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哲学理论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2015-08-04 09: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问题上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发展问题上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以人为本”统一起来;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对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实质是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把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地发展;第四,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要在发展中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五,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发展必须是和平发展,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说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首先是因为这一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在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其次是因为这一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就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使经济社会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家能够安定团结,社会能够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在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问题上的一系列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发展理论。在发展的战略地位上,邓小平鲜明地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发展;要始终牢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社会主要矛盾,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并把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上。在发展的战略目标上,邓小平强调发展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的战略布局上,邓小平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的战略布局,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在发展的战略步骤上,邓小平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立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发展的战略重点上,邓小平强调要以农业、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产业和教育科技为发展的重点。在发展的战略要求上,邓小平突出地强调隔几年就要上一个台阶,同时要做到速度与效益相统一。在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上,邓小平指出要尊重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渐达到共同富裕。在发展战略的实现关键上,邓小平反复强调全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我国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在发展战略实现的必由之路上,邓小平明确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发展战略实现的条件上,邓小平指出国内的稳定和国际的和平,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在发展战略实现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上,邓小平始终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在改善党的领导中加强党的领导,要在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实现党的领导。因此,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符合中国实际,又具有时代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追求和人类关于现代化的先进理念。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形成和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迎接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把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既要充分肯定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思想的重大发展,又要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思想的坚持和继承。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能有任何片面性和错误认识
  要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首先要认识到邓小平在发展问题上的基本思想,是我们党付出巨大代价获得的科学认识,对其科学内涵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邓小平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就是让人民群众满意和高兴。邓小平提出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强调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至于我们今天更注重于解决公平问题,也是邓小平当年在论述“两个大局”的时候就确定了的。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试验。因此,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样探索性的实践中,我们既不能回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过于夸大工作中的某些不足,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把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轻率地上升到指导思想上的问题,不能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