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是马克思哲学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马克思哲学在中国能够被广泛传播,是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马克思的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历史观思想存在契合。马克思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契合
一、中国传统哲学是马克思哲学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二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没有联系。
一方面,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世界哲学,是整个人类哲学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哲学理所当然的包括其中。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即费尔马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文化基础并非仅仅限于德国,甚至是不仅仅限于欧洲。中国传统哲学也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早在12世纪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欧洲社会剧烈动荡,急需外来文化的刺激,中国传统哲学开始在欧洲产生影响,引起了欧洲哲学家广泛的关注。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认为在中国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并试图复兴中国的儒家学说。莱布尼兹发明的“二进制”与中国《易经》的先天卦图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黑格尔虽然坚持“欧洲文化中心”论,曾对中国传统哲学有过理性的批判,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思辨特征,他提出的矛盾法就是直接吸收了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
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哲学的过程中,在19世纪50年代曾专门研究过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国情,并写下了《波斯和中国》、《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国和英国的条约》、《中国记事》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章。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有一个爱好虚构的思辩体系,但思想极其深刻的研究人类发展基本原则的学者(黑格尔)一向认为,自然的基本奥秘之一,就是他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他看来,‘两极相逢’这一习俗用语是伟大而不可移易地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哲学家不能漠视的定理,就像天文学家不能漠视刻卜勒的定律或牛顿的伟大发现一样。‘对立统一’是否就是这样一个万应的原则,这一点可以从中国革命对文明世界很可能发生的影响中得到明显的例证。”中国古代“阴阳相交”这一汉语的标准英译法就是马克思这里提到的“两极相逢”。这说明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已经开始在德国的思想界流行,同时,也使得我们再次相信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具有中国传统哲学渊源的。为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是马克思哲学得以产生的间接的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契合
为什么马克思哲学一经传入中国,就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指导中国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很多内在的契合性。
(一)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契合
马克思哲学是唯物主义的,它认为物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和各种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它依赖于物质而存在,并且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它能够反作用于物质。同时,马克思哲学认为物质又是运动的。运动这个属性使得物质能够得以存在。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中国传统哲学中也具有丰富的唯物主义优良传统。殷商之际,中国就有“五行”的思想,認为世界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天不变其常”的论点。战国末年的邹衍对早期的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总结,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王夫之作为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认为“天下唯气”等,形成了一个唯物主义传统。虽然中国传统哲学的唯物主义是朴素的、直观的,但已经开始走向唯心主义的对立面,有非常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与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具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二)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契合
马克思哲学认为,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是无时不有的。矛盾它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矛盾思想。《周易》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中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法则这方面也讲的很多,比如“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正负为奇,善复为妖”。
《周易》倡导“变起于微”、“物极必反”,主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老子》主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发展观点。王夫之明确提出“天地之化日新”的发展观点。他们的发展观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观非常的契合。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很多体现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比如,“城门之火,殃及池鱼”、“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等。
(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契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唯心史观,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对以前哲学的超越。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唯心史观认为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不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马克思哲学第一次科学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社会历史观也非常注重人民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尚书·五子之歌》,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在《尽心下》中明确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夫之提出“大贾富民,国之司命”。这种传统的大同理想所包含的反对剥削和否定私有制的合理内容,无疑与建立在唯物史基础上的社会理想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共同之处,因此中国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就是以“大同”来指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三、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指导思想。虽然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但马克思哲学产生于西方,要想使马克思哲学在中国的土壤上开花、结果,就必须使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践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相结合,经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胜利。
就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从理论上讲,马克思哲学之所以能够實现中国化,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而我们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存在着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并且中国传统哲学家荀子、张载、王夫之等思想家,使两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在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层面的结合,在过去的历史发展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哲学,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吸收世界各国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传统哲学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一种科学的哲学形态。而中国传统哲学是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它体现的是古代农业社会的哲学内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要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又要理性、自觉的批判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糟粕。然后,再用批判过的中国传统哲学去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具有“民族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创造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华的现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传统哲学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有着悠久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传统。但是,中国传统哲学并不是封闭保守、僵化呆滞的哲学体系,在哲学发展史上,就曾有过外来哲学传入的历史。例如,东汉初年,印度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并最终汇入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之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传统哲学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它本身是不能自动实现其现代化的。因此,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批判分析,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促进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中国传统哲学家,他的思想也是有可能一部分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完全契合的,一部分哲学思想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完全背离的。我们应该辩证分析,科学的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是一个相互推进的过程,一方面,在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吸收精华,不断丰富自己的哲学体系,具有了中国特色,能够更好的被广大中国人民所接受。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克服了其朴素性和神秘性,实现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