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古文献整理家——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作成《论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战国末期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是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孟子为“亚圣”。孔子又称“文圣”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颜徵在生下了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很大关系,其母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诞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孔子像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按西汉尺厘米计算,是厘米。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 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编辑本段孔子名言 孔子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编辑本段孔子的思想体系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孔子认为:"义以生利"。即先有了"义",才能生出利。《易传·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这是把对立的"义"和"利"两者统一了起来。这种思想很符合孔子的主张,《左传·昭公十年》记载晏婴说:"义,利之本也。"义是利的根本。与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孔子反对片面追求功利。他认为在"利"的面前,必须时刻以"义"来衡量是否应该取。他说,符合道义然后才去取得,这样人们就不会厌恶他的取得。相反,"放于利而行,多怨"。①即片面追求个人私利,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就会产生许多的怨恨。因此,孔子认为,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②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孔子还认为,种田的人就免不了饿肚子,而读书的人就能做官而享受俸禄。 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鲁国又"用田赋",即按亩征收军赋,孔子也表示反对。①但是孔子却主张"富民"。他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认为对民众的剥削不应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他在《论语·阳货》中主张为政要宽,说:"宽则得众"。他在卫国和弟子冉有论政,提出对民众要"富之"。②即富民的主张。在孔子看来,民众富足了,国君没有不富足的;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 美学中的孔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编辑本段近世发展 孔子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是指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儒学。新兴的“大众儒学”是当代新儒学发展的最高成果。儒学大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的文化圣人;儒学,以孔子学说为基础,以历代儒家宗师的理论为主体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日前,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隆重举行。它是国际性的文化论坛、高规格的学术盛会,它的召开是世界儒学界的一大盛事。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武村正义与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法国、英国、比利时、丹麦、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172位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共襄盛举。这些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围绕儒学的历史研究、儒学的当代价值、儒学的现代阐释、儒学的世界传播、儒学与和谐文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 曾几何时,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有识之士指出,它的主线就是“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儒学精髓。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88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3种不同字体的“和”字,表达了“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中华人文理念。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在五大洲进一步传播,“孔子热”“儒学热”更加“薪助火传”。 周和平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学既保持着其仁爱、和谐的精神特质,又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它以开放的姿态生发扩展,为世界文明形态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上,新世纪的儒学又一次发出了合乎历史发展、合乎人类利益的时代声音。儒学:如何在中国普及、在全世界传播 当代最著名的儒学学者之一杜维明曾经指出,跟韩国、新加坡乃至中国台湾相比,中国大陆在保持儒学传统方面还存在着差距。相当多学者认为,随着中国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儒学在中国的普及以及在全世界的传播应该成为当下儒学研究的重要话题。 山东大学王钧林认为,如果儒学仅仅停留在儒者的小圈子里,它通常被视为一种思想、学说,很难说它是一种文化。儒学只有走出儒者的小圈子,来到社会,深入到大众之间,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推行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倡导仁义改变社会风气,才会从儒学那里孕育出儒家文化。澳门学者也提出,应该在中小学提倡每天读“一分钟孔子”。 9月28日,与会代表们前往曲阜孔庙参加了祭孔大典,因此,一些代表对全球各地的祭孔仪式展开了讨论。孔子研究院的孔祥林指出,孔庙遍布于中国、韩国、越南、日本等,中国古代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政府也都设有文庙,文庙有重要的三重社会公用:崇德、报本、教化。政府通过孔庙教育臣民学习儒家思想,推崇德义,砥砺伦常,加强道德修养。这类文化设施对于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社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保护。浙江工商大学的赵荣光教授通过考察比较中国曲阜、台北和韩国成均馆孔庙释奠礼,认为孔庙释奠礼应当按博物馆原则再现历史原貌,加强相关制度、礼仪、乐舞、服饰、器物、祭品等一系列具体事宜。在条件具备时,有关方面应向联合国“申遗”。 台湾地区的董金裕介绍,古代的祭孔分为“秋祭”和“春祭”,台湾的“秋祭”主要遵循“古礼”,即在礼仪、服装、音乐、舞蹈等方面遵照明代祭孔的规程,并根据时代特点压缩仪式的时间、接纳女性参加祭孔;“春祭”则融进了更多的时代特点,采用年轻人比较能够接受的方式,其主要作用是吸引年轻人走近孔子、接触儒学。 一些专家指出,在当下复杂的文化背景中,儒学在全世界的传播和普及并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困难程度远远超越大家的想象。来自丹麦的安德森认为,儒学的普及并不是价值观的强加。孔子哲学强调彼此了解,孔教是调和的一种价值观。他认为应该用协调的方式推广儒学,而不是一种说教的方式进行。 与会专家相信,我们在研究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进步的新时代。正像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的——“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 孔子为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作正统学科,以至作为任贤用能的标准,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 子临川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主要著作1.《熊十力》(世界哲学家丛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6月版2.《梁漱溟评传》(合著,国学大师丛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版;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修订版3.《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4.《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版5.《熊十力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6.《当代新儒家》(编著),三联书店1989年4月版7.《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10月版8.《百年中国哲学经典》(5卷本,主要编选者),海天出版社1998年9月版9.《理一分殊》(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10.《熊十力全集》(9卷10册,合作整理校点),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11.《积薪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12.《传薪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13.《熊十力选集》(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14.《文明对话》(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15.《全球化时代的儒家伦理》(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16.《拾薪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主要论文(1) 试论熊十力的体用观,《深圳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2) 熊十力先生论著考略,《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3) 论合理利己主义的幸福观,《青年学者论学集》,《深圳大学学报》增刊1986年(4) 熊十力小传,《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5) 国内熊十力哲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6) 当代儒学思潮简论,《深圳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8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87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87年第9期)(7) 熊十力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九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8) 老子道德关系论,《深圳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88年第1期)(9) 熊十力早期著作《心书》研究,《晋阳学刊》1988年第2期(10) 熊十力与中国现代哲学,《东西方文化评论》,《深圳大学学报》增刊1988年(11) 唐君毅先生之生平与著作述略,《深圳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12) 略论熊十力哲学思想的演变和形成,《玄圃论学集》,三联书店 1990年(13) 唐君毅先生对华严思想之阐释,《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论文集》(Ⅱ),香港法住出版社1990年(14) 中国哲学体用论的源与流,《深圳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1年第5期)(15) 春意满园先发枝——郑家栋《现代新儒学概论》评介,《深圳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16) 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17) 现代新儒家研究的重要成果,《学术论坛》1991年第2期(18) 唐君毅的新人文观试探,《东西方文化评论》(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9) 熊十力与中国近代佛教唯识学,《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第四辑),三联书店1991年(20) 略论唐君毅对华严思想的阐释,《学术论丛》1991年第5期(21) 宗教化的新儒学——略论唐君毅重建中国人文精神的取向,《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22) 简议“新理学”的形上学系统,《深圳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23) 牟宗三的文化哲学及其历史观析论,《深圳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24) 当代儒宗熊十力,《20世纪中国十大学问家》,青岛出版社1992年(25) 略论中国近现代佛学发展的精神方向,《文化与传播》(第二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26) 梁漱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受容,《深圳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27) 和而不同两大师——熊、梁辩难所引发的问题与思考,《学人》(第七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当代新儒学的关怀与超越》(第三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28) 梁漱溟早期思想论略——以佛学研究为中心,《文化与传播》(第三辑),海天出版社1995年(29) 朱子哲学体用观发微,《深圳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30) 梁漱溟的出世间与随顺世间,《中国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文化与传播》(第四辑),海天出版社1996年(31) 古籍整理的三种境地,《图书馆》1996年第6期(《新华文摘》1996年第9期)(32) Liang Suming’s Understanding and the Embracing of Western Culture,The Fourth Soka University Pacific Basin Symposium,Soka University (33) 从傅伟勋看当代中国哲学辩证的开放性,《文化与传播》(第五辑),海天出版社1997年(34) 当代儒学走向多元化,《明报》(纽约),1997年7月8日(35) 儒学发展的新出路,《明报》(纽约),1997年7月18日(36) 傅伟勋对当代佛学研究的贡献,《二十一世纪》1997年10月号(37) 现代性与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阐释,《学术研究》1998年第10期(38) 从仁厚先生所赠书观其“昭熊述牟”之志,《蔡仁厚教授七十寿庆集》,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39) 简议牟宗三圆善论的理性主义困限,《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9年第4期)(40) 香江哲人刘述先,《香港书评》1999年第5期(41) 试析容格评论《太乙金华宗旨》的意义,《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3期;《道家与道教: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42) 从《剑桥哲学词典》看当代中国哲学,《学术研究》1999年第8期(43) 儒学草根性的当代省思,《鹅湖》1999年第9期(44) 儒学定位的历史脉络与当代意涵,《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年第2期);《中国文化的检讨与前瞻》(新亚书院五十周年金禧纪念学术论文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USA)2001年(45) 儒学在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国际儒学研究》(第十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中国儒学年鉴》(2001创刊号),商务印书馆2001年(46)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年第7期);《现代儒家与东亚文明:问题与展望》,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47) 叶适的社会历史本体观——以“皇极”概念为中心,《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48) 陈白沙与明初儒学,《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1年第8期);《陈白沙研究论文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9)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1年第5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年鉴》(2003),人民出版社2003年(50) 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兼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历程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1年第10期)(51) 解释学与中国哲学,《哲学动态》2001年第7期(52) 中国哲学的诠释学境遇及其维度,《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2年第3期)(53) 汤一介先生与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4) 傅伟勋对当代新儒家的批判性超越,《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玄圃论学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5) 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传统儒学、现代儒学与中国现代化》,新亚研究所(香港)2002年(56) 近代中国禅宗第一高僧,《中华读书报》2002年8月28日(57) 儒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定位,《儒学现代性探索》,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58) 文明研究:从横向视域走入历史的深处,《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25日(59) 三十年的畜艾——《杜维明文集》出版感言,《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25日(60) 中国诠释学的几种思路,《光明日报》2002年9月26日(61) 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丰碑——写在《熊十力全集》出版之际,《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62) 小康社会的历史语境和时代意义,《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63) “诠释”考,《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64) 儒家诠释学的三个时代,《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经典与解释的张力》(《经典与解释》·1),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65) 从“哲学”到“中国哲学”——一个后殖民语境中的初步思考,《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66) 中国哲学面临的挑战和身份重建,《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3年第12期)(67) 从后殖民主义反思现代中国哲学,《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1期)(68) 哲学史类型与中国思想的叙述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5期)(69) 儒学的现代转化与价值自觉,《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商务印书馆(香港)2005年(70) 现代中国哲学的身份意识和形态特征,《萧萐父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台湾)第六期,2006年6月(71) “哲学”东来与“中国哲学”建构,《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72) 中西思想激荡与交融的壮丽历史画卷,《学术研究》2004年第10期(73) 从训诂学走向诠释学——中国哲学经典诠释方法的现代转化,《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74) 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光明日报》2005年1月4日(《新华文摘》200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5期)(75) 中国文化形象的世纪性转折,《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76) 文明对话与当代新儒学的发展,《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9期)(77) 张岱年先生教我“学”史料,《不息集——回忆张岱年先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8) 论柏格森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影响,《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10期)(79) 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哲学化路径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1期)(80) 熊十力与柏格森,《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81) From“Philosophy”to“Chinese Philosophy”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Fall 2005( ).2006(82) Modern Hermeneutics of Confucian Thought: The Path to Philosophical Status and Its Significance,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utumn 2006(83) 儒家伦理的形而上追寻,《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6年第12期)(84)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伦理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九州出版社2007年(85) 哲学史与中国思想的叙述方式,《儒学、文化与宗教——刘述先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86) 儒家诠释学的当代发展,《香港中文大学的当代儒者》,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新亚学术集刊》第十九期),2006年(87) 从“三纲五常”看儒家的宗教性,《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88)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对新时期中国哲学的贡献,《探寻真善美——汤一介先生80华诞暨从教55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9) “三纲五常”辩义,《鹅湖》(台湾)2007年第5期(90) 汤一介与新时期的中国哲学建设,《深圳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91) 儒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哲学化诠释,《儒学释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92) 以制度化为背景的中国哲学建构,《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6期)(93) Rethinking Confucian Ethic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2007(94) 国学:从书本走向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1期(95)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7期)(96) 从传统理解现代 以现代解释传统——景海峰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97) “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拾薪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8) 重新定位儒学:从书本走向生活,《社会科学报》2007年9月20日(99) 汤一介先生谈儒学,《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1期(100) 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学术研究》2008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第5期)(101) 五伦观念的再认识,《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九州出版社2008年(102) “体知”的意义——从诠释学的观点看,《中国儒学》(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3) 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2期)(104) 诠释学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5) 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是何种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8日(106) 在文明对话中发展儒学,《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107) 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文史哲》2009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9年第12期)(108) 中国现代佛学发展的四个路向,《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109) 中国文化形象的重塑,《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年讲座精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4月(110) 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7年讲座精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111) 软实力的出场,《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年第1期(112) 国学与当代中国文化,《河北学刊》2010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3期);《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9月(113) 现代三圣:熊十力与梁漱溟、马一浮,《中国文化》第三十一期(2010年春季号)(114) 国学的三种形态,《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2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5期)(115) 启蒙与教化之别——一个诠释学的分析,《现代思想衡虑下的启蒙理念》(胡治洪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116) 儒家诠释学的当代发展,《中国诠释学》(第八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情理之间——冯达文教授七秩寿庆文集》,巴蜀书社2011年5月(117) 教化:理解中国哲学的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9日(118) 从诠释学看儒家哲学的教化观念,《深圳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1期)(119) 简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叙述方式,《江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治道新诠》(黎红雷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120)在全球化视野下阐释中国哲学,《中华读书报》2012年2月29日(121) 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122) “理一分殊”释义,《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 中国传统文化片论 民俗研究 1986年第2期2 试论受动性活动与能动性活动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7月3 受动性活动与能动性与社会改革 齐鲁学刊 1987年7月4 论《易传》的整体思想 周易研究创刊号 1988年5 论孙武军事哲学整体性思维方式 管子学刊 1988年9月与高晨阳合作6 五四与新儒家 山东大学学报 1989年2月7 五四、新儒家、现代文化建构 文史哲 1989年5月8 试论新儒学的演变现代新儒家研究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12月9 熊十力易学思想探微 周易研究 1990年6月10 传统文化片论 民俗研究 1990年6月11 牟宗三道德优先于知识说 山东大学学报 1990年9月12 中国文化与人类前途 浙江学刊 1990年12月13 自我坎陷说与当代文化症结 台北国际会议文集 文津出版社 1991年5月14 牟宗三与当代中国哲学 香港《法言》 1991年8月15 《易传》象论初探大易集成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年12月16 儒墨哲学之比较――兼论中国文化未形成民主与科学之故 墨子研究论丛(一)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1年12月17 试论现代新儒家的基本特质及其精神 文史哲 1992年7月18 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哲学研究 1992年9月19 梁漱溟早期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 1992年12月20 论颜子的思想境界 台湾孔孟月刊 1993年1月21 牟宗三与第三期儒学之发展东岳论丛1993年6月22 牟宗三与当代新儒家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哲学研究 1993年第1期23 孟子的主体哲学 孔子研究 1994年1月24 现代新儒家研究的省察与展望 文史哲 1994年7月25 试论当代新儒家对现代文化的建构及其建构方式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12月26 徐复观的政治理念——兼论徐、牟政治理念之异同 齐鲁学刊 1994年12月27 儒学的现代转进――从牟宗三先生的“客观了解”谈起 台北国际儒学会议文集·文津出版社 1994年12月28 儒学的继承与创新 台北中国文化月刊 1995年5月29 儒家思想与当代环境意识 上海社会科学 1995年10月30 对立、互补、创新――从儒墨学术差异看墨学在中国文化重建中的独特作用 墨子研究论丛(三)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年10月31 儒学在当代中国之断续问题――时代的病痛与儒学回应 台北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所·当代儒学集刊1997年10月32 当代新儒学之定性与定位 香港中文大学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1997年12月33 评徐复观的学术态度与学术方法 孔子研究 1997年第3期34 也谈“一生著述,古今无两”——论牟宗三先生学术贡献台湾 鹅湖 1998年8月35 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文史哲 1998年9月36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 中外天地 1999年5月37 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山东大学学报 1999年7月38 仁为礼之本源,礼为仁之表征 台湾鹅湖 1999年9月39 评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及其对孔子精神的重读 山东农林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12月40 论孔子的仁礼合一说 山东大学学报 2001年3月41 泛化与界域 求是学刊 2001年3月42 先秦儒学的义理开合与逻辑发展 孔子研究 2001年5月43 耶教四次来华的宏观省察 东岳学刊 2001年7月44 儒家思想与全球伦理大陆桥 2001年10月45 先秦儒家的义理形态与现代启示 新加坡·儒家的理论与实践 2001年12月46 丘处机思想的儒家倾向 台湾·丹道文化 2002年第四期47 儒家的人文关切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 中华文华集刊 2002年48 依仁以成礼,还是设礼以显仁――儒从儒家的仁礼观看儒学发展的两种方式 文史哲 2002年3月49 颜子的人文理想与道德境界 颜子论丛(一)齐鲁书社 2002年10月50 洪秀全与儒耶之融合 东岳论丛 2002年11月51 儒家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冲突与融合 台北中国文哲通讯 2002年11月52 齐文化的特点、本质与旨归――兼论齐文化与鲁、秦文化之异同 管子学刊 2002年12月53 儒学与人类文明相处之道儒学与全球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齐鲁书社 2002年12月54 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 管子学刊 2003年1期55 论丘处机思想中的儒家倾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1期56 文化侵略与文化守卫 求是学刊 2003年第6期57 以梁、熊、牟为例看当代新儒家孤、反、狂之性格 文史哲 2003年2期58 儒学与人类文明相处之道 中华文化论坛 2003年2期59 “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刍议 孔子研究 2003年5期60 儒家人文关切及其与当代社会的双向互动 中华文化研究集刊 2003年5月61 先秦儒家的理论模态及其现代启示 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62 颜子的精神境界 颜子文化论丛 2003年5月63 感知民族精神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3年5月64 弘扬民族传统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3年5月65 领略民族文化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3年5月66 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 山东社会科学 2003第3期67 儒家的人文关切与当代社会诸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 200468 诠释、批判、重建--兼论中西哲学的发展方式 中国哲学史 2004年1期69 仁、直觉、生活态度——梁漱溟对孔子哲学的创造性诠释 东岳论丛 2004年第5期70 孔教运动的由来及其评价 齐鲁学刊 2004年第6期71 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72 易学与人文关怀光明日报2004年2月73 为什么不做儒商?商业周刊2004年7月74 程度抑或方式----中国近代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之判准北京·读书时报2004年8月75 人文教之证成及其意义——兼论牟宗三的儒教说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4月76 孔教运动再评价政策儒学与当代文明2005年6月77 从“依傍”走向主体自觉——中国哲学史研究何以回归其自身 文史哲 2005年第3期78 儒家耶教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冲突与融合 当代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宗教篇 2005年12月79 “儒分为八”的再审视 儒林第一辑 2005年8月80 思孟学派与士的精神 山东大学报 2005年12月13日81 儒家与耶教在近代中国的冲突与融合 当代儒学与西方文化·宗教篇 2005年12月82 “有教无类”与大众儒学 中华读书报 2006年2月8日83 民间儒学何以可能?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辑 2006年10月84 孟子士的品节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 儒林·第三辑 2006年10月85 李大钊的易学思想及其早期哲学 周易研究 2007年第5期86 儒学从来不是学者的奢侈品 中国文化报 2007年6月28日87 荀子的人性论的多重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兼论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异同儒林·第四辑2008年12月88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性情哲学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一期89 李退溪敬之哲学与东西文化孔子研究2009年第4期90 庄子的诠释方法探析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91 孔子道的形上学意义及其精神价值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 2009年9月92 孔子行的智慧学略说 山东大学报 2009年6月3日93 国学今昔谈 博览群书 2009年第11期94 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话语体系范式转换之得失及未来走向 文史哲 2010年1月5日95 孔子“道”的形上学及其精神价值 贵州社会科学 2010年2月20日96 孔子的德治主义与政治文明儒学的当代使命 2010年4月97 庄子的自由观新探 南昌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署名:第2位98 儒学与君主专制未必相匹配 社会科学报 2010年3月11日99 儒学·灵根·圣贤人格----兼与刘泽华先生商榷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1月28日100 儒学与封建专制并不配套 北京日报 2010年5月17日101 “文明冲突”与化解之道 光明日报 2011年7月26日102 哲人已逝,典范犹存---深切怀念丁冠之先生 博览群书 2011年8月24日103 正义何以保证? 孔子研究 2011年第1期104 超越诸子,回归道术----汉初文化复古主义兴起及其历史价值 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四辑 2011年3月105 理智与理性---儒学研究与儒学传承 儒林· 2011 2011年4月106 200米,孔子还走多久?200米,孔子还走多久? 儒风大家 2011年第2期107 由“儒化天下”到“儒行天下” 儒风大家 2011年第3期108 文化中国与华人精神世界 儒风大家 2011年第4期109 儒学与人类文明相处之道 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文集 2011年11月
108 浏览 3 回答
282 浏览 2 回答
215 浏览 3 回答
108 浏览 6 回答
318 浏览 3 回答
180 浏览 2 回答
206 浏览 3 回答
338 浏览 4 回答
339 浏览 4 回答
304 浏览 3 回答
84 浏览 3 回答
279 浏览 3 回答
154 浏览 3 回答
322 浏览 3 回答
278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