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区域化的必然性研究

2015-08-13 09: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音乐艺术考试热门化.高校招生扩张化.以及民间音乐申遗运动的推动,区域音乐研究走进了个音乐高校的研究视域,给高校,尤其是普通地方院校的音乐教育带来了寻求特色办学的一线生机,也给走出欧洲教学模式带来启示,很多院校纷纷建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对本区域的音乐文化进行从挖掘整理到纳入教学的一系列行动,在促进地方音乐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也给地方院校带来办学特色。由于很多区域音乐是以演唱为主,尤其是民歌以及曲艺.戏曲,与高校的声乐教学容易结合,所以,区域音乐研究更能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给当下学院派的民族声乐教学出现审美单一的现象有可能带来改革的启示,并成为推动改革的动力和方向。

关键词: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区域化
一、本文所指的地方高校主要指二本或三本.并处于三四线城市的普通师院级院校。这类高校的音乐教育办学定位,主要模仿本地师范大学的办学模式,充当师大的小老弟及补充者。师范院校尽管通过多年的改革,依然没有摆脱专业音乐学院模式的影响,无论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以及课程结构上,都没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使得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处在一种被动追随以及不切实际的尴尬境遇中。在民族声乐教学领域,无论是师大还是地方院校,一律以中国音乐学院金铁林教授所开创的民族唱法为风向标。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与专业音乐学院的差异只在于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而无实质的差异。导致民族声乐演唱出现千人一面千歌一腔的局面,受到来自各方的责难。
  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的成就特点在于:1.成材率高,培养人才的周期短;2.培养出来的学生音域宽广.高低声区自然统一;3.音色丰富.能根据不同作品要求自由调整;4.音量扩大.演唱寿命延长;5.演唱能力强,涉及曲目广泛;6.语言清晰.风格突出。能充分表现中国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语言特色。但也存在严重不足:1.在性别上,女多男少;2.在声种上高多中少,低几乎没有。3.教材曲目建设方面高多中少,女多男少。
  “在歌唱发声技巧的训练方面,中国音乐学院的金铁林教授在其多年的教学实践,成功地总结出了民族声乐教学训练的七字法则:声.情.字.味.表.养.象。这七字法则正是在借鉴西洋唱法的发声技巧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歌曲.戏曲.曲艺演唱方法的结果。只是由于这一唱法借助中央电视台的传播,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一唱法的成功之处与其合理性。如果初学者在这一教学法的训练之下,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获得了混合发声的技巧,并能够真正深入民间,吸收某一民族歌唱的风格与技法,将会走出千人一声的局限,唱出真正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华夏民族之声”。
  那么,如何真正深入民间,吸收某一民族歌唱的风格与技法,走出千人一声的局限,唱出真正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华夏民族之声呢?本文认为,只有高校声乐教学区域化才是解决之道,也是必然之道。地方高校在区域化音乐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地方院校声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地方音乐文化工作者以及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强化本区域的音乐文化教学是其办学的重要定位。因此,声乐教学区域化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区域化的必然性不仅仅是由于地方高校音乐寻求办学特色的需要,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下民族声乐教学及演唱存在趋同而导致审美单一的问题,促成这种必然性的选择更重要的还有以下因素。
  1.民族文化反思的推动。
  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往往会促进文化的反思,这种反思往往体现在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这种自我觉醒有异质文化的刺激,也有自身的觉醒,是一种寻求自我认同和身份意识的觉醒。在音乐文化领域,体现为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关注以及民族民间音乐的重建。在声乐领域表现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建设的努力,民族声乐教学的区域化是在这种大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必然性诉求。音乐人类学的兴起,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都是推动本土音乐文化反思的力量。在这些合力的作用下,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必然会向本区域的音乐文化靠拢,以期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2.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社会结构终将瓦解,随着乡土社会的消失,曾经诞生于乡土社会的音乐文化也随着工业化经济结构以及现代城市音乐文化的冲击逐渐消失,新的音乐文化的诞生不是无源之水,无根浮萍,真正优秀的民族文化一定是诞生在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根基上,因此,作为文化基因,对于各区域各级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了音乐文化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动下,这种保护意识和保护行动前所未有的高涨。尽管有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但是在保护意识和保护观念以及资金的扶持方面也有积极的影响。
  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依靠国家以及各级机构博物馆式保护以及保存,更重要的是如何持续并融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里来建构中国人当下的审美人格结构。学校传承是一种稳定持续的传承方式,通过教学的渗透,将审美意识根植进一代代学子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其产生的影响绵延恒久。
  3.服务于地方文化的需要。
随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兴起,每座城市都在为自己的城市打造文化品牌。而最具有影响
力和便于通过旅游或者媒体传播的莫过于音乐文化,因此,本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教育将成为每一个城市关注的重点,一般的三.四线城市只有一所高校,而这所高校不仅仅是本区域欧洲高雅音乐教育的殿堂,将来也将承担本区域音乐文化的研究以及传承,这样,才可能更好的实现为本地音乐文化服务的办学目标。
   地方院校的声乐教学如果要区别于以专业音乐学院为代表教学体系,必须按照地域和教学目标的不同,确立不同的声乐教学方法。因此,声乐教学一定要紧密的跟本土音乐结合。比如笔者所在地浙江丽水地区的民间说唱音乐,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是,本地高校的教学却对此不闻不问,既没有引入教学,也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保护与研究。如今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引起政府重视的同时,也希望引起当地学界的重视,给本地区域音乐留出一定的教育空间,培养学生的区域音乐文化审美意识。周恩来曾经就各级院校不同的培养目标做过很经典的比喻,他说,专业音乐学院主要来培养茶花女(比如中 央和上海音乐学院),有些院校培养白毛女,(比如地方院校),有些院校培养七仙女(比如戏曲学校)。这样的分级培养才会满足民众的多重审美需求以及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前面谈到,地方院校的办学沿袭和模仿专业院校,导致教学资源的重复,人才结构的单一。因此,地方院校要实现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目标,必须在教学上引进并加强本区域音乐文化的建设,为当地民众培养合适以及需要的人才。同时,也为学校打造金品课程以及特色专业找到了独一无二的出路。
  4. 地方民众审美的需要。
  目前,很多乡土音乐存在的区域依然是乡土社会以及半乡土社会性质。很多乡土音乐在本地人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比如笔者所在地的浙江丽水区域流行最广的曲艺品种鼓词,在特定的季节时令,依然进行演出,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是这些民间艺术的演出管理,研究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演出人员的文化素质以及保护意识淡薄,对于所从事艺术的审美特征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研究不具备较高的能力。因此,地方高校的参与将有助于提升本区域音乐文化的审美品格,促进进一步的完善.保护与传承。
  欧洲高雅音乐引进近百年,对于几亿农民来说,跟没有引进过毫无差别,因此,地方高校以及地方音乐文化机构必须为那些农民以及站在城市入口处的民众的审美负起责任,满足他们源于自己区域音乐文化的审美需求,不仅提供原生态的区域音乐,也可以提供原生性,以及创编.改变,能够与他们审美需要和审美理解相匹配的艺术表演。
  5. 声乐艺术本身生命力生长的需要。
  任何艺术的生长都需要吸收来自各种资源的养分。中国民族声乐在吸收欧洲美声唱法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下学院派流行的民族唱法,这种唱法的局限也许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吸收区域音乐文化的养分而获得改变。比如笔者所在地松阳高腔中的一种甩腔唱法对笔者教学实践就具有很大的启示。“松阳高腔甩腔的演唱使用的是假声的发声方法,从声带发声来说,假声主要是声带边缘振动,声带不完全闭合,张力不强,气力不大,带有头腔共鸣泛音,音质有别于真声,声音透明.纤柔.轻盈。在演唱松阳高腔的甩腔时,要尽量打开上颚.喉头放松,嘴巴张大略呈圆形;吸气要深,呼声时,气不能往外送,而是要向里吸;出字要快,力度由强变弱;声音要有高位置。要尽量保持声音的平直,延长音拖够时值后,自然.迅速地将气一提,把音送进头腔,像甩东西一样把音甩出去,然后马上换气唱下一句,使长音听起来有头有尾,有很强的穿透力”。
  甩腔,是松阳高腔中的一种特色唱腔,而这种发声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声乐学习者可以通过甩腔训练,来扩展自己的音域以及真假声混合等声乐技能,并且形成自身独特的演唱风格。
  6.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国家规定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乡土教材内容需占20%,而中小学教师要依靠学校来培养,如果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不具备区域音乐文化的素养,中小学音乐工作也不能很好的承担。因此,区域音乐走进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是一种必须的,必然的文化选择。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并且积极的进行实践。比如贵州大学的侗族大歌,云南艺术学院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以及泉州师院的南音班,广西艺术学院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等等。虽然区域音乐引进各级高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可供推广的体系,但是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考察.借鉴。比如贵州大学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方面的“双重教学”经验就值得推广。即“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教学应该分成“少数民族民歌风格教学”和“系统的声音训练”两个部分,少数民族民歌风格教学由民间歌师根据学生的民族成分和个性特点组织教学,声音训练由具有创新精神,锐意改革的声乐教师来承担,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少数民族民歌演唱的教学。”但是声乐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以风格教学为主。这样才尽可能不破坏其演唱的原生性。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区域化是中国声乐教学的必然性选择,当然,具有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导致我们期待的结果,因为在意识到这种必然性的同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然易见的。比如很多院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以及学生由于长期的欧洲音乐教学观念而导致审美观念难以转变的问题,乡土教材的缺乏问题等等,都将阻碍声乐教学区域化的进程。
  另外,声乐教学的区域化并不仅仅是上课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声乐招生,教学,就业.审美转变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区域化的转变。换句话说就是声乐考试内容需要区域化倾斜 ,教学作品的内容需要增加区域音乐文化内容, 声乐教学技术需要借鉴区域音乐的技术特点及训练方法,教师以及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区域化转变,考核评估环节也需要与区域音乐内容相统一等等,这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改革。
  但是总的来讲,歌唱的大原则就是什么歌就用什么方式唱。《小二黑结婚》不能用美声状态去唱,《黄河怨》不能用民族声乐的声音去唱。什么样的作品会对声音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包括艺术处理.风格.表演.服装.风度.气质等等。按照作品来运用唱法,界定唱法才是合适的。
  三、十九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者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二十世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一个人从小生活的文化环境将形成的其终身的文化归属感以及文化感应,这种文化归属感决定着一个人对某种艺术可能产生共鸣和感动。一旦学习者.教育者及鉴赏者脱离了自身出生以及长期以来生活在其中的文化语境,艺术的学习只能是一种技术训练,除非做到对于这种艺术所蕴含的综合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青歌赛中,观众普遍认为原生态民歌比学院派民歌更能打动中国广大听众的心,原因就在于无论是歌者还是听者,都处在自身的文化语境中。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刚刚从乡土中国走进现代化城市,审美情结就像喜欢吃土菜一样依然是乡土性的,乡土性就像一种情结缠绕在很多人潜在的审美意识中。所以对 原生态民歌体现出的乡土性有一种生命本能的感应和感动。当然,也跟长期以来教育的缺失导致的审美新鲜感有关。而学院派的民歌歌者在歌唱不属于自己文化语境的歌,是一种都市人唱的伪乡土歌,当然也不排除歌者本身的综合文化感的缺失。因此,给大众普遍的感觉是声音很美,但是却很少有歌者能够感动人,深深打动人。
  中国声乐教育的区域化正在探索中,依然任重而道远。也许,当有一天中国涌现一大批具有良好的各区域传统声乐修养的教育家,具有系统的各区域原创的声乐技术训练教程,具有大量的高水准的各区域声乐作品时,当教师,学生.教材,作品都是本区域文化语境中的产物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给学习音乐的孩子们从心灵深处埋下艺术的种子,让他们在学习技艺的同时,心中流淌着能听到自己血脉跳动的声音,让他们从熟悉的声音或者文化语境中获得体会.感动和艺术的灵性。艺术的心灵,必定要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才能够培育和成长。因为,只有入身.入心,才可以体会.意会.理解.表达.感动,而所谓的艺术性不就是这些么?
参考文献:
金铁霖.《在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音乐. 2008.1,66页.
陈毅彬.《论“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合理建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3,79页.
(转引自)郭克俭.《学科概念驱动下的自觉意识——1997至2007年我国(大陆)声乐学术叙事考索》(上).音乐研究,2008..4,81页.
张敏桦.《松阳高腔的甩腔研究》.黄钟.2008.4,69页.
张应华.《保持贵州特色,拓宽艺术眼界—浅谈“多彩贵州”少数民族民歌演唱专业的课程策略》.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7.1,63页.
金铁霖.(徐天祥整理).《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金铁霖教授在“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的学术报告》.中国音乐.2005.4,26页.
张映兰.《本土化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研究》.艺术教育.2011.12,53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