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宗教论文

论宗教对北美殖民地时期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

2016-04-03 13: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美国高等教育起源于宗教。北美殖民地时期,

  

  美国高等教育随着宗教繁荣而兴起,并随着宗教走向多元化而变得开放和实用,宗教在美国高等教育早期发展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考察宗教在北美殖民地学院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既可以加深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点的理解,也可以了解宗教在北美殖民地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  北美殖民地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美国高等教育发轫于殖民地时期。从殖民地初创到美国革命前夕,北美出现了九所学院。尽管当时还有一些教育机构名义上也叫“学院(Uege)但教育史家认为它们仅仅是中等教育机构。从事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是获得可以颁发学士学位证书的特许状,因此,只有九所学院被公认是殖民地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ColoialCollgges)这九所学院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blob.png

blob.png

  除费城学院以外,其他八所学院都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背景。宗教对北美殖民地学院的建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招生要求、管理体制都有很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北美的宗教本身也在殖民地时期经历了复杂的变迁,从追求理想的“神圣共和国”的政教一统演变为宗教多元化和宗教宽容。

  

  宗教对北美殖民地高等教育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整个17世纪。在这个阶段,北美殖民地出现了三所高等学院,即哈佛学院、威廉•玛丽学院和耶鲁学院。当时是北美殖民地的创建时期,也是宗教影响最为强大的时期。清教是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地区的主要教派。脱胎于欧洲宗教改革的清教徒特别重视教育,欧洲宗教改革的领袖路德和加尔文把读书、识字、阅读〈〈圣经》看作是一个合格基督徒的必需条件。路德在《论基督徒的自由》中宣称:“对于基督徒的生活、公义与自由,有一样东西,并且只有这一样东西才是必需的,那就是最神圣的上帝之道,基督的福音。”|2|4°2对早期北美殖民地社会最有影响的宗教改革家是加尔文,他把路德开创的宗教改革变成了一种严谨的生活方式。在他的影响下,日内瓦市民摈弃了浮华奢靡的生活风气,普遍崇尚教育和学习。加尔文主张每个儿童都应该读书、识字、阅读《圣经》他参与制订的《日内瓦初级学校计划书》主张运用政府和教会的力量推广普及性的义务教育。卡尔顿对加尔文的教育思想评论道:

  

  民主的加尔文主义的一个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在宗教事务上,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最终对自己负责,《圣经》就是生活的规则,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自己去阅读,不需要依赖牧师。因此,公理会最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要求每一个信徒必须知道怎样阅读,并且只要有必要就提供所需的指导。

  

  从18世纪初到美国革命前夕是北美殖民地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北美殖民地经历了“宗教大觉醒”运动,目的是重新唤起北美殖民地人民对宗教信仰的热情,但结果却导致宗教逐步退出殖民地社会的统治舞台。经过宗教“大觉醒”运动,北美各殖民地都程度不同地从政教一统走向宗教多元化和宽容。这个变化必然反映到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上。在18世纪中期,以新泽西学院和费城学院为代表的一批新的高等学院成立。

  

  尽管这些学院大多数是由宗教教派组建,目的也是传播宗教,但是形势毕竟强于人的主观意志。其中,有三个主要因素促使教育从宗教教育为主逐步转向实用的世俗化的教育。首先,移民大量增加,宗教教派林立,任何一个教派都不可能独占北美大陆;第二,北美社会生活快速发展,农垦、航海、贸易、印刷等行业急需专业人士;第三,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宗主国的矛盾加剧,高等学院师生卷入到殖民地社会反抗宗主国的政治斗争中。

  

  二  宗教对北美早期殖民地高等教育的影响

  

  新英格兰的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当时堪称完备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之上的。在这里占统治地位的清教主义既是一个宗教教派,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按照路德和加尔文的教导,清教徒把阅读和理解《圣经》看作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清教徒的家庭就是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有义务教育子女读书识字。殖民地当局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督促家长用心教育子女,忽视子女教育的家庭要受到处罚。历史学家费斯克认为:“清教徒的生活理论奠基在新英格兰整个大众教育体系上。根据这个理论,每个人必须从小就要受到教育阅读和理解《圣经》教育被视之为一种神圣的职责。

  

  随着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村镇小学(elanmtaiytovnschco吟相继出现。1635年波士顿成立了北美殖民地第一所正规的中学,即“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TheBostonLatinGramnarSCho)主要讲授古典语言课程。1647年,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颁布了著名的学校法,又称“驱除撒旦法令”。清教徒认为,无知是魔鬼撒旦的帮凶,因此只有用教育才能驱除撒旦。这个法令宣布:

  

  每一付本法令管辖范围内的村镇,当上帝使其人口数目达到50户之后,就必须从居民中任命一人来教育孩子,使其能够读写……当任何一个忖镇达到100户时,就必须成立一所文法学校,教师要能够指导年轻人使他们做好上大学(uieriy准备。如果任何一个忖镇在一年以上没有履行此项义务,必须支付5个英镑给其他学校,直到它履行此项法令。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法令勾画出了北美殖民地三级教育体系的蓝图,在这个体系的顶端是大学(univensy。可能是出于谦虚或是对母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敬重,1636年,清教徒将自己成立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机构称为“学院”(c^ege),课程和规章制度均仿照剑桥大学的伊曼纽尔学院。1638年8月,学院正式行课;9月,教士哈佛(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毕业生)去世,将一半的遗产(约800英镑)和全部图书哟400册堳赠给学院;1639年马萨诸塞政府正式命名学院为“哈佛学院”。

  

  哈佛学院有严格的入学要求,1646年的哈佛学院章程规定,申请的学生必须“能阅读西塞罗或其他古典的拉丁作家著作,能够以拉丁韵文和散文写作和交谈,能够熟练地掌握希腊文名词和动词的变化”161125。由此看来,当时殖民地的中等教育必须达到相当水准才可能为哈佛输送合格的学生。

  

  哈佛学院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合格的教士。1643年,一份小册子宣称学院的目的是:“推进学问以便传给后代,绝不给教会输送不称职的教士。6年的章程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认识人生的目的就是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即永恒的生命。1650年,哈佛学院的章程宣称,学院的目的是“推进所有良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

  

  哈佛学院的学制四年,课程以古典教育为主,即学习七艺和三大哲学,七艺即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包括地理)、音乐和天文学,三大哲学为自然哲学(即物理学)道德哲学(即伦理学)和形而上学17'莫里森指出哈佛在古典课程之上做了两项改进,一个是增加了希伯来语的教育,另一个是东方语言课程,因为首任院长邓斯特就是剑桥大学东方语言的硕士。

  

  哈佛学院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授课、演讲、辩论。授课是由教授围绕古典论著提出命题,并将命题分解为若干小命题进行系统讲授,学生必须在背诵古典论著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演讲则要求学生系统地陈述题目,要求能够引经据典并富有文采。辩论则是由教授提出题目,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重点是找出对方论点的不合逻辑之处和事实引用上的错误。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可以达到“文思清晰、仪态优雅、知识渊博、反应机智”1646。

  

  在教学理念方面,哈佛学院奉行的是道德论教育哲学,强调道德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为了培养道德高尚和知识渊博的人,除了开设神学和古典课程之外,也开设了历史、文学和伦理学等。哈佛学院开设的核心课程是对《圣经》的研究,教授强调从多种角度来理解《圣经》“希望把宗教的根基不要仅仅建筑在《圣经》和超自然的信念上面,还要植根于人性之中和人类理智的内在权威之中……理性一定可以和《圣经》当中上帝的启示契合。

  

  哈佛学院仿照英国的大学制度实行寄宿制和导师制。在四年的学院生活期间,学生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1646年颁布的哈佛学院规章共有十九条,非常详细地规定了学生应该奉行的清规戒律,如第四条规定每天要读两次《圣经》第六条规定要怀着敬畏之心反复理解咀嚼神的话语,第十条规定在学院住宿要遵守作息时间和准时上课,第十二条规定没有学院监督和导师的同意,学生不得随意离开校园外出等191125—126。哈佛学院的学生过着斯巴达式的生活,每天早睡早起,白天听课和导师同学切磋学问,晚上还要研究和祈祷,从早到晚必须着装整齐,仪态保持端庄稳重。

  

  为了办好学院,哈佛学院建立了董事会((-)vei:seebofheCOl]ege)和院务会(COPo0)董事会由官员和教士组成,便于吸纳各方面的人士。董事会有权任命院长和安排学院重大事务。院务会由院长、五名教师和一个财务官组成。院务会负责学院日常管理和教学。这种二元模式的管理体制日后被证明是比较有效的,成为殖民地学院的主要样板。经过四年的学习和熏陶之后,哈佛学院的毕业生成为北美殖民地社会的栋梁渗见表2。

  

blob.png

blob.png

  表2反映,成为教士的毕业生在单项职业中的比例最高,在388名毕业生中达到49%;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从事其他职业,其中官员比例最高,达11%;教士和官员两项合计超过毕业生的60%,可见哈佛学院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殖民地社会管理工作。

  

  耶鲁学院是由清教徒公理教派建立的。1701年,康涅狄格殖民地议会在十位牧师(其中九个是哈佛学院的毕业生)倡议下决定开办一所新的学院。当时北美各殖民地正处在“宗教大觉醒”的前夜,早期清教徒试图建立的模范基督教社会的理想正在破灭,哈佛学院的办学方针在这些清教徒看来已经偏离了基督教“正统”。耶鲁学院的出现,正是为了挽救危机,因此耶鲁学院的宗教色彩相当浓厚,学院章程强调学院的办学目的是“持续培养博学和正统的人士,以真诚和热情来捍卫和传播基督教抗议宗的教义”19154。霍夫雷特评论说:“正统这个词清楚地表明了耶鲁的起源来自教士们的期待和担心。”耶鲁的课程相对比哈佛更传统。耶鲁校规比哈佛有过之而无不及,1745年的学生守则规定:

  

  所有学生必须按照神的教导过宗教虔诚毫无瑕疵的生活,勤奋阅读真理和光芒的源泉《圣经》在公开和私下的场合参加宗教活动。

  

  所有学生必须在语言和行为上对他们的尊者,如父母、官员、牧师,尤其是学院的院长、管理人员和导师表示尊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使用责难、玷污、不敬或反抗的语言……19193威廉•玛丽学院是1693年由在弗吉尼亚殖民地占统治地位的英国国教圣公会开办的。威廉和玛丽是当时的英国国王和王后(同时兼任英国国教领袖)他们在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以后从信奉基督新教的荷兰被英国国会迎到英国为王,他们上台的条件是接受英国国会的约束,推行君主立宪制和宗教宽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仅稳定了英国的政局,同时给北美殖民地带来新的气象。1693年,当弗吉尼亚殖民地圣公会的牧师詹姆斯°布莱尔向他们游说要求成立一所高等学院时,两人慨然允许用他们的名字命名学院,从英国国库中拨出2000英镑,又从弗吉尼亚殖民地拨出2000公顷的土地用于开办学院。1728年,威廉。玛丽学院创始者公布了学院的三大目标:

  

  1.弗吉尼亚的青年应当接受良好教育和道德准则;

  

  2.美利坚的教会,特别是弗吉尼亚的教会,应当有按照英格兰教会的治理规范和原则培养出来的牧师,学院就是为了适应这-目标而常设的神学院(seninay)

  

  3.美利坚印地安人应当接受基督的教导


  从1693年到1743年,詹姆斯•布莱尔担任了50年威廉°玛丽学院的院长,他同时也是首位由英国圣公会任命的在弗吉尼亚殖民地的主教。他对弗吉尼亚殖民地宗教风气淡薄非常痛心,成立学院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传教的牧师。他对哈佛学院颇有好感曾深入考察哈佛学院的办学模式,对清教徒的办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是认同的。威廉•玛丽学院的课程基本上与哈佛学院一样,学生必须学习过希腊和拉丁文才能入学,入学后学习修辞学、伦理学、逻辑学以及一些人文方面的课程。由于布莱尔本人支持英国的辉格党人,与著名的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政府论》的作者)还是好朋友,因此很多英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可以在学院中学习。这个学院后来培养了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门罗、约翰•泰勒和约翰•马歇尔等美国著名政治家和法官。三宗教“大觉醒”与殖民地晚期的高等教育到了18世纪初期,伴随着北美人口增加和财富积累,北美的宗教热情开始下降。许多宗教界人士为了挽救信仰危机,掀起了“大觉醒”运动。这个运动的特点:一是时间长,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美国革命前夕;二是规模和影响大,除了美国革命之外,宗教“大觉醒”是唯一席卷北美所有殖民地的重大历史事件。“大觉醒”运动为所有宗教教派宣传自己的教义搭建了一个舞台,其结果是宗教在北美不可避免地走向多元化,任何一个宗教教派都不可能独占所有北美殖民地。务实的北美人既要忙于开拓,又要对抗英帝国对殖民地的管制,无暇纠缠于教派之间的分歧。同时,为了吸引移民和开疆拓土,各殖民地即使有占统治地位的教派,他们也很少用武力手段迫害其他教派。因此,在各个殖民地内部,宗教宽容逐渐成为风气,北美人享有比他们的欧洲同胞多得多的宗教自由。北美高等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开始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三 宗教“大觉醒”与殖民地晚期的高等教育


  1746年北美的第四个高等学院即新泽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前身)得到特许状宣告成立。这个学院是由清教徒中的长老派建立的。他们对哈佛学院和耶鲁学院都感到失望,认为没有培养出符合长老派需要的牧师。在宗教“大觉醒”运动中,他们更加感到必须要有自己的学院。早期的新泽西学院的教室就在长老派的教堂里,学院也没有宿舍,十几个学生分散在居民和教师家中。新泽西殖民地的议会也没有给学院提供资金,学院全靠教会人士的捐助。由于北美清教徒长老派和苏格兰长老派的渊源关系,后者动员苏格兰的每一座教堂为新泽西学院捐款191'新泽西学院的院长威瑟斯庞就是苏格兰长老派的教士。当他接受聘请来到北美的时候,为学院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其中不乏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如约翰°诺克斯和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新泽西学院的入学要求相当开放,招收学生不分教派。在课程的讲授上进行了一个重大革新,用英语而不是拉丁语进行教学。新泽西学院按照当时欧洲最先进的苏格兰大学体制开设实用的课程。在威瑟斯庞院长的领导下,新泽西很快就办出了名气,吸引了北美各殖民地的学生来就读,成为当时九大学院当中学生人数第二多的一个学院(仅次于哈佛学院)。从开办新泽西学院开始,苏格兰启蒙主义思想逐渐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柱。1776年,在签署〈〈独立宣言》的代表当中,新泽西学院的威瑟斯庞院长是唯一的高等学院院长。

  

  北美第五个高等学院是1751年成立的费城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前身)。宾夕法尼亚殖民地是主张宗教宽容的教友派信徒威廉°佩恩建立的。由于该殖民地一直奉行宗教宽容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不同教派移民前来定居,其中有很多是德国人。1750年宾夕法尼亚已经达到25万人口费城是当时北美最大的城市。由于经济贸易发达,宾夕法尼亚急需实用型的人才。1749年著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表了“有关对宾夕法尼亚青年进行教育的建议”呼吁改革传统的注重神学和古典语言的教育模式,开设不分宗教派别的注重实用学科的新型学院。1751年费城学院在一些基金会捐助下成立,27个监事当中大部分是英国国教信徒,2个是教友派信徒,还有一个长老派教徒。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创始人之一,他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在费城学院得到体现。费城学院1/3的课程是古典教育,1/3是伦理学和形而上学,另外1/3是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其他理科课程|1<0215。1765年,费城学院还建立了北美高等学院中第一个医学系。

  

  由于英国国教圣公会建立的威廉玛丽学院地处南方,规模太小,难以吸引北方的青年学子,1754年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发特许状,在纽约成立国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前身)。特许状明确规定,学院的院长和监事都必须是圣公会信徒。但是,由于纽约殖民地其他教派的的压力,国王学院对入学的学生和开设的课程并无任何特别的宗教要求。纽约是当时北美殖民地贸易最发达的城市,城市的中产阶级已经形成,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法律等实用课程。为此,国王学院首任院长约翰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

  

  教导和完善学生的语言能力,培育理性思考,写作准确,口齿流利;以及数学、计量、土地测量、航海、地理、历史、畜牧业、商业、政府管理的知识;掌握自然界的知识,包括流星、岩石、采矿、矿藏、植物、动物以及其他d刀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方便和更优雅的东西,还有与之相关的主要制造业;最后,要让学生从研究自然转到了解自身,了解上帝的性质,以及自己对上帝的职责,对自身的职责和对他人的职责,这样的学习才能造就学生真正的幸福,从学院的学习开始直到将来。191143这样的教育目标已经与哈佛学院成立时的教育目标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培养牧师变成了培养各类人才,从古典课程为主变成了实用课程为主,从钻研神学变成了让神学为人生幸福服务。尽管国王学院在当时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但这个教育目标的提出已经表明晚期殖民地的社会氛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的宗教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殖民地社会的要求。

  

  在宗教“大觉醒”运动中,还有三所学院成立,即1764年成立的罗得岛学院(布朗大学前身)、1766年成立的王后学院和1770年成立的达特茅斯学院。这三所学院都由宗教派别建立,但是在教育目标方面已经不是单纯的宗教教育了。罗得岛学院的特许状宣称“不允许任何宗教测试”,学院师生享有“完全的和不受打搅的良心自由”由荷兰归正宗教派成立的王后学院有浓厚的荷兰基督新教的背景,在学术上与荷兰的大学如雷登大学和乌特勒支大学也有渊源关系。与罗得岛学院一样,王后学院在招生和教学上也不分教派,禁止对师生进行宗教测试。达特茅斯学院成立的目的是教化印地安人,但事实上学院在成立之后招收的学生全是白人。

  

  四  北美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的特点

  

  殖民地时期的绝大多数学院都是由宗教教派建成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牧师,传播宗教教义。但是,北美殖民地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高等教育除了培养宗教人才之外,必然要应对社会的需要而做出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北美高等教育表现出了自身的一些特点。

  

  首先,尽管北美高等学院多数由宗教教派组建,但这些学院却不直接隶属于教会。哈佛学院实行的是二元管理模式:董事会由官员和教会人士组成,决定学校的大政方针;另外由一个院长和教授组成院务会,处理学校日常事务。这种模式不同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模式,那里实行的是教授治校。这种类似于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管理模式,便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成为多数学院的治理模式。

  

  其次,殖民地时期的学院都是单一的学院,不象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是由多个学院组成的。由于单一,这些学院的规模都不大,到美国独立战争前夕,最大的哈佛学院一年招生也只有180人。

  

  第三,殖民地高等学院的财务资助主要来自基金。早期的三所学院(哈佛、耶鲁和威廉•玛丽学院)在刚开办时得到过殖民地政府的税收资助,但以后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基金,后期成立的六所学院几乎完全依靠私人基金的支持。这些学院也向学生收取学费,但收费不高,如早期哈佛学院一年的学费只相当于四头猪的价格1W|215。显然,学费不能弥补办学的开支。这些学院的学生可以勤工俭学,如服务于学院的餐厅和图书馆等。

  

  第四,殖民地高等学院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能够与时俱进。总体上讲,北美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宗教色彩逐渐淡化,教育内容越来越实用的过程。进入18世纪以后,注重实用的苏格兰高等教育模式开始成为北美高等学院的主流,特点之一就是设立专科教授,专门讲授某一门课程,这对某些学问的探索可以更加深入。苏格兰教育模式的其他理念,如强调常识、强调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强调知识的道德教化作用、主张大学的教育要为职业做准备等,也被北美高等学院所普遍接受。

  

  在美国高等学院宗教色彩逐渐淡化的时候,殖民地早期宗教的一些基本观念也留存在了美国高等学院的精髓之中。如哈佛学院的箴言是“追求真理”。直到现在,求真仍然是美国高等院校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务实和与时俱进的办学方针也是殖民地学院留给后代的一项重要遗产。此外,早期宗教的一些基本生活准则,如守时、勤俭、刻苦、简朴等也体现在美国高等教育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