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音乐舞蹈进课堂

2016-05-18 16: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目前,在中小学体育课经常看到体育教师在使用音乐舞蹈,这种情况不在少数,特别是在体育公开课、评优课中更为明显。本人在2004年12月上旬到广东省肇庆市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及事后反复观看录像,使用音乐舞蹈的课有26节。2004年5月笔者作为专家组成员,对全市56节优质课进行评比,其中有52节课或多或少的使用了音乐或舞蹈。

  

  体育课中广泛地使用音乐舞蹈,好不好?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访问了众多同行,大家各执一见,主要有以下观点:

  

  大部分人认为•.音乐能使人安静,使人兴奋,激发灵感,给人带来欢乐。音乐舞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兴奋性,减轻身体痛苦,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得到各种美的感染和享受,陶冶美的情操和个性发展,在音乐的伴奏下,迅速进入美的境界,使音乐与动作紧密配合,达到声形合一,丰富课的内容。

  

  一部分人认为:音乐舞蹈进课堂不实际,有的老师为了搞花架子,不管课的内容需要不需要音乐,也要找点音乐来凑数;在平时教学中,音乐舞蹈进课堂很难,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天天都在音乐上花时间;农村学校连传统课都上不了,还谈什么音乐。

  

  很多人认为:音乐舞蹈进课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适当地使用音乐舞蹈,对于新课标的实验与探索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新课标理论的学习理解,笔者认为对音乐舞蹈进课堂的现象,要用一分为二观点看待,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改革。

  

blob.png

  一、音乐舞蹈进课堂,有益于体育教学,是改革的一种方向

  

  1. 音乐舞蹈能够使人兴奋,使人安静,激发灵感,激发情绪,给人带来欢乐,烘托课堂气氛。

  

  2. 音乐舞蹈是一种艺术语言,是教师辅助教学必需的一种艺术和肢体语言。

  

  3. 音乐舞蹈进入课堂,丰富了体育课内容,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幵发。

  

  4. 音乐舞蹈与体育教学的结合,达到了体育运动学生锻炼身体,音乐丰富学生精神需求的目的。

  

  5. 音乐舞蹈进课堂,有利于体育与艺术(音乐、美术)的整合,符合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

  

  6. 音乐舞蹈有利于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音乐舞蹈进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要注意音乐舞蹈运用的时机

  

  音乐或舞蹈在什么时候运用最合适,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音乐、舞蹈适宜在准备活动,放松结束时运用。在基本练习阶段,根据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使用音乐,加强背景效果。新授课中不宜使用配乐,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课课都有音乐,有可能弄巧成拙,枯燥的耐力跑素质练习中,选择一定的音乐,能够起到激励学生,调节学生运动情绪的作用。

  

  2. 要注意音乐的听觉效果和舞蹈的视觉效果。对音乐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对本课教学内容有无效果。在符合动作特点的前提下,要尽量选择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乐曲,要让学生从听觉上,真正感悟到音乐的强劲有力或柔和缓慢;从视觉上,切实体验到舞蹈的形体、造型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如学生熟悉的乐曲,民族舞蹈“扭秧歌”等。

  

  3. 主题式教学中音乐或舞蹈的搭配。在主题式教学中,使用音乐或舞蹈,对于课的内容的升华,增强课主题的真实性具有很好的效果。如“军事演习”主题课,配上枪炮声音响,无疑使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 充分的准备是音乐舞蹈进课堂的保证。在上课前,教师要准备好录音机等音响设备,把要用的音乐等剪辑好,把磁带顺序编排好,这样上课时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5. 音乐只是一种手段,是作为一种工具作用于体育教学,并不是体育课的目的,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惠志东(江苏连云港市板桥中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