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戏剧,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中国的戏曲内容丰富,它综合了表演艺术、杂技、武术、美术、舞蹈、音乐、文学等因素,具有传统艺术价值。舞台即戏曲演员演出的场所,其演出的场所的规模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戏曲演员以创造出鲜活、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为目的,通过舞台的形式体现出戏曲的文化价值。戏曲演员对舞台角色的创造必须在对剧本进行认真研究后,按照其中心思想,通过自身精湛的演绎将剧本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中国戏曲主要由滑稽戏、说唱、民间歌舞这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戏曲是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它起源于原始歌舞。它经历了汉朝、唐朝、宋朝、金等历史朝代,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戏曲艺术。戏曲的种类有三百六十个。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越剧、豫剧、昆曲、黄梅戏、湘剧、河北梆子、汉剧、晋剧、评剧、秦腔、川剧、湖南花鼓戏、粤剧等。中国戏曲独特的表演体制就是扮演剧中人物需要分角色行当。从其内上讲,行当是戏曲人物规范化、艺术化的形象类型。从形式上来将,行当又是有着性格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每一个形象系统都是一个表演程式系统,也是一个行当,在此举例说明,例如老生就属于一个形象系统,这个形象系统中包含着正直刚毅的、且年龄在中年以上的男性人物形象。像《四进士》中的宋士杰、《空城计》中聪明智慧的诸葛亮等。艺术经过长期的磨炼,表演技巧和手法的逐渐积累和汇集,就形成相对稳定的行当。行当的形成,作为创造新形象的手段,可以采用积累的表演程式来表现。行当体制的完善与丰富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成果。每个行当都具有形式美和鲜明的造型表现力,生旦净丑各个行当也都具有自身的规制和程式以及各自的形象。
一、戏曲演员对舞台角色的创造
在戏曲的世界里,戏曲演员对角色的创造就是塑造舞台上典型的艺术形象。戏曲演员要创造一个好的舞台角色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戏曲演员的舞台表演以及舞台创造是根据演员思维或气质的不同、审美情趣上的不同、爱好性格的差异、生活经验的不同等原因,其舞台创造的效果也就多种多样了。一个戏曲演员的艺术风格决定了其对舞台的创造,决定演员艺术风格的因素有对艺术普遍规律和对知识结构的把握,以及演员自身对从事专业的理论修养、文化修养和思想品格修养等。通过一个优秀戏曲演员的精湛演绎,赋予个性鲜明的角色人物出现在舞台上,这些角色带给观众很多认识价值。通过舞台表演,我们可以看出优秀演员的优秀品格和对戏曲剧本、人物角色的独特的理解与卓越的见地。所以,对于戏曲演员来说,需要不断地总结生活积累,提升自身的品格、生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修养,认真研究、品味剧本,尽可能地深刻体会戏曲舞台角色的历史生活环境和心思感情,将其更生动地展现在舞台上。例如:现代社会的戏曲演员们只能够通过、借助相关艺术门类中的有关描述、历史遗迹、他人转述或有关历史资料来对传统古装戏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面貌进行研究、分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情感中,最后完美演绎。这个过程就是戏曲演员的间接生活积累。但是,不管是间接生活积累,还是演员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积累,这些积累只是戏曲演员表现人物生活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素材,戏曲演员还需要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以及历史的知识宝库中发掘戏曲艺术的智慧灵感。这时因为从古至今人物的性格千差万别,戏曲演员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般生活积累与体验。戏曲演员的舞台创造不仅仅是对人物角色的成功演绎,更离不开配角演员、工作人员的配合以及服装、道具、灯光、、音乐、舞台美术等。所以,经典舞台的创造是职业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
二、戏曲演员创造舞台角色离不开流派、行当与表演程式
在戏曲的舞台上,戏曲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以及情节和场面所表现出来。演员应树立好的艺术形象,对剧本及其主题思想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与理解,才能在舞台上给观众展现出精彩的、有内涵的戏曲艺术。戏曲演员要想真正把握住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将其充分地表现出来,就要认真研究戏曲主题思想,并遵循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否则,就会失去艺术形象的意义了。
戏曲表演形式有其严整的程式,程式性在戏曲中广泛运用,它是表演的基本固定形式。戏曲既取材于生活,又夸张于生活,既反映了生活,又有别于真正的生活形态。戏曲演员的专业分工造就了行当,行当程式与流派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戏曲演员分别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通过不断创造、借鉴与学习,最终形成自成一派的流派,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流派标志着戏曲表演艺术的成熟性,流派的产生经过了漫长的创造过程。艺术源自于生活,戏曲舞台的艺术形象同样也源于生活,但是,戏曲要根据戏曲舞台逻辑来塑造艺术形象,而非直接照搬生活原型来处理艺术。戏曲演员在进行舞台创造时,应按照规定的情境,具体调整姿态、节奏、幅度。要达到在高技巧中追求美感,在鲜明的节奏中追求灵动,在强烈的夸张中追求神似,在严谨的规范中追求自由。戏曲表演百花齐放,不同的曲种有不同的行当,不同的行当有各自不同的唱腔和动作程式。例如:京剧就由原先的生旦净末丑发展为现在的生旦净丑。行当程式不仅仅包含了某一类戏曲人物的性格、职业、身份、年龄、品德等内容,还用可以来表示人物的心里特征。三、戏曲演员的舞台角色创造要演绎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对角色进行多种行当塑造是为了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衬托人物性格。戏曲演员在对角色进行塑造时要学会掌握观众的现场效果和舞台,且需要用情、用心地去塑造角色,让角色有血有肉,有情感。情在戏曲表演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情体现出戏曲演员的在创作,是塑造戏曲人物角色灵魂的关键所在。情统一了戏曲表演的表现性与再现性,还统一了观众和戏曲演员的情感活动。可以说,没有情就没有戏剧情节的继续;没有情就没有人物思想感情的层次发展;没有情就没有人物性格色彩的丰富变化。还要注意的是,在戏曲舞台上,戏曲演员不能仅仅刻画人物情感而忽略具体的唱念做打各种细节,缺少了这些细节人物形象就会变得不够丰满。因此,为了让观众能够清晰地欣赏到人物情感变化,应在戏中交待清楚表演段落中的情感活动具有的层次。例如:在观众们都熟悉的京剧《白蛇传》
里,在总体上看以看出白素贞的情感活动从'游西湖'、'相遇'、'成亲'到'端阳节惊变',有层次、有段落性地体现出所具有的情感,在对白素贞与许仙的难分难舍的感情中,我们可以通过'合钵'和'断桥'看出,表现白素贞救许仙迫切的心情可以从'金山寺'和'盗仙草'看出。图为京剧《白蛇传》选段。
文章再以京剧《白蛇传》中'盗仙草'一场戏为例,来讨论戏曲演员舞台创造以及角色塑造。在'盗仙草'这场戏中,白素贞腾云飞往载有灵芝草的仙山,但是,鹤鹿二童却不理白素贞的苦苦哀求,处于无奈,白素贞只好与二童兵刃相见;这段戏结尾讲述白素贞成功盗取灵芝草药,战胜了鹤鹿二童。这是白素贞为救许仙盗取灵芝草的一段经历,也是这场戏的情节。戏曲演员在表演时,必须要体现出人物的性格,深刻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的转变,就需要抓住戏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在表演这场戏时,
既有文戏又有武戏,在出场时右手持迎肘,左手扶宝剑,和鹤童对剑,且宝剑带剑袍,并以具有青衣代表性的高拨子唱腔板式为主。这段戏的难度系数较高,不仅仅要表现动作的优美性,做到刚柔并济,在打斗的过程中,双方的剑袍也必须做到互补干扰。为了突出白素贞本是蛇仙这一环节,白素贞角色翻身技巧和迎肘等动作还须表现出蛇的感觉和蛇的特点。表演中的盘旋式寻仙草德尔动作特点要求以腰为轴,在展现动作时,需要注意,迎肘如果使得不当,会阻碍下一个动作。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练习中多加练习,以便形成默契的配合。这场戏另外的一个难点就是情感的变化快,在一瞬间,白素贞的一系列情感活动表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从身段动作上,还是从情感的变化上都对戏曲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能力是个考验。这唱戏难就难在唱念做打皆有,演员在身段动作把握到美、准、稳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拿捏人物的每个情感变化,在情感的表达、演绎上,举手投足和一招一式都要体现出层次感。并且需要戏曲演员认真地对每一句唱腔和每一个身段动作认真研究、分析,否则,通过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观众不能看到人物角色的性格和情感,而只能看到演员的技艺。戏曲演员对舞台的创造就表现在演进观众的心里,赋予人物角色以血肉,让观众跟随剧情而体会戏曲艺术的感染力。
剧本是塑造形象的基础,也是戏曲舞台艺术构思的基础,无论是新编历史剧还是传统的戏曲,剧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主题。戏曲演员在学习创造角色、丰富舞台创造的同时,要善于根据剧本的中心思想来对人物角色进行研究、刻划。一个戏曲演员如果不能对剧本及其人物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的话,就无法成功塑造出艺术形象,也就无法言及对舞台的创造。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为了能满足观众的审美观念,戏曲演员需要跟进时代的步伐,演员不能仅仅满足于某个行当流派,要放宽戏路,在对自身修养和专业能力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获得新的艺术形象精神不断创造、提炼,融会贯通,采百家之长,摈弃门户之见。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戏曲演员的舞台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何玉人,张庚.戏剧理论及其对二十一世纪戏剧艺术发展的期待与思考.艺术百家,2012(1).
左鹏军.洪炳文的戏曲创作与近代戏曲的创变.广东社会科学,2012(2).
孙玫.非直接的、变异的西方影响--清末"戏曲改良"与日本关西初探.艺术百家,2011(5).
金艳霞.因事以造形随物而赋象--孟称舜戏曲人物论新探.甘肃社会科学,2013(1).
屈炳耀.戏曲剧本整理出版相关问题及促进策略.出版发行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