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涵义
“精神家园”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概念,一般指人的精神的安顿之所、栖息之地。共有精神家园是指在各种社会共同体(国家、民族、政党、集体、群体等)中为其成员所共同认可、持有并为之齐心奋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坚守共有精神家园,才会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才会不断地产生和强化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巨大合力创造时代的辉煌与人间的奇迹。,基于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党的十八大及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共有精神家园与现代文化
从人类学角度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母体,精神生活与精神家园都各自属于一种文化现象,他们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一般属于广义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家园,它是在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文化,民族成员通过对这种共同文化的认同,形成对本民族共有文化的依恋和共鸣。这种共有精神家园现象的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承载、形式和侧面的展示。比如表现在语言、文字上,表现在一定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上,表现在音乐、绘画、建筑上,表现在共同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上,表现在共同的历史命运和共同的外部环境等状况上。不论某个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直接或间接、显现或隐映为何种样态,其本质性表现却是共同价值观--集中反映在对何为真假善恶美丑等一系列价值观念与信仰追求之上。
由此,新疆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就是指新疆各民族成员通过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形成的对各民族共有化的依恋和共鸣。这个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质,应该是各民族在历史上交往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和具有精神家园属性的信仰文化。就是说,这个共同精神家园至少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在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发展,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它构成了共有精神家园生成的背景和进一步因袭变化、融会贯通的可能性。二是各个民族在共同命运、共同奋斗过程之中促进文化相互交汇、形成内容交集。而文化的交集聚焦及其辐射扩大则是共有精神家园得以确立并被人们所认可的关键。三是各民族精神家园均以中华文化为归属、并以各自的方式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贡献。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质是各民族共持一些价值观,体现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在以上三要素中,社会历史条件是共有精神家园产生发展的外因,文化的内容交集及其认同是内因,而文化归属及理想追求一致则是内外因滋养共生的果实。
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情感的传承,它既是民族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下,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新疆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民族的精神家园在日益直面世界科技革命、我国改革开放洗礼的同时,不断地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共有精神家园在这种冲击下难以保持完整,而现代意义上的共有精神家园却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构筑新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有机地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融入进现代文化中来。
当前,构筑新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整体上看,它既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演进,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也可称之为是一种新的文化建构。要使其朝着符合社会主义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能够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凝聚各民族精神力量,利于新疆繁荣富裕稳定和谐的发展目标。通过以现代爱国主义、科学民主和改革创新精神为酵母来建设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打造具有精神家园属性的信仰文化,并进一步将这个信仰文化转持为各民族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使其成为新疆发展稳定的精神之魂。换言之,营造新疆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须以创建现代文化为先导,而现代文化的引领实践必将指向着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确立与巩固。以现代文化引领共有精神家园.的创建,实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实践,同新疆的实际和需要紧密结合,富于创造性地把新疆精神凝结到体制机制之中、落实到工作生活之内、体现到社会风尚和人的精神风貌与行为方式之上。
三、建设新疆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1.构建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动因分析。在新疆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上日程,主要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则必须由强韧的文化动力作牵引,创建现代文化并用以引领全局,势在必然;二是保证现代文化的引领实效,不能离开各族干部群众对其精神实质的笃实信服和自觉实践,以现代文化引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营造,则势在必然。不论新建或改建共有精神家园,都必须从现有精神家园的基础起步,这就需要立足于时代潮流、国家大局、新疆前景,对现有精神家园的状态作出科学客观地评判。就是说,正视现有精神家园不复完整、失落或落后的现实,果敢承担起用现代文化引领共同精神家园营造的使命。在这个过程,同样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现有精神家园失落的根源在于:一是社会生活的日益商品化、物质化,诱使许多人滋长物质至上观念,造成部分人群精神迷茫、无处寄托安放,甚至形成精神信仰的危机。二是功利主义盛行和泛滥,强化了个人物质利益关切。在跨地区对比中因感受到收益差距过大而失落,这种心态在狭隘或错误观念蛊惑之下转而将“吃亏”对象化为某个地方或特定民族,则反向强化了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甚至使猜疑、疏离情绪在一定人群范围中蔓延开来。这就使本巳产生的人的情感疏离、信仰差异等变得更趋复杂、深刻,又进一步挑战着应有的社会认同。三是新疆虽然总体处在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但因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不同民族整体参与现代经济差异性很大,以至于某些民族的文化严格说仍然处于前现代的状况。这就决定了新疆在发展相对滞后基础上,实现向现代化社会跨越转型,不可避免地面临传统、现代、后现代共存的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冲撞、价值分裂。此外,传统文化本身缺乏开放、科学、创新等现代理性精神,其发展步伐还滞后于社会发展创新的需要,而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信仰文化又发展缓慢,加上由社会转型造成精神空虚、信仰混乱的状况又一定程度存在着,凡此等等的影响交织缠绕,制约着新疆各民族的现代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由此可见,以现代文化引领各民族构筑新疆现代共有精神家园,势在必然。
2.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首先,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当前在新疆发展之中还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从政治和文化角度考虑,都有必要构筑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其次,可以化解当下精神方面的追求与物质方面的追求发展的失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中功利主义盛行,不少人甚至丧失了道德底线,精神空虚、萎靡不振。“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失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精神家园的建设可以说迫在眉睫”。在新疆构建各民族的现代共有精神家园,可以给人们提供从容面对市场经济的心灵承载、精神动力,促进各民族成员以主动姿态参与现代化建设、积极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这个体现现代文化实质的共有精神家园,可以提升整体民族的精神力,能够增强新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
最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也是吸纳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与民主、科学、改革、创新等理性精神相融合,形成具有当代气息的现代文化和文化价值系统,形成对新疆精神认同的过程。现代共有精神家园将为新疆各民族的整体性、全方位发展提供心理支撑和方向指引。
3.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路径。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和新疆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之间,属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因而,在新疆创新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就必须在充分体现整个中华民族共有价值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新疆本地的特点和需要。一是实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一方面,继承传统民族精神体系中的精华。譬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仁义礼智”“谦和好礼”的道德观等。另一方面,在时代力量的推动下实现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精神相互融合。吸收、吸纳一切体现人类文明成果的现代精神元素,如理性、科学、法治、民主、创新等精神,为实现新疆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二是以理性精神培育共有信仰文化。理性向来被认为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学者们指出,理性通常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指人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的能力;第二种意义指人类独有的用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柏拉图看来,动物有欲望和情感的灵魂,只有人除了这两种灵魂外,还独具有理性的灵魂,所以人是万物之灵。理性精神就其实质内容来说,不外乎是人的一般理性的具体表现。理性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一是追求真理。这种价值观坚信外部世界具有客观规律性,坚信客观规律具有可认知性。二是崇尚科学。认为理性精神与科学精神是同义词;理性与科学相通,科学必须且一定能体现理性。三是提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态度。四是推崇自主、自觉、敬业、进取的价值观。五是富有经济理性,注重经济核算,采用严格的簿记方式,追求实际的成效与利益。六是提倡法治。确认法律的权威性和至上性,确认社会运行应该主要靠法律制度来规范与调节的原则”。
提倡以理性精神培养共有的信仰文化,是因为信仰“必须在理性指导下,才能避免偏执和迷信。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权利和自由,但并不是所有选择的结果都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这是因为,人们的信仰状况,主要的还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信仰有自觉与不自觉、合理与不合理、先进与落后的区分。而强化非理性的信仰或者理性化不足的信仰,会使人在所信仰的权威面前丧失人的尊严和人格的独立性,培养出盲目崇拜的信仰主义心态,使自己变成了非理性的奴仆,将严重影响到人的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发挥”。没有理性的信仰是盲目的。如果个人的诉求、群体的信念非理性化,必然影响对共有信仰文化的认同,必然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以理性精神培育共有的信仰文化,增强共有精神家园的凝聚作用。三是用现代文化奠定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中华文化富有生命力,就必须在完成或实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培育共同信仰文化的同时着力建设现代文化。只有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自身内容,使之与现代精神相融合、发展培育具有理性精神实质的共同信仰文化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才能保证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始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建设现代文化,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缺乏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平等、法治、理性、创新等主体性的新时代精神,因此,要重点培育各族人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同时,要将现代文化内涵的时代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体系等精神文化要素,注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营造各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供引导并奠定扎实基础。
李丽萍\中共新疆区委党校民族宗教理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