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宗教论文

透过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浅析齐鲁宗教文化融合

2023-12-10 09: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齐鲁宗教文化自西周武王分封建国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经历了春秋至战国时期开始了两国宗教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本文以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作为载体,梳理了齐鲁二元一体化的宗教文化体系,阐述了齐鲁宗教文化碰撞融合的发展轨迹。

 

  1.汉画像石

 

  汉代画像石是我国两汉时期,装饰于墓室、墓祠、墓阙及其他建筑物上以石为地、以刀代笔,或勾以墨线、涂以彩色的特殊的绘画艺术品。它运用体量的变异、线条的流动,以及光和影的处理等构成巧妙的艺术图像,集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代的绘画、雕塑、书法、装饰、版画、篆刻等艺术门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为当今艺术研究与创作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与启发。

 

  黄河下游地区是汉画像石艺术的起源地,也是其主要产地,其中又以山东地区的画像石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它题材丰富,造型多样,并富有独特的地域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类型,由于解读和分析的角度不同,学者们所持有的观点说法不一。总的来说,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主要以神仙祥瑞和鬼怪故事为主,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即宗教艺术。

 

  2.齐鲁地域与宗教文化

 

  山东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单一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共存,这两种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互为补充,互为建构,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齐鲁文化,这对山东汉画像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宗教是自先民传承下来的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或者说是人对神的敬仰和崇拜以及人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原始社会由于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等信仰的不同而呈现出地域化特征,这一点在春秋战国发展到顶峰,而后经历了秦国的统一和汉大一统而使各地域文化呈现合流趋势。而最为突出的是在齐鲁大地上齐宗教文化、鲁宗教文化的二元一体化。

 

  齐、鲁文化是同源异支,同源于东夷文化。西周建立后,在山东分封齐鲁两国,齐鲁两地由于地域和建国方针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齐文化和鲁文化。齐国文化自然、开放,体现在宗教文化上便是明显的自然属性。齐国的宗教文化继承了东夷族人的宗教文化传统,特别崇拜天神,表现出自然神崇拜的特点,也就是道家思想。鲁国的尊崇周礼和尊尊亲亲的治国方略使其排斥夷礼而不能兼容,加上鲁国相较于齐国而言地处内陆,造成了封闭的状态。这种崇周尚礼的儒学体系形成了鲁国道德化属性的宗教文化,也就是儒家思想。在鲁国人的眼里,无论是天命、鬼神、还有社稷之神都具有道德化的属性。战国时期,齐鲁宗教文化出现了交流和融合的态势。这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以战国的稷下学宫为起点,经历了秦灭六国,至汉完成,形成了二元一体化的齐鲁宗教文化体系。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汉画像石图像孔子见老子来加以分析。

 

  3.对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像的分析

 

  “孔子见老子是汉画像石最为经典的图像,在全国各地都有出土,但是以山东为最多,大约有三十多处,尤其是济宁地区最多。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为何在儒家思想当道的当时社会会出现这么多儒家拜道家的汉画像石?这就应从齐鲁宗教文化的融合来分析。

 

  孔子见老子,在多种文献典籍中都有记载。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首,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文献典籍的记载我们无法确切考证其真伪,但仅就这一事件本身而言,自战国以来流传的孔老会面与当时齐鲁文化碰撞融合的时间点相吻合。有观点认为,孔子见老子体现了儒主道辅的思想特色,其依据首先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策略,使儒家思想的地位不断上升;其次是就画像石本身而言,图像中孔子手中执雁作为见面礼,身躯作恭谨状,这反映孔子的博学伟大和虚心自谦和敬老尊师的宽广胸怀以及儒家重礼的思想。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见老子是反映汉代道教得道升仙的仪式,这种观点完全立足于宗教的视角。老子在汉代道教信仰结构中占有关键地位,已成为大神老君,是死者获得升仙资格必须朝见的大神,只有朝见老子得到受书才能得道升仙。这就推翻了孔子见老子体现儒主道辅的汉代思想体系这一观点。

 

  尽管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民间的神仙信仰仍旧占据统治地位。并且,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先,这一国策的决策者汉武帝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他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但是他自身又好黄老治学,崇尚养生,渴望长生不老,追求羽化成仙。另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武帝时期确实确立了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汉武帝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立为博士,并将这五部经典立为治国圣典。但儒教在汉代受阴阳方术和民间巫术的影响,其天人感应说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也信灾异谴告。其次,儒教与谶纬合流。谶纬之学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对神的预言,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是相对于而言的,是对经的解释。汉武帝以后出现了大量的纬书谶书,将儒教与谶纬之学相结合,使儒教神学化。汉代儒教与阴阳方术和谶纬的合流,是齐鲁宗教文化融合的结果。在这种宗教文化背景下,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并不是反映了儒主道辅的文化现象。由此可见,在汉代,儒道没有主辅之分,大一统的政治形势促使了齐鲁宗教文化观念的融合。儒教的官方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仅仅是将儒学与阴阳方术和谶纬之学融合而儒学神学化、宗教化,将孔子神化。因此,我认为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表现的是孔子拜见老子以求得道升仙。在齐鲁宗教文化合流的背景下,孔子见老子也可以阐释为一种升仙的仪式,体现了人们希望得道成仙的愿望和神仙信仰。

 

  综上所诉,齐鲁宗教文化自西周武王分封建国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经历了春秋至战国时期开始了两国宗教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以稷下学宫容纳诸子百家为标志,经过了秦朝的统一,到汉代大一统,形成了二元一体化的宗教文化体系。汉画像石作为宗教艺术的载体,它所表达出的内容让我们知道,在汉代,儒道没有主辅之分,大一统的政治形势促使了齐鲁宗教文化观念的融合。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这种齐鲁宗教文化碰撞融合的发展轨迹。

 

  作者:冯敏 来源:当代青年(下半月) 2016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