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黔中屯堡地戏中傩舞艺术的体系分析

2015-07-30 10: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地戏”这个名词来源于近代人,最早出现于道光七年《安平县志·风俗志》,是扮演故事的戏。地戏,是相对于高台上的表演,在平地上表演,四周均可观看,便称为地戏,这是从物理的角度对舞台的高低进行界定而产生的名词。
  地戏作为军傩的遗存,其中的尚武精神一直流淌在屯堡人的血液中。地戏表演中的武打动作可以看到中国武术的影子。屯堡人关于地戏有这一种古朴的意识,那就是通过表演让自己的武艺不被荒废。所以不断地进行地戏的表演,会强身健体,可以提高武术技能。在民国初年的《续修安顺府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述:“草创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在这样的“初元”意识之下,军傩流变为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地戏中武打动作也就不足为奇了,并且是其整体动作风格的要领,贯穿于始终。经田野调查、资料查询,发现其虽然有共同的特点和特征,但每个地戏表演队所跳的动作,套路动作不一致,并且相同的节目如同一堂戏,每个村、每个人的动作也并不一致。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收集到、观看到、学习到、访谈了解到的动作从身体完成的部位将其归纳在一起,提炼出基础元素,即舞蹈“动作元素”最基本的单一动态,也有将某一个舞姿称为元素的,对其进行分析比对,总结出他们的共同特征。
  一、动作分析
  将人体以胯关节为基点,上部为上身,下部为下身;上身包括:头、颈、腰(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尾椎{尾椎和胯关节保持动作的一致,当与上身动作有关系时,放入上身动作,进行分析;当与下身动作有关系时,放入下身动作,进行分析})、上肢。下身包括:胯、双腿、双脚。这样的分类是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找出特点,是从理性角度展开的分析,再将其归为各个系统,有利于掌握特征,便于从单纯的形式层面把握动作要素。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动作内在的律动、上身下身的协调关系、影响动作的文化、信仰、动作传递的信息,等等是很难通过单一的分析将其说明清楚的。我们将这一系列问题包括感性的理解均放在下部分(体态、动律特征)展开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动作、造型展现在面前时,往往是由身体多部位协调完成的,在做具体分析时,我们选择主要表现力的部分,也是动作特点集中的部位,体现在运动中是线路最长、幅度最大、速度快慢明显的动作部位,然后是一般表现力部位的分析。
  1、上身动作。首先,因为“尚武”精神的存在,傩舞以兵器作为道具比较常见,也是地戏表演中必须的。在表演中,上肢使用兵器的动作表现力最强。表演的历史人物用过什么样的兵器,他们就使用什么样的兵器,当然现在已经以使用木质兵器为主,有些部位上镶嵌有金属材质。而在过去,使用的都是真刀、真枪,是战场上用的。上肢的动作均是和道具(兵器)共同构成的,通过上肢的运动,带动道具的运动,运动的路线是由道具的用法所决定的。战场的“再现”,以双人对打形式出现,兵器以杀敌和防身之用为首,具有现实的功用,所以上肢的动作以:劈、砍、刺等动作为主,动作简捷有力,粗狂质朴具有实战的感觉。在运动路线上是:从上向下,左右前后直线运动,表明他的功用。近些年来,也有戏曲、武术方面的学者、地戏艺人等将道具使用的套路、单一动作做了些归纳,如刀就有:反刀、转刀、穿刀、接刀等;枪有:撩枪、挑枪、抡枪、刺枪等,这一系列的动作名称均和其用法紧密相连,多是以发力方式命名,从中能够体会到上肢运动的多样性。笔者在刘官乡肖家村做田野时了解到,他们那里枪的使用就有12种之多,将这些动作与王秋桂、沈福馨编著的贵州安顺地戏调查报告集中的部分资料图片结合思考,探索出了一些舞蹈创编中的动作。
  造型动作有较多的戏曲、武术元素动作特点,拧、倾动势较为常见。通过腰部、胯部的前后转动使上身与下身不在统一平面或向前向旁的倾倒,产生出多种造型。在这些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多个动作的连接展示,此类动作艺术加工的痕迹较大,具有舞台表演的特征。多出现在人物上场,自我展示,单独唱段等时间出现,有个人能力展现的特点,也具有炫技的成分存在。使用道具做快速的旋转,如‘三剑花’之类。
  总体来说,上身动作运动幅度较大,前、后、左、右均有体现,动态冲击力较强,力点明显,韵律不多。
  2、下身动作。在动势方面:由于上身动作的特点,下身动作多以控制重心为主。小腿较为灵活,能够快速的移动,膝关节受力强,多在弯曲的状态下,降低重心,起到稳固的作用。胯部多为不动,配合上下身的协调。动作、造型方面有:弓步、马步之类屈膝动作。足部动作造型有虚实之分,虚步为没有重心,实步有重心。除去跳跃的动作之外,腿部几乎没有抬起完成的动作。腿以支撑身体重心的变化为主要目的。
  3、步伐与跳跃动作,多种步伐交替出现,集体完成的较为统一、固定,少见跳跃。如:上场时的前虚点行进步:单脚前虚点地,之后抬起向前落下,换另一只脚前虚点地,交替行进。此步伐运动幅度小,节奏平缓,无跳跃感,仪式感较为强烈。左右后踏步:左右脚交替向侧后方向踏步,此步伐多在圈的队形上完成,众人集体做,常配合着唱腔一同进行。个人完成的动作变化多样,没有固定样式,多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临场发挥式的出现,统一比对之后有这样的特点:小腿和脚的快速、小巧的跳跃式运动,表现急切的心情,出征、杀敌之前,也会在逃跑之时运用此步伐。大幅度的单、双脚跳跃,在对打时,双方你上我下,脚下运动幅度极大,多伴有跳跃性动作,身体位置交换频繁。
  二、体态动律特征
  体态是指身体的姿态;动律是指运动的规律。体态和动律是舞蹈形式上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对某一舞蹈形态分析的基础,是舞蹈动作运动的规律所在。在舞蹈技术理论上来看,对形态的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认清“这一个”区分“那一个”,是与他者(舞种)根本区别所在;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对形态分析,可以发现和理解“动作背后”更多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在舞蹈形态的层面对体态和动律进行分析,将有利于对该舞种风格的掌握。根据美国舞蹈人类 学家罗伊斯的观点:“风格是人们通过组合一些事物从而标示出他们身份认同的整个复合特征。它往往是由符号、形式以及潜在价值观组成的,包括:衣服、语言、音乐、舞蹈、房屋类型以及信仰等外显的形式与符号。这些形式和符号又是被价值包括友谊、宗教伦理和教化所支撑的。”
 文化的不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行为方式的产生必定有文化因素的影响。“舞蹈风格可看作是通过人们的身体动作与行为方式对群体文化特征与精神的投射。精神气质也是风格化的。”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就会有相应的行为方式、运动习惯。分析今天屯堡文化的样式,必定要从60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开始,因为有了大明王朝“调北征南”的军屯和“调北填南”的民屯,才会出现今天的屯堡村落。安顺地区的屯堡人多是来自今天安徽、江苏一带,至今仍然保留有独特的衣着、语言、建筑等生活习惯。他们不同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不同于今天的汉族,自称为“老汉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他们是来自于江南、中原地区,有高于提高贵州土著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从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因为驻扎在安顺这个地理位置优越,地式平坦,河流交汇,农业生产能力高于贵州其他的地区。从人文的角度来看,由于大量军士的存在,“忠义”思想是大家的共识,在意识方面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在这样的形式下,其文化有较高的优越性,在时间的长河中,才未被完全同化,并保留至今。但也必须提到的是,文化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有交流、融合、变迁,只不过地戏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保留至今。通过屯堡人的身世来源分析,我们发现:尚武精神和忠义思想是今天屯堡文化的高度凝练,转化为外在形式就是地戏的表演。只演历代的战争戏,不演生活戏、宫廷戏等,表现历史人物以关羽、岳飞这样的忠臣为最多,只跳英雄人物英勇杀敌,不跳英雄人物倒霉、不幸的内容是最好的说明。
  在尚武精神和忠义思想及山区农耕文化的多重影响下,地戏表演者呈现的体态为:身体躯干部姿态呈现出自然弯曲,略有前倾之感,头部略微上翘,双脚在自然站位的基础上有所扩张。亮相时,往往是一只脚的重心,进可攻、退可防。动律为:上身动作千变万化,脚下运动灵活自如。上身动作多与道具结合产生,以直线、弧线运动,曲线未曾发现,动作力点单一、明显,表意性强。重心始终平稳控制,随重心移动产生相应步伐或跳跃,‘根’在脚下,表现出:稳、沉特点,快速运动起来有‘急如风’之感。技巧动作的英武感强烈。
  地戏是贵州屯堡人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和族群特质的傩戏活动,传承几百年来以口传身授的方式成为贵州屯堡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形象地记载了屯堡人的来历、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是屯堡人生活的一部分,是情感交流、团结族群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当地群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傩舞也成为屯堡人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其中动作的分析、研究必将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戏的保护和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31页
  陈正府.《反排—说—舞》.中央民族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第70页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02 年版,第153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