了一个梦幻般的故事,86年,日本已经在动画中描写人了,还渗透了人性的东西在里面,至少这一部动画富含了更多深层次的价值观的讨论,究竟是该选择快乐纯真的生活还是邪恶危险的霸权,究竟现代文明带给了人们什么,这都是<天空之城>所展现给我们这些大孩子看的命题,当然前提是你思考。 而中国的动画还停留在刻画动物的滑稽愚蠢和天真善良,例如在学龄前儿童中颇具人气的蓝猫和大脸猫等一批动物界的青年才俊们,诶,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不提也罢. 其实我们看电影评判其好坏的初衷可能就是因为就是因为喜欢他,他让我们有了共鸣,当然那些迫于生计码字的同学们除外。 <天空之城>未必在艺术境界上达到多么高的水平,也没捧到小熊小狮子,但的确是部能让你产生遐想的动画片,可以没意义,但不能没意思,我们每天都很累,休息的时候再谈什么思想什么意识形态未免有点假,许多主旋律不招人待见的原因可能就是,他们没把价值观藏在影像中,而直接用对白引出来了,惹人反感,而宫崎骏的手段就是,我不说,你自己看吧。这才是高手。 这类的动画的结尾总是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王子救出了公主,过程又常常伴随美少女变身和机器人合体的情景,在下不再赘言了,只谈谈里面几个比较可爱的“海盗” 片中对几个可爱的海盗做了很大篇幅的刻画,刀疤脸有之独眼龙有之,总之面目猥琐,但你对他们又恨不起来,几个哥们实在太笨,对男女主角又总网开一面,帮衬多些,伤害可以忽略不计我不是要赞扬他们的可爱,我是想提醒大家一点,他们在变得笨拙可爱之前一直干的可都是打家劫舍,绑票剪径的买卖,怎么观众说仇恨就仇恨,说喜欢就喜欢了呢? 我们在许多电影都会发现,浪子回头比大好人做了小坏事更容易被宽恕。 例如:一个杀人魔杀了许多手无寸铁的好人,第二天帮小朋友把挂在树上的气球摘下来,或者扶老奶奶过马路,我们的眼前就会一亮,心里就会一暖,对杀人魔以往的怨恨一扫而光,而充满了无限的爱怜与同情对这位充满人文关怀的浪子。 反之,一位慈眉善目,悲天悯人的超级大好人,有一天对自己暗恋的对象撒了谎,致使一对郎有情妾有意,男帅气女妖娆的情侣被拆散,继而我们会对大好人充满了满腔的怨恨和愤怒,冲动者很可能会骂街。 其实,这种奇怪的心理何止在影片中出现呢,在生活中也是莫名其妙的出现,比如一个恶人天天欺负你,突然一天他有点累,没欺负你,你就觉得他这个人不错。 再比如,父母每天对你百依百顺,突然有一天,他或她打了你一个耳光,你就恨之入骨,恨不食其肉,寝其皮。虽然有点夸张,但事情大概就是如此。 这是为什么?奇哉怪也! 这样一个冰冷的而又炎热的晚上,我在清醒状态下,做了一个如此美好的梦;冰冷是因为外面最低气温-25°,炎热是因为屋里的暖气让我穿着短裤。 我知道21岁已经脱离了幻想的年代,但却如何也摆脱不了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年少轻狂,我还能思考,我还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奔跑,谁让我年轻呢,凭谁问小子老矣,尚能玩否? 现在的我还是快乐的,每一个笑容都能露出12颗牙,纵然不很洁白,也属青春逼人! 遗憾的是毕竟长大了些,懂事了些,不再去幻想,可能<龙猫>和他的坐骑出现在我眼前,我也未必在看得到了,<怪物公司>的员工们恐怕也不会来招惹我了,孩提时清澈的眼神也不复存在,银铃般的笑声变得低沉暗哑,幼稚得刺眼的脸蛋也早已被坚毅的脸颊替代,当一个男孩被动的成为了一个准男人,恐怕唯一权利也只剩下去懂得坚强 但,此时此刻,完全有理由软弱一回,懦夫一次,甚至清泪湿青衫...... 说到底,<天空之城>我看着挺有感觉,希望诸位也看看这么纯的动画
原名: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 Tenkuu no Shiro Rapyuta) 中文名: 天空之城 英文名: Laputa:Castle in the Sky 制作: 德间书店 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 制片:高畑勲 音乐:久石让 作画监督:丹内 司 美术: 野崎俊郎�9�9山本二三 色彩设计:保田道世 配音: 田中真弓 横泽启子 初井言荣 寺田农 作词:松本隆、作曲:筒美京平、歌:小幡洋子 原画:筱原征子、远藤正明、二木真希子、桜井美知代、森友典子、大谷敦子、小林一幸、贺川爱、前田真宏、福田忠、川崎博嗣、高坂希太郎、大冢伸治、河口俊夫、近藤胜也、名仓靖博、锅岛修、江村豊秋、友永知秀 动 画チェック:尾沢直志、立木康子 背景:小关睦美/木下和宏、吉崎正树、久村佳津、饭岛久美子、太田清美、石川山子 片长:124 分钟 首映:1986年8月2日 荣誉: 文化厅优秀电影 第41回(1986年)每日电影奖大藤信郎赏 1986年(第15回)Pia Ten动画部门第1位 大阪电影展 日本电影第1位 日本动画复兴特别赏(高畑勲�9�9宫崎骏) 动画艺术日本电影第1位 电影旬报 86年度 日本电影第8位/读者选出日本电影第2位 第4回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大赏 美术部门最优秀赏 第9届《Animage》杂志最佳动画片 中央儿童福祉审议会特别推荐 文化厅多媒体艺术展“日本多媒体艺术100选”动画部门选出 横滨电影节年度10大优秀电影 第8位 发行公司: Toei Japan ..... (1986) (Japan) (theatrical) (103 theaters) Streamline Pictures ..... (1989) (USA) (theatrical) (dubbed) Gaumont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BVI) [法国] ..... (2003) (France) 博伟电影公司 Buena Vista Pictures [美国] ..... (2003) (USA) (DVD) 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EDKO Film Ltd. [香港] ..... (Hong Kong) (theatrical)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日本] ..... (2002) (Japan) (DVD) 其它公司: Screen Music Studios (SMS) Inc. [美国] ..... dialogue recording facilities 天空之城 创作人员 制作:德间书店 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 制片:高畑勲 音乐:久石让 作画监督:丹内司 美术:野崎俊郎�9�9山本二三 色彩设计:保田道世 天空之城 动画故事简介 飞行石 《天空之城》(Laputa - The Castle in the Sky)是吉卜力(GHIBLI )工作室的开山之作。1986年作品。 《天空之城》是一部宫崎骏由Jonathan Swift写的小说《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萌生创意而作的电影,某些人认为其故事情节较为传统,但这不等于它没有新意,相反,《天空之城》一剧充满了很多新元素。电影中近乎完美地刻画出故事所发生时代的世界的景观,有点科幻色彩,也有点神话色彩,还有点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味道,诸如高架铁轨上的旧式火车,黑漆漆的矿洞,飞空艇,象泥塑的机器人等等…… 紧张激烈的情节贯穿整部电影,但蔚蓝的天空和浓浓的白云反而将尖锐的冲突淡化得更耐人寻味;人物的表达很多时候不是靠台词而是靠人物的具体动作,使人物的性格更显深刻。 小姑娘希达(SHEETA)是传说中“天空之城拉普达(Laputa)”王族的后裔,那曾是超越地上文明不知几千年的空中文明,但不知为何,希达的祖先离开“天空之城”,抛弃发达的科技,在地面上过起隐居的生活。然而一天,几个不明身份的男子出现在她家门口…… 故事由希达所坐的军队飞行船遭到空中海盗的袭击而开始。争斗中希达从万米高空的飞行船上跌落下来…… 故事另外一个主人公少年巴斯(PASU)是矿工机师的徒弟,这一天收工时,发现天上有个亮晶晶的东西正在慢慢地下落。是什么?UFO?他飞也似的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好可爱的女孩子,在一团蓝光的包围下从天上飘下来了…… 第二天希达在巴斯的房间里醒来,发现房里有一张“天空之城拉普达”的照片。这是巴斯的父亲冒着生命的危险历尽艰险才拍到的真正的天空之城,但除了斯威夫特之外,没有人相信他。于是父亲在郁郁寡欢中去世了。巴斯发誓,一定要向他人证实,世上真的有天空之城存在! 嗅觉灵敏的海盗很快就找上门来了。接下来就是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追捕与逃跑镜头,最后二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掉入万丈深的矿井,希达戴的飞行石又一次发光,令他二人安全飘落。矿井中,飞行石和井下的矿石发生共鸣,原来这里曾是开采飞行石原料的地方,但提炼飞行石的技术,传说只有拉普达人才掌握着。 二人刚出矿井,就被军队的人抓住了。希达被带往要塞,在那里,一个叫穆斯卡的人给希达看一个巨大的机器人,说是从天空之城掉下来的,凭当时的科技无法令它再启动。当天晚上,希达念起祖辈所流传的寻求帮助的咒语,飞行石发出光,令机器人再次活起来,整个要塞变成火的海洋。 巴斯趁乱和海盗达成联盟飞入要塞救出了希达。匆忙中希达丢失了飞行石,而穆斯卡得到了宝石,命军队按照宝石上圣光的指引,飞向天空之城。另一方,海盗妈妈从希达的记述中算出了天空之城的方位,带着希达的二人乘海盗飞艇全速前进! 即将到达之时,忽然前方出现龙卷风,和穆斯卡的舰艇又狭路相逢,交战中巴斯和希达的滑翔机被卷入龙卷风里。 这里是被上帝抛弃的领域,自然的恐怖与众神的愤怒在这里集结,飞越浓重的黑暗,在纵横飞啸的电光中,穿过闪电的回廊,突破生与死的界限,命运之门再次敞开在少年的面前……龙卷风的中心,正是传说中的飞岛“天空之城拉普达”!这儿是寂静的天堂,只有机器人值守的空中都市,植物和远古生物的家园。 宫崎骏的作品中,科学技术最好的地方就是没人居住,在柯南的“未来世界”以及“天空之城”都是如此。反之,“风之谷”中为生存而奋斗着的人们虽然只有古老的技术,但却是机器的主人,《天空之城》的飞行海盗们也是这样。 穆斯卡抓住了海盗们,也来到了拉普达,他迫使希达和他一起进入中央控制室,启动黑石碑上的文字,即将开始他称霸世界的野心。希达抢回飞行石,为了阻止穆斯卡,她和巴斯一起念起毁灭一切的咒语:巴鲁斯。拉普达解体,邪恶和助纣为虐的武器系统一同化为大气层的火球坠入海中,而使拉普达漂在空中的巨大飞行石结晶载着拉普达的生命之树,上升到天空的尽头…… 《天空之城》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之作,也是宫崎骏的集大成之作。宫崎骏一人兼任了原作、监督、脚本和角色设定四项重任,使得这部作品从头到尾注入了纯粹的宫崎理念。宫崎骏的音乐搭档久石让,这次达到了他配乐生涯的顶峰。天空之城 动画相关评论 1、文明的困惑 ——浅析《天空之城》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有一个巨人,他是大地的儿子。大地母亲赐予他无穷的力量,没有谁能够战胜他。但有一次,他的对手将他诱到空中去决斗,双脚离开了大地的巨人无法再从母亲那里获得力量,最终战败被杀。离开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即便是神勇无比的巨人也会变得不堪一击。古希腊的先民们也许没有预想到他们那个时代里尚如婴儿般的人类文明会成长为今天巨人般的现代社会,但他们当年先知先觉般地试图通过神话留给后人的这个忠告,却在被人类遗忘了数千年之后,由一位东方人在这喧嚣的世界中用心灵聆听到,并用他那独特的、比神话故事更有震撼力的方式,向世人解读出来——这就是动画电影大师、日本著名导演宫崎骏和他的作品《天空之城》。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简称长沙理工,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经等多学科的大学。以下是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欢迎阅读。
自从1906年动画产生,对动画本质的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哪种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呢?目前尚难说清。本文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在动画制作当中物理学的重要性,进而阐释动画的本质。
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野牛奔跑图到中国的舞蹈纹盆,从西方的“魔术幻灯”到中国的“走马灯”,无不体现出人们对运动画面创造的欲望,从动画的起源可以看出物理学原理在人们表现运动画面时的运用。物理学原理在动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动画片制作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角色和物体运动的创作以及空间和时间的转换等方面。然而无论是动画的起源还是动画形成的根据,无不体现着物理学原理在动画形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下面将从动画形成以及制作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时空的转换等多方面,从物理学角度探寻动画的本质。
一、动画中角色和物体的运动
动画角色的动作和运动,一般是以动画角色本身类别属性的动作为准则,以物理学原理为依据,赋予动画角色以个性的动作、语言和情感。物理学原理在动画角色动作设计和情节处理上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遵循或打破运动规律,无论是为了使得动作和谐还是创造夸张性的动作,都体现着物理学原理的重要性。
(一)基本物理学在动画物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遍悉动画中的角色动作和物体运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定律、曲线运动等物理学原理都有所体现。下面针对几个常用的物理学概念来说明其在动画角色动作和物体运动设置中的表现。
1.参考物:参考物是描写发生相对运动时物体的位置变化,是参考物体是否运动以及运动快慢的标准。参考物对于动画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动画中物体的运动设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促进了动画的产生。早期动画大师万氏三兄弟,在创作动画之初画的`一匹奔跑的马,因对参考物和运动周期的忽视而失败。而后来所画的猫捉老鼠,猫和老鼠互为参考物,才使中国动画取得了创造性的开端。
有了参考物,动画才能创造出绚丽、夸张的动作,才能将人物的鲜明性格、生动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风的旋转、水的流动以及人物的运动有了参考的对象,也就有了运动的准确性和趣味性。《海底总动员》中海流的运动以及《天空之城》中云层和龙卷风的运动都是参考物巧妙运用的效果。
2.加速度:加速度指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瞬时的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反映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相对性。加速度的矢量性,在动画当中表现为物体的速度变化。《猫和老鼠》中三个木墩由上而下滚动追赶小狗时,充分将加速的相对性和瞬时性表现了出来。
3.惯性原理: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将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是原来的静止状态。动画片在表现物体的惯性运动时,往往依据原理运用动画夸张变形的手法,获得更为强烈的运动效果。而对于较轻或者柔软的东西,随着主物体的运动而表现出来的伴随运动使得角色的运动更加流畅和真实。如《怪物史克莱》中,菲奥娜公主在教训强盗时,惯性原理的巧妙运用使辫子和衣服的摆动使公主表现得十分敏捷。
此外,物理学原理在动画制作中的经典运用仍数不胜数,如《机器人瓦力》中瓦力利用灭火器向外喷射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实现了太空中自由的飞行和曼舞;《龟兔赛跑》中夸张的造型及运动形态变化,强化了速度和摩擦力之间的矛盾,使兔子的奔跑动作更具戏剧化;《木偶奇遇记》中小火力把大狐狸从帽子中拖出,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夸张猫的动态,增加了趣味性。总之,从物理学原理在动画中的出色表现可以看出,物理学原理是动画运动的基础,也是动画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二)天体物理学在动画当中的运用
天体物理学主要运用在科幻类的动画片当中,如在太空中飞船的飞行,以及失重状态下人物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都是在天体物理学原理的作用下设计的。比如《机器人瓦力》中,瓦力处于失重状态在太空漫步,以及《星际旅行》中飞船进取号的旅程。天体的运动以及飞船的飞行都完美地体现了天体物理学在动画当中的运用。
二、物理学原理在动画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物理学原理不仅仅在浮于动画的喜剧和夸张动作表现上,同时在动画后期制作中也多有运用。如表现在画面之间的时空转换和动作衔接,动画背景的烘托和渲染等。
(一)光学原理的运用
动画片中的光线与电影中实实在在的O光不同,是虚拟的场景灯光表现,是动画师根据需要人为设计的,这就使得它具有更大的夸张性和灵活性。比如说动画当中利用夸张的光线、高对比度和阴影的效果来表现空间层次感、渲染气氛、突显人物性格等。
(二)画面的时间感和时空的转换
无论是理查德威廉姆斯的“无论是米开朗基罗还是达.芬奇,要想绘画出球体运动的细节,他们必须得画出其中的时间点和空间幅度。可见时间点和空间幅度的重要性。”还是格里穆乃特维克的“动画的一切皆在于时间点和空间幅度”,都无不体现着时间和空间在动画中的重要作用。
动画中夸张的时间处理增加了其趣味性,同时也使得动画角色和物体的运动更具流畅性和戏剧性。《大力士》中的人物从梯子急速爬入空中,虽已爬出梯子但仍继续,突然意识到危险,然后停顿、堕落。一瞬间的意识感知,通过动画形象动态情绪的表现、时间的夸张使运动更具有戏剧性。
另外,动画空间感不仅在动画角色的运动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更在镜头的运用中有突出表现。如镜头的推拉摇移、灯光的布置、蒙太奇等,通过时空的转换,营造特定的空间感、层次感来表现特定的效果。其时空运动都是由一张张画虚拟而成,比电影的时空表现更具虚拟性。如《机器人瓦力》中利用相对论使得飞船的时空穿梭更加合情合理。
三、结论
综上所述,没有物理学原理在动画起源、发展中的应用,很难有目前世界动画的空前繁荣;没有物理学原理在动画制作中的巧妙运用,不可能有《猫和老鼠》给大家带来的七十多年的欢笑。所以动画角色和物体的运动通过遵循或者刻意打破物理原理,来实现动作的连续性,创造出可爱而夸张的动作。画面之间的连贯性和衔接性,无论是角色的动作还是画面之间的时空转换,都是物理学在动画中的精彩表现。物理学在动画中的运用和表现,不仅仅是针对于动画的起源以及运动规律的形成,更是证实了动画的本质是其个性的运动和特有时空感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哈德里威特克.动画的时间掌握[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3]贾否,陆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这首歌出自《天空之城》动画电影,名字应该叫《月光下的云海》,但是电影太有名了所以就传成《天空之城》啦
天空之城拉普达族民居住在飞行岛屿 拉普达上。
【岛屿名称来源】 :拉普达(拉普他)(Laputa)是宫崎骏动漫《天空之城》中飞行岛屿的名字,《天空之城》是根据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改编的动画,Laputa岛的名字也是来源于《格列佛游记》中的飞岛勒皮他。
【岛屿的历史 】:这是一座以反引力装置的飞行石为悬浮动力的空中城市,在影片中,拉普达城出现时已是一座空无一人的废城,观众只能通过巨大的飞行石、不计其数的机器人、堆积如山的财宝来遥想其当年的繁盛。很久以前,拉普达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之后,拥有了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他们从埋藏于大地深处的矿石中提炼出飞行石的结晶体,建造了天空之城拉普达。古代拉普达人利用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飞行石最为核心的部分,来建造的大型空浮都市,后来拉普达人和王室全部撤离下降至地面,而该城市乃因为持续受到飞行石的动力影响而持续飘浮在空中,拉普达人为了避免有任何人再试图接近该都市而召唤出超大型低气压(龙之巢)来保护该都市,一般来说没有任何方式得以进入,除非拥有天空之城的特有钥匙。七百多年前,由于内乱,拉普达的首领为了不让这个天空都市落在邪徒手中,忍痛念动毁灭之咒,天空之城的科技、财富和武器等所有拉普达文明的痕迹统统化为灰烬,只剩下一棵大树载着拉普达城的残骸永远地消失于天际。
关于拉普达衰败的猜测: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之城上的建筑只是由于年代久远而显得古旧,一点也看不出遭受人为侵略或被自然灾害破坏的败落。无尽的财宝完好地封存于仓库中,根本没有遭遇洗劫的迹象。成百上千威力惊人的机器人沉睡于类似蛋壳的装置中,毫无曾经战斗过的伤痕。由此可见,拉普达人离开天空之城的原因并非是遭到其他文明的攻击或者内部战争,也不是因为自然因素的侵袭,更不是由于自身财富或能源的耗尽和枯竭。也就是说,拉普达人根本不是被迫地背井离乡,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他们自觉自愿地选择了放弃一切而回归大地。由此我们会进一步思考:拉普达人为何会心甘情愿地舍弃天空之城,而脚踏实地地去过那种原始、简单却平静、恬适的生活呢?显然是因为拉普达人察觉到了表面的繁盛下所潜伏着的危机。正如希达最后对穆斯卡所说的那样——无论拥有多么可怕的武器、拥有多少恐怖的机器人,离开了大地的泥土,拉普达文明的生命之树就不能够生存。
也许,当拉普达人终于使自己的城堡浮上天空,使大树之根游离于土壤的时候,他们还沾沾自喜于自己扭转乾坤的力量,还沉醉于飞翔于云端的快乐,还洋洋自得于对自然的控制和对大地的俯视。不过,当天空之城越飞越高,自身文明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他们终于通过不断的自省,悟到了自己的文明只有在代表着自然的大树的荫护下才能生存发展,正是大自然给了拉普达文明以生命力。于是,他们毅然放弃了那些现代人类梦寐以求的东西,褪去了拉普达文明浮华的外衣,让它如初生的婴儿一样,以最本真的状态重新投入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这种回归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意味着一种文明的倒退或者说是消亡,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因为它表明拉普达文明在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而也证明拉普达文明自身在文明程度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进而我们可以说,拉普达文明正是在拉普达人于七百年前集体回归于大地、回归于自然的行为中得到了升华。
最后我想说关于这座岛屿的衰败抑或是天空之城给我们的启示,影片中强调人离开了土地就无法生存,仿佛就注定了拉普达的悲剧。我认为,强有力的军事和发达的科技人们互相之间处于敌对状态,在防止别人用高科技侵犯自己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研制出更高科技的产品来保护自己,恐惧心理与日俱增并人们之间更容易产生摩擦,发生交火。人始终是喜爱和平于安宁的生活的。所以天空之城并不是人们理想的居所。更何况还有一个充满诱惑的飞行石在附近呢?社会需要的不是科技如何如何发达,军事如何如何强盛,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人人都怀着一种欣赏、友好、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同时保护好我们可爱的地球。
108 浏览 6 回答
303 浏览 3 回答
280 浏览 4 回答
91 浏览 4 回答
142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5 回答
344 浏览 5 回答
167 浏览 6 回答
188 浏览 5 回答
80 浏览 2 回答
194 浏览 4 回答
203 浏览 4 回答
310 浏览 3 回答
332 浏览 4 回答
204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