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行为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交往哲学理论是把交往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谈谈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利用虚拟网络交往的优势进行实践教学的原则、步骤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交往哲学理论交往行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一、理论渊源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哈贝马斯把“交往性行为”定义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层次,它是一种主体之间通过符号相互协调的活动,遵循着一定的规范,以语言为主要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一致。只有在这种交互性活动中,行为者才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三个领域。由此可见,交往行为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把交往更精确地分类的话,人脉则是人际交往的高端。因为,在社会实践中,既有非常宽泛的点头之交,又有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商业交往活动,而人脉可以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
交往哲学理论是现代哲学从整体上抽象出“交往”的哲学本质、基础、可能性,以及交往过程中人与人的哲学特点。它把交往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中,研究交往与人的发生发展、交往与社会及世界的发生发展的方式。人的本质、功能存在于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而不是孤立地凭空地在自己内部生长起来。因此,交往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是人的全部本质、功能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实际展开的基本的现实形式,是人的本质、功能在对象性活动中的表现、确证和实现的现实舞台。作为具体的个人,就是在与历史、文化、自然、社会交往中的生命存在。网络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为解决人类交往困境提供了可能。因此,网络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也为高校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实施的原则
1.制定性。当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是被动、消极的客体,而是主动对进入感觉的知识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主体。同时,大学教学系统中作为学习的对象物是整体出现的。完整的教学系统由各个学习联系区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需求制定个性功能和学习内容,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来把握要学什么、怎么学和选修何种级别的课文。
2.开放性。孟加拉诗人伊斯拉姆(KaziNazrulIslam,1899—1976)说过,任何人都不应该闭关自守,而应面向世界,探索人们怎样应对日新月异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手段,满足了学生不同类型的学习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尤其是教师制作的CAI课件打破了原有的“桎梏”,将认知工具和学习素材相整合。这样,既保留了它的原有优势(如学习目标导向作用和学习内容特定功能),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创新的环境。在这种理念下制作出来的课件具有某种程度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中的定位也具有开放性。
3.监控性。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监控性可体现为学生自我监控力。自我监控力是指学生为了确保自己的学习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而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全部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自我监控性学习是一种动态性学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学习的状态及效果,达到对网上学习的有效监控。也可以方便学生自主管理并由教师监视计算机上机信息,包括上机成绩评估内容、网上学生自测的成绩、上机用户资料等信息,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考试的要求。大学教学要求学生自觉地、监控性地检查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不断地把有关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对照检查,以评估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
4.程序性。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软件和网络链接为主,具有模块化特点,即把一个程序按功能分解成若干个彼此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具有一定联系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也具有程序性。一般软件按功能可分为阅读语法、词组、构词、练习、测试、分析等模块。这些模块充分考虑到分层设计,将其内容逐步细化到满足语言教学和学生个别学习的要求。同时,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实施的步骤
1.基准调查和需要分析。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从而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确立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需要保持动态分析,以确保教学的持续有效性。
2.师生共同协商。让学生确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案,真正成为英语评价的主人,从而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3.建立学生学习档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会自己判断学业进步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反思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指导,以及对各类作业的有效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并能对自己的努力程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实行监控和评价,形成符合自己个性特色的学习方式。
5.建立教学档案,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教学实施和理想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不断发现和评价教学目标和学生需要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性,从而做出教学决策,改进教学,建构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和富有吸引力的课堂环境。
6.课堂学习的生成性资源。尝试老师与学生共同开发“协商性课程”,从而在课程资源领域达到双赢的目的。
7.建立共同学习、交流网络空间,提供学生学习网络资源,例如建立班级QQ群。
四、存在的问题
网络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在交往时间、交往空间、交往手段等方面的限制,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交往人际信任危机、人际交往障碍失范等负面影响。笔者不否认大学生之间的网络交往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学生主体自我关系异化、人格异化。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而又缺少监控的世界,它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人格得以健全发展;同时也使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传统伦理规范很难约束网络行为,从而导致人格异化趋势。另外,网络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和交流的间接性,也可能使大学生除去承担任何责任的心理负担,表现得异常直接和毫无顾忌。而一旦网上经常性的表现逐渐固定下来,并与现实具有很大差异时,就会造成大学生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出现心理危机,导致人格障碍。其次,角色异化。大学生同时拥有多个代表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扮演与自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但是如果无法顺利调适虚拟角色和现实角色,就会出现角色异化,包括角色错位、退化和变异。角色异化是指社会角色错位、失调、退化、变异;角色错位是指从事不相干甚至有害自身角色的活动;角色失调是指在异常心理的驱使下,不按规律办事,导致行为失调;角色退化是指角色功能的减弱或降低;角色变异则是指人的社会角色发生了质变。
五、结语
现代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社会里,一个人必须与人交往,不仅应具备自主发现问题、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应形成善于交际、善于合作和善于开拓的个性品质。因而,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地提出要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交往是人类的一种生存境界,也是社会生成和存在的基本形式。在高校教学中利用虚拟网络交往的优势,可避免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调、模式固定,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的问题,并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以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并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