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宗教论文

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宗教因素

2016-04-03 13: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死亡是海明威作品的唯一主题,这似乎已得到评论家的一致公认。近年国内重要学刊频频发表探讨海明威死亡意识的文章,如姜岳斌的〈死亡意识与行动精神》、何小丽的《海明威死亡意识作家创作》、伍建华的《海明威死亡意识论》,以及朱莉的《试论海明威的死亡哲学》等等。这些文章进一步考证了海明威出生入死的经历,对海明威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了新的解读,从而得出结论:死亡意识贯穿海明威的整个创作,浸透了他所有的作品,海明威对死亡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因此在哲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结论对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和发掘海明威作品的内涵不无启迪。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探讨虽说资料翔实,论证充分,但都忽略了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宗教因素。鉴于此,笔者拟对海明威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进行一番考证,以说明海明威死亡意识中宗教因素之存在及其由来;同时对其代表作中若干宗教隐喻进行解析,以说明宗教因素在这位作家以死亡为主题的创作中所起的作用。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完全摆脱他所置身的社会和文化对它的影响,而基督教文化在西方可谓根深蒂固,尽管战争灾难和经济萧条给海明威生活时代的人们带来了信仰危机,但这种危机并未动摇宗教文化的根本。

  

  海明威人生岁月中可塑性最强的前18年是在他的出生地伊利诺伊州库克县奥克帕克镇和他家夏季别墅的所在地密歇根州沙勒沃伊县一侧的瓦伦湖畔度过的。奥克帕克镇是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市镇而瓦伦湖畔则是一片风光秀丽的原野。海明威在奥克帕克镇出生,受洗,上学,接受世俗和宗教的教育,每年夏天则到瓦伦湖畔和父亲一道钓鱼,打猎,劳动,沐浴大自然的熏陶。一般传记作家往往用更多的篇幅记述海明威在瓦伦湖畔度过的时光,这也许是因为钓鱼、打猎、与印第安人交往等野外生活更显丰富多彩,与之相比,他在奥克帕克镇日复一日地上小学中学的生活则显得平淡无奇。至于评论家对他在瓦伦湖畔的经历津津乐道,对他在奥克帕克镇的日常生活则很少提及,其原因就更为明显,因为瓦伦湖畔的经历后来都被海明威变成了字符,成了他那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奥克帕克镇施于他的影响则被他藏到了字符后面,成了那座冰山掩蔽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当代美国学者H.R.斯通贝克指出:“批评家的责任就在于从他的文学作品中找出宗教因素。。④因为他认为:“从海明威最初的作品到他最后的小说,无不具有宗教的基调和深刻的天主教根源,而迄今为止所有的海明威传记作家都忽略了这点,甚至连公认的海明威专家贝克也不例外。因此他们的传记都未能充分解释海明威的宗教倾向和精神生活。”⑤不过传记作家们对海明威的宗教倾向虽未能充分解释,但对其与宗教有涉的成长过程却不乏记载。

  

  从卡洛斯°贝克的《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生〉⑥中我们可以读到:海明威在奥克帕克镇第一公理会教堂受洗,从小就习惯跪在母亲身边陪着她做祷告(虽然往往是母亲的祷告未结束他就“阿门”),他每个礼拜日都随家人上教堂,他家乔迁新居也请牧师作祈祷,他12岁参加教堂唱诗班,他18岁中学毕业时还在毕业典礼上和同学们一起做祷告唱圣歌。从杰弗里迈耶斯的《海明威传》®中我们可以读到:海明威从儿童时代起就喜欢读《旧约全书》,他家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家庭,他们饭前必做祈祷,每日的早课是祈祷,读圣经,唱赞美诗,每个星期天都要去教堂。而从库尔特辛格那册篇幅不大的《海明威:一个伟人的生与死>®中我们也能读到:海明威是个“在基督教和清教徒的哺育下长大的孩子”,他“是靠阅读《圣经》学习写作的。”所以即便不考虑弗洛伊德强调的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创作心理之形成所起的作用,仅凭以上只言片语的记载我们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目睹一只苍蝇之死都会在幼年的海明威心中留下死亡的阴影,难道包裹他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宗教氛围就不会在他心中打上烙印?死亡的阴影可以贯穿他的全部作品,宗教的烙印就不会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痕迹?

  

  大多数传记作家和评论家都强调海明威的父亲对他施加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培养了海明威的男子气概,他后来三度投身战争,酷爱狩猎、钓鱼和斗牛都是这种影响的体现。但笔者认为,尽管海明威似乎未曾落入过弗洛伊德那个恋母情结的俗套,可他母亲对他的影响显然也不容忽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肯尼斯林恩就特别强调海明威的母亲格雷丝对这位大作家的影响。®当然林恩教授强调这种影响主要是为了研究海明威极具男性气概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中的女性因素,不过母亲的影响中的确不乏宗教的成分。1899年10月1日海明威的洗礼仪式结束后,格雷丝曾虔敬地写道,她的孩子“已奉献给主,从此便是万能上帝最忠实的信徒”。®1他对孩子的要求是:懂得艺术讲究礼仪,接受传统,信奉基督。像那个时代中西部中产阶级家庭的任何孩子一样,海明威对母亲的要求有过逆反心理,但他也像在奥克帕克镇长大的任何同龄人一样,终其一生都保留着儿时以及青少年时期就深深打上的宗教烙印。除了我们下文要解析的他作品中的宗教隐喻之外,海明威在离开家乡后也曾多次表明他是一名教徒。

blob.png

    1918年他在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中说:不要担心我不是一个好教徒我仍一如既往,每夜必做祈祷。”11927年他重返意大利时因想到一战期间受伤时照顾过他的那位神父而触动虔心,结果到一座教堂虔诚地久久含泪祈祷。®他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是圣公会(Anglicanism)教徒,他们的婚礼于1921年9月3日在一座卫理公会教堂(MethodistChurch)举行。3他第二任妻子波琳是一个严守教规的天主教徒,他们是在天主教堂结的婚。®海明威56岁时仍表示愿意做弥撒,®60岁时每次从收音机里听到教皇庇护十二世的病危报告都默默地用手在胸前划十字,61岁时还写信请朋友把他留在古巴家里的钦定本〈〈圣经寄给他,®而且他去世后人们为他举行的是由神父主持的天主教葬礼。®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海明威的父母都笃信宗教,而海明威的父亲对孩子宗教信仰的要求比他妻子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要求孩子们星期天必须上教堂做礼拜和上主日学校,并禁止他们在那天进行任何娱乐活动。®海明威14岁那年就因为有次做礼拜时表现不好而郑重其事地向父亲写过悔过书。®有人因为海明威后来在作品中批评过宗教就认为他背叛了宗教信仰,这显然过于武断,圣徒约伯还批评过上帝呢。,实际上,根据上文所陈述的事实,根据海明威后来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同情,根据他在这种关注和同情中表现出来的极大勇气和爱心,我们完全可以认定,正如瓦伦湖畔的广袤原野留在他脑海中的印象挥之不去一样,奥克帕克镇的宗教陶冶烙在他心底的痕迹也难以磨灭。他后来所背叛的是教会某些陈腐的清规戒律,而决非宗教的基本教义。笔者多年前在论及海明威作品的主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海明威不仅是位作家,而且还是个天主教徒,尽管有时不那么虔诚。

  

  在把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改编成电影剧本时,被称为“好莱坞的莎士比亚”的剧作家本赫克特(BenHecht)曾对老板塞尔兹尼克(DavidSelznick)说:“那家伙写东西话里有话。”,奥尔多斯。赫胥黎随之也向塞尔兹尼克解释道:“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有言外之意。”,今天许多人都知道了《太阳照样升起〉扉页上那两则题记的弦外之音:海明威引用《旧约。传道书)的那段箴言实际上是对斯泰因那句“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的回答。一个人既然领悟了“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之天道,他还会迷惘吗?但若是我们以为知道了这点就看到了冰山沉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之全部,那我们就过于自信了。可以这么说,海明威那座冰山浮在水面的部分多与死亡有关,而沉在水下的部分则多与宗教有涉。这也是斯通贝克要批评家们从海明威的作品中找出宗教因素的原因。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之原文是Youareallalostgeneration。Lost—词很容易让任何一名基督徒想到《旧约。诗篇》第119篇第176节:“Ihavegoneastraylikealostsheep;seekthyservant:forIdonotforgetyourcommandments.”(我误入歧路犹迷途羔羊。找回你的仆人吧,因为我没有忘记你的戒律。)海明威这两则题记的确意味深长,他不仅批驳了斯泰因那句评语,而且还提醒她,自己几年前曾在她家向她表白过“仍然恪守宗教信条和戒律”。®当然,第二则题记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暗示人类(至少是生命个体)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揭露世俗的现代社会强加在人类生命体验之上的那些哲学的或形而上的虚幻意义。不过《太阳照样升起》毕竟是一部篇幅较长的作品,所以尽管海明威把“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运长存……”这段“布道词”写在了扉页上,但其寓意却被淹没在以杰克°巴恩斯为首的那群青年男女喝酒、跳舞、私通和看斗牛的玩乐之中,被掩藏在他们意不尽宣的简短对话后面,真正读懂了他这个隐喻的人并不多见。其实海明威更早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倒完全可以被视为对这段“布道词”的演示。探讨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学者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篇小说,都引用了主人公小尼克在目睹了那场生与死之后和他父亲的一段关于死亡的对话,都得出了海明威创作中的死亡意识由此开始的结论,但都没有注意到卡洛斯贝克所说的海明威最为人所知的一种象征手法,即气候和景物的象征,6因此未能从海明威的死亡意识中挖掘出明显存在的宗教因素,从而对小说的解析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印第安人营地)是这样结尾的:他们在船上坐下来,尼克在船梢,他父亲划桨。太阳正从山峦上升起。一条鲈鱼从水中跃出,在湖面上划出一个圆圈。尼克把一只手拖曳在水中。在清晨的寒峭中水摸上去很温暖。/清晨,湖面上,尼克坐在船梢,他父亲划着桨,他满有把握地相信他永远不会死去。”,好一个“太阳正从山峦上升起”。尼克刚目睹了一个婴儿的诞生,一个父亲的死亡,可太阳照样升起,鲈鱼照样跃出水面,湖面上照样划出圆圈。这难道不是对“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的具体阐释和形象描绘?

  

  对不熟悉《圣经>>内容的人来说,《太阳照样升起》的第二则题记本身也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冰山,因为那则题记的上文是:耶路撒冷的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虚无的虚无,传道者说,虚无的虚无,一切皆虚无。阳光下劳作一生的人获得什么益呢f8它的下文则是:“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9这些上下文和那则题记加起来还只是《传道书》第1章的前9节,而《传道书》第1章共有18节,全篇共有12章。后文中常被人引用的字句有第2章中的“智者之亡与愚者之死无异”,第3章中的“生有时,死有时”,“出于尘土,归于尘土”和第5章中的“赤身而来,赤身而去”等等。海明威曾说:我是靠阅读《圣经》学习写作的……主要是《旧约全书》。”®笔者认为,海明威从《圣经》学到的不仅仅是简约洗练的文体风格,而且还有关于生死的天道玄机。注意到这点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海明威的死亡意识中蕴含着宗教因素,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关于人类命运的一个隐喻。

  

  《永别了,武器》是一幕关于生死的悲剧(亨利的劫后余生,凯瑟琳的产后之死),批评家们从这部作品中去寻找导致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读者们掩卷叹息,为主人公的命运而伤感。可这幕悲剧的作者却如是说;“它并不使我感到悲哀,因为我相信生命是个悲剧,而且知道它只有一种结局。”1其实这幕悲剧的结局作者早在书名中就作了暗示。《永别了,武器》这个书名是直接套用16世纪英国诗人乔治。皮尔(GeorgePeele)一首诗的诗名。皮尔的《永别了,武器》写一个告老还乡、解甲归田的骑士对人生的咏叹。该诗共3节,前两节如下:

  

  时间已把他的金发变成了银色,

  

  啊,飞逝的时间哟,从不停息!

  

  他的青春曾一直藐视流年岁月,

  

  但终归徒然,青春仍渐渐消失:

  

  因青春力量美貌只是易谢的花,

  

  而虔敬信仰和爱才是常绿的根。

  

  如今他的头盔将成为蜜蜂的巢,

  

  十四行情诗将变成圣诗圣歌,

  

  一名战士如今必须跪下来祈祷,

  

  靠祈祷度日,这是岁月的施舍:

  

  但尽管从朝廷回到了乡间小屋,

  

  他的圣人仍相信他无瑕的心灵。®

  

  青春力量美貌到头来都是“虚无”,亨利和凯瑟琳的故事又一次对《传道书》进行了诠释。

  

  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版的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美国小说中,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迄今仍拥有广大的读者,而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和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除大学文学系学生外,一般读者已很少问津。有评论家认为《永别了,武器》与读者“永而不别”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海明威写了战争、爱情和死亡这种永恒的主题,另一个原因则是他的语言风格特别经得起时间的考验。3可我们应该注意到,帕索斯的《三个士兵》和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也同样写了战争、爱情和死亡,而且两人也都是语言风格大师。所以笔者认为,《永别了,武器》长盛不衰的原因还在于融进小说主题中的宗教因素。因为对西方文学而言,写作风格“只是易谢的花”,宗教大义“才是常绿的根”。

  

  从《永别了,武器》的出版到《丧钟为谁而鸣》的问世相隔了整整11个年头,其间正值盛年的海明威只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那部褒贬不一的《获而一无所获》。®但正是这部作品把《传道书》诠注得最为淋漓尽致。首先书名就来自《传道书》,传道者在第1章问道:“阳光下劳作一生的人获得什么益呢f海明威据《传道书》后文的内容答曰:“(欲)获而一无所获。”《获而一无所获》把死亡展示得惊心动魄,海明威居然让书中的主人公死了个干干净净。一号主人公哈里摩根为使他的家庭免于“一无所有”,在海上冒险进行走私等非法活动,结果一无所获,命丧大海;人贩子孙先生贩中国人牟取暴利,结果一无所获,反倒丢了性命;古巴人抢银行又杀人灭口结果一无所获,血染碧波;律师蜜蜂嘴替古巴人牵线吃回扣,结果一无所获,饮弹而亡。除了小说主线索中描写的这些人物,那些穿插于小说中的过场角色也都一个个一无所获,死于非命。那个每月有二百美元信托基金收入而养不活自己的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卡彭特最终自杀身亡。那个耍小聪明偷税漏税的谷物商忧心忡忡,借酒浇愁,最后也一命呜呼。总之,小说中那些富人、穷人、先富后穷的人、先穷后富的人都免不了跳楼、卧轨、或是以美国最传统的方式,用设计精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柯尔特或史密斯手枪来结束生命。真是人生无人不欲获,争到头来皆虚无。如果说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设法用一个孤身奋斗的人的故事来讲了一个隐喻全人类的寓言”,5那他在《获而一无所获》中则用一群人的命运隐喻了全人类的命运。而他这些隐喻无不根植于教会他写作的那部《圣经》之中。

  

  《丧钟为谁而呜》的主题同样是死亡,而且是血淋淋的死亡。这部小说充满了死亡阴影,同时也弥漫着宗教气氛。除了大量的《圣经》隐喻外,几段重要的死亡描写都伴有宗教的内容:第10章中那20个法西斯分子被连枷活活打死并被扔进河里之前由神父领着做了祈祷并吻了十字架;第27章中那支游击队被消灭之前发出的最后声音是:“我的主啊,我诚心忏悔”和“在我们临死的时候,阿们”;而得胜的敌人下山时,那名指挥官也一路划着十字为战死的同伴念着安魂祷文。人类为何要自相残杀?乔丹在第31章中似乎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想:宽恕是基督教的信念,可西班牙从来不是个基督教国家……它是宗教改革运动从未波及过的唯一国度。现在他们正在为宗教审判付出代价……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可惜这时海明威让他的思路拐了个弯,大概作家都不愿意让他笔下的主人公比作者本人更高明。海明威的高明之处是他在书名中就已经解答了乔丹思考的问题。《丧钟为谁而鸣》这个书名出自英国神学家及诗人约翰多恩以《突变引起的祈祷》6为总题的23篇祈祷文的第17篇第2节,像在《太阳照样升起)中所作的那样,他将该节的第一段话摘录下来印在小说扉页上作为了题记,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人的死亡都会减少我的生命,因为我包孕于人类之中,所以永远别叫人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呜。”约翰多恩这篇祈祷文的含意是“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人生之所以是受难的过程就因为它是一个忏悔除罪的过程。受难越充分,除罪也就越彻底,也就离天堂或得救越近。而钟声不断在提醒人们这个道理’。®知道了这段话的含意,又知道“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不仅题目而且思想都来自约翰多恩”,3那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海明威的故事都是悲剧,为什么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在受苦受难,为什么他的死亡阴影中弥漫着宗教气氛。

  

  《老人与海》虽然没直接描写死亡,但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关于死亡的隐喻一关于人类自身命运的隐喻,而且这个隐喻中无疑也有宗教的成分,如小船拖着鱼骨架的航行象征与死亡同行,再如桑蒂亚哥摊开四肢的睡姿则象征基督受难的形象。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死亡是海明威所有作品的主题,死亡意识的确贯穿了海明威的整个创作,但他的死亡意识实际上是根植于宗教信仰,宗教因素的确是他死亡意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艺术家死亡意识的表现往往会具有向往虚无的美学特征。因为“虚无作为精神最高悬浮状态,是主体对一切存在的怀疑和否定,是精神无限可能性对于客观现实性的介入和改造,也是精神对现实的功利和概念顽强拒绝的审美活动”。®而这里所说的客观现实性,首先就包括每个个体生命都无法避免的死亡。海明威笔下写了大量死亡,而那些死者生前或那些生者在死前都感觉到了这种虚无或生活在这种虚无之中。杰克巴恩斯一伙当然是生活在迷惘与虚无之中《太阳照样升起〉亨利在失去凯瑟琳之后感到的当然只有虚无(永别了,武器》)哈里摩根每次返航看见陆地时心里感到的是一种莫可名状的虚无(《获而一无所获》)乔丹在故事开始和结束时都趴在铺满松针的褐色土地上,这几乎使两点之间发生的一切都成为虚无(《丧钟为谁而鸣》)桑蒂亚哥与鲨鱼搏斗后从海上拖回岸边的也是虚无(《老人与海》)《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那个年纪大些的侍者更是满口虚无:这是虚无,全是虚无,人也是虚无•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为了虚无,虚无,为了虚无。”

  

  有评论家说:“海明威写死亡主题的手法比得上爱伦坡,”®而笔者几年前在全面深入地研究过爱伦坡后曾指出:“坡描写死亡是想探究死亡的奥秘,而这种探究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能坦然地直面死亡。正如他在《我发现了》(Eu¬reka)—文的篇末所说:“……当我们进一步想到上述过程恰好就是每一智能个体和其他所有智能(也就是整个宇宙)被吸收回其自身的过程,我们因想到将失去自我本体而产生的痛苦便会马上停息。”®如果真把海明威笔下的死亡与爱伦。坡描写的死亡作一比较,我们会发现海明威比爱伦。坡更为深刻。因为海明威研究死亡不仅仅为了使人们最终能坦然地直面死亡,而且还希望使人们能勇敢地直面惨淡的人生,使人们面对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能保持一股勇气,保持一种尊严。既然人生是虚无,虚无即人生,既然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剧,到头来谁都一无所获,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昵?海明威在大量的作品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种精神,即那种敢于单身鏖战、敢于承受痛苦、敢于蔑视死亡的硬汉精神。海明威的三度投身战争,酷爱狩猎钓鱼,也正是要去探索这种意义,体现这种精神,而他的作品则是要告诉人们这种意义,让世人具有这种精神。虚无的人生没有结果,但人生的虚无仍是个过程,只要在这一过程中有一股即使被毁灭也不能够被打败的硬汉精神,这一过程便可得以辉煌,哪怕这辉煌的最后一瞬是将双筒猎枪的枪管伸进自己的嘴里。海明威曾对人说:谁也不能长生不死,但是一个人到了临终,到了必须同上帝进行最后一场战斗时,他总希望世人记得他的为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你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那就会使你永生。你只消完成一项,有些人就会记得你。如果你年复一年地不断完成,那就会有很多人记得你,而且还会告诉他们的子孙后代;如果你完成的是书,他们就可以读。如果你完成得的确出色,你就会永垂不朽。”®海明威所说的“你”当然是指你的精神,因为他早就暗示过我们:青春力量美貌只是容易凋谢的花,能永垂不朽的只有表现为信仰、勇气和爱的精神。

  

  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琳达°W。瓦格纳(Lin¬daW"Wagner)在谈到包括海明威在内的三位美国作家时说,他们“之所以过他们所过的生活,写了他们所写的书,至少部分原因是他们深深懂得艺术家的职责是什么……作家即世俗的牧师,创造着几乎是神圣的文本因此写作行为是一种精神壮举”。4著名诗人麦克利什(ArchibaldMacLoish)曾说:“他(海明威)是上帝派到人间来的使者。”4而海明威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1954)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荣获诺贝尔奖的作家不应该在成名后去重写《圣经》……我只接受《圣经》原著。”4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作品就是一部部用现代英语写成的当代《福音书》或当代〈传道书》。我们若能以这种思路去探讨他的死亡意识,肯定能够从他的作品中挖掘出更多的内涵,把他那座冰山沉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看得更加清楚。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