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社交礼仪文化差异问题分析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日渐密切。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了兴趣,“汉语热”持续升温。但由于各国在文化、习俗方面有许多不同,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笑话和障碍。本文就中外社交礼仪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外社交礼仪;跨文化交际;对外语言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际,其主要特点是:文化不同,交际者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中外社交礼仪文化的对比
(一)称谓语。
在汉语中,姓名称谓是不能乱用的。在亲属之间,称谓是由辈分关系来确定的,这种特殊的称谓文化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历史,又是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以家庭为单位,就形成了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根深蒂固,这使得汉民族形成了严格的尊卑有序,上下﹑长幼有别的等级观念,所以下对上,卑对尊,幼对长不能直接称呼其名,这是不礼貌的,也是不被允许的。而西方国家大多受到人文主义影响,强调自由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等级之分,所以即使是长幼辈分和上下级关系也可以直呼大名,人们也不足为怪,习以为常,而且认为这样称呼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更显亲切。
对于陌生人在中国也有具体的称谓,例如,根据年龄,性别不同称为“爷爷,奶奶,阿姨,叔叔,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以示亲切和礼貌。而在西方国家大多只是“Mr,Miss或是Man,Woman,Boy,Girl或Kid,Child”等泛泛的称谓。再如“先生”这一称谓,在中国“先生”是用于对大教育家、学者、文人的一种尊称,表达一种爱戴和尊敬之情,不分男女,如“杨绛先生”、“鲁迅先生”等。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先生”只是对一般男性的称谓语,而作为有学识,有威望的学者或教授,应称之为“博士(Dr),教授(Professor)”。
(二)打招呼。
打招呼是人们开始谈话最普遍的`方法,一是可以自然地引出正式谈话,二是表示礼貌和友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打招呼如果运用不当,常常会造成一些交际障碍或尴尬,英美人打招呼常说:“Howareyou!”“It’sverynicetomeetyou!”而中国人打招呼常常会问“姓名,籍贯,工资,年龄”等,在路上遇到会说:“干啥去”,“在哪儿上班呢”,“结婚了吗”,这些话语其实也是人情味的体现,并没有多事之意,而在外国人眼里会认为你在打听他们的私事,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中外在体态上打招呼的方式也有不同,中国人打招呼从古代的作揖到现代人的握手,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人谦卑,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而西方人则不然,由于西方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定规律的影响,他们的性格更多呈现的是自信,外向,所以他们见面时常常是拍肩,拥抱,贴面,亲吻等肢体较为亲密的方式。
(三)拜访。
拜访在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拜访中也有不同之处,在中国,去朋友家拜访,做客,时间较为随意,有时不需要打招呼就可以去。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去朋友家拜访是要提前预约的,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不好突然去人家拜访,显得不礼貌。告别语的功能之一是维系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可以采用不同的告别语来结束谈话,在结束言语交际行为上,中西方人采用的语用策略也会有一些差异。
例如,在朋友家做客,要离开时,西方人常使用的道别语是:“Goodbye,Seeyou,Goodnight”等,而中国人(主人)常常会委婉地说:“再坐一会儿吧”、“这么着急干嘛”等表示礼貌、客气,当来访者离开时会说“慢走,常来玩啊”,其实并不一定是这个意思。有时也会说:“开车小心啊”、“保重身体”等寒暄的话。而这些话语在西方人看来,会显得有些突兀或多余。
(四)自谦与尊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的文化从古至今对中国人的言行举止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反映在谦敬语的使用上,对自己的父母称之“家父,家母”,对他人父母称之“令尊,令堂”,对自己妻子称之为“内人,贱内,糟糠”,对他人妻子称之“令妻、佳配、令室”,自己之子称为“犬子”,对他人之子称之“令郎”,自己的女儿称为“小女、犬女”,他人之女称为“令爱(媛)”等人称的谦敬词。而西方国家就没有这样的称呼,只有“你”“我”的区分,没有这些谦敬词。中国人还经常会说一些如“给您添麻烦了”、“讲的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人习惯于说“这要归功于上司的领导,同事的配合”这样的客套语。
有时候使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谦虚产生误解,认为“太虚伪,不真诚”。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不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礼貌原则造成的文化冲突。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人最大的美德”,谦逊,含蓄的文化习惯就表现在言语中、行为上,总是尽量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经常考虑别人的反应,注意照顾对方的情感和自尊心,使对方不至于在两个人的对照中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不快。这与西方崇尚的“自我主义”,提倡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观念和直接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文化差异带入到教学中会对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五)恭维语和道歉语。
恭维语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恭维语的使用频率中国要远低于美国,使用对象和内容也有一些限制,在美国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和所有物是很普遍的现象,任何人都可以恭维其他的任何人,例如一个女性穿了一个新裙子,她的男同事就可以说“Wow,Youlooksohot”,而在中国,当一个男性这样恭维一个女性时,很可能会被认为轻浮无礼,别有用心。如何回应恭维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中国人对恭维语的回应往往是“否认”或“自贬”,如:用“哪里哪里”来回答,以表示被夸赞者的谦虚有礼。西方人则习惯“接受”,习惯用“Thankyou”来表示对恭维者的赞同和谢意。由于受不同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中外的道歉频率和对象都有所差异,美国人的道歉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中国,在一些像公交车,商场等拥挤的场合,中国人很少会因为自己撞到了别人而道歉,而美国人无论自己有意还是无意冒犯了别人,都会道歉。
对于美国人来说道歉可能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即使是一些小事他们都会说一句“Sorry”,美国家长会因给孩子带来不便而向孩子道歉,在中国,父母是很少向孩子们道歉说“对不起”的。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典型的家长制为基础的,以伦理为核心,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关系的本质是等级或差序格局的,这种等级关系影响着人的言语行为,诸如道歉语,恭维,问候语等。在西方文化中,社会结构是倾向平等的,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长或幼,只要冒犯了别人,都是要道歉的。
(六)社交礼仪中的禁忌。
何为“禁忌”,东汉学者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到“禁,吉凶之忌也;忌,憎恶也”。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下,禁忌方面也有差异。
1.数字禁忌。西方普遍禁忌“13”和“星期五”,日本人忌讳“4和9”。这些数字给人以消极的心理印象,所以很忌讳。
2.动物禁忌。在中国,人们习惯把猫头鹰看做“凶鸟”,但在西方人心中,它是智慧,勇猛,刚毅的化身。在汉语中,“狗”有许多贬义意味,常常指坏人和坏事,如“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西方人把狗看做是家庭成员,自己的朋友,在英语中“dog”不但不含贬义,反而有亲切的意味,如“luckydog(幸运儿)”。“龙”对于中国人具有很深的寓意,是一种图腾,是权势、高贵、成功的象征,中国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中国人也常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一些西方国家“龙”常被视为凶悍的动物,是不祥的。
3.词汇禁忌。(1)死。中西方文化都忌讳说“死”这一词汇,所以会用些代替语,在汉语中,代替语会因阶级、地位、身份不同而不同,如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之死分别称为“崩、薨、卒、不禄、死”,还有现代的“逝世、归西、升天、老了、走了”等。西方人也不会直接说“Hedied”会用“passaway”等代替。(2)老。“老”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很典型的词汇。中国人经常在熟人,朋友的姓前冠以“老”字,如“老赵、老白”以显亲切,对有地位,有声望的人称为“钱老、汪老”以示尊敬。在中国“老”象征着一种权威、资历、尊严,因此与“老”有关的多表达尊敬之意。还有“知识渊博、技能纯熟”等褒义色彩,如“老先生”、“老资历”。在许多西方国家是不喜欢“老”的,在西方文化中“老”有无能、不中用的意思,所以不能称呼年长者为“oldmen,oldwomen”。
三、中外社交礼仪文化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要采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教师也应该掌握一些中外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在使用目的语时能够排除母语干扰。
(二)树立文化相对论的观念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文化相对论的观念,意识到中国文化与他们的母语文化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对与错,高贵与低贱之分。
(三)采用多种文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要摆脱传统传授法教学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弊端,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贺毅,苏峰.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