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论礼仪在秘书工作中的意义和关系摘要:礼仪与秘书人员辅助决策,协调关系,自身提高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在秘书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秘书人员不可忽视的一种修养和技能.秘书工作不能忽视礼仪内容,而礼仪在秘书全部工作中具有自己的特殊意义.关键词: 礼仪 秘书工作 公共关系秘书人员作为领导的辅助者,必须完成各种有助于领导管理,决策的工作与事务,这种工作特性决定了秘书工作是一个外向性的岗位,秘书人员必须在各社会组织的公务行为中广泛地接触各色人等,处理各种关系,安排各种活动,这些行为都含有礼仪的内容或直接就是一项礼仪活动,如迎送客人,宴请等等.因此,作为领导的浦助者,秘书与其他职能人员不同,他必须代领导处理各种交往接待事宜,礼仪内容贯穿于秘书工作的全过程,它在秘书的全部工作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与秘书人员的其他工作结成了特殊的关系。一、秘书礼仪工作的意义 从秘书工作产生那天起,"礼仪',便是秘书工作的重要职能,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礼仪的内容和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秘书人员礼仪素质和操办礼仪活动的能力要求也有了相应变化,但无论这种变化多么广泛,多么深刻,礼仪工作从未离秘书工作而去.秘书工作起源于奴隶社会,当时的史官可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秘书人员.史官执掌的工作内容极其宽泛,其中的重要职责便是负责主持祭祀婚冠大礼—这是典型的礼仪内容.到了战国时期,《周礼》详备地记载了周朝史官的职务和分工,这使我们了解到"史官"的工作内容与"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今天看去,将史官定为"秘书人员'一或"从事秘书性质工作的辅助人员"是较合适的,而礼仪则是秘书工作的当然内容.为了更好地辅助领导决策并处理事务,秘书承担了与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打交道的任务,这个任务中的一切安排打点是礼仪工作的主要内容."礼"的起源,也与原始社会中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分不开.秘书以执掌祭祀来为领导权威的决策行为和国家重大活动作准备,作铺垫,作为行动的参考系数.领导权威无论是表示"顺天承运",还是具体紧张的日理万机,在当时,总缺不了这种形式的辅助,因为这种形式对领导权威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可见,礼仪原是秘书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礼仪在生活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秘书工作对领导负责,技术水平高,工作质量好,办事效率快固然是秘书人员的重要素质体现,但礼仪行为的得当,职业形象的得体,也是领导决策获得成功的有效因素.秘书的形象会影响客人或员工是否接受你们的要求或想法,通过秘书的态度,姿势,仪表,谈吐给对方留下重要的印象,甚至是关键的印象.饱满的精神,真诚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得体的举止本身也就是秘书人员素质高,业务精的体现.一般说来,领导之所以选聘秘书,很大程度上也是为礼仪的需要,在礼仪的层面上开展工作,从而辅助领导进行决策活动.领导的决策往往是刚性的,强硬的,在具体执行中不容许有任何伸缩,而秘书的礼仪却是柔性的,弹性的,它可以缓冲决策的压力,调节决策带来的紧张,沟通因决策而产生的误解隔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礼仪总是人们共同的需求.因此礼仪对秘书工作具特殊意义.利用宣传和传播的手段,使一个社会组织和它的公众相互了解和适应,这便是公共关系的任务.秘书工作起着信息的汇总和传播的作用,建立良好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关系,树立组织及秘书本人在各界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和信誉,是秘书公关的主要内容,在公共关系中,要做好这些工作,离不开礼仪,应努力发挥礼仪的优势来为公关服务.礼仪可以调节感情,润滑关系,这与公共关系"内求团结完善,外求和谐发展"的宗旨是相一致的,公关的对象具有不同层次,但无论是什么群体或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不能撇开礼仪搞公关.拙于策划会使公关实务失败,而疏于礼仪同样不能使精良的策划得以完满体现.可以说,公关是礼仪最适用领域,对礼仪的领悟,把握和运用程度的高下直接关系到公关实务的操办水平.同时,公关作为一种以传播手段来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行为,不假以礼仪,也不能实现传播的双向信息传递.而由于公关活动中公众始终是变化着的,不定的问题形成时有公众对象,问题一旦消失,这层意义上的公众也随之消失,所以,礼仪总在各种公众对象中以新鲜的,积极的感觉体现,极大地帮助了公共关系的实施.公关对象的多种多样,形成了不同的员工关系,顾客关系,媒介关系,股东关系,社区关系,政府关系,名流关系等,要适应这不同的关系,依靠顺意公众,转化逆意公众,争取边缘公众,取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这绝对少不了礼仪.公共关系的另一实务活动就是将社会组织的信息传播给公众,并把公众的信息反馈给社会组织的决策层,秘书要做好辅助决策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将信息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传播沟通.传播沟通有多种形式,然而人际传播还是最基本的,没有人际传播,便是大众传播也不会顺利进行下去.人际传播,无论是通过仪表服饰,语言,举止等媒介进行,还是通过电话,电报,书信等书面性媒介进行,都离不开礼仪表现。可以说,礼仪是传播的重要媒介.礼仪在公关实践中塑造着组织的形象,创造着组织的信誉.它可以帮助体现一个组织的坦诚热情,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可以承载这种态度,有了这种真诚的礼仪表现,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争取支持的公关目的.所以,礼仪在秘书的公关行为中具有关键意义.二、礼仪与秘书工作的关系辅助领导是秘书的天职,辅助领导的手段多种多样,以礼仪辅助领导是其中之一.领导是决策者,并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威,这使领导既没必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领导又因作为一种机构的代表,权力的象征,需要在行事时有相关礼仪的配衬.秘书的岗位,紧贴领导,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由秘书安排各种礼仪事项,自然再顺理成章不过了.礼仪是秘书的常务工作,在辅助领导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对礼仪程序作妥善安排,使领导在具体的活动中既体面又掌握主动,是秘书工作者办事能力的反映.如A企业的经理与B企业的经理在N企业晤面,秘书在事先将有关时间,地点通知对方,并认真打扫好会客室,安排好茶水和午餐,准备好相关文件材料,精神饱满,态度从容地迎接S企业的经理并将之向N企业经理介绍,使会晤在以秘书为主营造的良好气氛中进行.这个开始也许会给整个晤面的结果带来影响.礼仪的周到,使人精神放松,心情舒畅,双方开诚布公,容易促使事情成功或好转.在某些重要场合,领导需有些象征性的行为,如剪彩,奠基等,秘书必然要在事先作好准备,将必要的工具装饰好,地点选定并完满考虑到在象征性行为完成后领导的合理退场.这种礼仪性的安排,虽属工作中较琐碎一面,却不可不做,而且事虽小却影响大,为领导个人,为企业都塑造了形象.当然,秘书只隐在这些体面的礼仪背后,秘书工作的特性之一是潜隐性.即使秘书人员代领导前去慰问,拜望某人时,起的也只是礼仪象征的作用,是代领导行事而不是以秘书本人身份行事.即使秘书的良好态度和典雅举止吸引了客人,客人仍A先记着的是"某公司有个好秘书",而不是"某秘书在某公司".所以,礼仪工作做好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领导的工作效率,实现了领导的威信.至于平时的文书往来,其中涉及到的文书礼仪,包括礼仪性的内容和礼仪套话更是秘书为领导服务.辅助领导决策的一个常规工作,秘书必定要掌握这些知识,并要能娴熟地运用,以使自己更好地尽到秘书的责任. 秘书是某个社会组织中专为领导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辅助者,社会交往活动是其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秘书工作的特点是跟"人"打交道.无论是他的服务对象一一领导,还是在为领导服务的过程中,要形成的各种关系,归根结蒂,都是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不同关系是秘书工作艺术的体现,恰当地运用礼仪来理顺关系,对秘书工作总体效益的提高大有帮助.首先,秘书与领导形成了紧密的固定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十分重要.双方在最初接触磨合的过程中都会小心翼翼,而一且觉得不称心会立刻撒手.反之,一旦发现配合默契,便越发珍惜和依赖这种关系.从理论上说来,领导与秘书的关系越紧密,就越富有工作创造力,但在实践中却未必如此,关系紧密了,有时也就结成了一种同盟,可能反而有碍甚至破坏企业或国家的利益.因此,规范领导与秘书的关系,除各种原则制度的保障之外,礼仪自古就有的"别异"作用,仍有现实意义.礼仪可以帮秘书工作者把准自己的地位,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播越,不轻浮.尊重领导权威,尊重领导意见,按正常渠道上情下达沟通信息,同时也在礼仪中保全自己的人格尊严.其次,作为管理层中的中介部门,秘书还要与各职能部门和外部世界联系沟通,良好的礼仪在沟通中有助于消除隔阂,增进理解.由于身处领导近旁,会使其他人对秘书有特殊看法,秘书人员这时除了以诚相见之外别无他法.以诚相见不仅是感情的真挚,也包括礼仪的周到.如尊重对方的地位,理解对方的处境,同情对方的闲难,赞赏对方的成就.通过这些取得对方的信任。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礼仪又是一个窗口,从中可以窥得一个单位的精神面貌和经营品质,这是许多社会组织重视礼仪工作的原因之一.即使在不成功的谈判与合作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或可以做到买卖不成友情在,或可以用原则和礼仪击退交往中的不正常行为.三、秘书礼仪与秘书自身提高礼仪是社会的规范,秘书礼仪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密切关系.通过礼仪的学习和掌握,不仅可以提高秘书工作者个人修养,还可由此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由于工作特点,秘书人员的地位特殊,他既在单位内部起联系沟通作用,又在社会上成为本单位的窗口和代表,所以礼仪在秘书人员身上是"全方位"地体现的.首先,秘书人员的个人礼仪应讲究.他是在一个"外向'性的岗位上,与多种对象打交道,如果不修边幅,不注重言谈举止会直接影响来访者或被访者的情绪并影响办公室同事的情绪.所以许多单位对秘书人员的衣着,饰物,化妆品都有规定.这种规定,当然不是针对某个秘书人员个人,而是针对秘书这个岗位的.此外秘书工作者的礼仪知识,操办礼仪活动的能力,对在不同情况下的礼仪要求应有较多较完善的掌握.要在礼仪活动中分清主次,内外,把握各种分寸,分量,要对各国,各地,各民族,各宗教的文化风俗礼仪习惯有所了解并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尤其在21世纪,人类进人了一个新纪元,对许多客观事物的理解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保护环境,与动物友好相处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礼仪行为也必须跟这种认识结合起来.倘在给外宾送礼时,把动物毛皮当作贵重礼品就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了.酒宴上的山珍海味,也有许多不该成为餐餐之徒的腹中之物.礼仪活动中若缺乏这种现代意识,是会使整个礼仪水平都大打折扣的.可见,礼仪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远不是懂外语,会电脑,人漂亮就能够胜任礼仪工作的.它的文化内涵十分精探并总是与时俱进的,秘书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在礼仪场合游刃有余.秘书礼仪说大也大—它在秘书的全部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小又小—它总是琐碎地体现在细枝末节上,研究这个问题,以促进秘书工作水平的提升,对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与世界交往,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一轮国际挑战是很有帮助的.
美国社会风俗跟别国社会风俗大不相同的一点,就是名字的称呼。美国人不重视“地位”,尤其是社会地位。大多数美国人都不愿意自己因年龄或社会地位的关系而特别受人尊敬,这样会令他们觉得不自在。许多美国人甚至觉得“先生”“太太”“小姐”的称呼太客套了。不论年龄,大家都喜欢直呼其名。“别称我史密斯太太,叫我萨莉好了。”称呼名字,往往是表示友善亲近。不过,你如果觉得直呼其名不好,尽可用比较客气的称呼。你可以向对方笑笑,说你已经习惯成自然,初与人见面的时候总是比较拘谨,过一阵就会直呼名字了。介绍的时候,往往是连名带姓:“玛丽·史密斯,这位是约翰·琼思。”遇到这种情形,你可以自己决定该称呼那位女士为“玛丽”还是“史密斯小姐”。有时你们两人交谈,开头是称呼对方的姓,但没过多久,其中一人或彼此就直呼对方的名字了。你尽可自己选择,假若你不愿意一下子就直称别人的头字,而要依照你自己的习俗称呼别人,谁也不会觉得你没有礼貌。你可能会注意到,美国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几乎从不提彼此的头衔。如果你平时听惯了不离头衔的谈话,就会觉得美国人说话不客气,不近人情。你高兴的话,尽可依你本国的习惯称呼别人的名衔。美国人听你这样说话,只是觉得有趣,觉得特别。不过,假若他们谈话时不称头衔,你可别不高兴。头衔社会阶级的差异,在美国是不受重视的,所以美国人没有家庭世袭的头衔,虽则他们对于用惯了头衔的外来客也会以他的头衔相称。美国人反而有时用职业上的头衔。这种头衔有别于家庭头衔,因为它是靠自己“挣来”的,而不是由祖先传下的。有头衔的职业,最常见的是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宗教领袖。这里且举几个例子: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博士(教授)、怀特神父、科恩老师(对犹太人的尊称用语)、格雷主教等。至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则称他为“先生”、“小姐”、“太太”(音密西斯)。“Ms.”(音密丝)对已婚和未婚的女士都可适用,近年来在美国已甚为通行。假若你跟一个美国人第一次碰面,不晓得他的头衔,但又要对他表示尊敬,那么可用“先生”或“夫人”称呼。被你这样称呼的人也许会想到你不知道该用什么称呼,于是会把正确的名称告诉你。不过,一个人除非是从事某种特殊职业,否则正式的头衔是不常用的。美国人注重友好的、不拘礼节的关系,而不注重地位头衔。美国人相信自己即使直称一个人的名字,仍一样可以对他表示尊敬。服务头衔之外,美国生活中还有别的事情,是平时受女佣、司机、厨师侍候惯了的游客,可能发觉和他在本国的情形大不相同。有的游客也许想到自己是有身份的人,但在美国所受的待遇即跟普通人一样,因此觉得自己被怠慢了。不过,美国是个“样样自己动手”的国家。一般美国人,不管是医生、教授、商人、律师,都是自己煮饭、洗衣、上市场买东西或做其他工作。在美国,服务是要钱的;谁都可以“买”服务,只要付得起钱就成,地位是不相干的。一个人不管干的是什么职业,如果自己动手做家务,绝对不会被人认为有什么不对。其实,许多美国人都花得起钱请厨师、司机,但他们不那么做。他们宁愿享受家庭宁静,如果家里有个请来的帮手,宁静感可能多少就会丧失掉。也有人宁愿把钱花在旅行或其他方面,而不愿付出高昂的美国工资雇人帮忙料理家务。找漱洗间一位新到美国的游客,最近有人问他,在美国第一天最麻烦的事情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答:“找漱洗间。”有些国家在大街上有明显可见或在小建筑物里面标志明显的公众漱洗间,美国可没有。在美国,公众漱洗间均设于加油站(都是干干净净的,免费的,不过可能要向站员索取钥匙)。机场、公共汽车站、火车站、餐馆、图书馆、大商店、戏院,以及一切欢迎大众光临的场所,都有漱洗间,你还可以走进任何一家旅馆借用“女漱洗间”或“男漱洗间”,即使你不是这家旅馆的住客。不要被漱洗间门上的名称弄糊涂了。有时上面写着“男”或“女”以及“女士”或“夫人”,或干脆叫“漱洗间”。有的在门上可能画个图形或其他标志,以示男女之别,餐馆尤其采用这种方式。女用漱洗间有时称为“化妆间”。欧洲人使用的“方便处”或“”,在美国是少用的,但一般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对你国家的认识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对贵国知之甚少的美国人。假若有这种情形,请容忍他们。很遗憾,美国学校很少教授他国的文化风俗。美国东西两面是大洋,跟其他国家隔得很远。结果,美国人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不同的工作方式都不大熟悉;这在其他国家也是常见的。假若美国人用你所不熟知的办法来帮你的忙,假若他们把贵国误认为是千里以外的另一个国家,请多包涵。跟别的国家相比,美国发展成为现代国家的时间极短,只有300年的光景。美国人一直忙于本土的成长,忙着修建公路,忙着建立城市,忙着为千百万的孩子制定免费教育制度,忙着发明,忙着发现,忙着为全球的利益而发展。在这300年间,有大部分的时候全国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美国本身,而不在世界。直到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美国人才开始对世界其他地区发生兴趣。社会习俗美国人的祖先来自全球各地,所以在美国境内“认可的”社会习俗,比有些国家的社会习俗要多得多。因此,到美国旅游的人如果要照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去做,也不必觉得难为情或有什么不对。虽然美国人不拘礼节,但是,如果你愿意在社交场合中穿着打扮得很正规,你尽管照你自己的方式做好了。你周围的人一定会接受的。不过,你能够对美国一般的习俗做详尽的了解,也是有所裨益的。当然,这个题目范围太广,不能在这里详加探讨,下面所谈的,只是你访问美国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常见情形。中国人最注重的礼仪是尊重别人礼仪的种类有不少人认为礼仪很简单,只是见面问个好,离别道声再见而已。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礼仪一般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日常生活礼仪:包括见面礼仪、会绍礼仪、交谈礼仪、宴会礼仪、会客礼仪、舞会礼仪、馈赠礼仪及探病礼仪。第二类是节俗节庆礼仪:包括春节礼仪、清明礼仪、端午礼仪、重阳礼仪、中秋礼仪及结婚礼仪、殡葬礼仪和祝寿礼仪。第三类是商务礼仪:包括会议礼仪、谈判礼仪 、迎送礼仪及谈判禁忌知识等。其他还有公关礼仪、公务礼仪、家居礼仪和求职礼仪等等。送礼的礼仪送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节日婚嫁生日感谢帮助送别亲友及回礼。 送礼最重要是显示心意,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选择和购买礼物, 这样收礼者若了解真相,也会收得安心。 有一点应该注意,给人送礼时最好加上精美的包装纸,这样既显出你已“落足心思”,又能引起对方的好奇心。探病礼仪: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特殊场所,所以在去医院前,应弄清楚病人在什么病区以及病床号,以免到时,到处打听,扰乱了医院的清静。探病前,最好准备一点礼物。有些人喜欢给予病人送滋补品或保健美操品,其实,这很不恰当,因为病人正在治疗期,每日要按时服药或进行针注射,并不适合服用补品。送给病人的礼物以鲜花或小小的盆景为宜,想想看,一束五彩缤纷的鲜花,一盆生机盎然的盆景,能给白色的病房带来多少春意和生机呵! 但是,送鲜花是十分有讲究的,有些花并不适于送给病人。一般来说,下列花卉是不错的选择:玫瑰康乃馨满天星百合天堂鸟等。结婚礼仪: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有情人共结连理。结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作为参加喜宴的朋友,应事先选购一份礼物前往,礼物最好有意义,如送99朵玫瑰代表“天长地久”,或送具有纪念价值的金贺咭及结婚蛋糕,向新郎新娘表示感激之情和祝福之心。祝寿礼仪:祝寿其实是庆贺生日。在给长辈祝寿时,“礼数”稍多一些。给同辈朋友过生日,则不必拘于形式送礼品最容易。给长辈祝寿,除了衣服要讲究之外,还必须带有一份含有健康长寿意义的物品,如设计精美的蛋糕,或有纪念性的金贺卡。殡葬礼仪:传统丧礼仪式繁复,程序琐碎。现在一般都有以追悼会的形式对死者表示哀悼。参加追悼会有一些礼节应注意。为表示对先人的怀念及对死者家属的关心和慰问,可送上一个花圈或花牌。
美国人性格外向,热情直爽,不拘礼节,他们的风俗礼仪存在着许多与众不同之处。美国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不礼貌的。同美国人约会联系简单,打个电话,对方会很高兴地同意在尽短的时间内见面。美国人也有礼尚往来的习惯,但他们忌讳接受过重的礼物,一则是美国人不看重礼品自身的价值,二来法律禁止送礼过重,从家乡带去的工艺品、艺术品、名酒等是美国人喜欢的礼物,除节假日外,应邀到美国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饭一般不必送礼。美国社会有付小费的习惯,凡是服务性项目均需付小费,旅馆门卫、客房服务等需付不低于l美元的小费,饭店吃饭在结帐时收15%小费。 美国人请客吃饭,属公务交往性质多安排在饭店、俱乐部进行,由所在公司支付费用,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才邀请到家中赴宴。美国人的食物因地区、民族不同而种类繁多,口味各异,汉堡包、“热狗”、馅饼、炸面圈以及肯德基炸鸡等都是风靡世界的食品,但美国人待客的家宴则是经济实惠、不摆阔气、不拘泥形式的。通常的家宴是一张长桌子上摆着一大盘沙拉、一大盘烤鸡或烤肉、各种凉菜、一盘炒饭、一盘面包片以及甜食、水果、冷饮、酒类等。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菜饭,吃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 美国人将请客人吃顿饭、喝杯酒或到乡间别墅共度周末作为一种交友方式,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做出报答,如有机会请对方到自家吃饭就可以了。吃完饭后,客人应向主人特别是女主人表示特别感谢。 介绍 美国社会风俗跟别国社会风俗大不相同的一点,就是名字的称呼。美国人不重视“地位”,尤其是社会地位。大多数美国人都不愿意自己因年龄或社会地位的关系而特别受人尊敬,这样会令他们觉得不自在。许多美国人甚至觉得“先生”“太太”“小姐”的称呼太客套了。不论年龄,大家都喜欢直呼其名。“别称我史密斯太太,叫我萨莉好了。”称呼名字,往往是表示友善亲近。不过,你如果觉得直呼其名不好,尽可用比较客气的称呼。你可以向对方笑笑,说你已经习惯成自然,初与人见面的时候总是比较拘谨,过一阵就会直呼名字了。 介绍的时候,往往是连名带姓:“玛丽?史密斯,这位是约翰?琼思。”遇到这种情形,你可以自己决定该称呼那位女士为“玛丽”还是“史密斯小姐”。有时你们两人交谈,开头是称呼对方的姓,但没过多久,其中一人或彼此就直呼对方的名字了。你尽可自己选择,假若你不愿意一下子就直称别人的头字,而要依照你自己的习俗称呼别人,谁也不会觉得你没有礼貌。 你可能会注意到,美国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几乎从不提彼此的头衔。如果你平时听惯了不离头衔的谈话,就会觉得美国人说话不客气,不近人情。你高兴的话,尽可依你本国的习惯称呼别人的名衔。美国人听你这样说话,只是觉得有趣,觉得特别。不过,假若他们谈话时不称头衔,你可别不高兴。 头衔 社会阶级的差异,在美国是不受重视的,所以美国人没有家庭世袭的头衔,虽则他们对于用惯了头衔的外来客也会以他的头衔相称。美国人反而有时用职业上的头衔。这种头衔有别于家庭头衔,因为它是靠自己“挣来”的,而不是由祖先传下的。有头衔的职业,最常见的是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宗教领袖。这里且举几个例子: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博士(教授)、怀特神父、科恩老师(对犹太人的尊称用语)、格雷主教等。 至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则称他为“先生”、“小姐”、“太太”(音密西斯)。“Ms.”(音密丝)对已婚和未婚的女士都可适用,近年来在美国已甚为通行。假若你跟一个美国人第一次碰面,不晓得他的头衔,但又要对他表示尊敬,那么可用“先生”或“夫人”称呼。被你这样称呼的人也许会想到你不知道该用什么称呼,于是会把正确的名称告诉你。不过,一个人除非是从事某种特殊职业,否则正式的头衔是不常用的。美国人注重友好的、不拘礼节的关系,而不注重地位头衔。美国人相信自己即使直称一个人的名字,仍一样可以对他表示尊敬。 服务 头衔之外,美国生活中还有别的事情,是平时受女佣、司机、厨师侍候惯了的游客,可能发觉和他在本国的情形大不相同。有的游客也许想到自己是有身份的人,但在美国所受的待遇即跟普通人一样,因此觉得自己被怠慢了。不过,美国是个“样样自己动手”的国家。一般美国人,不管是医生、教授、商人、律师,都是自己煮饭、洗衣、上市场买东西或做其他工作。在美国,服务是要钱的;谁都可以“买”服务,只要付得起钱就成,地位是不相干的。一个人不管干的是什么职业,如果自己动手做家务,绝对不会被人认为有什么不对。其实,许多美国人都花得起钱请厨师、司机,但他们不那么做。他们宁愿享受家庭宁静,如果家里有个请来的帮手,宁静感可能多少就会丧失掉。也有人宁愿把钱花在旅行或其他方面,而不愿付出高昂的美国工资雇人帮忙料理家务。 找漱洗间 一位新到美国的游客,最近有人问他,在美国第一天最麻烦的事情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答:“找漱洗间。” 有些国家在大街上有明显可见或在小建筑物里面标志明显的公众漱洗间,美国可没有。在美国,公众漱洗间均设于加油站(都是干干净净的,免费的,不过可能要向站员索取钥匙)。机场、公共汽车站、火车站、餐馆、图书馆、大商店、戏院,以及一切欢迎大众光临的场所,都有漱洗间,你还可以走进任何一家旅馆借用“女漱洗间”或“男漱洗间”,即使你不是这家旅馆的住客。 不要被漱洗间门上的名称弄糊涂了。有时上面写着“男”或“女”以及“女士”或“夫人”,或干脆叫“漱洗间”。有的在门上可能画个图形或其他标志,以示男女之别,餐馆尤其采用这种方式。女用漱洗间有时称为“化妆间”。欧洲人使用的“方便处”或“”,在美国是少用的,但一般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对你国家的认识 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对贵国知之甚少的美国人。假若有这种情形,请容忍他们。很遗憾,美国学校很少教授他国的文化风俗。美国东西两面是大洋,跟其他国家隔得很远。结果,美国人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不同的工作方式都不大熟悉;这在其他国家也是常见的。假若美国人用你所不熟知的办法来帮你的忙,假若他们把贵国误认为是千里以外的另一个国家,请多包涵。跟别的国家相比,美国发展成为现代国家的时间极短,只有300年的光景。美国人一直忙于本土的成长,忙着修建公路,忙着建立城市,忙着为千百万的孩子制定免费教育制度,忙着发明,忙着发现,忙着为全球的利益而发展。在这300年间,有大部分的时候全国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美国本身,而不在世界。直到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美国人才开始对世界其他地区发生兴趣。 社会习俗 美国人的祖先来自全球各地,所以在美国境内“认可的”社会习俗,比有些国家的社会习俗要多得多。因此,到美国旅游的人如果要照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去做,也不必觉得难为情或有什么不对。虽然美国人不拘礼节,但是,如果你愿意在社交场合中穿着打扮得很正规,你尽管照你自己的方式做好了。你周围的人一定会接受的。
334 浏览 4 回答
229 浏览 3 回答
223 浏览 5 回答
233 浏览 4 回答
328 浏览 5 回答
260 浏览 4 回答
200 浏览 6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
278 浏览 5 回答
249 浏览 4 回答
110 浏览 3 回答
270 浏览 3 回答
138 浏览 3 回答
137 浏览 3 回答
139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