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拥有员工3万人,平均年龄只有27岁,如何管理好这支3万人的年轻队伍,无疑是企业管理上的一个难题,也是中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腾讯之道》一书 为我们系统梳理和总结了腾讯管理的方法论,介绍了它充分自治的宏观管理:大三层金字塔模型,以及它教练辅道式的微观管理:小三层金字塔模型。 宏观,是方向;微观,是实操。 1、宏观管理:大三层金字塔 在腾讯的组织管理架构中,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总办,这是一个沿用下来的称呼,全称为总经理办公室;接下来是各个事业群,事业群由很多业务部门组成;位于底层的业务部门则负责承担一块或几块具体的业务工作。 腾讯的总办是一个独特的管理机构,也是企业最高的管理决策小组。一般由高级执行副总裁及其以上职位组成,负责把控企业的战略方向、转型方向、重大架构调整,以及开放战略、连接策略等对企业影响至关重要的问题。此外,他们还要把握产品方向,以及在跨事业群合作时处理协调等工作。 作为腾讯的最高指挥部,总办由马化腾、刘炽平、刘胜义、任宇昕、James Mitchell、吴宵光、张近东、汤道生、陈一舟、卢山、张小龙等这些高层组成。处理具体业务事项时,还会包括承担具体业务的业务事业群负责人。 从成员的身份上可以看出,腾讯总裁办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投资人和协调人这两个关键的角色。 在开放战略下,腾讯的各个业务部门有点像是一个个创业公司。当他们要去开拓、组建新业务,又或是争取更多资源时,都需要向总办汇报。在客观分析和据理力争获得认可后,业务部门才能得到相应的投入。此时看来,总办对于业务部门来说就是一个投资人。 而所谓协调人,是指当腾讯的各个业务部门进行跨部门合作,特别是关键业务进行协作时,总办是要站在中间,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例如当年的“3Q大战”,为了抵抗信息泄露,降低安全风险,需要多个业务部门跨部门协作。在这种对公司影响重大、需要快速决策推进的场景下,总办会承担牵头人的角色,协调公司的各个相关事业部大力推进各项工作。 在总办下面,腾讯设有七大事业群: 互动娱乐事业群 (IEG): 腾讯互动娱乐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互动娱乐服务品牌,旗下涵盖腾讯游戏、腾讯文学、腾讯动漫等多个互动娱乐业务平台。 移动互联网事业群 (MIG): 目前主要聚焦于四大战略产品,浏览器、安全、搜索、应用商店等平台型业务。 网络媒体事业群 (OMG): 以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视频三大平台为核心,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平台。 社交网络事业群 (SNG): 社交网络事业群是以QQ与QQ空间为基础打造大社交平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通讯与社交网络等综合性服务。 微信事业群 (WXG): 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移动社交平台,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微信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 企业发展事业群(CDG): 企业发展事业群是腾讯新业务孵化和专业支撑平台,负责各项腾讯新业务和国际业务的培育拓展;同时为腾讯各大业务提供战略及专业支持。 技术工程事业群 (TEG): 技术工程事业群为腾讯提供互联网行业全方位的运营解决方案和服务支持,拥有业内领先的基础架构云运营平台、云数据处理平台、互联网海量应用支撑服务平台,为亿级用户提供云计费服务和安全保障。 可见,腾讯对于这7个事业群的划分更偏向于独立业务单元,并各有侧重。其中,IEG互动娱乐事业群、SNG社交网络事业群、WXG微信事业群、OMG网络媒体事业群进和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承担着公司营收的关键业务。而TEG技术工程事业群为其他所有事业群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CDG企业发展事业群则负责腾讯的战略发展和战略投资等外延型工作。当然,各事业群之间也会有很多合作,共同组成了腾讯的核心骨架。 事业群之下,是实际承担具体业务的业务部门。他们也是一些相对独立的部门,承担着具体某一款产品,或相关产品的研发、推广。这些部门通常会承担每年的具体KPI指标,需要定期检视产品数据,同步运营现状。在IEG中负责游戏的部门,习惯于自称为工作室。 腾讯的管理制度让这些独立运作的业务部门有着自己充足的发展空间和自治权利,就连总办也只是指出宏观的战略方向,比如“连接”或者“开放”等公司级战略,对具体业务并不会过多干涉。所以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业务方向、开发产品,而跨部门之间的协作、牵扯等事情却很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业务部门的绝对自由,具体的管理工作还是得由业务部门所在的事业群执行。 综上所述,腾讯的每个业务部门在其成为了自身成本和利润中心后,更像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事业群则是由多家公司组成的集团;而由这些事业群集团和众多投资公司组成的腾讯,则相当于一个互联网世界的帝国。 2、微观管理:小三层金字塔 宏观层面,腾讯采用的是大三层金字塔的组织架构支撑大局;而进入微观层面,这种金字塔结构式的三层次组织划分依然存在,并且有一段时间甚至还存在于每个业务部门之内。 腾讯业务部门的小三层金字塔如是划分:部门由总经理负总责,位于金字塔的顶层,负责管理的队伍规模一般有几十人,多者甚至达到500人。下面形成了下一层级的若干个业务中心或岗位中心,这一层级的领导被称为总监。再以下,位于这个金字塔的底层,是负责分工完成具体业务的小组,每个小组都由组长及普通员工组成。 这种模式的组织划分方式在腾讯内部沿袭了多年,对于如何在业务部门中划分中心,也演化出了两种方式。一种比较传统,采用偏职能化,也就是根据业务工种或岗位特征划分,一个业务部门通常会下设研发中心、产品中心和运营中心。 另一种方式,业务部门内的几十人,为了对抗市场上数以千计的竞争对手,保持足够的产品竞争力,腾讯需要把各个部门拆分,于是产生了偏向业务的划分方式,例如QQ秀产品中心、页游产品中心等。 这种转变可以说是从职能型组织向业务型,或者说是向产品导向型组织的转化,更符合腾讯一贯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但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或一纸行政文件便可以实现的。对于某些业务部门来说,甚至是一种从根本上发起的巨变。所以,目前腾讯还处于转型过程之中,一种介于中间形态的组织结构,也就是新型的强矩阵模式。 新型的强矩阵模式是如此运作的: 当业务部门研发一款大型产品的时候,会下设若干个子产品,每个子产品又会组成自己的团队,里面包含产品、开发、运营等功能组成,每个功能都会设置一位项目经理负责横向拉通,进行各个角色的协调和计划的安排,从而驱动整个子产品向前的研发过程。 从图中不难看出,每个子产品部门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使各部门更加聚合,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效率,可以实现内部产品的快速决策和调整。虽然在产品经理、或者开发工程师的层面上,还会去继续向原来的研发中心总监汇报,但是从工作安排和计划方式来讲,会偏向于子产品驱动的模式。 也就是说,这种新型的强矩阵模式兼顾了原来职能化的组织结构,以及新型的偏向于产品和业务的组织结构,但总体上还是偏向于业务的。 腾讯充分授权这一管理制度,在业务部门内部做到了延续。当然,子产品的项目经理还会层层传导自己手中的权利,让每一名员工都有极大地自主空间。 通过这样的组织架构,腾讯业务部门得以实现快速支撑业务发展,同时满足以业务为单位,聚焦到同一个业务上快速调整、快速研发的需求。 3、“大三层金字塔” 让最了解用户的人做决策 在“大三层金字塔”组织架构下,腾讯采用的管理方式是 —— 对业务部门最大限度的授权。 (1)小工作室的大权力 腾讯的COO任宇昕非常反对墨守常规,他更喜欢的是最大限度的管理授权。因为腾讯相信,只有真正面向于用户,离用户最近的人,才是最了解用户的人,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这与传统企业里面大都领导定项目,员工去执行的程序是截然相反的。 在他的极力推动下,腾讯首先在互娱内部试行独立的工作室组织模式。工作室团队管理者对成果全权负责的同时,被给予了人力、财务等最大幅度的授权,每个工作室仅设立利润率为考核目标。只要以实现目标为前提,各种数值的健康程度,以及进一步决策等工作都由工作室独立完成,无需申请、审批,只需报备即可。各级工作人员也都可以在自己职权的范围内,以不伤害公司利益为前提自由决策。所以,整个过程的效率非常之高。 当然,高层也不是完全做甩手掌柜的。那些考核中等的工作室,部分决策需要经过审批才能被执行;而表现差劲的工作室则需重新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 同样,业务部门中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也不需要层层下达,而是自己制定,再定期由部门上报,让上一级领导确认即可。因为只有员工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现状和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并能充分考量自己的能力和手中的资源,这样定制出来的目标非常“靠谱”。当然,对于员工自己制定的目标,也要有充分讨论的空间,毕竟整个公司还要有一个总体的进度规划,不过最终主导进度的权利,绝大多数还是掌握在业务部门手中。 通过充分的授权,腾讯的业务部门实现了最小闭环的管理工作,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现状数据与目标利润率,通过衡量资源,以及自己确定的核心指标(同时在线数量、新进、留存等)来决定自己当下要采取的策略。 由于腾讯极度重视数据,所有的员工都可以看到产品实时的数据,了解到自己与目标的差距,也能够看到通过努力产生的效果,所以大家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应该为了目标做些什么,进而做到快速决策,快速调整。 可见,最小闭环管理,是实现互联网极速运转、高效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品来源于底层部门的孵化 腾讯对于业务部门的充分授权,不仅体现在管理、经营、人事、财务等方面,更包括了其对于产品研发的充分自由。 产品刚立项时,腾讯高层管理者会给业务部门极大的空间,没有任何流程和规范的束缚,员工可以全速往前跑,产品可以如“草莽”一般野蛮生长。 直到产品正式上线后,公司才会提出一些基于经验的规范性条款,例如数据指标等来约束产品,保证其可持续性和健康度。不过在这一监控过程中,业务部门仍然有很大的自由度来自主决策,领导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旁观,除非发现了问题,才会找到团队给予建议。 微信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刚开始的时候,张小龙看到国外出现一些同类软件,觉得如果推出微信会很有市场,于是便找了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凭着一股冲劲,摸索着做出了微信的第一个版本。而当时,没有任何领导在关注这款产品。微信上线后,市场效应超乎想象,于是张小龙便调动出部门内更多的资源投入其中。随后,当微信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后,腾讯的高层才高度重视起来,并立即集中各种资源协同作战,缔造了我们今天的这款国民级产品。 尽管在“草莽”阶段团队的压力会很大,因为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摸索,但是腾讯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一阶段是整个项目最开心的时期。因为在“草莽”阶段,大家想做啥就做啥,没有人会来过问。但等项目冒尖了,正式开跑起来了,很多管理制度也就来了,像KPI考核、日活用户要到达多少等,领导还会时不时地巡视,让项目避开雷区。 腾讯给予产品“草莽”阶段的生长,和我们提到的“动态运营”如出一辙,不是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刀切,硬性规定发展轨迹,而是在初期的时候灵活对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了自由与管理的平衡。 4、“大三层金字塔”充分激发组织活力 给予业务部门自由度,相当于赋予了他们权利;但优秀的管理在于给予自由度的同时也要给予压力,让业务部门承担起必要的义务。如此,才能真正让产品顶破土层、冒出嫩苗。腾讯给予业务部门的压力,就是竞争。 (1)业绩的竞争 在足够大的自由度下,腾讯的各业务部门,特别是各个游戏工作室之间,会面临强烈的排名压力,如绩效排名、业绩排名等等,特别像是游戏里面的成绩排行榜一样。在这种压力的驱动下,员工们为了取得更好的名次,会非常地拼,尽一切努力地去做产品。 (2)人才的竞争 腾讯特别鼓励内部人才之间的相互流动,在其初期的时候就提出了“内部人才市场”战略,即普通员工如果愿意申请调动业务部门,原业务部门只能同意不能驳回。 在员工获得非常大的自由度的同时,各个业务部门的主管则面临了巨大的压力,他们除了要带领团队把产品做好以外,还要给员工足够大的回报和希望,才能留得住人才。 (3)同行的竞争 在腾讯实行开放战略后,内部产品要与外部产品进行公平竞争,并不会因为自身贴有企鹅的标签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扶持。这也就逼迫着内部团队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去打赢与外部竞品之间的战争。 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竞争,催生了腾讯更多的创造力,取得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成绩。 在充分授权、充分竞争的宏观管理模式之下,腾讯通过大三层金字塔的组织架构,成功激发出了公司极强的创造力和业务冲刺能力,并因而赢得了源源不断上涨的空间。 5、“小三层金字塔”让员工一起战斗 在互联网世界里打拼,加班是一种常态。在腾讯,各团队里面的项目经理和各级经理、总监都是和员工一起加班的。大家挤在一个战壕里一起去战斗,有时候领导还会带领团队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以上率下的战斗模式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觉到安心,从而更有战斗力。 像是当年QQ农场火爆的时候,该项目领导和员工经常一起工作到晚上11点;如今的微信团队办公室里,更是经常会看到张小龙带领员工奋战到凌晨3点,甚至5点。 战斗在一起的腾讯团队,每一名员工都有一位导师,每一位领导都会有很多的“学生”,大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传承下来很多经验。当大家一起工作时,经验就会在员工间传承下去,这无疑是一种高效的模式。 其实,由于互联网的业务变化速度非常迅速,让每个从业者都很难有时间来整理沉淀掌握的知识。腾讯的员工同样如此,他们的经验、做法大都是员工在工作时积累下来,存在自己脑子里的。这种知识被称为『暗知识』,很多情境下不能准确和体系化的讲解输出。这种情况之下,教练式的言传身教显得更为重要。 同时,教练式辅导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大家共同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不只是“学员”,就连“教练们”也会得到成长和调整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经验。
腾讯的内部组织架构于2005年升级为BU(Business Unit)事业部制;2012年升级为BG(Business Group)事业群制。2018年9月30日,腾讯公布了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在原有七大事业群(BG)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六大架构体系:
1、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为公司新业务孵化和新业态探索的平台,推动包括基础支付、金融应用在内的金融科技业务、广告营销服务和国际业务等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作为专业支持平台,为公司及各事业群提供战略规划、投资并购、投资者关系及国际传讯、市场公关等专业支持。
2、互动娱乐事业群(IEG):发展网络游戏、电竞等互动娱乐业务,打造一个从策划、研发、发行,运营及营销的垂直生态链。致力为中国以及全球游戏用户创造高品质产品,并通过在线游戏,直播和线下电竞赛事联动用户,提升总体游戏体验。
3、技术工程事业群(TEG):为公司及各事业群提供技术及运营平台支持、研发管理、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并为用户提供全线产品的客户服务。作为运营着亚洲最大网络、服务器集群和数据中心的事业群,并牵头腾讯技术委员会,通过内部分布式开源协同,加强基础研发,建设技术中台等措施,支持业务创新。
4、微信事业群(WXG):搭建和运营微信生态体系,依托微信基础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微信搜索等开放平台,为各行各业的智慧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和连接能力。同时开发和运营包括邮箱、通讯录、微信读书等产品。
5、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推进云与产业互联网战略,依托云、安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打造智慧产业升级方案。探索用户与产业的创新互动,打通产业上下游不同企业,联动线上线下的场景与资源,助力零售、医疗、教育、交通等产业数字化升级,同时协助企业更智能地服务用户,构建连接用户与商业的智慧产业新生态。
6、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推进互联网平台和内容文化生态融合发展,整合QQ、QQ空间等社交平台,和应用宝、浏览器等流量平台,以及新闻资讯、视频、体育、直播、动漫、影业等内容平台,为内容生态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以技术驱动,推动IP 跨平台多形态发展,为更多用户创造多样化的优质数字内容体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腾讯
对于 企业管理 来说,企业组织架构管理的创新,可以充分提升企业整体协调能力,改变企业内部沟通方式,让企业在沟通过程中更加高效和迅速,提升企业协同工作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企业组织结构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企业战略 导向下的组织结构设计 》
战略为先,结构后行,这是设计一个企业组织结构的科学 方法 。联想集团正是以这种思考方式行事,并在不同阶段制定出了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以此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效利用资源,达成战略目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剧,中国的企业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近年来新创民营企业数量惊人,然而优质企业数量有限。主要反映出战略制定失误,组织结构紊乱,资源使用低效等问题,本文从组织结构角度出发,剖析成功企业的发展之路,为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联想面临的环境分析
(一)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自2011年开始实行“十二五”规划,并在纲要“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指导,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更是意义重大。联想集团作为中国IT产业中的微机领先者,更要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并结合本企业特色,做好产业升级与产品研发,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在纲要“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家鼓励地区和企业积极参与区域化合作,并深化统筹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这对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企业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分析环境发展动态,为企业的继续发展明确方向。
(二)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造成环境不确定性的因素很多,但是竞争在整个环境变动中影响显著。他们的一个创新可能会改变整个行业的动态,争夺本来属于企业的机会。而一个失误,又会给别的企业创造机会。那么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是仅以为竞争为导向,还是既竞争又合作,这对于一个企业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
1.国内竞争对手分析
联想在国内微机市场中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也必须注重如方正、神舟等企业的发展动态。
在国内台式电脑市场,仅次于联想的方正电脑,其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 对联 想集团的扩大发展造成了一定困扰。所以想要保持住领先水平,联想集团对来自国内竞争者的挑战不可轻视。
2.国际竞争对手分析
对于联想进军国际市场的趋势,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做出一定的分析。现在微机的发展趋于平板时代,联想虽有乐pad等产品,但平板电脑的国际领头羊——苹果,凭借iPad系列却征服了无数世界人民的心。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却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如此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对联想进军广阔的平板电脑市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11年10月5日,苹果教父乔布斯去世,乔布斯时代的终结,会给苹果公司制造出危机,还是让世界人民更加坚定对乔布斯及苹果的忠诚,这一点有待分析。
二、联想战略导向下的组织结构分析
钱德勒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组织结构的关系,并提出“管理方式必须服从组织战略,战略决定组织结构”的理论。钱德勒的战略导向理论,为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提供了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为何要科学的设计组织结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经有过经典描述,“有效地开发社会资源的第一个条件是有效的组织结构”。下面本文将通过对联想集团战略导向下的组织结构分析,阐述组织结构设计的相关原理,目的是帮助相关民营企业做好组织结构设计。
(一)“平底快船”结构——直线型结构(1984—1987)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11月1日,成立之初,采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服务于快速进入市场的战略目标。这种组织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权利等级少等特点,非常适合初创企业采用。随后联想集团结合组织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船员 文化 ”,在IT行业内走过数十年风雨。但是不久企业内部便出现了诸多的管理问题。如工作岗位划分不清晰,部门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困扰着当时的联想,阻碍了联想的发展。
直线型结构因其指挥链清晰、短小,从而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另外该结构维持成本较低,责任划分比较明确,适合组织规模较小的企业使用。但直线型结构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权利过于集中。这种过于依赖个人决策的行为具有高风险性。并且直线型结构也过于简单,很多职务无法分配归类,因而不能
满足规模扩张后的企业需要。
(二)“舰队结构”——事业部
型结构(1993—2000)
联想于1993年开始尝试事业部型结构,并在不同阶段战略的指向下调整组织结构。他们联系时代发展趋势,准确的于1994年制定出微机开发战略。同时在组织结构内加入微机事业部,年仅29岁的杨元庆担任微机事业部总经理,带领整个企业进军微机领域。正是因为联想集团契合时机的组织结构调整,为其后续的微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事业部型结构优势分析
事业部型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组织结构,通过对企业组织分层、归类,可以有效的对资源进行整合、分配,从而提高企业价值。所以常被资源丰富的大型企业所采用。同时事业部型结构还帮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产品战略决策,强调以结果为导向,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提供强大支持。另外理论和实践也证明,对组织架构合理的分层归类,还会加速信息流动,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2.事业部型结构劣势分析
事业部型结构虽是现行大型企业常用的组织结构,但是如果部门设置不合理,资源重复配置将导致成本上升,工作效率降低,同时部门过多也会导致整个企业反应滞后。事业部型结构具有明显的垂直及水平边界。垂直边界的嵌入,使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森严,不利于 创新思维 的激发;而水平边界的存在则严重阻碍了各部门间有效的沟通,部门内部易形成利益小集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凝聚力的加固,影响了整个企业任务的完成情况。
(四)矩阵结构引入(2000年)
联想集团于2000年为开发产品,提升企业综合能力,依托不同产品项目引入矩阵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沟通困难的问题,也使利益纠纷得到了适度缓解。最主要的是矩阵结构以产品为依托,集合了来自各部门专业人士的力量,极大地提升了联想集团产品的技术含量。
矩阵型结构依托项目需求组合各方专业人士,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另外流动性和灵活性也使组织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另外矩阵型结构蕴含着双重指挥链的隐患,造成了任务分配和人员管理上的困难,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五)“航空母舰结构”——事业部的海外集团型创新(2003年至今)
2003年收购IBM,对于联想集团的海外扩展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联想集团依据战略目标,在原有部门基础上,开设海外办事处,并将海外市场进行区域性分类,并派专门的人员进行海外事业的拓展。现今的联想集团正被制度和繁琐的组织部门所桎梏,庞大的组织结构不仅导致联想集团各部门协调困难,内部矛盾不断,并且降低了集团对外部市场的敏感性,尤其将整个决策层置于权利的顶峰,隔绝了其对市场的接触。俨然这种结构是不能适应现行环境的,联想集团面临着极严峻的竞争环境,想要更好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必须要对现行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化的改良。下面本文将联系联想集团的海外拓展战略,对其组织结构的继续发展做出趋势分析。
(六)联想集团组织结构趋势分析
1.扁平化趋势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通过减少组织层级,扩大部门跨度,丰富管理内容,以此来简化组织结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 企业运营 状况。对此有人提出质疑,联想集团现阶段面临的情况如此复杂,简化的组织结构根本无法适应环境,所以这种对结构的扁平化处理是一种倒退式的行为。但是本文认为,首先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并不是复杂组织结构的倒退,相反是以一种更加精细的内控性来应对复杂的环境。联想集团应该继续创新组织结构,并可通过对各部门重新的排列组合,融入新时代特征,压缩或删除一些不重要的部门,不断调整企业与环境的外围,强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张力及收缩性。
2.柔性化趋势
探索自然界的奥妙,我们不得不惊叹其包罗万象的伟大。而极具柔性优势于一身的水则带给我们更多启示,正因为其几乎无棱角的特质柔化了世界的万物,所以水的 文化得以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类似于此,联想集团整合优势开拓海外事业,不能孤立地分析不同区域的业务,而是要结合本土特色,不断吸纳当地的风俗、文化、人员。但固化的 组织结构不能完成未来阶段的任务,所以本文认为具有弹性和柔性的结构才能博采众长,铺垫联想前行之路。
3.模块化趋势
信息化产业因其具有低替代性而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而致力于在信息产业上蓬勃 发展的联想集团,专业化的技术是奠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模块化的组织结构帮助企业将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产品项目上,以此更好地进行产品开发。联想可依据其产品类型分为不同的项目模块,分析产品的生命周期,把整个项目组像拼积木一般,在合适的时间、场所搭建起坚挺的“城堡”。
4. 网络化趋势
全球 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强调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而对位于整个价值链中间环节的制造型企业来说,更要处理好与上下游间的关系。同时 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将整个价值链 编织 构造,从而呈现出现今如此复杂的网状
价值链。本文认为联想集团想要在国际化趋势下游刃有余,必须要准确定位本企业,并依据阶段战略,将供应商、竞争者、消费者、内部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纳入到组织结构中来,重新定义组织角色与边界,整体构造网络化组织结构。然后将利益相关者有机地分配到网络的节点上去,从而与其共同完成价值创造,进而共享价值链。
三、结语
反观联想集团不同时期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发展,并分析联想在现阶段国际化战略下的组织结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战略导向下的组织设计更具科学性,该理论帮助企业从分析环境出发,分析自身竞争优势劣势,制定出符合发展的战略目标。然后依据制定出的战略,使用不同特点的组织结构,科学合理地分配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帮助企业完成不同阶段的 工作。
345 浏览 4 回答
207 浏览 4 回答
249 浏览 3 回答
260 浏览 2 回答
271 浏览 4 回答
86 浏览 5 回答
160 浏览 3 回答
255 浏览 3 回答
200 浏览 3 回答
310 浏览 3 回答
321 浏览 3 回答
128 浏览 4 回答
170 浏览 4 回答
149 浏览 3 回答
331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